?

新形勢下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反思

2008-03-30 06:51梁遠帆
大舞臺 2008年6期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功能新形勢下

梁遠帆

【摘要】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高校擴招、大學專業課程的不斷調整與改革,文學專業興趣日益淡化的形況下,《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漢語言專業的一門帶有專題研究性質的課程,其教學教革在新的形勢下也勢在必行,因此,我們有必要從教育功能的角度來反思一下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

【關鍵詞】新形勢下 中國現當代文學 教育功能

由于市場經濟以來實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在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上,高職高專院校往往傾向于以單純的“職業能力”來定位學生的價值,而相對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方面的提高,從而使教育的歷史使命和終極目標——使人在與自然、社會和睦相處的文化背景中,領略生命的意義,感悟人生的幸?!l生某種程度的偏離和錯位。

據調查,當今一些學生在走出校門后,獨立生活能力差,社會適應力低,不會處理人際關系,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及人文精神缺乏等等,造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能適應工作環境。針對這一現象,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呼吁,應在高等院校加強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識教育,并提出種種可行性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加強人文學科及課程的建設,構建良好的大學人文氛圍,凸顯校園建設的人文情懷。而作為有著一定學科背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其人文性尤其明顯。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但在當下文學邊緣化的社會語境和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學生文學興趣日益淡化。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人文魅力和光輝,在洶涌澎湃的商品大潮的沖擊下,日益枯萎和暗淡,其課程的吸引力也在悄悄地弱化,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走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其間曾有過類似于“顯學”的輝煌,但如今日益顯得落魄沉寂,昔日風光已消失殆盡。作為其研究對象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當下功利化的環境中不斷“邊緣化”和“世俗化”,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

目前高校教育中的文學課正面臨著生存的抉擇。如何看待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人文性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文通過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的回顧,歸納了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功能,提出了思維理念的教育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進一步通過反思,來論證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道德教育功能在當今大學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通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塑造思維理念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擴招和高職教育的蓬勃發展,一個反常的現象卻越來越凸顯出來:這就是作為大學傳統基礎課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不但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反而似乎走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盡頭。一方面是學生文學素質的大面積滑坡,一方面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課被迫節節退出大學課堂。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現當代文學課教學,正在失去其文學的自身吸引性,又怎么能不失去其自身的生存能力呢?因此,我們有必要從思維理念的角度來反思一下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的教學。

由于近年來大學的擴招,在校園經濟與急功近利教育的推動下,高校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在大學教育中真的走到頭了嗎?

從歷史的角度看,從長遠的國民教育角度,中華傳統文化的角度看,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的民族文化知識的傳授與繼承是否還需要,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所蘊涵著的思維理念的教育是否已經過時?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一看現在大學教育中正面臨著的現狀:各專業課教師又驚呼大學生的基礎寫作程度、文學鑒賞水平的日益低下。尤其是擴招之后的職業學院的大學生,其閱讀與寫作及鑒賞能力的程度竟然低到了讓人難以相信的觸目驚心的地步,以至于大學生在畢業時尚不能獨立完成一篇稍通順一些的短文,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由此來看,在當今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即使最基礎的語言鑒賞能力和分析評判的能力、表述功能的教育和文學也并非不需要。在當下文學邊緣化的社會語境中,學生文學閱讀興趣日益淡化,甚至根本“無暇”讀原著,在這種現狀下,教師出于應付教學任務,“原本應該生動的文學課堂只留下了一點點干巴巴的人文知識”,學生“文學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匱乏”,對文學文本表現出“麻木、默然、沒有感覺”。依筆者之見,文學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文學知識,更在于使學生獲得文學審美能力、文學想象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等思維理念。

二、通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培養道德理念

殊不知文學本身并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提高文學寫作、鑒賞能力不僅只是簡單的格式與技巧的問題;而是需要靠豐富的文化內涵、正確的思維理念、分析與解惑的思考能力和充分的表達能力的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本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值得深思的是,這些知識都歸屬在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所教授的內容之內。在這些最起碼的思維理念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得同時關注到當今大學生的道德理念現狀。

大學教育是現代學校教育的高級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道”的思維理念的教育理應是這一階段的重要內容,而這些重要的思想教育內容更多的又恰恰是蘊涵在我們廣博的中華民族文化中。在教育中通過易被學生接受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教學中的文化知識和文學欣賞內容的教學來潛移默化完成的,所以在當今中國的文化無不融匯在中國的現當代文學教學之中。所以在當今的大學語文教學中,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知識的傳授功能不但不能削弱,相反還需要花大力氣來突出地加強;從人類文化的角度,這一功能都是不可輕率忽視的。

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呼吁,應在高等院校加強人文教育,或者普及通識教育,加強人文學科及課程的建設,構建良好的大學人文氛圍,凸顯校園建設的人文情懷。而作為有著一定學科背景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主要指通過引導學生把作品當作文化的載體,當作文化現象來審視,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蘊和文化價值,在春風化雨似的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人生的理解力和對美的感知力,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實現馬克思所設想的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

由此看來,如今中國的現當代文學課所面臨著的并不是走到頭的問題,而是應面臨著如何走出困境的問題。中國的現當代文學要走出困境,就需要面對現實、面對歷史。需要從教書育人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中國的現當代文學課教與學的功能和定位;面對歷史,就是要從繼承和發展的角度來正視我們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經驗和教訓,就是要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來確立真正適合我們國情和民情的教學理念。就要從塑造思維理念和培養道德理念適應市場經濟的沖擊,中國的現當代文學文學的生存之路,只能在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改革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真正投人到文學作品所創造的藝術情境中去,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學作品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努力培養具有文學素質及實際應用能力的合格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新時代、新形勢對人才培養提出的人文素質方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新編大學語文,畢庶春,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前言

[2]喬地.高校擴招要與提高質量同步[N].科技日報, 2004.-03-15 (3).

[3]鄧燕,楊光.高校擴招與教學質量保障的思考[J].九江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 ,(4 ).

[4]袁純利,李陸萍.高校擴招與教育質量之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縱橫, 2006,(1).

[5]成愛軍.高校擴招與高等教育質量觀[N].光明日報, 2003-05-29(2).

[6]溫儒敏.關于現當代文學基礎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4,(2).

[7]王衛平.師范大學文學課程教學的困惑、問題與出路[J].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5).

(作者單位:廣東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育功能新形勢下
《圣經》文學價值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圣經》文學價值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認識論根源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新形勢下公司融資技巧的實踐探討
淺談中國電視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