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2009-01-12 08:42蔡圣剛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關鍵詞:金融危機畢業生大學

美國金融泡沫破滅,次貸危機演變成為金融海嘯遍及全球。這就是經濟全球化,我們在享受經濟全球化紅利的同時,也不能不共同承擔起經濟全球化的巨大風險。世界經濟衰退已經開始展現其破壞力,而這不過是剛剛開始,甚至沒有人知道深淵何時見底;很多人比之為1929年的大蕭條,是“百年一遇”的經濟大衰退。

然而對于我們大學生,金融危機看起來離我們很遠似的。即使我們看到現在中國股市一直低迷,房價大跌,也好像跟我們這些還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沒有關系似的。電視天天報道、報紙日日登載、大家時時談起,其實我們中有些大學生聽的太多、看得太多、說的太多而想的太少。其實,金融危機與我們當代大學生是緊密聯系的!

1.金融危機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使最近兩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變得尤為嚴峻。調查顯示,受金融危機影響,近半單位的招聘計劃都有所改變。6%的企業取消了年度招聘計劃;9%的企業推遲了招聘計劃;30%的企業表示縮減了招聘計劃。面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調查顯示,55%的人感到很迷茫,14%的人表示非常悲觀。金融危機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經濟波動影響就業,致企業校園宣講會減少

高校畢業生校園宣講會是各大企業的校園人才爭奪戰。但從各校統計的數據看,一些高校的到校登記舉辦宣講會企業明顯減少,有的甚至減少了三分之一。

1.2 大學生求職提前,金融危機影響期望薪資

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大學生求職碰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焦慮之余紛紛降低就業期望值,薪資要求普降500~1000元。有記者現場采訪了一些同學,一些重點名校的學生普遍要求是3000元以上,而一般院校的學生則開出2000多元的工資。不少應屆生紛紛表示今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要找到一份工作已不易,所以只好降低自己的工資要求了。

1.3 企業校園招聘縮水,學生求職轉戰欠發達地區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錢燦平介紹,“粗略計算了一下,目前登記參加招聘會的企業大概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三成”。據悉,減少的職位主要為一些出口貿易、生產制造型企業,以及銀行、證券公司、房地產等職位,一些相關企業甚至取消了招聘會。就業壓力使得不少學生將找工作的希望放在了粵西、粵北等欠發達地區,來自汕尾的小倩就打算回家鄉當老師,“畢竟當老師的話回自己的生源地機會可能會大一些?!?/p>

2.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面對著這么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競爭形勢,大學生也必須從自身出發,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

2.1 正面看待金融危機,提高學習積極性

金融危機的確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也得轉變為我們學習的動力。在大學,最重要始終還是學習,畢竟用人單位聘請員工時還是得看成績的。大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學習的目的是就業,就業的形式是貢獻社會。而如今,金融風暴危機了這個社會,影響了我們大學生的就業。但危機帶來了困擾,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等待我們這些大學生去面對挑戰,而戰勝危機之后,則是更明朗的前途。

2.2 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基本能力

基礎實踐能力欠缺、綜合素質差成為國內大學生順利就業的“短板”,為了修補這一軟肋,大學生必須重視基礎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訓。

2.3 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為將來就業提供準備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首要內容是讓學生充分地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能力,職業傾向、個性特征、價值觀等等,也就是說,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讓學生能清楚明白的問答:“自己想干什么、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問題。

這一時期的職業規劃教育的主要策略也應偏重于能使學生充分了解自我的策略,比如可以興趣測驗,心理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天賦和人格特征,還可以請心理專家幫助分析孩子們的個性特征,也可以請企業的資深的人力資源專員開設一些相關講座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傾向,這些都是有效的了解自我的策略。

2.4 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冷靜應對就業市場

我們的學生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很少有機會接觸社會,由于閱歷有限,學生對未來職業及所在的行業的了解程度相當缺乏,這嚴重妨礙他們正確地確立人生目標,嚴重的阻礙他們正確地制定職業路線。在實習實訓階段,學生與企業、與社會面對面的接觸,有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會看企業的條件,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社會的機會,這一時期,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可以讓學生盡快了解社會,了解實習所在企業,繼而了解其他企業和整個行業,讓自己的內心世界與社會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發生碰撞,使自己的自我認識更加理性,使自己的目標更明確,使自己的職業定位更加現實和有根據。這樣當他們真正進入社會,就會縮短探索期,盡早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盡快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了解自己和了解社會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中同樣重要,故充分了解社會的這一時期也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關鍵時期,我們也應該重視并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高職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古語“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釋如今中國受金融危機的情況。他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大學受金融危機影響,來學校招聘的企事業單位比往年少了,大學生就業率比往年可能也要降了幾個百分點,但正是這樣,我們大學生才更要認真面對大學的生活和大學的學習。大學教育是培養道德素質的,是學習文化知識的,而不是畢業后的金飯碗,更不是讀完大學就是社會精英。我們面對著嚴峻的現實,要嚴肅面對。

金融危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但卻不是不可戰勝。大學生應該拿出自己的勇氣,克服困難,為圓自己的大學夢而更加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朱永永.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幾個方面[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8,(01).

[2]崔影慧,魏娟.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理論版),2006,(03).

[3]姚夏軍,黃新敏.就業市場化條件下大學生就業能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文教資料,

2008,(03).

[4]朱若霞,馬小潔.略談增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5]汪懌.就業能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方面[J].教育發展研究,2005,(4)

[6]楊邦勇.當代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維普資訊http://www.cqvip.com.

[7]向從武.略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

[8]謝志遠.關于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5.

[9]許溪沙,王若光.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分析淺議[J].中國建設教育,2006.

作者簡介:蔡圣剛,博士,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副所長。

猜你喜歡
金融危機畢業生大學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公允價值會計的歷史沿革及其推動因素
至善
淺析金融危機化解救助的效果
淺析金融危機化解救助的效果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中國最美的十所大學
曾蔭權談金融危機中的亞洲經濟
金融危機撲克牌“通緝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