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教學,分層推進走進農村中學

2009-01-27 08:25楊麗寬
現代教育教學研究 2009年6期
關鍵詞:分層次

楊麗寬

【摘要】我國古代的教育教學理論為進行分層推進提供了傳統經驗??鬃咏虒W各因其材??鬃又蟮哪右仓鲝埥虒W要照顧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這些寶貴的傳統經驗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做到因能歸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鶴慶三中是一所農村中學,學生生源來自鶴慶縣九個鄉鎮,學生生活習慣,經濟基礎,文化底蘊,接受能力等都不盡相同。為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在教學中可以開展分層次教學??梢圆扇≡谡n外進行分類輔導、平時教學中進行分類指導兩種形式。通過分層次教學,可以培育學生的自尊感,學生能自己設定并實現目標,這樣,學生既能自我指導學習,又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關鍵詞】分層次;師徒互助;揚長補缺

1 研究背景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也屬于基礎知識,因此,要求學生掌握中學階段的課程內容顯得極為重要。但是,在我國現有的國情下,既要實施素質教育,同時又不能回避學生的升學問題,這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尖銳的矛盾。在高中教育中,兩級分化的問題極為突出,而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就顯得極為必要了。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個喊得很時髦的口號,鑒于各種主觀及客觀的原因,不少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并沒有落到實處。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學,分層推進,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實處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鑒于此,縣委,縣政府下達指示,學校教務室組織我校高二年級組進行了分類教學,分層推進的大膽實踐,以此作為我縣農村中學教改的試點項目之一?,F將實踐情況匯報如下:

2 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教學中采用了分層教學的教改實驗

2.1 對學生進行分班

按照學生的高一下學期期末統考成績將全級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為(理科)A、B、C三個層次的班級,(文科)分為A、B兩個層次的班級。其中A班為最優秀的班級(名列前50名),理B班為提高班(51-100名),理C三個班為基礎班,文B兩個班為基礎班。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在分班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班這樣的詞語。為了使學生認識到學校分班的意義及目的,我們在分班前先做了大量的思想動員工作,讓學生在思想上能接受這項改革;分定后又要求班主任對班上每個學生都進行跟蹤調查,以便學年末進行總結。

2.2 分層備課

對學生進行分班后,教師在備課時便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對A、B、C班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必須在備課時體現出來,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層教學留于形式。哪些內容對各個班是必須掌握的,哪些內容是只作了解的,對不同班級在作業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這些都必須在備課時充分考慮。

2.3 采取分層教學

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采取分層的教學方法。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不同:A類學生應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B類學生能理解課本例題,做一些簡單的綜合題;C類學生能能掌握課本基礎知識,模仿課本例題,做好課本配置的練習題。根據各類學生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A類以"啟發——研究——討論——自學"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B類則采用"啟發——研究——討論——講解"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會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C類則采用"低起點,多反饋,段段清,勤跟蹤、常教育,多補差"的方法,使學生能學得進,跟得上,并注重培養學生興趣,使他們能最大程度掌握基礎知識。

2.4 課后進行分類指導

利用每周特定的課余時間對尖子生和可提高生進行分類指導。分類輔導的內容為:A班用專題訓練,題目來自歷年全國高考卷,并以最后的壓軸題的難度為準;課后布置有一定難度的練習作為作業,給尖子生充分的學習空間,并在下一次課時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講解。B班仍用專題訓練,但教師的講解更詳細些。C班以歷年會考題中的選擇題、填空題及簡單的解答題為主,輔加練習一定的高考必考題型,??碱}型。對于基礎生,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及常見題型,并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

2.5 實行班內師徒互助

我們按學生總分進行分班,由于在班級內部學生存在一定的偏科現象,因此各科仍有兩極分化出現。對此,我們采取了師徒自愿同桌的上課形式。通過優勢課目學生作"師傅",讓他幫助他的學生"徒弟",使徒弟能完成一些基礎題型,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師傅通過幫助徒弟既能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在講解中又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意識。通過實驗,學生的偏科現象得到一定的緩解,學生的總成績有一定的進步。如理A班趙柳娟的英語很差,但她的數理化很好,而高桂娥的英語很好,但物理較差。自從讓她們互為師徒,互相幫助后,趙柳娟的英語有了一定的提高,高桂娥的物理進步也較快。在互助中,同學們看到了希望,幫助起來越來越有勁了,同學情誼也更加深厚,合作意識更強。

3 取得的成績

3.1 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意義。老師們從態度和認識上接受了分層教學的實踐思想和原則,認識到了特殊校情和班情下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 行動積極,準備充分。所有的實踐研究課得到了各備課組和全體老師的熱烈擁護和大力支持。年級組在安排授課活動時沒有人再推托和反對;在課前能做到共同研究,相互建議,把個人智慧和集體結晶結合起來,如化學組、數學組等。

3.3 實現分層,體現差別。老師們在實際授課中充分體現了分層的目標和要求,在知識點和能力培養上體現了層次差別,把握了標高尺度。

3.4 促進和推動了教師的教風和學風。面對與以往不同的學生,為把課堂上出層次,上出特點,上出效果,老師們一是個人鉆研,二是集體研討,三是打破學科界限,相互學習,四是不斷反省和總結,五是積極撰寫分層教學的教案。如生物組教師經常在課前深入到化學、數學和地理等組進行觀摩學習,然后結合自身學科特點進行準備。

3.5 調動了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改變了過去千篇一律的授課形式,改變了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消的狀況,提高了授課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4 存在的問題

4.1 部分教師在層次差別和標高尺度的把握上還存在欠缺,沒有做到ABC三個層次的有機協調統一。

4.2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還存在比較突出的發而不當,啟而不發的情況。

4.3 老師們在分層教學的進一步鉆研上深淺程度還存在較大差異。

4.4 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已有明顯體現,但在作業練習的布置和講評上還揣摩不夠。

5 打算和設想

5.1 咬定"分層之路"不放松,堅定信念,繼續探索。

5.2 認真總結一學年分層教學實踐的經驗和教訓,揚長補缺,增強實踐效果,全面提高學生成績。

5.3 組織老師們加強業務理論和課堂實踐的學習,增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學生都享有平等的、適合于自身發展機會的基礎上的,但追求平等并不意味著不管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而提供整齊劃一的課程和教學,而是以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為前提的,保障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利。因此,我們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程度、方式、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實施分層次教學,分類指導。這是在集體教學形式下的個別化教學的一種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級教學之中,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學有所獲,達到培優與補差并舉的效果。通過講課分層次、分類指導、分層設計問題、課堂練習分層,達到各自的目標。同時采取作業分層、評價分層的方法,激勵低層次學生不斷進步,并使高層次學生有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實踐證明,分層教學著眼于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使不同認知水平和特征的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學習和發展。我想,這對我們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的新型人才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成功學讀本》 丁向陽編著 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8月第1版

[3] 《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主編 萬福 于建福 總主編 劉芳 中國和平出版社 2000年3月

[4] 《非智力因素對中學生成長的影響》 張嘉瑋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5] 《分層次教學初探結題報告》 鄭燕 廣州市第五十九中學

收稿日期:2009-10-19

猜你喜歡
分層次
分層次教學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初中語文分層次布置作業的實踐與研究
探討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分層次教學法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分層次教學法研究
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次自主合作學習
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次自主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問題課堂提問實踐研究
普通高中數學分層次教學模式探究
淺議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術課
讓講評為習作添能加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