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學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考

2008-08-12 09:00韋瑞朝
中學理科·綜合版 2008年7期
關鍵詞:全體學生數學課程數學知識

韋瑞朝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事實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并不局限在“課程”本身,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筆者作為一個從事基礎教育多年的數學教師,對中學數學課程的改革也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課改要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又要體現發展性和創造性

基礎教育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主要目的的普通的、共同的國民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基礎性、普及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數學教育應當根據基礎教育的這一特點,把使全體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能在實踐中使用,以適應終身學習的需要作為主要任務.這是時代發展賦予數學教育的使命.但是,“面向全體學生”并不意味著“平均主義”,以降低標準為代價.要處理好“面向全體”與“保持標準”之間的關系.實際上,“面向全體學生”是建立在承認人的差異性、強調個人對自己發展的自主性的基礎上的,而不能要求所有的人按一個標準來發展.“面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是同義詞.為此,數學課程應當具有較好的可選擇性,教材應當有彈性.規定一個大多數學生能夠接受的標準(這個“標準”需要進行大量研究),同時設置彈性內容,使得不同學生有選擇機會.特別應當注意那些在數學上有特別興趣、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提供數學發展和創造的機會.

二、展示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重視數學教學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向學生進行數學史的介紹,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再現”數學家們當初“發現”數學的經過,理解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而且還可以揭示數學發現的一般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現行的中學數學教材中,有關數學史的內容,主要是為了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介紹了中國數學史的成就,其實還應多介紹一些世界各國的數學史知識,多介紹一些數學發現的過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修養.過去考慮較多的是數學的工具性,考慮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經濟建設和社會實踐服務.而在育人(促進人的發展)方面,注重的是“智育目標”,注意力集中在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上.在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中,除了考慮這些以外,還要強調人的發展需要,為人的發展服務,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育的本質是提高人的素質也即個體的發展.”就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而言,數學課程的功能也應從單純的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特別應當關注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科學”(包括數學)學科的任務,不僅要傳授作為事實性知識“科學知識”,而且要傳授“方法論知識”、“規范性(價值性)知識”,使學生學會探究,學會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學會做人.例如,通過數學學習,要養成對事物發展變化規律進行理性思考的習慣和愛好,養成凡事講前因后果、正直誠實、尊重理性、追求真理、堅定自信、刻苦勤奮、責任心強、勇于創新、百折不撓、持之以恒、嚴謹細致、獨立思考等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三、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強調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法.

過去的數學教學中,人們更多地關注了學習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關注不夠.當前,為了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必須特別關注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是實現主動參與式學習、探究式學習、自主活動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的條件.這個問題涉及到教學材料的選取和內容的呈現方式,更依賴于教師的教學.科學的學習方式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只能在學生積極的、自主的數學活動中形成.教學中應當充分重視學生親身感受、實踐操作、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使數學學習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經驗(包括數學的和非數學的)基礎上的主動建構過程.在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中認識和掌握“雙基”,強調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作用,從知識的聯系與綜合中理解知識,等等.重視學習的過程,強調探究性學習,一些方法或策略性的知識、價值性的知識必然會凸顯出來.例如,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何解釋和轉化問題使之變成更易于解決的形式,如何收集、判斷、選擇和利用信息,如何選擇和有效地使用工具(例如信息技術工具),如何與人合作交流,如何面對未知世界的挑戰以及學習中的困難,等等.應當說,接受式學習仍然是學校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接受學習并不一定是被動的,因為經驗的接受并不能像物體的接受那樣,可以在不改變它的性質和存在方式的狀態下進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等等,都是能動的接受學習的寫照,但是,如果把接受學習演化為死記硬背、機械訓練,沒有學生積極主動的數學思維參與,沒有學生的主體建構,這就失去了“數學知識經驗的接受”的本來含義了.所以學習方式的被動或主動,關鍵并不在于它是“接受的”還是“發現的”,而是在于教學活動中學生主體的數學思維參與程度.完整的學習過程應當包含感知和觀察問題情境、抽象和表述數學問題、進行數學推理變換或證明、對結果進行反思、修正或推廣以及應用等,這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循環過程這是一種高效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書本知識的主要方式.

猜你喜歡
全體學生數學課程數學知識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利用繪本優化大班數學課程之淺見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問題教學法在歷史課堂中運用的原則
小學英語課堂再創新
當前學校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