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科技園區經營問題探討

2008-04-16 08:26
總裁 2008年11期
關鍵詞:思考

李 謙

摘 要:以產業集聚理論、生命周期理論、公共事務管理理論、城市管理理論為理論依據,對中關村科技園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以期對科技園區建設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關村科技園;經營問題;思考

1 科技園區建設的理論基礎及其經營模式

1.1 建設和經營的理論基礎

科技園區的相關理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說明科技園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理論,另一類是說明科技園內部管理特殊的理論基礎,如圖1所示。

(1)產業集聚理論。

科技園區的設立就是要把高科技企業在地理上集中和接近。眾多高科技企業群居在一起,互相競爭和協作,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很強的促進作用。集聚帶來的地區優勢,取決于集聚區的規模,而不是集聚區的數量。一個理性的投資者,在選址過程中不僅僅關注優惠政策,更關注企業的外部環境,以及將來能否在某一區域獲取持久的競爭力。

(2)生命周期理論。

集聚與擴散機制是科技園區成為區域高科技發展的主要動力機制之一,而且集聚與擴散效應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萍紙@區生命周期就是科技園區經過一段成功發展,地區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換代,進而產生強大的擴散效應,但是隨著周邊地區的崛起,兩者間的梯度差異逐步消失,最終融為一體。園區與周邊地區的梯度差異逐漸消失,理論上標志著科技園區功能喪失從而其生命周期終結。

(3)公共事務管理理論。

公共事務管理理論認為政府在單獨管理科技園區時可能存在一定效率上的損失,并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即通過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系的重新界定來解決政府所面臨的危機。該理論認為科技園的公共服務既可以由政府來提供,也可以由社會來提供。

(4)城市管理理論。

科技園區是城市組成部分,是特殊的經濟區域。城市管理理論包括城市治理理論和市政管理理論,是科技園區經營模式研究的重要依據。城市治理主張政府對科技園區的授權;市政管理強調對科技園公共資源進行市場化經營,以謀求城市建設資金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已成為科技園市政經營的基本思路。

1.2 科技園區的經營模式

根據科技園區形成的方式和主體的不同,可以將這些經營模式歸結為三種(如表1):

三種模式成功的共同點是三種模式與其所處的制度環境和歷史時期相融合。美國具有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和法制體系,政府對經濟主體的干預很少,因此硅谷可以在沒有政府直接參與下正常運作。新加坡是市場經濟體制,但政府對經濟有相當的干預權利,園區土地和基礎設施實現自主建設,并且利用政府的影響走向國際競爭。新竹工業園是政府用來實現產業結構調整、避開能源短缺、改變不利的國際貿易條件的關鍵措施,政府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園區中,并通過一個園區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由此可見,科技園區的開發與建設是個涉及制度、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多種因素的系統過程,任何一個環節的不適都可能成為園區發展的瓶頸。

2 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經營與管理現狀

2.1 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總體發展狀況

從1988-2007年,20來中關村科技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出穩步發展的勢頭,成為了帶動首都高技術產業增長的重要力量。2007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經費支出總額為559.7億元,是2000年的6.8倍。7年年均增長達到了31.5%。其中研發經費支出2007年為332.6億元,是2000年的8.6倍,7年年均增長達到了35.9%。

2.2 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經營與管理狀況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中有三個獨立的行為主體:政府、一級開發商和園區內的企業。層次獨立的行為主體決定了其主要活動包括土地一級開發建設、園區招商引資和園區運營管理應該是交易性和管理性活動。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開發和管理,一方面,是按照產業規劃在城市特定區域內針對某一產業進行綜合性的開發建設,目的是通過產業聚集效益實現產業發展的增值,然后納入到整個城市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另一方面,中關村科技園區開發和管理可以成為促進城市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一部分。

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根本目的是要實現產業集聚和促進經濟發展。而一切經營模式的建立都是要達成一定的管理目標。我們可以大致將中關村科技園區成功的因素歸結為:

一是成為某一產業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基地;二是人才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流動性;三是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四是良好的園區創業創新環境;五是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商業服務;六是園區企業的成長性;七是在園區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數;八是園區公司和園區國際化程度等。

