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銷售利潤率增長對就業需求彈性影響的實證分析

2009-01-12 08:42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高 軍

【摘要】本文以我國面臨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入手,通過對本文就業需求理論的缺陷進行分析,提出以產品銷售利潤率的增長對就業影響的分析,得出產品銷售利潤率的增長與就業需求彈性的數學模型;以X省2006年~2007年規模以上主要工業行業進行檢驗分析,得出產品銷售利潤率增長對就業有明顯的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就業需求理論;產品銷售利潤;需求彈性;就業影響

1.問題的提出

1.1 就業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溫家寶在2009年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2008年下半年發生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大批的人員失業,2009年中國將有650萬大學生和2700萬下崗職工需要就業?!笆晃濉逼陂g,我國新成長的勞動力數量將升至峰值4650萬。加上現在有下崗失業人員2700萬人,每年城鎮需要安排就業人數達3000萬人以上。以經濟增長7%計算,每年新增長的工作崗位只有800萬個,年度供大于求1500萬人。同時,農村還有1.5億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與此同時,企業紛紛減員增效,政府提倡精簡機構,事業單位實行下崗分流,造成人才需求下降。我國政府采取了強大的擴大內需大力扶持各類中小型企業等的各種措施以緩解就業的嚴峻困難。

1.2 企業容納的就業人員具有不確定性

本文針對昆明工業企業表現出來的情況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第一,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看,59.2%的企業目前生產經營狀況正常;8.4%的企業目前生產力不足、人手不夠;32.4%的企業產能閑置、開工不足。約有5%的企業表示,因經營和財務難以為繼而將于近期關閉。從企業注冊登記類型看,外商投資企業中62.5%的企業目前經營狀況正常,內資企業中有58.2%的企業目前經營正常。

第二,從企業訂單或業務量變化情況看,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的企業,57.7%目前經營狀況正常,產品主要在國外銷售的企業,62.5%目前經營狀況正常。也就是說,當前是產品外銷企業情況略好于內銷企業。2008年第三季度以來,67.6%的企業訂單或業務量與上半年相比減少,平均約減少了31%;32.4%的企業訂單或業務量沒有變化;調查中未發現定單或業務量增加的企業。

第三,從企業注冊登記類型看,56.3%的外商投資企業訂單或業務量減少,71%的內資企業訂單或業務量減少。從企業產品主要銷售地看,產品國內銷售企業中65.4%的企業訂單或業務量減少,產品國外銷售企業中73.7%的企業訂單或業務量減少。由此看,則以后一段時間產品外銷企業的營銷可能出現較大滑坡。

第四,從被調查企業用工情況看,所有被調查企業的員工中,去年9月以來,77.5%的企業沒有增加用工,只有22.5%的企業招收了新員工,有36.6%的企業減少了員工工作時間。

第五,從被調查企業員工的工資情況看,被調查企業員工的工資水平9月以后與上半年相比,63.4%的企業沒有變化,相對來說,工資拖欠情況并不突出。

以上情況表明,工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成本上升,產品銷售價格下降,企業利潤減少,同時資金周轉困難。這就意味著,有將近半數的企業短期內還能夠堅持,但如果經濟情況持續惡化,生產經營成本走高,再加上市場形勢不見好轉,企業將難以長久支撐。對此,政府和企業都必須有清醒的估計。

2.西方主流就業需求理論的表現

各種就業需求理論為不同的就業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但概括地說,他們的理論基點和政策主張無非是崇尚市場行為,還是崇尚政府行為。主張靠政策去調節勞動者的供求,實現充分就業。

概括來講,西方主流就業理論所關注主要有:

(1)就業取決于商品與商品的交換;(2)就業取決于需求方和供給方;(3)就業取決于投資與需求;(4)就業取決于工資水平的高低。以上四種都承認就業需求在于崇尚市場的作用,但有明顯的缺陷。這種缺陷在于對市場的促進作用被過分夸大了,而對企業的產品銷售和利潤視而不見,尤其是對于中國尚處于市場經濟的初期來講,在國內需求與消費相對較低的狀態下,如果不把產品銷售和企業的利潤率放在重要位置,將會帶來的結果是就業需求的減少,企業不得不為保住產品的銷售利潤而裁減用工。因此,面對每年新增600萬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必須要把充分擴大對內消費作為解決就業需求的主要力量,就業率的提升重點應放在企業的產品銷售量和利潤率上面。

關于員工對企業產品銷售的促進作用,現有的理論解釋主要是歸功于勞動力資源的收入分配以及勞動力成本多少來決定,這樣就會出現一種現象,即:企業經營者就會想方設法降低勞動力的收入,企圖以此降低生產成本。而計算員工創造的銷售利潤系數,就可以通過勞動力資源在部門之間的重新配置,加大企業對勞動力資源大量吸收,投入到部門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充實到銷售組織架構中去,使企業和產品銷售利潤最大化。而對于外來農民工,一旦條件允許,農民從事非農業勞動特別是到城市來從事勞動生產率更高的二、三產業,農民的人力資本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條件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按照邊際生產力理論來雇傭勞動力。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等于工資率。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呈現先升后降的規律,每個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不同。如果單位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小于或等于零,那么該單位勞動力的增加不僅對企業產出的增加無裨益,相反還會降低總產出。因此,即使該勞動力因其它原因而就業,但它是資源的扭曲配置,對企業和社會來說都是一種損失。

3.就業率與產品銷售利潤率的實證測度

3.1 根據就業需求彈性系數和產品銷售利潤率的特點,本文所構造的數學計算模型如下

3.1.1 就業彈性系數(L)=從業人數增長率與增加值增長率的比值

即增加值每增長1%,就帶動就業人數增長的百分點,系數越大,吸收勞動力的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從就業彈性系數可知增加值增長帶動就業的比率關系,但在現實中企業的增加值增長,由于受到經濟結構、經濟增長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增加值增長與就業之間表現出不同的互動模式,就業彈性的強度和方向也會有所不同。

3.1.2 產品銷售利稅增長率(I)=(報告期利稅總額/報告期產品銷售額)÷(基期利稅總額/基期產品銷售額)

一般來講,產品銷售利潤率是反映經營活動單位銷售產品所得的銷售利潤,簡單講它是指產品銷售和利潤的比率。從產品銷售利潤率與從業人員的對比分析,在全部工業企業中,在規模以上企業中,從業人員平均銷售收入越大,企業銷售利潤率越高,這從某一個角度說明企業的產品銷售狀況與企業的盈利能力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3.1.3 產品銷售增長率 (K)= (報告期產品銷售收入/報告期總產值)÷(基期產品銷售收入/基期總產值)

3.1.4 就業需求銷售利潤系數(S)= 就業需求彈性系數(L)/產品銷售率(I)·產品銷售利潤率(K)

公式為:S=ΣJ..N L/I·K

由此得知,當就業需求彈性系數越大,創造的銷售利潤率越高。

3.2 企業員工對產品銷售利潤率的貢獻測算

下面就以X省為例,測算員工(即就業人員)分行業模型:

3.2.1 X省就業彈性系數(L)

2006年就業人員為2517.6萬人,GDP為4006.7億元;2007年就業人員為2573.8萬人,增加值4741.3億元。其中:2006年第一產業就業人數為1697萬人,增加值為749.8億元;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為262.5萬人,增加值為1712.6億元;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為558.2萬人,增加值為1544.3億元;2007年第一產業就業人數為1684.7萬人,增加值為837.3億元;第二產業就業人數為279.8萬人,增加值為2051.1億元;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為609.3萬人,增加值為1852.9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