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交際中詞義的文化性、民族性解讀

2009-02-16 04:57王鴻雁
現代語文 2009年1期
關鍵詞:文化背景詞義漢語

王鴻雁

摘要: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它們是遞進的量變過程。在跨文化交際中為了更好地理解,順暢地溝通,必須熟悉和了解第二語言的文化,了解語言中所蘊含的文化性和民族性,從而使交際順利進行。

關鍵詞:語言文化詞匯詞義文化意義

“文化”一詞是一個寬泛的概念,這里主要指與語言有關的精神文化。語言是文化的符號,不同民族的語言反映和記錄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風貌;語言在文化世界的建構、傳承以及文化世界相互碰撞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環境、社會風俗、歷史傳統、科學水平有諸多差異,因此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必然有諸多差異,從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世界。人類語言學的奠基人、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薩丕爾說:“語言也不脫離文化而存在,就是說,不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面貌的風俗和信仰的總和?!薄罢Z言的詞匯多多少少忠實地反映出它所服務的文化?!闭Z言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鏡象折射,透過一個民族的語言層面,可以了解這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正如索緒爾所說“語言研究是理解人類文化的鑰匙”。維特根斯坦也說“語言是如此深刻地嵌在一個背景的框架上,這個框架就是作為語境的文化?!碑斎?,語言所展示的文化差異可以體現在語言系統的各個層而(語音、詞匯、語法等),但在詞匯層顯得更為突出、涉及的面也最為廣泛。語匯的內涵意義、所體現的精神甚至語言的使用規則,均與民族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尤其是話語的理解與使用,如不顧及社會文化背景,就會發生交際障礙或影響表達效果。本文從漢語詞義的理解與運用方面,從文化語言學的角度談談漢語詞語的附加色彩義——漢民族的文化意義。

按通常的理解,詞匯意義是詞在詞匯系統中的獨立的意義。即由人們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以及由此帶來的人們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評價,簡稱詞義。其中,構成詞義的核心是詞的理性意義(或概念意義),它是人們對詞所指對象的區別性特征的概括認識,以現實現象為基礎而不涉及人們的主觀態度:對于同樣的現實現象,由于人們的主觀態度不同,在形成理性意義的同時可以帶進人們的主觀態度,這就給詞義加上了一層附加色彩。因此,附加色彩義是在理性意義基礎上產生的,它包括褒義貶義這類的感情色彩和由造詞理據所顯示出來的形象色彩以及文化色彩、語體風格、搭配意義等聯想意義。詞義的附加色彩并不因人而異,而是社會成員共同使用的社會現象,也是構成詞義的部分。如“矛盾、孫悟空、推敲”這些詞,概念意義各不相同,使人產生不同的聯想?!懊堋笔谷寺撓肫鹋c此有關的典故;“孫悟空”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特有的專名;“推敲”除了給人以動態感外,還使人聯想到唐代詩人賈島錘煉詩句的典故。詞的文化意義便是詞的一種附加色彩義,它是在理性意義基礎上產生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一種主觀色彩較濃的附屬義,一般由造詞的理據所引起的對詞或詞義形成的文化背景的聯想。如“莫須有、神女峰、稻香村、沙龍、酒吧”等,這些詞除了概念意義之外,還負載著歷史文化信息,能使人聯想到與詞義相關的典故或命名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思想傾向,甚至外族文化背景、異域情調等??傊?,含文化意義的詞是很多的,本文不重在歸納文化詞的類別,只從詞義理解與使用角度探討詞的文化意義。

詞語的含義與意義上的細微差別在不同語言中的差異可以追溯到文化背景之間的更大差別。表面看來,意義相同的詞語在語言中可能有極不同的含義和意義上的差別。這種差別首先表現為詞語的意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聯想意義。例如,顏色詞,同樣的顏色詞(即理性意義相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中有不一樣的聯想(即附加色彩義有異),具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如,“白色”一詞,在西方使人聯想到純潔與新娘的貞潔,在中國是喪葬哀悼的顏色;在中國,“紅色”使人想到熱烈、喜慶、革命、幸福、順利等,因而有新娘、紅人、紅得發紫,紅運、紅利、紅榜等詞,而英語中卻有“戰爭、流血、恐怖、誘惑”等不好的附加意義的聯想,因而在西方可代表魔鬼和誘惑(如“紅燈區”)。西方稱成人電影為“藍色電影”,中文則稱之為“黃色電影”,日文則稱之為“粉色電影”。與“黑”有關的詞大多表示貶義:黑心、黑手、黑幫、黑社會、黑道等?!熬G色”在俄語中表示“不成熟、無經驗”等附加意義(俄文“綠色的年輕人”,實指沒有生活經驗的年輕人),這種附加意義反映了不同民族在對待色彩詞的附加義上的文化差異。這種聯想的文化差異,是無法通過詞語的理性意義來對應的。不同民族由于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對同一顏色詞的感受和理解不盡相同,色彩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在跨文化交際中,只有了解詞語在不同語言中各自的文化背景,從文化背景差異上才能真正把握其含義。

