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漢代河東儒教不興之狀況

2009-04-06 05:54王曉蓓
群文天地 2009年3期
關鍵詞:河東民風移民

王曉蓓 凌 茜

河東,在戰國秦漢時期所指地域范圍比較穩定,轄境相當于今山西西南沁水以西、霍山以南的運城、臨汾地區,其在先秦秦漢史中的地位比較重要,此地不僅政治地位重要,經濟亦居于全國領先地位,探究此時期的地域風習亦有很大意義。

史書記載,魏文侯當政時期,大力發展儒學,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其師亡后,“居西河”,“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徒,皆受業于子夏之倫”,而“是時獨魏文侯好學” ,“受子夏經藝,客段干木,過其閭,未嘗不軾也”,因此當時秦國想攻伐魏國時,有人說:“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而“文侯由此得譽于諸侯” 。至于子夏當時傳道授業的西河,錢穆先生認為其地在河濟而非汾州龍門,于是判斷當時的河東,并無文教可言 ,近代以來學者也多從此說。然筆者覺得河東畢竟是號稱“天下之中”的“三河”之一,在中國古代文明早期階段,處于重要地位,其文化傳統深厚。

由于地域相鄰,秦魏之間戰事最為頻繁,河東由于其特殊的戰略地位成為兩國爭奪之焦點,秦要東進,第一要務就是奪取這片區域,于是河東成為四戰之地,這種情況遷都大梁后更為嚴重。公元前286年,秦派其將司馬錯攻魏河西地,魏獻出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河東正式歸于秦國,并承接了秦之移民人群。在此四十多年的惠文君八年(公元前330),樗里子使將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這兩次移民活動是將秦人遷往河東,而當時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民風大變,人皆好戰斗重法律而不善儒術。晉地雖然是法家之策源地,然其終究因為三晉文化中深厚的人道主義、道德觀念和自由主義背景而使得變法改革停留在理論狀態而不能徹行,反不如秦人的變法改革實踐的那么徹底,所以說這兩次移民必然也使河東之民風趨向于秦而愈加偏離晉、魏之深厚文化傳統,而此地“有先王遺教”“君子深思”之風勢必會走向淡薄。

秦亡漢興,漢初的統治者為了進行政治文化的統一,曾多次移關東六國之遺民于關中,這些移民的后裔到了武帝以后順應漢朝的文化政策,積極地向詩書之家轉變,其先祖的文化水平也是其重要的家族淵源。這里要討論的是,漢初的河東似乎并不是關東移民的承接地,然而當時卻有兩位比較顯赫的軍功大臣皆封地于此郡,他們及其后裔也對漢代河東之風習造成了影響,這一點是所有史家都未曾注意到的——此二者便是曹參和周勃。這種風習甚至延續到了東漢時期。當然,這中間還有其他的因素,即以下我們要探討的民族問題對河東文化之民風之影響。

河東在兩漢時期法吏特別是酷吏的“盛產”無疑也是歷史積淀和現實因素的雙重結果。作為春秋時期晉都和戰國魏都之所在,其可稱得上為“法家策源地” 。戰國中后期,秦曾兩次移民于河東,使此地的民風帶上了秦國用法之道。三晉的法學理論傳統在西漢時期有了延續和新的發展,由于其司隸校尉的特殊政治地位、經濟上的領先水平,而使得三河三輔地區多豪強和貴戚,酷吏群體應運而生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后漢時期,在舉國皆興儒的大環境下,河東之儒教也沒有呈現出比西漢時進步的景象,這一方面是由于西漢時此地的風習影響至后代,如魏晉以降的文學政治家族的裴氏在東漢時期就是以軍功發跡,一直沒有轉化成文化家族,直到三國魏及其后裴茂之子孫輩才真正開始在文化上占領一席之地,并且以文化傳家;另一方面是由于彼時民族矛盾更加嚴重,民族戰爭更為激烈,并且深入到內地的緣故。地域風習的流傳和現實民族矛盾的影響使得郡人無心問學,所以在東漢時期河東儒學仍無進展。其地文教事業發生轉變是在東漢末,杜畿任河東守時,先安定民心,恢復并發展農業生產,當“百姓勤農,家家豐實”的時候,他便認為:“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講武,又開學宮,親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 ,其任用大儒樂詳為文學祭酒,“使教后進,于是河東學業大興”,因此人們認為“至今河東特多儒者,則畿之由矣”,而樂詳則在魏黃初中“征拜博士”,“獨擅名于遠近”,“至正始中,以年老罷歸于舍,本國宗族歸之,門徒數千人”,此時的河東已大興儒教,河東裴氏家族亦開始修文,這也充分顯示了地域風習和家族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第三篇.晉隋之際河東地區與河東大族[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2]趙李娜.漢代河東郡農業狀況初論[J]農業考古,2005(3).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河東民風移民
河西玉米分級賣
河西玉米分級賣
黃州紫云英旅游文化節口占
多彩民風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黨風與民風形成邏輯的異同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覃士泉:俚俗鄉風入畫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