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牛報春 安樂豐登

2009-03-27 04:34薄松年
文物天地 2009年2期
關鍵詞:春牛牧童年畫

薄松年

鼠年已盡,牛年伴隨著春風來到人間,人們以歡欣鼓舞的激奮心情迎接新的一年。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牛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牛具有溫順而倔強的性格,能吃苦耐勞,不僅用于耕田,牛肉和牛奶又是人類食物中的重要品類,皮革可作衣靴,牛角可作飾品,牛黃是貴重藥材,牛身上到處是寶,它吃的是草,但對社會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所以“老黃牛精神”感染著人們的道德情操,牛的形象也成為古今美術家歷久不衰的創作素材,至今猶流傳不衰。

在遙遠的原始社會里,人們曾賴漁獵生存,其中就包括捕獲野牛,進而又將牛進行馴化,成為重要家畜。這在一些原始人在大山崖壁上涂刻的巖畫中留下了形象的印記,無論是奔跑的野牛還是放牧的牛群,都能抓住對象的特點,雖然技巧上不免稚拙,其創作出發點還帶有巫術性質,卻流露出我們祖先對牛的深切之情。

我國歷史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進入奴隸社會,在此后兩千年中燦爛的青銅文化成為時代文明的表征。在體現統治者權威的青銅禮器中,牛的形象作為裝飾的器物頻繁出現。牛為祭祀盛典中級別最高的犧牲,將其形象鑄造入祭器,其意義自然非同凡響。出土于安陽商王大墓中的牛方鼎,腹部及四足都以浮雕的牛頭為裝飾。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遺址中出土的燕國伯矩鬲,在足部、器蓋和紐把上裝飾了七個牛頭,形象寫實,雙目平視,牛角翹起,使整個器物顯得莊重中富有生氣。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犧尊,以整牛為器形,兩眼突出,口部張開,鼻上穿有銅環,全身裝飾細密的花紋,在藝術意匠和鑄造技巧上都有很高水平。

春秋以后社會處于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巨大變革時期,青銅器的禮器地位逐漸淡化。由于社會制度的變革,漢代的青銅器已由禮器完全演變為貴族的生活用品。追求華美精巧,牛的形象則融入青銅燈具之中。在考古發掘中出土有多件牛燈,皆以健壯的軀體構成燈身,牛背上承載著燈碗,上部罩以圓傘,連接著中空的虹管,將蠟燭煤煙吸人牛腹,使室內的空氣不遭污染,牛燈通體以金銀鑲嵌裝飾花紋,絢爛華麗,體現出貴族藝術的特色。

值得重視的還有我國云南昆明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地區近數十年來陸續發現的大量古滇族青銅器,時代處于戰國和西漢前期,其中有相當數量以牛的形象為裝飾。其中的一件?;~案以雄健的牛構成案身,案的一側飾一猛虎咬住牛尾,而牛情態安穩,對虎表現出不屑一顧的蔑視神色。牛之腹部鑄造成案身,在其肢體下卻躲藏著一頭小牛,構思非常有趣。另有一件青銅工具,其上鑄有三人一牛,一人在前面引路,兩人在后面趕牛,完全是農耕生活的寫照。在一件葫蘆笙青銅樂器的頂端裝飾一頭悠然自得的牛,體量不大而形神兼備。有的青銅貯貝器上更以立雕的形式裝飾牛群。大量牛的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牛在滇族中不平凡的地位,顯示出西南兄弟民族的智慧和藝術才能。

早期養牛主要用于肉食和拉車載物,以牛耕田大約始于春秋時期,至漢代已普遍使用,體現了農業生產的重大進步。漢代墓葬出土的明器中有陶?;蚺\嚦霈F,漢代畫像石中更有相當數量的牛耕圖,用以表現墓主人的富有。漢代農業創造并推廣了耦犁耕作,由兩頭牛相并,其肩背上架一橫木連接著后面的犁,這種耕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江蘇睢寧雙溝出土的牛耕畫像石不僅生動而具體地表現了二牛拉犁的場景,還穿插了農婦送飯和有人趕牛行路的情節,農夫扶犁快步前進的動態十分生動傳神,一旁的車上棲落有烏鴉,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陜北畫像石有相當數量表現牛耕的圖像,皆置于不大的畫面之中,有趣的是將牛處理成突出于畫面之外,這種在現代宣傳畫中使用的手法卻在兩千年前已為民間畫工所創造。此時的墓室壁畫中也描繪了牛的形象。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墓中就畫出了成群的耕牛,魏晉時期甘肅嘉峪關墓室彩畫磚中也有牛耕和宰殺黃牛的場面,反映了古代西北地區農業和畜牧的狀貌。

