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2009-04-16 08:26劉良華
中國德育 2009年3期
關鍵詞:祖父母學校孩子

劉良華

父母總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可以完全由學校負責。這些父母沒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沒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個孩子就很可能成為學校的“差生”“問題兒童”。如果孩子已經成為“差生”,已經成為“問題兒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養成了壞性格和壞習慣,那么,無論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多么努力,這個孩子將很難適應學校生活。

父母需要考慮的一個事實是: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一、父母的經濟狀況對孩子的影響:“科爾曼報告”

將近一百年以前(1914年),美國的斯特娜夫人對中國的發展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她說:“中國是最早開設學校的國家,盡管如此,他們的文明落后了。這是由于他們沒有認識到婦女教育的必要。過去,中國人認為婦女不應受教育,因此,中國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也不進行家庭教育。受不到母親教育的國民決不能成為偉大的國民?!盵1]

現在看來,這個美國人的猜想并不周全,因為中國婦女受教育的狀況已經有所改善。不過,這個猜想有一點是符合事實的:中國是重視學校教育的,中國家長普遍愿意把孩子成長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學校。如果孩子的成長出現了問題,家長更愿意指責學校的教師,一般不愿意承認那是家長自己的失誤。

事實上,也并非只有中國家長才犯這樣的錯誤。1966年,美國人科爾曼博士發表了一份教育調查報告,這個研究的主題原本是學校教育問題,但它促使美國政府和美國家長開始關注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1966年,美國人科爾曼向國會遞交了《關于教育機會平等性的報告》。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科爾曼報告”。這個調查研究的結果令美國人大吃一驚:在此以前,人們只知道,黑人學生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而且越往后差距越大??茽柭痛蠖鄶等艘粯?,都以為這種差距主要是學校的辦學條件造成的。調查結果卻發現,黑人學校和白人學校在校舍設施、教師工資等有形條件上的差距,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大。而造成黑人學生學習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學校的條件,而是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學習成績有很強的相關性。

“科爾曼報告”發表后,人們開始從兩個方面調整自己對教育的看法:一是重視學校教育質量評估,二是重視學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

現在看來,家庭的經濟狀況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學業成績,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曾經做過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存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現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的經濟收入較低,那么,孩子的學業成績就偏低;盡管存在“從來紈绔少偉男”的現象,但一般而言,如果父母的經濟收入較高,那么,孩子的學業成績普遍較高。

這個調查研究的結果并不意味著窮人的孩子就注定了成績低下,因為貧窮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如果孩子真實地體驗了父母勞作的辛苦與辛酸,那么,孩子會增加改變命運拯救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過,貧窮雖然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也并非越貧窮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人,倒是需要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資源,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的深淵。

一般而言,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過,也并非所有的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有好的學業成績,原因在于:富裕是一種高級的教育資源,但是,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父母有高級的教育方法。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狈駝t,如果孩子因家庭富裕而四體不勤、傲慢虛榮,那么,富裕不僅不是孩子成長的資源,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的禍害。中國的民間經驗是:“富不過三代?!边z憾的是,“富不過三代”這條民間古訓幾乎成為中國家庭教育的咒語,不少比較富裕的家庭,常常被這條古訓不幸言中。

二、“父母失陪”對孩子的影響: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后果

孩子之所以不適應學校生活,除了父母不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父母沒有陪伴孩子的成長,把孩子交給了祖父母或保姆。

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忙,于是,越來越多的父母放棄了對孩子的陪伴,他們以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為孩子將來入學籌集學費。他們的設想是:孩子太小,只要長身體就行,還沒有到學習的年齡。等孩子長大一些,長到了要上學的年齡,再把孩子接回來。他們不知道,孩子從0歲開始,就已經進入“非正式學習”的年齡。孩子在入學之前,家長必須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教育訓練,讓他們為入學做足夠的準備。如果孩子在入學之前沒有建立相關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那么,從孩子進入學校的那一天開始,他就隨時處于成長的危險之中。