不同的語言記載著這一語言賴以生存的獨特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折柳送別”,喻指挽留之義(因“柳”與“留”諧音),西方人卻對此難以理解。像“一片冰心在玉壺”喻指心如玉壺里的冰凌一樣清澈透明,這里“冰、玉”的“純潔明凈”之義是中國人獨有的聯想思維方式產生的隱喻,如果譯為英語“an ice heart in avast of jade(一顆冰冷的心放在玉做的壺里)”則把漢語所要表達之義完全丟盡了?!盀觚敗币辉~,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貶義色彩很濃的詞。如“龜兒子、龜孫子”?!盀觚敗痹谌照Z里卻是一個褒義詞,因龜的壽命長而獲得“吉祥、長壽”之義。如日語中有的人名取為“龜太郎”,而“壽比烏龜”翻譯為漢語只能譯為“壽比南山”了;英文中的“個人主義”,表示一個人有自己的風格、興趣和信仰,中文卻暗示某人很自私或以自我為中心??梢?,各個民族由于歷史、傳統意識、民族心理、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原因,總有一些自己的特殊的感情色彩詞以及對同種事物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如“龍”和“鳳”都是漢族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漢民族往往把它們作為尊貴、莊嚴、美好、吉祥的象征。因而“龍袍、風冠、龍子、龍孫、龍鳳呈祥”等詞在漢語中均有吉祥美好的附加意義;在西方,“龍”(dragon)卻讓人產生“恐懼、兇惡”的聯想。

漢語的固定詞組(短語、熟語)中,尤其是成語,往往有特殊的文化含義,若不了解其文化背景,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內涵。不少成語都有專門的典故,概括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典故、寓言故事、神話傳說等。如“四面楚歌、三足鼎立、守株待兔、刻舟求劍、不翼而飛、大智若愚、一箭雙雕、緣木求魚、臥薪嘗膽”等;這些典故是漢民族悠久文化的精華,脫離文化背景,它們的意義會讓人覺得莫名奇妙。

漢語中的歇后語、對偶、頂真、拈連、回環等等,都是具有典型民族色彩的語言現象。如鐵公雞一一毛不拔;泥菩薩過河一自身難保;閻王爺貼告示一鬼話連篇;雞蛋里挑骨頭一沒碴兒找碴兒等。只有深入了解與此相關的漢文化背景,才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其體現的深層內涵,從而感受其獨特的修辭魅力和妙不可言的語用效果。

索緒爾說,“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它的語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民族的也正是語言?!比纭俺呆滛~、跑龍套、吹牛皮、背黑鍋、敲竹杠、二百五”。若不了解這些慣用語產生的地域文化因素,是很讓人費解的。很多諧音方式產生的隱語無不與地域方言有關。如,廣東話的“妓女”為“老舉”,粵方言中,“舉”和“妓”音近?!半u”與“妓”音近,漢語文化中,“雞”成為娼妓的俗稱,由此滋生了一系列隱語、幾乎全國通用?!半u仔”,四川犯罪團伙俗指男妓,“雞婆、雞頭、雞窩”,廣東賣淫團伙分別指“暗娼、老鴇和地下賣淫場所”。受諧音的影響,以及受中國人趨吉避兇的心理的影響,漢語存在不少語言禁忌(委婉語)或語言崇拜,甚至用實物象征寓義,如民間結婚時用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喻指“早生貴子”之義。這些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所反映的附加意義實質上是民族文化心理差異的反映,只有了解詞語使用的民族文化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詞義的內涵。

日常用語的使用和理解也存在文化差異:在漢語中,熟人見面打招呼通常是“你好!”與英語中“How are you,hi”類似,但回答時卻不能答:“我太好”或“不太好”(這種用法見于外籍留學生中)。顯然,這里表示問候的“你好”中的“好”并不是與“壞”相對的“好壞”的“好”,它的語用價值僅在于友好的問候而已。而漢語中,“你吃過飯了嗎?你到哪里去?”是很普通的寒暄語,其目的也在于打招呼,并不是真的關心你是否吃飯或到哪里去。當然,這種問候語或許來源于中國人傳統的“民以食為天”的思想;而在英文里則是一種邀請(要請我吃飯?)或“你到哪里去?”,有刺探別人隱私之嫌。中國人對別人的恭維往往采取否認方式“哪里、哪里”,符合漢民族深沉含蓄,崇尚謙遜的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特征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滿招損,謙受益”的哲學思想。漢語所體現的漢文化因素是我們在漢語教學,尤其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必須重視的一項內容。

當我們學一種語言時,更多的是在學語言背后的一種異域文化,這是我們必須時刻關注的重要事實。真正的文化義,是一種受特殊的民族文化影響與制約的附加意義(伴隨意義)。費迪南德·萊森(FerdinandJessing)說:“中國人的象征語言,以一種語言的第二形式貫穿于中國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層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語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達意義的細微差別以及隱含的東西更加豐富?!边@種第二層交流的含義,才是個別民族主要的“文化涵義”。詞義理解的文化背景義通常又稱“隱含義、內涵義、文化涵義(伴隨義、補充義、聯想義、情態義)等。語言的許多特點同時也是普遍的文化特點,而且只有把意義同文化與思維聯系起來,對意義的研究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已引起心理語言學家和社會語言學家的廣泛關注。

漢語的歷史一直同漢民族的形成、發展、變化息息相關,從漢語的語音、詞匯、修辭到表情動作,無不凝聚著民族的文化軌跡。漢語中的許多詞語、句子甚至體態語,只有憑文化經驗才能解碼。海德格爾曾說“語言是存在的歸宿”?!安煌恼Z言是不同文化的造化”。同一語言和不同語言的差異不僅本身就是文化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都或松或緊地與不同的文化背景發生相應的聯系,或者說,語言差異說到底就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文化是語言的底蘊,語言是文化的反映。語言表達越深刻,越要涉及文化背景。要精通漢語,就必須熟悉中華文化。不同文化的溝通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只要了解雙方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

猜你喜歡
文化背景詞義漢語
學漢語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謠教學策略——以中班語言活動《茶口粉干》為例
西行學院成語班
根據認知語義學淺談英語單詞記憶法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與拼音
大少不同
哈哈鏡
哈哈鏡
淺談漢語學習中的“聽”與“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