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處于長期分裂和戰亂之中,但藝術創作仍然十分活躍。佛教的流行使寺院和石窟的壁畫得到繁榮,而在宗教藝術中卻曲折地反映著人間生活的畫面,農耕和狩獵的圖景時時展現于佛經變相的圖畫上。敦煌莫高窟西魏249窟窟頂的群獸之中畫有一頭受驚的野牛,僅勾出寥寥數筆,牛的形象即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壁面之上,收到“筆才一二像已應焉”的感人效果。

中國古代繪畫從公元三世紀的魏晉時期開始,在畫風和技巧上逐漸脫離了早期的古拙而進入成熟階段,在表現貴族生活的圖畫中,牛的形象也頻頻出現。太原出土的北齊徐顯秀墓大型壁畫出行圖中,裝飾華麗的牛車占有顯著地位。牛還作為生肖繪制在墓室壁畫和石刻畫像中,太原婁睿墓壁畫中的牛達到有筆有墨形神兼備的境地。北朝的個別畫家開始選取農家生活作畫,北齊的田僧亮即擅畫田家風物,文獻記載他以“郊野柴車為勝”,“田家一種,古今獨步”,“柴車野服,名為絕筆”,其中牛的形象必不可少,只是他的作品由于年代久遠沒有流傳下來。

牛在民間曾作為力大和鎮邪的形象出現,而用雕塑形式加以塑造,最為震撼人心的是近年在山西永濟舊日黃河蒲津渡口出土的唐代開元年間所鑄的四頭鐵牛。這里原是長安通向洛陽的渡口要津,鐵牛系維系牽扯引黃河上的浮橋而置,后來因為黃河改道而被深埋到地下。每頭鐵牛高近2米,長3米余,軀體碩大,造型生動健壯,牛尾后施鐵軸以系浮橋。牛旁各有鐵人一身。鐵牛作為古黃河浮橋的組成部分,面對波浪滔滔的黃河,保障著渡口交通的安全暢通,景象頗為壯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古代黃河上還有開封郊區的一具明代鑄造的鎮河鐵犀,身高2米,頭生獨角,雙目圓睜,牛背鑄有于謙撰寫的銘文,謂此鐵犀可“填御堤防,波濤永息”,使“水怪潛形,馮夷斂跡”。雖然鐵牛并不能解決黃河水患,但卻反映了希冀治理黃河的強烈愿望。

唐宋兩朝是中國古代繪畫的繁榮時期,畜獸成為繪畫中的???,在此情勢下出現了以畫牛著稱的韓混。韓混是唐德宗時的宰相,比較注意發展農業生產,擅畫田家風物,傳世作品有《五牛圖卷》,以粗厚有力的筆墨在紙上畫出五頭形貌神態不同的耕牛。值得注意的是畫卷末尾的一頭牛頭戴紅絨金絡首拘謹而立,和其他四牛悠然自得的神態形成鮮明對比??赡芷渲性⒂胁辉甘芰b絆而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在畫卷后趙孟頫的題跋中明確指出了這一點。同時有戴嵩在韓混官府中任職,并跟隨學畫,善畫水牛,“能窮其野性”,傳說他畫牛飲水能生動而巧妙地表現出水中的倒影?,F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斗牛圖》,相傳為戴嵩所繪。

五代兩宋時期畫牛成為專門題材,表現農耕放牧生活則成為風俗畫的一部分。涌現出厲歸真、朱羲、朱瑩、祁序、閻次平等著名畫家。江南人祁序擅畫水牛,《宣和畫譜》著錄有《有影牛圖》《渡水牛圖》《斗牛圖》等畫卷。

流傳至今的有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江山放牧圖卷》,表現牧童在江南水鄉中放牧的情景,畫卷中十余頭牛姿態各異,牧童有的在牛背上吹笛,有的放風箏或弈棋,充滿田園生活情趣。

