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杖”釋義勘正

2008-09-10 06:21楊寶生
中學語文教學 2008年7期
關鍵詞:犁鏵手杖除草

楊寶生

“懷良辰以孤往?;蛑舱榷篷琛?,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兩句話。對“或植杖而耘籽”一句,人教社高中《語文》第二冊(必修本)課本作了如下注釋:“有時在田里除草培苗。植杖,把手杖立在一邊,一說倚著手杖。耘,除草。耔,培苗?!惫P者認為,無論將“植杖”釋為“把手杖立在一邊”,還是“倚著手杖”,都有困難。我們不難發現,課本的“有時在田里除草培苗”這句注語,只將原文的“或”(有時)、“耘”(除草)與“籽”(培苗)的意思譯出,而把“植杖”的意思卻扔在一邊了。這是為什么呢?大概課本的注家也覺得,將“植杖”——“把手杖立在一邊”或“倚著手杖”的動作,與除草培苗的行為放在一起,是難以講通的。

其實,癥結就在于將此“杖”理解錯了。筆者認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或植杖而耘耔”,即“有時手持犁杖除草培苗”?!罢取痹诠盼闹?,既可指“手杖”“刑杖”或“憑杖”。也可指“犁杖”。因為,犁杖在犁地之時,其下端犁鏵須著地人土,其上端犁把兒須以一手持之,故曰“杖”。正如段玉裁所言:“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說文解字段注》)古文之中的“杖”,究竟是指“手杖”還是“犁杖”,需據其所處的具體的語言環境來判定。如:

(1)漢崔璦《杖銘》:“乘危履險,非杖不行;年老力竭,非杖不強?!?/p>

(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依杖自嘆息?!?/p>

(3)《論語·微子》:“植其杖而蕓?!?/p>

(4)蘇軾《東坡題跋》:“非古之藕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語;非世之老農,不能識此語之妙?!?/p>

顯然,前兩例之中的“杖”當釋作“手杖”;而后兩例之中的“杖”,當釋作“犁杖”。

更重要的是,古人關于“耘”與“耔”的訓釋,恰與犁杖耕耘禾壟的作用相吻合。朱熹曰:“耘,去苗間草也?!?見《詩·周頌·載賦》“千耦其耘”朱熹集傳)《玉篇·耒部》云:“耔,壅苗本也?!薄都崱ぶ崱芬嘣疲骸榜?,壅禾根也?!焙沃^“壅”?《集韻·用韻》云:“加封土也?!笨梢?,“耔”就是用土培苗的根部。稍有農業常識的人都知道,用犁杖于禾壟中耕耘之時,其犁鏵在土壤中行進過程中,既犁翻掉其中的雜草,又將翻擁起的土壤,擁培在禾苗的根部。為了增強培土的效果,還常常在犁鏵上部增裝擁土之物。正所謂一功二得。故此,我們的古人將“耘”“耔”連言,而稱之為“耘耔”——既除草,又培苗。

可見,“耘耔”一詞,既準確全面地描述了“犁杖”耕耘的雙重作用,同時也恰恰表明了“或植杖而耘耔”之“杖”正為“犁杖”。如今,我國北方農村的一些地區,仍然保留著這種用犁杖為青苗除草培土的耕作方式,人們稱之為“耠青”。

但是,歷代注家只注意到了文獻語言中的“手杖”之“杖”,卻忽略了文獻語言中尚有“犁杖”之“杖”的事實。但見“杖”字,不是以為不屑一注,便是以“拐杖”“手杖”注之。雖是“手持犁杖”之義的“植杖”,也將其誤解為“倚杖”(倚著手杖),或“立杖”(把手杖放在一邊)。如《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焙侮碳庖装矅唬骸爸?,倚也?!敝祆浼ⅲ骸爸?,立也?!睏畈壬摹墩撜Z譯注》,便承襲前人的誤注而將“植其杖而蕓”誤釋為“扶著拐杖去除草”。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亦將“或植杖而耘耔”之“杖”注作“手杖”。

《漢語大詞典》對“植杖”一詞的“手持犁杖”之義,不但缺漏未收,而且又將本為“手持犁杖”之義的書證——“植其杖而蕓”(《論語·微子》),誤收在“倚杖,扶杖”的義項下。

究其誤注之緣由,不外有三:一為歷代辭書及故訓對“杖”之“犁杖”之義,都未曾有過明確的訓釋;二是承襲前人的誤訓而以訛傳訛;三是歷代注家皆為博經通典而又心無旁騖的知識分子,而非躬耕壟畝且以此謀生的“耦耕植杖者”也。

猜你喜歡
犁鏵手杖除草
柔順的
除草的女人
陽光堆在犁鏵上
不倒翁手杖
林業生產中推廣化學除草技術的探究
比我更疼的是土地
犁鏵
手杖3
手杖2
手杖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