3 中關村科技園區經營中的主要問題

3.1 園區各級政府職能劃分不明確

由于各級政府職能劃分不明確,對科技園區可能帶來多級管理。比如中關村科技園區就會涉及市級政府、區級政府以及中關村管委會三個層面的政府來管理,每層領導可能對園區的規劃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又沒有明確規定每層政府的具體管理范圍,因此形成了多頭領導,職能劃分不明確的問題。

3.2 一級開發商建設園區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

一級開發商代表政府開發中關村科技園區,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級開發商的權利與義務并不對等,他們承擔了太多政府應承擔的義務,但是又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

3.3 一級開發商利潤難以保證

一級開發商用很高的成本開發科技園區,但是開發工作完成后,在后續的招商引資過程中,由于國家限制等原因,向入園企業出售土地使用權的價格,而非市場價格,導致土地的一級開發商成本高于土地出售價格。不僅如此,一級開發公司還需要承擔后期維護的許多責任,導致其負擔過重。

3.4 園區利益難以協調

一個大型的科技園區可能會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區劃內,每個地區政府給予本地區園區的政策是不同的。另外,不同園區所在的行政區劃在政策、辦事方式與效率、對待建設科技園區的態度上存在著差異,導致各園區開發成本存在著差異,同時成本支出的流向也有所不同。

3.5 園區土地一級開發公司的退出機制不健全

園區建成后,一級開發商的使命基本完成。對于一級開發商是留下承擔園區的公共服務還是轉移戰場承擔新項目,沒有建立明確的退出機制,造成管理上的一些被動。

3.6 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園區內高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不強,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整體環境還不能完全適應自主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還有不少制約因素阻礙自主創新。

4 中關村科技園區經營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4.1 加強園區管委會的職能,實現統一管理

為統一管理,中關村科技園區應加強園區管委會的職能,園區管委會主要的工作是協調政府和科技園區之間的關系,以及協調園區內部的關系。由園區管委會統一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各園區重復建設、不正當競爭等弊端,對資源進行統籌規劃,對各園區統一領導,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使科技園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4.2 土地一級開發應采用市場化運作

國內大多科技園區的建設都是通過成立專門的園區開發公司來完成土地的建設和開發。這種方式不利于競爭,也不利于資源的市場化運作??萍紙@區的一級開發商應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引入。

4.3 允許一定比例的土地由一級土地開發商按市價出售

對土地出售價格采取限制性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這一方面導致了一級土地開發商的嚴重虧損,另一方面市場的土地交易活動導致政府政策無效。同時,限價還會導致開發商壓低土地開發成本,造成園區開發質量下降。

4.4 管委會組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

園區管委會應積極組建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這樣可以加強政府與科技園區的交流,及時高效的為園區提供行政服務,并將園區企業的問題向各行政部門直接反饋。企業只需在公共平臺上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而無須單獨的與各個政府部門交涉,節省了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

4.5 建立一級開發商退出機制

在科技園區建成后,開發公司承擔的使命也將完結,開發公司要退出科技園的運營與管理中,其可行的退出機制有:成為專業的園區開發建設公司,繼續承擔政府新的園區建設項目;或者對現有多個園區開發公司進行整合,形成擁有較大資本規模的產業實體,進行多元化的產業投資和開發。

4.6 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

園區的規劃和發展要適應市場經濟規律,政府應調整自己在管理中的角色,充分發揮協調作用,鼓勵企業創新,培育高科技人才,使園區的管理體制發揮出1+1>2的作用。要創造環境、整合資源,盡可能運用規劃來協調和統一中長期的共同發展目標,通過溝通、協調促進各方合作;通過服務和品牌引導各種資源整合。同時,園區企業也應該沖破思想禁錮,加強研發能力,創造我們自己的有競爭力的高科技品牌產品。

參考文獻

[1]趙弘,王小蘭.中關村創新型服務業發展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2]夏穎奇.中關村科技園區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商務指南[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鄭衛民.東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J].開發區規劃與設計,2001.

猜你喜歡
思考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對于少兒英語教育的幾點思考
少兒圖書館小志愿者工作的意義和思考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用”環境下對古詩詞教學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