南宋閻次平出身于繪畫世家,供職宮廷,其畫藝深受皇帝欣賞。南京博物院藏有其所畫的《牧牛圖卷》,以四幅畫分別表現四季牧牛的不同景象。春季柳絲飄拂綠草如茵,牧童適意地騎于牛背;夏季濃陰蔽日,牧童與牛共同嬉戲于水中;秋季落葉飄零,牧童興致地斗戲蟾蜍;特別是冬季畫面中,描繪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曠野中,牧童不禁嚴寒,蜷縮于牛背的形象,極為動人?!赌僚D》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牧童的苦樂,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南宋宮廷畫家李迪供職于光宗、寧宗、理宗三朝,擅作花鳥,兼精畫牛。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風雨歸牧圖》大幅立軸,表現牧童在郊野遇到暴風驟雨的景象。生動地畫出狂風中搖曳的柳枝和倒伏的池塘葦草,兩頭牛在風雨中疾行,身披蓑衣的牧童爬伏在牛背上。前面的?;厥最櫷?,后面的牛伸頸邁步作疾行狀,兩者互有呼應。但后面牧童的斗笠被風吹落,他急忙回身,仿佛要跨下牛背去撿拾。畫家生動逼真地畫出了風雨驟至的天氣,在牧歸中插入狂風吹落斗笠的情節,從而豐富了作品的情趣。畫風工細嚴謹,生動逼真,顯示出其畜獸及人物畫的藝術水平。

關于畫牛在宋代還流傳著一則有趣的故事:某收藏家藏有《斗牛圖》名作,在展卷觀賞之際,有農夫前來交租,見此畫卷竟啞然失笑,引起收藏者的不快,追問其所以,農夫說:“我雖不懂繪畫,但對牛卻朝夕接觸,深為了解。牛相斗時,其尾必下垂夾于兩腿之間,此畫中相斗之牛的尾巴皆向上揚起,豈非大謬!”從中可見宋代對繪畫的真實性要求是非常重視的。

元明以后文人畫成為畫壇的主流,表現社會生活的風俗畫不被重視,亦鮮有畫牛專家。但有些畫家的作品中仍然塑造牛的形象。如明代張路的《老子騎牛圖》、郭詡的《牛背牧笛圖》、沈周的牛圖、清代石濤的《對牛彈琴圖》和高其佩的指畫水牛等。這時的畫風特點是由宋代的精密不茍轉向粗放,藝術上別有意趣。

時代的演變進步使畫牛題材又重新發展,一些銳意創新的畫家深刻挖掘畫牛的主題思想,藝術上有著巨大突破,最有成就者當數齊白石、徐悲鴻和李可染三位大師。農民出身的齊白石老人幼年就做過放牛郎,他92歲時曾畫一幅《牧牛圖》,畫面上表現一個小牧童牽一老牛,牧童身系銅鈴,正是回憶他的兒時生活,因老祖母對孫兒上山放牛極為牽掛,特別在他身上系一銅鈴,每聽到鈴聲就知道孫兒回家了。白石老人畫此以感念祖母的恩德,并在畫上題詩:“祖母聞鈴心始歡(璜幼時牧牛,身系一鈴,祖母聞鈴聲遂不復倚門矣),也曾總角牧牛還。兒孫照樣耕春雨,老對犁鋤汗滿顏”,流露出純樸的鄉土情懷。

白石老人的一幅《柳牛圖》(圖十九),畫春柳下立著一頭牛,將牛作背面處理,對這一高難度的角度,畫家僅淡墨涂出身軀,用兩筆濃墨畫出尾巴和牛角,牛的生動形象便活脫脫地呈現在畫面上。又以枯筆畫柳干,用長而舒展的筆畫出飄拂的柳絲,使整個畫面洋溢著詩意。這不僅顯示出老畫家高超的技藝,也有賴于他對生活的熟悉和淳樸的情感。

徐悲鴻曾畫多幅水牛,既有傳統筆墨,又吸收了西畫的寫實技巧,在畫牛中別具一格。

山水畫家李可染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抗戰時期就不斷畫牛,他認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需要堅忍不拔、任勞任怨的精神,因而有感而發。此后他一直在畫山水的同時對牛情有獨鐘,終其一生畫了不少表現牛的精彩作品(圖二十——二十二)。有的以牛自況,有的在頌揚牛的勤勞奉獻精神中宣揚高貴的品格,有的則塑造了富有濃郁詩情的牧牛小景,予人以美感享受。他在《五牛圖》中題詞宣稱:“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農而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無不有用,形容無華,氣宇軒宏。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倦寫之。因名吾廬為師牛堂”。這既是對牛的贊頌,也是畫家人格的寫照。他把牧童與牛的平凡的景象表現得生活氣息十足,或在水中自由沐浴,或在田疇中閑步,或休憩于豆棚瓜架之下,或嬉戲于落花繽紛和黃葉飄飄的郊野,在健筆酣墨中營造出幅幅情趣盎然的圖畫,既有民族繪畫的意蘊,又有民間藝術的風韻,充滿了時代精神。

在明清的文人藝術鼓吹超然物外之際,活躍在人民大眾之中的民間美術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與農耕密切相關的耕牛成為各類民間美術品中的熱門題材。