并非祖父母就一定不能教育孩子,在中外歷史上,從來不缺乏祖父母成功地教育孩子的案例。年輕的父母如果自己太忙而孩子的祖父母有足夠的教育智慧來教育孩子,當然也可以讓祖父母來教育孩子。如果由祖父母來教育,就應該尊重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既希望祖父母照看孩子,又不尊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這對祖父母是不公平的。如果年輕的父母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體上感到不滿,祖父母又傲慢地堅持自己的意見,那么,年輕的父母可以考慮全面接管自己的孩子。如果年輕的父母對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整體上感到滿意,只在一些細節上有分歧,那么,年輕的父母可以試著和祖父母商談。如果祖父母堅持自己的意見,年輕的父母應該學會容忍和妥協。世界上不少成功的名人在回憶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時,常常會提到一個溫暖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他的祖母或者外祖母曾經對他的成長發生了影響。

可是,時代發生了變化,環境發生了變化。祖父母教育孩子時,遇到了新的難題。

過去的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周圍是一個田園式的環境?,F在,田園沒了,變成了工廠,變成了擁擠的、有大量流動人口的社區。工廠和流動人口并不是壞事,但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兇險。社區里到處都是網吧,甚至在某個角落有人在販賣毒品或各種淫穢的盜版碟片。當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變得祖父母根本無法理解的時候,祖父母竟然還認為他們能夠教育好孫子,就不太可能。

過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孫子的時候,他是知識和經驗的權威?,F在,在電視、電腦、手機短信時代,孩子比祖父母擁有更多的知識和更快的學習能力。這是一個長輩需要向晚輩學習的“后喻文化”時代,父母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需要向孩子學習。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曾以詩歌的方式感嘆“兒童是人類之父”。意大利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理論,也濃縮在華茲華斯的詩句之中。晚輩向長輩學習的田園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長輩不得不向晚輩請教有關電視、電腦、手機使用的知識。如果祖父母依然堅持自己的經驗而拒絕向晚輩學習,晚輩就會抵制祖父母的教育。

過去的祖父母在教育孫子的時候,孩子不僅生活在祖父母的家里,他同時還生活在整個家族和宗法之中。孩子身邊所有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舅舅姑姑等都在有意無意地教育這個孩子。家族的價值觀和宗法制度讓這個孩子不敢胡鬧?,F在,中國的家族觀念正在逐漸減弱,宗法制度逐漸消失,家族對孩子的影響幾乎降落到零點。家族和宗法制度的影響減弱,增加了祖父母教育孫子的難度。

在農業社會,在手工業時代,“四世同堂”“三世同堂”是常見的家庭生活。在“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的環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祖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保持著某種對立統一的平衡。如果孩子的父母過于嚴厲,孩子的祖父母就會比較寬松;如果孩子的父母過于溺愛,孩子的祖父母就會比較嚴格。又由于祖父母有豐富的經驗和比較高級的家庭地位,孩子從祖父母那里獲得的影響就可能超過從父母那里獲得的影響?!白婺刚Z錄比許多導師指示更有價值。很多人格芳菲的人,都有祖母語錄作為人生指南?!?[2] 136—137也就是說,以往祖父母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教育小孩,并不是因為孩子的祖父母比孩子的父母更懂教育,而是因為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教育的同時也接受祖父母的教育。祖父母的教育是父母教育的延續和補充。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建議父母親自教育孩子的原因。不要簡單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轉交給祖父母,更不能簡單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轉交給保姆,這樣會讓孩子處于成長的危險之中。應該尊重保姆的勞動,但不應該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保姆。管吃管睡適合馴養寵物,不適合教育孩子。

不僅不要輕易把孩子交給祖父母,而且,在孩子7歲以前,不要讓孩子進入所謂的寄宿制學校,除非某個寄宿制學校能夠為孩子提供“家的感覺”。即便讓孩子進入寄宿制學校,最好選擇那些有“小周末”的學校,即周五下午和周三、周六、周日在家里和父母在一起,只有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上午在學校。即使殘忍如斯巴達教育,他們的孩子(男孩)在7歲以前,也是由母親親自教養的。孩子(男孩)7歲之后才離開母親,由社團負責教育和訓練。①

不要以為孩子1~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么,這個孩子在學校很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他會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或者,成為侵犯他人的搗亂者、攻擊者。更嚴重的問題是,這樣的孩子可能永遠找不到親近父母的感覺,他們甚至會終身仇視父母,將與父母發生永無休止的爭吵和爭斗。遺憾的是,父母又因為在孩子1~6歲時沒有盡到陪伴孩子的責任而感到愧疚。父母的愧疚心態將使父母很難堅持教育的原則而縱容孩子的種種無理的要求。而且,父母的愧疚心態很容易被孩子利用,成為孩子反叛父母、仇視父母的理由。

