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控制網絡謠言的探討

2009-05-14 03:29張勇軍
管理與財富 2009年4期
關鍵詞:傳謠謠言網民

張勇軍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謠言也找到了最好的發展平臺,從互聯網信息傳播角度看,網絡謠言很難杜絕,作為一種畸形輿論,謠言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當謠言借用網絡這一工具,比起口頭傳謠,危害更嚴重。這種是非不明、善惡不辨的惡意行為,不僅嚴重干擾了人們的網上活動,敗壞了網絡的信譽,也嚴重威脅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

【關鍵詞】:網絡謠言網絡時代傳播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隨著互聯網迅猛發展,謠言的發展也達到了極致,從復制的速度和規模來看,謠言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其殺傷力更為強大。匿名、自由和交互性強的特點為網民隱藏了身份,不必承擔任何社會責任,將各種信息肆無忌憚地在網絡上進行傳播。本文試通過對網絡謠言的傳播渠道的分析,提出控制網絡謠言的基本策略。

一網絡謠言傳播的主要渠道:

1BBS與各類論壇

很多人喜歡在BBS上發表文章,引起在線網友的關注,得到一種創作的成就感和愉悅。很多網民面對上面的消息,無法完全將之擱置不理。在將信將疑中,謠言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傳播價值,在網外又通過口頭傳播直到廣為人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后,一篇題為“我預測2008年5月12日中國將發生地震”的帖文在國內論壇、博客中傳播。后經查證,此貼屬于謠言貼文。12日震災才發生短短幾小時,網上、QQ、短信又傳出“5月12日晚22時至24時北京局部地區要發生2至6級地震”的謠言,由于國家地震局及時出面辟謠,才避免了北京地區廣大民眾的恐慌,及可能引發的社會不穩定。

2網絡新聞

網絡造謠者為了以假亂真,常采用新聞報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盜用媒體的名義,通過網絡媒體或傳統新聞媒體具有的權威性的傳播平臺,以新聞形態進行傳播,以證實其“可信度”。

專家認為,謠言借助各種先進的傳播手段進行快速、廣泛的傳播,已成為今天新聞傳播領域中的一大公害。開始是網絡假信息,進而成了媒體假新聞,最后備網站轉載,假新聞就這樣產生了?;ヂ摼W使信息傳播更自由,信息發布和傳輸沒有嚴格的檢查和核實系統;新聞網站往往依賴干網民的自由投稿獲得信息,這就造成了檢驗事實真實性的困難。更有很多新聞網站在新聞競爭的過程中不顧事實真象,怎么吸引人怎么寫,怎么激動人怎么編,還有的將明明已被證明是不真實,但頗具吸引力的傳統媒體上的新聞轉載,利用人們對傳統媒體的信任,提升點擊率。

3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

自從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商業運作以來,伴隨其高速發展,數億用戶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方便自由地進人互聯網,于是造成了網絡謠言大肆泛濫的局面。網民獲悉網絡謠言,并對其產生關注或是將信將疑之際,往往使用QQ、IC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迅速快捷地向好友等傳播,征詢他們的意見等,于是謠言就這樣泛濫成災。

利用電子郵件的群發功能,可以使一條信息頃刻間到達成千上萬的網民,加上私人情感會后,電子郵件顯得比一般的消息更為真實,在口頭傳謠時代不斷出現的連鎖性謠言,在網絡時代轉化為連鎖電子郵件謠言。例如:請你將收到的這封郵件轉發給你的二十個親友,你就會得到一些好處。這樣,很多人覺得發—下電子郵件只是舉手之勞,又對自己有利,何樂而不為呢?

4網外傳播

網絡謠言在網絡上成為熱門議題時,可能再被大眾媒體所報道,此時,網絡謠言便從虛擬世界進入實體世界,成為熱門的新聞議題。當網絡謠言經大眾媒體披露后,許多不使用網絡的民眾也會知道消息,影響更大。另外還有手機短信傳播、口頭傳播等更方便快捷。

二網絡謠言的控制

就網上謠言來說,相關權成部門不能忽視利用網絡速一特殊信息傳播陣地及時辟謠。網絡與其他媒體一樣,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陣地。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懲處傳播者、造謠者。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說,新興的網絡媒體是極重要的戰略陣地,對國家安全、社會人心影響巨大?!┦?,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的管理必不可少,同時網民也要自覺抵制網上不良現象,不造謠傳謠,文明上網。

我國網絡信息立法雖已取得成效,但尚未出臺一部正式的專門性網絡法律,這削弱了法制管理運行的社會效力。在實踐中,由于規則的欠完備、經驗不夠豐富、法規操作性較弱、對現實問題的覆蓋范圍較窄、查實、獲得充分的證據并不容易,需要法規層面的進一步嚴格規范。要有效控制網絡謠言,需要完善舉報、立案、取證、審判、懲處的程序與機制,使之對網絡謠言制造者與傳播者產生震懾作用。例如:杭州2008年12月24日出臺了地方立法《杭州市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條例》?!稐l例》規定,散布謠言,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者將受到單位最高1.5萬元、個人最高5000元的處罰。