民間年畫中《春牛圖》是最流行的題材樣式之一。立春是古代非常隆重的節日,屆時在當地府縣衙門的主持下舉行鞭春典禮,預先制作泥塑和紙糊的春牛,加以彩飾,在牛腹中藏有五谷及吉祥物,立春時刻由春官報春并擊打春牛,五谷等物瀉出,人們爭搶帶回家,作為祛病辟邪和豐年的吉兆。伴隨打春和迎接新年的慶典,年畫中的《春牛圖》就應剛上市。

民間年畫《春牛圖》皆突出耕牛的形象,以表現對春回大地的喜悅和來年農業豐收的祝愿。一般都有芒神同時出現,芒神是傳說中執掌萬物生長之神,是俊秀童子形象,最引人注意的是他足下的鞋,民間認為如果兩腳都穿鞋表示當年天旱,如果赤足象征雨水偏大有洪澇之虞,一腳穿鞋、一腳赤足則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這種預測雖然缺少科學根據,卻提醒著人們時刻注意對自然災害的預防?!洞号D》的藝術表現各地均有不同特點。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印制的《春牛圖》篇幅大、人物多,往往將財神、喜神等形象都納入其內,上面還印有農歷節氣表,以滿足民間按節氣耕種不誤農時的需要。

天津楊柳青刻印的《九九圖》則是另一種春牛圖形式。畫幅中將冬至后的數九畫成九個仙女,又刻印上“九九歌”,但主要部位表現了春官向皇帝報春;正中是一腳赤足一腳穿草鞋的芒神牽引著春牛,皇帝戴風帽坐在紅羅傘下;另一旁確手執如意的財神率領進寶力士,童子們手執寫著“春王正月,天子萬年”的仙幡,喜氣洋洋地向皇帝祝賀新春,并為人間賜福。畫上的九九歌中的“六九”部分特別歌唱了春回大地的喜悅:“六九立春萬物和,春官報喜跪面前。丙多人旺吃不盡,風調雨順太平年”。此畫造型準確,構圖嚴謹,畫和刻都頗見功力。

另有些小幅的《春牛圖》具有明快精煉而喜慶的特色。天津楊柳青刻印的小幅《春牛圖》,將芒神完全塑造成可愛的娃娃,頭梳歪辮,身穿花衣,肩上竹竿系有一只草鞋和表示富貴的牡丹花,表示風調雨順、富貴吉祥。河北武強的《春牛圖》則畫胖娃娃騎在牛背,他頭戴草帽,上身赤裸系紅兜肚,面帶喜色,成為一個招人喜愛的牧童形象。山西等地民間畫店刻印的《春牛圖》,風格古樸,突出吉利的內容。畫幅的上半部主要表現芒神及春牛,牛背上馱著聚寶盆及牡丹花,寓意富貴發

財,下邊有三個農民將鋤靠在一旁坐在地頭吃餅。并有“三人九餅五谷豐登”的字樣,反映對豐衣足食好年景的期盼。畫上還題詩一首:“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間草和料,單吃散災小鬼頭?!贝号2恢瓜笳髫S產,而且還有了驅災的神力。

最簡單的是陜西、貴州等地農家自刻自印的春帖子,不大的大紅紙面上只印一牧童騎牛,題以“天下太平”“新春大吉”,風格非常質樸,另有一番意趣。

最有意思的是山東濰坊楊家埠刻印的一幅題為《大春?!返男》戤?,上面不止刻春牛和芒神,而且還有馬生雙駒、農民吃餅、喜鵲紅梅和天喜星降福的情節,最別致的是在畫面顯著部位畫出了兩個地主搶雇一名短工,旁有題詞:“豐收太平年,短工犯了難。東莊好飯食,西莊多給錢”。舊時無地的農民盼到豐收季節也只能希望有人雇用,多得到一些工錢以求溫飽而已,他們不可能有發財的奢望。

另有一種《春牛圖》是表現二月二皇帝耕田的民間年畫,黃牛在畫中也占有突出地位。舊時皇帝每年要舉行耦耕大典,選定吉日親自扶犁做做耕田的樣子,不過表示一下對農業的重視和祈求豐年而已。但年畫中卻畫皇帝趕牛而皇后到田間送飯,仿佛像農家一樣務農勞作。山東濰縣的《二月二》最為有趣(圖三十),畫上還題詩一首:“二月二,龍抬頭,萬歲皇爺使金牛。正宮娘娘來送飯,保佑黎民天下收”,同樣反映著農民對豐收和太平年月的期盼。