三、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影響:警惕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如果期望孩子成為獨立的人,父母自己必須先過獨立的生活。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霸鴩矣枴崩锓磸统霈F兩個訓誡,一是必須勞動,二是必須獨立。為了使兒女獨立做事,自然生長,父母自己需要過獨立的生活,不必過于牽掛。正如曾國藩所說:“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爾夫婦視兒女過于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彼謂養樹通于養民,吾謂養樹通于養兒,爾與家婦直深曉此意?!盵3]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閑生活?!皼]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盵2] 131

陪伴是父母的責任,但陪伴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逐步過獨立的生活,讓孩子逐步“成人”。所謂“成人”,就是成為獨立的人。成為獨立的人,簡稱“成人”。成人是一個過程,它與18歲生日晚會無關,也與成人儀式上的誓言無關?!俺扇恕钡年P鍵在于是否已經成為獨立的人。

教育孩子需要家長愿意為孩子付出必要的時間、精力和愛心,但僅僅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和愛心還是不夠。如果沒有教育的專業智慧和專業技巧,家長的時間、精力和愛心會讓孩子感到厭惡??傆屑议L整天陪伴孩子并愿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但孩子并不領情。對于教育孩子來說,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愛心甚至可能讓孩子反感,因為父母可能不知不覺以愛的名義、以“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壓制、破壞孩子的成長。家長以為“我都是為你好”,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選擇,強迫孩子無休止地學習知識或某項技能(比如鋼琴)。

家庭教育的種種失敗,往往從極端的“一切為了孩子”開始。家庭教育的改善,也必須從過去的“一切為了孩子”的顛倒和顛覆開始。父母應該拿出足夠的勇氣告訴自己,也告訴所有人:一切為了自身的幸福。正常的因果關系是:先有夫妻之間的幸?;橐?,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長。不要顛倒了家庭教育中的因果關系,顛倒的后果是:夫妻之間忽視或取消了正常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孩子無法從父母那里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恩愛與美好,孩子的成長便陷入災難。

幸福的愛情和婚姻生活,這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永恒的目標。為了更好地幫助或教育孩子,父母自身必須先擁有幸福的生活。自身不幸的人,不僅無法幫助他人,而且可能給他人帶來不幸。有生理疾病或精神怪癖的人,甚至可能傳染、折磨他人。成功的家庭教育始于幸福的婚姻。先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后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如果夫妻之間為了孩子的教育而忘記了自己,這樣的后果是:父母的破釜沉舟式的期望將使孩子承受沉重的壓力,父母會以愛孩子為借口、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如果夫妻之間無法維持感情而離婚,那么,單身母親也不能因為對前任丈夫的怨恨而禁止孩子接觸自己的父親。同樣,單身父親也不能因為對前任妻子的怨恨而禁止孩子和母親交往。夫妻離婚已經給孩子造成了深度的傷害,而單身母親或單身父親在孩子面前相互詆毀對方的形象,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雪上加霜的災難。也就是說,夫妻即便離婚,最好也讓孩子跟父母保持長期而穩定的交往,以便讓孩子從自己最親近的人那里獲得足夠的愛與幫助。

注?釋:

①斯巴達教育一直受后人的批評,但也一直成為歷來的意志訓練和身體訓練的理想模型?!皬纳剿?,兒童和成人的日常生活都像軍營生活一樣嚴酷。孩子們常年都得打赤腳,穿單衣,吃粗食,睡硬床。這全是為了他們適應將來的戰斗生活。他們每天忙于體育訓練和野外活動,如游泳、打獵等,一切所要做的,都是使他們強壯和吃苦耐勞?!眳⒁姴┮恋?、金著,任寶祥等譯《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3頁。

參考文獻:

[1]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M].河北大學日本問題研究所,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195.

[2] 吳稼祥.一杯滄海[M].北京:朝華出版社,2005.

[3] 曾國藩.曾國藩家訓[M].長沙:岳麓書社,1999:328.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廣州,510215】

責任編輯/劉?燁

*華南師范大學現代教育研究與開發中心為“1+1新父母學?!毕盗醒芯刻峁┝速Y助。謹此致謝。

猜你喜歡
祖父母學校孩子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長每天將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樂于助人的人更長壽
學校推介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做好祖父母的九條守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