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農業產業化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效性

2009-05-13 08:34王越芬,郜
世紀橋·理論版 2009年12期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實效性

王越芬,郜 娜

摘要:國外農業產業化的經驗及我國近20年的農業產業化的實踐充分的證明,推進農業產業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舉措。本文旨在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個要求入手,分析農業產業化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巨大推動作用。

關鍵詞:五個要求;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實效性

收稿日期:2009-10-20

作者簡介:王越芬(1962-),女,吉林扶余人,東北林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郜娜(1984-),女,內蒙古包頭人,東北林業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農業產業化為生產發展提供前進動力

(一)農業產業化有助于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我國的農業應該把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作為核心,只有科技含量高的農產品才具有市場競爭力。農業產業化通過將龍頭企業與農戶緊密結合,由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市場信息,幫助農戶因地制宜,解決“種什么”、“怎么種”、“種多少”的問題,幫助農戶提供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信息;產業化通過龍頭企業將農戶提供基本的農業原材料根據市場需求和本地區的資源優勢進行精深加工,即引進優良品種,改善現有品種的質量,提高產品的檔次,創建自己的品牌產品,在增加農產品科技含量的同時,通過宣傳和促銷的手段,提升優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利益雙方共同獲利。

(二)農業產業化有助于帶動相關產業的同步發展

我國傳統農業都是以種植業為主,農民基本上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單純的注重生產農作物,且基本都被土地所束縛,勞動工具落后,以人力為主,現代物力基本沒有發揮的余地。農業產業化需要形成以市場為指導,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產業化通過向前延伸到培育種苗、向后延伸到加工、銷售等各環節、橫向延伸涉及龍頭企業、技術部門、機械提供等。發展種植業的同時,帶動養殖和畜牧業的發展;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帶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得三個產業形成良性循環的產業系統。

二、農業產業化為生活寬裕拓寬有效途徑

(一)產業化有助于解放農村剩余勞動力,擴寬農民的經濟來源

農業產業化通過組織土地規?;l展來實現規模經濟。土地的自由流轉形成規模效應使得土地集中在少數會經營的農戶手中,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投入,部分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從第一產業中解放出來,走向鄉鎮企業、中小城市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從事非農職業,增加農民的非農業收入。資料顯示:2004年,農民工的工資性收入人均998元,比上年增加了80元,增長了6.8%,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為34%。[1]目前,農民的收入構成中非農業增加收入占了近一半的比重。來自非農業產業的和進城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產業化的實施大大的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拓寬了農民的就業途徑,為農民生活寬裕奠定了基礎。

(二)產業化通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降低了農作物的市場風險

穩定農產品的價格是確保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和保證,因為大多數農民的主要家庭收入來自出售農產品所獲得的利潤。農民個體經營的弊端在于對市場信息掌握不靈敏,容易產生農產品扎堆兒現象。根據市場價值規律,農產品供大于求,勢必造成農產品貶值,直接后果是造成農作物的積壓,損害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產業化通過在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通過口頭契約、合同等形式在兩者之間達成協議,規定農作物的最低收購價格,通過及時掌握市場信息,生產之初確定農產品銷路,一方面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另一方面降低了農作物的市場風險。農民收入穩定了,其生活質量就有所保證,就能夠滿足其生活寬裕的基本要求:衣食無憂、居住良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有適當的休閑活動場所。[2]

三、農業產業化為鄉風文明提供潛在動力

(一)產業化為鄉風文明提供高素質主體億萬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鄉風文明建設的進程。產業化通過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機制,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培養農民的正確的義利觀,增強農民的自我約束能力,提升農民的思想道德建水平;產業化通過龍頭企業進基地,成立農業科技的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為農民提供各種技能培訓、選派大量農業科技人員宣講農業科技知識和文化知識,提升農民的科技水平。

(二)產業化為鄉風文明提供物質支撐

農業產業化為鄉風文明提供了三進:即信息、技術、物質進農村。產業化通過龍頭企業把技術帶進農村,把信息帶進農村,同時農民利用信息和技術把物質財富帶進了農村。另一方面,大力普及成人教育,開展鄉風文明的宣傳活動、傳媒進村、文明活動巡演都需要大力的物質作為后盾,良好的外部環境會對鄉風文明的開展起促進作用。

四、農業產業化為村容整潔夯實物質基礎

農業產業化是走一條生產條件現代化、生產技術科技化、生產組織社會化、生態環境可持續化的道路,通過農業產業化實現市場化配置、一體化經營,規?;l展、特色化生產、標準化管理。村容整潔所要求的是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服務設施齊備、生態環境良好的農村的外在形態。村容整潔是以提高農村居住集約化程度為出發點,讓農民由分散走向集中。一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于實現農村資源的有效配置,在提升農村生產力的同時將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農業產業化在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同時為農民提供改變自身居住環境的動力。農民自身思想改變這一內因對于促成建立村容整潔的農村整體面貌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五、農業產業化為民主管理提供組織基礎

農村民主管理是指廣大農民參與農村事務管理,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民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也是圍繞這四個方面出現的。農村民主管理的目標是要實現農民的真正當家作主,保障廣大農民當家作主的權利。農業產業化將龍頭企業與農戶有效地鏈接在一起,使得兩者由于利益關系而緊密結合,形成了有效的利益組織。這些利益組織是民主管理的組織基礎。農戶作為利益組織的有效成員在實踐過程中增強了積極參與管理、發表自己意愿的能力;增強了自身的責任意識,有了自我約束、監督彼此的能力,能夠更有效的參與管理與監督,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參考文獻:

[1]翟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郭紅東,郭占恒.農業產業化與農村現代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秦慧杰]

猜你喜歡
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實效性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南昌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區農業產業化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現狀及完善途徑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