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及其評價

2009-05-18 02:41張曉波李仙娥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指標體系

張曉波 李仙娥

摘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本文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概念、內涵進行了界定,構建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運用網絡層次法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技術創新能力;指標體系;ANP法

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081-03

一、技術創新能力的定義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概念,國內外許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論述。賽文穆勒(1992)認為,技術創新能力是產品開發能力、改進生產技術能力、儲備能力、組織能力的綜合。

我國學者中。許慶瑞(1986)提出,如果從技術創新的內容來分析,由于技術創新“一般包括產品創新、工藝創新、設備創新、材料創新、生產組織與管理創新,由于一個行業的材料可以看作是另一個行業的產品”,“生產組織與管理也可以看作是‘絕妙的工藝”,所以技術創新主要是指產品創新、工藝創新。

巴頓(1992)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技術系統、管理系統的能力及企業的價值觀。側重揭示了技術創新能力的核心內容。

魏江(1995)認為企業創新能力是企業以資金能力支撐,為支持創新戰略的實現,由產品創新能力和工藝創新能力為主體并由此決定的系統整合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學者將創新資源等同于技術創新能力。應該看到,能力包括這些資源,它們對技術創新起重大作用,但相同的資源并不能保證相同的結果。

曹崇延、王準學(1998)解釋,技術創新能力實際上是企業整體系統的能力,并且是以產品創新能力、生產技術創新能力以及管理技術創新能力為主體,協調發揮以實現經濟利潤的能力。他們根據技術創新的過程,將技術創新能力分成7個方面,即研究與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投入能力、營銷能力、財務能力、產出能力。

傅家驥等(1998)將技術創新能力分解為創新資源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創新傾向能力、研究開發能力、制造能力和營銷能力。綜合各學者的觀點,我個人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概念,應包括如下幾點:一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產品創新能力和工藝創新能力的整體功能;二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一個系統的能力;三是與企業的技術創新戰略密切相聯系的,對應企業技術能力的具體含義,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通過技術創新表現出來的顯性化的能力。

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關于技術創新的評價指標體系,國內外有各種劃分。例如:遠德玉等(2003)依據企業技術創新過程的階段性特征和在不同階段3類創新資源的配置和利用狀況,認為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主要有:企業的技術與市場的機會選擇能力、技術設計與開發能力、樣品制造能力、中試能力、規模生產能力、銷售與市場開拓能力、市場信息反饋和產品更新能力等幾個方面。但他沒有提出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

鄭春東、和金生、陳通(2000)提出了一個“需求分析-構思規劃-研究開發-生產-價值實現”五階段過程模型。他們認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作為一個整體,在市場技術需求分析、技術創新構思與規劃、研究開發、生產、價值實現等多個環節的能力的綜合,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環節的能力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串聯關系,而不是傳統觀點所認為的并列關系?!庇谑?,相應的提出了基于“需求分析-構思規劃-研究開發-生產-價值實現”五階段分析的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孫細明,楊娟,張金隆(2003)將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分解為需求識別、產品構思、研究開發、原型生產、制造、市場營銷6個階段,并從分析整個過程人手將指標體系設計為: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管理能力、研究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創新營銷能力、創新產出能力6個方面。楊忠敏(2004)認為,必須把其放到整體經營過程中去,這樣才能客觀地評價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她指出,經營過程可以理解為知識生產、產品生產和價值生產的統一。在設置指標體系時,設置了知識生產塊、直接效果塊(知識生產對產品生產的影響)和綜合效果塊(知識生產通過產品生產對價值生產的影響)三個一級指標。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這種創新活動可分為新設想產生、研究與開發、設計、試制、生產、營銷、擴散幾個環節,這諸多環節既有各自獨立的要求和內容,又可以相互溝通而形成一個有機的完整過程。這種創新能力是企業整體的系統能力,根據技術創新過程的特點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內涵??蓮囊韵聨讉€方面構建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

技術創新投入能力。它包括企業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服務于創新的非研究開發經費。如購買外來技術的經費。研究開發的人員投入。我們還可以把它用量化的指標表示出來,第一項是絕對指標;研究開發經費、研究開發人員投入數和技術購買支出,第二項是相對指標:研究開發經費占銷售額的百分比和研究開發人員占企業總人數的百分比。

技術創新實施能力。主要是指企業能否掌握當今科學技術和知識,把握市場需求、確定項目并組織人力物力去實施的能力。這其中包括企業研究開發的效率、企業所有研究開發設備的技術水平、企業的中試能力等。

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它體現企業創新的內在動力,包括企業自主投資情況和技術改造情況,具體通過政府資金比重,企業資金比重,技術改造經費。技術引進經費,技術吸收消化經費等。

技術創新產出能力。這是對企業創新能力總的評價,是衡量企業創新的效率水平。具體可以通過以V指標來體現。a)企業近三年的專利申報和擁有-數;b)企業近三年的新產品數;c)企業近三:年新產品數占總產品數的比例fd)企業產品平均開發周期。我們還可以用如V的指標來評價企業效率的高低:

T=(新產品利潤/總利潤)/(技術創新支出/企業總投資)

若T<1,則表示企業的創新效率較低;若T>1,則意味著創新產品效率較高。效率高意味著:①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高;②新產品開發的周期短。如果把創新經費花在并沒有形成市場的產品上,或者一個創新從立項到產出所需時間很長,就必然使創新的效率V降。

技術創新銷售能力,屬于創新的輔助資產。它具體包括,新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新產品出口率,專利轉讓比例表示等。企業的信譽也是決定營銷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ANP法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

評價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的一個實用方法就是從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來研究,其過程可歸結為;決策(投入、主動性)——實施(機構、技術)——實現(效益)。

在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這一目標下,我們將創新投入能力、創新主動性、創新實施能力、創新產出能力、創新銷售能力這5個指標作為評價的主指標。在以往的一些研究中,學者們都把這5個指標相互獨立進行分析。采用AHP的遞階層次結構。但這并不符合實際情況,例如從經驗知道,創新的主動性會影響創新的投入、創新的投入能力與創新的產出之間互相影響等。鑒于AHP結構的缺點,本文采用ANP的方法構造這5個指標:元素之間的網絡結構,如下圖;

然后,根據ANP理論,用冪法求出w的特征值1所對應的特征向量W=(w1,w2,……wn)T,即表示在企業技術創新評價這一目標下,這n個因素在反饋與相互依賴的網絡結構中的權重。

各個指標權重確定以后,由于不同指標數據的比較標準不一樣,就需要我們對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同時,我們采用線性的評價模型。最后,用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評價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行評價,可以幫助企業分析當前技術創新活動的實際狀況,提醒企業及時修正技術創新戰略,提高企業競爭力。本文只是對于企業技術創新評價的方法,進行了一般性的介紹,給出了一組評價的指標體系和相應的評價方法。不足之處在于,沒有相對應的實例來驗證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的優劣,這部分有待進一步的工作和研究。

猜你喜歡
指標體系
特大城市貧困家庭困境維度解構與救助策略建構
2022城市商業魅力指標體系
自助圖書館選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應用技術大學教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
交通強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
地方國有企業集團子公司分類考核指標體系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