第二、建立信息求證、反饋機制。

信息公開程度越高的社會,謠言生存的空間越小。但是,謠言往往涉及最新的事態,這常常是信息公開的盲點所在。這就需要建立一種迅速反應機制,權威部門完全可以通過網上進行澄清,—旦網上出現謠言,不僅能夠迅速查到相關信息,而且能夠及時向主管部門求證,主管部門能迅速作出符合實際的回答,假若對網上信息撒手不管,任其自流,那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得逞,以謠言危害社會和諧與穩定。

第三、建立網絡系統的協調應對機制。

建立有效的控制網絡謠言的機制,網絡謠言的生存空間會被大大壓縮,其危害會降至最低。作為網站,要遵守憲法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謠言等有害信息的管理。我們提倡商業自由,并不意味著默許對商業自由的濫用。作為負責網站監管的部門,要完善和強化制度管理,尤其是要建立起問責追責制度,對違規的責任人堅決進行嚴厲處罰。

我國網站數量龐大,還有博客、網絡社區、個人主頁等。網絡信息發布點眾多,網絡謠言藏身之處甚廣,向網絡謠言開戰,揭露網絡謠言,刪除網絡謠言,必須是全網絡系統的統一行動,單打獨斗意義不大、收效也不大。這需要整個互聯網絡——包括網絡管理部門和各種形式與各種類別的網絡單位,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通報情況,協調行動,以形成反對網絡謠言的統一戰線,構筑網絡謠言的控制體系。例如由200家知名網站自由聯合組織起來的“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行動,“我承諾不傳謠、不信謠”網民簽名活動,都是相互聯合協調的行動。

第四、建立控謠工作機制。

面對網絡謠言,有關部門的信息披露和危機公關等工作略顯遲滯,顯示政府的應對工作還難以適應網絡信息傳播的特點,使工作處于被動局面。謠言之所以產生,不斷蔓延擴大,往往是權威、真實的信息缺失,或者是事件的處理本身存在不透明、模糊和灰色的空間,于是謠言得以滋生、蔓延,不脛而走,并從局部的現實社會延伸到無限的虛擬空間。而網

絡的快速傳播,又反過來助長了謠言,使謠言越傳越盛,如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網絡監管部門和網站,要有一套控制網絡謠言的工作機制。重點控制給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帶來動蕩的網絡謠言。網站發布網絡新聞,要完善工作制度,把好編、審、發各關口,杜絕謠言。網絡論壇、聊天室、博客、播客等,雖然由網民發布信息,但它是面向大眾的網絡傳播形式,也是控制的重點,盡管難以杜絕謠言,也要采取刪、堵及不斷提醒網民等方式,減少謠言的傳播。即時通訊工具及郵件,屬小眾傳播的網絡形式,控制謠言傳播的難度相當大,很難人工監控,可以通過軟件監控和不斷提醒的辦法,減少謠言傳播。網絡謠言傳播之初和廣泛擴散后,控制辦法也是不同的,管理部門和網站應有不同的應對之策。

第五、實施基于網絡技術的控制措施。

人際傳播的謠言,大多是口口相傳,如風之跡、水之形,常常無影無蹤,無法追溯。網絡謠言就不同,它雖然是發布,但在網絡上留下了蹤跡,可以尋跡追蹤,找到謠言的“始作俑者”。利用這一特性,可以開發出追蹤謠言首發帖的軟件,找到謠言的首傳者。

第六、提高網民識別謠言的能力,文明用網。

為什么會傳謠?因為相信謠言是真的,或者認為傳謠好玩,無害,為娛樂而傳播它??刂凭W絡謠言,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斷謠言的傳播鏈,換言之,無人傳謠,謠言自然就消失了。作為網絡的使用者_廣大網民,當從我做起,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等網上丑惡現象,遵紀守法,文明上網。每個人的所言所行,那怕是在虛擬世界,都應遵循文明和法律的尺度,對社會負責,對個人負責。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與自由,但每個人都應努力避免因為濫用這種自由傷害自由本身。

提高網民辨別謠言的水平與能力,可以收集以往的網絡謠言,建立專題,廣而告之,讓更多人認識網絡謠官,了解網絡謠言,從而提高對網絡謠言的識別能力,增強對網絡謠言的識別和抵制能力。

我們享受網絡,也要維護網絡,對于一些未經證實或難以證實的信息,要多問個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要獨立思考,不要瞎起哄,不要見風就是雨。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謠言止于智者,謠言也止于責任。雖然網絡是虛擬的,但責任如影隨形且實實在在?,F實有現實的法律,網絡有網絡的規矩,只要違反了都須承擔責任。這是網民們必須緊繃的一根“弦”,否則將付出法律懲罰的代價。

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加強監管,違法必究。我們期待各方齊努力,一起埋葬謠言,共同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共同呵護給我們帶來自由與便利的互聯網。

猜你喜歡
傳謠謠言網民
中國使館駁斥荒謬謠言
不信謠言 科學防“疫”
突發事件及網絡謠言實證分析
“臺獨聯署”被島內網民嘲
網絡造謠、傳謠行為刑法規制研究
你被養生謠言忽悠過嗎?
謠言π=4!
有感“網民節”
2.9億
首屆網民節遭遇“尷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