適應立春民俗活動還有彩塑的民間玩具小舂牛,其制作歷史可上溯到宋代?!稏|京夢華錄》中記載,開封于立春日“百姓賣小春牛,往往花裝欄座,上列百戲人物,春幡雪柳”,以示豐年之兆??磥碇谱鞣浅?季?,可惜沒有實物流傳下來?,F今尚有陜西鳳翔六營村制作泥塑春牛。六營是傳統的泥塑玩具產地,所制春牛體量不大,有立臥等不同姿態,牛體多為黑色,少數作紅色,裝飾著牡丹花等吉祥圖案,具有濃郁鄉土色彩,以民間老藝人胡深的制品最為精妙。

以牛為裝飾的民間剪紙也非常流行,因為作者多是農村婦女,她們與牛日夕為伴,對牛非常熟悉而且充滿感情,因此剪來得心應手。有的和娃娃、猴子、鮮桃結合在一起,擴展其喜慶內蘊,有的表現拉犁放牧等勞作。河北一件彩色剪紙,表現青山綠水的美好山河中黃牛耕作,創造出詩一般的意境。山東的一幅剪紙采用牛的正面形象,這一難度極大的角度剪來卻得心應手,簡括而生動。

年畫和剪紙中還有一些充滿神話色彩和故事內容的作品,其中最突出的有表現牛郎織女天河配、朱洪武放牛和老子騎牛過函谷關的作品。

民間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故事遠在漢代便已出現雛型,在河南南陽出土的漢畫像石中就有牽著老牛的牛郎星和坐在織機旁的織女星形象。男耕女織是封建社會基本生產模式,也是辛勤勞動的象征。牛郎織女之間的婚姻又多賴金牛星的穿針引線,金牛代表著正義的化身。各地年畫中都有表現牛郎織女離合悲歡愛情故事的作品。武強年畫《天河配》采取八扇屏二十四個畫面的形式,將流行于民間的哀艷故事以連續畫面展開,忽而天上忽而人間,情節跌宕生動有趣,形象而完整地再現了民間傳說的全部內容。山東楊家埠年畫以天河成親、王母劃河及七月七鵲橋相會等畫面描繪故事主要情節。古老的河南朱仙鎮年畫則用單幅畫形式表現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喜悅,構圖飽滿,主題突出,人物造型古樸生動。以精致細膩著稱的天津楊柳青年畫中《天河配》歷年都有新樣出現,其中一幅以整開篇幅表現雙星鵲橋團聚,背景上云海茫茫,織女凌空而下,牛郎牽牛攜帶兒女,鵲鳥在銀河上飛舞,畫上題詩一首:“千里姻緣如線連,牛郎織女到河邊。鵲羽棲橋助相會,每逢七夕喜團圓”,歌頌了矢志不渝堅貞的愛情?,F存楊柳青年畫中還有一套帖在炕周圍的連環畫,其中一幅分別描繪了牛郎追趕織女和鵲橋相會,繪稿刻印及賦色開相都極為精美,是七夕年畫中的上乘之作。這一題材的藝術表現在地方年畫中各有千秋,形成豐富多彩的七夕文化篇章。

《朱洪武放?!繁憩F赤貧出身的朱元璋幼時為富戶放牛,他和伙伴們作游戲就以習演君臣之禮為內容,朱元璋私自宰殺了一頭牛吃掉,將牛尾塞進山石縫隙中,誆言牛鉆進山縫不出,牛的主家不信,到山間觀察驗證,用手拉露出的牛尾。因朱元璋后來有皇帝之命,所以土地神裝出牛的鳴叫聲,以幫助朱元璋蒙騙過關。朱仙鎮和楊柳青都有這種年畫。朱仙鎮還有一個傳說,謂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殺戮功臣,所以民間畫師畫了這幅畫提醒他不要忘本。

道家始祖老子以牛為乘騎,他騎牛過函谷關“紫氣東來”的故事在民間廣為人知。位于函谷關的河南靈寶一帶,在正月二十三家家貼金牛剪紙,可以起驅邪保吉的神力。有的帶有老子形象,上面往往還會附民歌一首:“新春正月二十三,老君騎牛散仙丹。家家門上貼金牛,一年四季保平安”。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農業的機械化,牛耕必然要退出歷史舞臺,民俗的內容和形式在不斷變異,但牛對社會的貢獻卻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記憶,表現牛的藝術創作始終受到人們的喜愛,是一宗寶貴的文化財富,值得加以珍視。

猜你喜歡
春牛牧童年畫
科教新報(2023年6期)2023-08-09
牧童學畫
粵北“舞春?!蔽幕Wo的路徑
牛年畫牛
春牛圖(年畫)
年畫
牧童
缸魚年畫之旅
寂寞的牧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