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社會工作

2009-01-12 08:42黃雯鑫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

黃雯鑫

【摘要】社會工作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項助人自助的工作,筆者在文章中從社會工作的歷史起源、價值觀和社會功能、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系等方面來探求社會工作到底是生存救助亦或是靈魂洗禮。

【關鍵詞】社會工作;生存救助;靈魂洗禮

社會工作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它起源于19世紀初的西方社會慈善事業。職業化的社會工作誕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目前,西方國家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在我國,經過近20年努力,社會工作職業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隨著改革和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隨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對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社會工作是一個較為普通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人們在本職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報酬的工作,包括當學生干部,做工會委員等。但是在社會工作專業中,它卻具有特有的國際上公認的涵義。王思斌給出的社會工作的定義是:“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念幫助有困難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動?!盵1]

那么專業社會工作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有人說社會工作是生存救助,有人說社會工作是靈魂洗禮,我個人覺得將社會工作歸于生存救助或歸于靈魂洗禮都是不全面的,他們是物質和精神的兩個方面,社會工作都涉及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才能這么說,社會工作并沒有達到完全的生存救助和靈魂洗禮這樣的一個高度。

首先,介紹下生存救助和靈魂洗禮各自的涵義:

生存救助一詞,有些也稱為社會救濟。通常來說,救濟是一種消極的救貧濟窮措施,基于一種同情和慈善的心理,對貧困者行善施舍,多表現為暫時性的救濟措施;而救助則更多反映了一種積極的救困助貧措施,作為政府的責任而采取的長期性的救助。因此,政府的責任而采取的長期性的救助,是指國家對于遭受災害、失去勞動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給予特質救助,以維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助主要是對社會成員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其目標是扶危濟貧,救助社會脆弱群體,對象是社會的低收入人群和困難人群。社會救助體現了濃厚的人道主義思想,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護線和安全網。很明顯社會工作并不是純粹的生存救助,而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念幫助有困難的人走出困境,所以說社會工作是生存救助不是很不科學。

靈魂洗禮,一種宗教儀式?;浇探邮苋巳虢虝r所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額上,或將受洗人身體浸在水里,表示洗凈過去的罪過。比喻重大斗爭的鍛煉和考驗。面對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并不能幫助其洗凈過去的罪過,但社會工作者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找到自身的價值所在而不斷地完善自己,而案主也在這一過程中也許接受了鍛煉和考驗。從而雙方都得到精神方面的升華。

第二,從社會工作的歷史根源角度來看,社會工作最早起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救贖精神和中產階級的助人精神,在發展中又加入了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理念,所以說社會工作是靈魂洗禮是有一定的歷史根源的。

社會工作作為一項專業性的助人工作,首先是在西方的土壤中萌生的,且多半與西方早期的慈善活動有關。這些慈善活動主要是由教會開展,他們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和博愛的思想,積極開展保護婦女和兒童、幫助老弱病殘的活動。另外,倡導文藝復興的資產階級革命極力主張恢復古希臘和羅馬時期以人為本的思想文化也為以后的社會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思想上的準備。學界普遍認為,社會工作最早出現在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為解決當時日益嚴峻的貧困問題,伊麗莎白政府于1601年頒布《濟貧法》,開啟了政府主持社會救濟事業的做法。在這個背景下,歐美先后出現了以有效合理地調配社會資源來幫助城市貧民為目標的新一代慈善組織,如城市慈善組織協會等有計劃、有組織地幫助需要援助的窮人。1917年美國社會工作的先驅者理查蒙出版了她的《社會診斷》一書,理查蒙將她在慈善組織協會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經驗,總結出一套以"診斷"為重心的個案工作方法,從而奠定了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基礎,標志著現代社會工作的發端。從此,社會工作被認為是一種正式職業體系進入社會中。從它的起源來看社會工作可以說是“生存救助”亦或是“靈魂洗禮”

第三,從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上角度來看,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的靈魂。任何社會工作的開展都是社會工作者在一定價值觀的基礎上進行的,可以說,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實踐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僅規范了社會工作的目標和意義,也規范了社會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會工作機構、社會工作者的行為和態度。如果說社會工作的職業化和專業化是中國社會工作培育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那么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就是它的核心和特色所在。在價值觀上厘清社會工作服務,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工作的特色及其本質,以便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社會工作在中國的新發展。

而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目標是追求對人的尊重和對人的價值及需求的肯定是宗教和慈善活動時期的早期社會工作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念是助人自助,就是在幫助別人走出困境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符合“生存救助”的一些價值觀念。而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服務對象還是社會工作者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靈魂洗禮:社工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找到自身的價值所在而不斷地完善自己,且服務對象也在這一過程中也許接受了鍛煉和考驗也是接受一種洗禮,但也許沒有上升到靈魂洗禮這樣一個高度。

第四,從社會工作的社會功能來看,助人是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葉楚生在分析社會工作的功能時指出四點:“保障個人生活,促進社會安全;維護個人人權,促進社會進步;提高個人活力,增進社會財富與安定社會經濟;發揚人類互助精神,實現社會公道,促進世界大同?!盵2]周永新指出社會工作有如下社會意義:“填補家庭制度不足,調節社會矛盾和不均,促進個人才能發展。他們都認為社會工作既有利于受助者,又有利于社會,并把幫助有困難的社會成員當做社會工作的基本著眼點。確實,社會工作的任務是助人,幫人擺脫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盵3]

歸納起來社會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功能:救難的功能,危難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問題,社會工作首先應該把這項任務放在自己的肩上;解困的功能,當受助者遇到困難但尚未達到危機生存的程度時,社會工作者對其提供的幫助稱之為解困。解困是社會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幫助服務對象實現自身發展是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社會工作尊重人,認為人是有潛能的,并把充分挖掘個人潛能以達致個人幸福和社會進步當做自己的工作目標。

從這一角度來看,說社會工作是“生存救助”和“靈魂洗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系上來看,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生存救助”是屬于物質方面的,“靈魂洗禮”是精神方面的。精神方面的要求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時期的必然要求。社會工作亦然,只有先進行生存救助,才能進一步升華到靈魂洗禮。

綜上所述,社會工作是基于助人這一目標而存在的,亦幫助服務對象達到自助的目的,故本人認為社會工作在“生存救助”和“靈魂洗禮”方面都兼而有之,但上升不到那么高的程度。經過20多年努力,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已經有了初步基礎,但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還很不成熟,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如何破解這些問題、迎接挑戰,需要有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其他力量共同努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組織和社區,才能發展個人潛能、改善個人生活、調適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增進社會福利、促進社會進步,最終達到服務對象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葉楚生.社會工作概論[M].臺灣:同泰印刷局,1986.

[3]周永新.社會工作學新論[M].香港:商務印刷館,1994.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
以系統觀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實踐教學
青少年犯罪預防的社會工作服務系統構建
結構性嵌入:社會治理視域下強制隔離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區退休老人的老有所為與社會工作介入
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兒童需求與服務研究
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背景下再就業策略
以社會工作視角解決四大國有控股銀行服務質量提高困境
淺析儒家文化對老年社會工作的影響
人力資源視角下武漢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