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開創江蘇教育工作新局面

2009-05-21 04:03
江蘇教育 2009年4期
關鍵詞:建設發展教育

何 權

編輯人語

2009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江蘇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在南京鐘山賓館拉開帷幕。會議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總結交流了全省教育改車發展的情況和經驗,深入分析了當前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了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對于全省教育系統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明確目標、扎實工作,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開創教育事業新局面,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何權親臨大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本刊摘要編發如下,以饗讀者。題目為編者所加。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我們國家極不平凡的一年,對教育工作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一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系統的同志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銳意改革謀劃發展,大膽創新激發活力,教育事業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局面?;A教育方面,在免收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基礎上,對所有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免費義務教育。普遍提高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基本完成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任務,初步建立新增危房當年消除機制,并啟動實施農村留守少年兒童食宿條件改善工程和合格幼兒園建設工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邁出新的步伐。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取得新的成效。職業教育方面,通過實施高水平示范性職業院校和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計劃,著力加強實訓基地和示范專業、特色專業建設,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大力拓展崗前職業教育、在職繼續教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下崗再就業培訓等多種短期培訓形式。高等教育方面,深入實施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組織建設一批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基地,構建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服務網絡平臺,面向全省高校開放共享。積極承擔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研究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重點產品。全面推進省屬高?;窘ㄔO債務化解工作,省政府在財政面臨很大壓力的情況下安排專項資金給予支持。這里還要特別提到的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全省教育系統的同志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無私奉獻,共克時艱,全力支援抗震救災,積極開展賑災捐款、義務獻血、志愿者服務、接受災區學生就學、幫助災區重建校園、組織優秀教師赴綿竹支教等活動,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災區人民的廣泛贊譽。此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招生就業、教師隊伍建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語言文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我省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經過30年的持續努力,全省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教育普及水平大幅度提升,國民受教育程度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結構、教育體制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一是教育功能的轉變。新中國成立后較長一段時間里,教育的功能比較單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對教育性質和功能的認識不斷深化。上世紀90年代以來,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確立科教興省發展戰略,重視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教育已成為提升綜合競爭力、建設創新型省份和促進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柱。最近幾年,各級政府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更加注重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和公平性,促進教育更好地為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二是教育結構的轉變。30年來,我省以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努力調整不合理的中等教育結構,恢復舉辦并不斷壯大中等職業教育,積極發展成人繼續教育,同時大力發展多種類型的高等教育。目前,全省人均預期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基本普及包括幼兒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在內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歷史性跨越,并開始向普及化邁進。三是教育體制的轉變。主要是不斷擴大地方政府統籌和管理教育的權限和責任,全省確立了“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市縣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高等教育部門辦學、條塊分割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變,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逐步擴大。非義務教育辦學形式日趨多樣化,民辦教育迅速發展,形成了以政府辦學為主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四是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針對中小學“應試教育”傾向嚴重的情況,在全國率先推進素質教育,并較早實施新課程和招生考試評價制度改革。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逐步走上內涵式發展的軌道。五是辦學方式的轉變。主要表現為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一批國際優質教育資源進入我省,大批人員出國留學深造,越來越多的骨干教師赴境外接受短期強化培訓,國際教育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資源。

在教育改革發展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歸納起來主要有這樣幾條:一是堅持優先發展。切實把科教興省作為第一戰略,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做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教育為人民服務、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觀念,在完善制度設計、出臺政策措施、制定工作方案時,始終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使人民群眾受益,做到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三是堅持深化改革。注重以思想解放引領教育改革,以開拓創新促進教育發展,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突破體制、機制性障礙。積極探索具有江蘇特色的發展道路,加快教育強省和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四是堅持求真務實。嚴格按照教育發展規律辦事,針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找準工作定位,明確目標任務,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求突破,不斷開創教育工作新局面。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下來的。在今后工作中要繼續堅持并不斷發展完善。

當前,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正處在關鍵時期,教育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要科學分析形勢,認真研究對策,以更有力的舉措、更積極的作為,扎實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第一,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要求教育事業加快發展、率先發展。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提出,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江蘇作為中國經濟增長較快、開放程度較高、發展活力較強的省份,理應率先實現這一宏偉藍圖。這就對我省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

的要求。因為在當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實力的決定性因素,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培養與儲備越來越成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發展靠創新、創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我們必須把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優先發展、加快發展,引領和支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而在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民群眾對教育也有著更多的期盼,希望獲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希望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希望擁有靈活多樣的受教育途徑,希望通過教育獲取知識、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同樣需要教育事業主動適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的重任。推動教育在更高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的發展,使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第二,實現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邁進,要求教育工作尋求突破、增創優勢。經過多年努力,我省教育事業實現了大發展、大變革、大跨越,在全國奠定了教育大省的地位。但必須看到,目前教育發展水平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教育強省的目標還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比如,國民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總量仍顯不足。保障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落實;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差距較大,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農村教育仍較薄弱,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矛盾突出;教育公共投入的增長還不能完全適應教育事業發展需要,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有待鞏固完善;片面追求升學率、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現象仍比較普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改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亟待突破;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農村教師素質和水平需要提高;教育與經濟、科技結合不夠緊密,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特別是現在兄弟省市對教育事業發展相當重視,前進的步子很大,江蘇教育的競爭優勢需要不斷強化。我們要清醒地認識教育改革發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以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著力解決制約教育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矛盾,著力構建有利于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快教育強省建設步伐,不斷增創領先優勢,確保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第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要求教育系統堅定信心、迎難而上。2008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使我國的外部需求急劇減少,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國內經濟困難明顯加大。江蘇作為經濟外向度高的省份,經濟發展面臨著多年未遇的嚴峻挑戰。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也給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畢業生就業存在很大壓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量會有所增加,保障教育經費面臨不少困難,影響穩定的因素將會增多,等等。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估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問題想得更嚴重一些,把措施安排得更周全一些,努力將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特別重要的是,要樹立強烈的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積極調整、創新思路、主動作為,化壓力為動力,變危機為契機,牢牢掌握推動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主動權,不斷提高教育內涵建設和社會服務水平,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同時還要看到,中央和省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應對危機的措施,一些教育項目將陸續實施。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切實加強教育的薄弱環節,做成一批打基礎、管長遠、給教育發展添動力的事情,促進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再上新的臺階。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制定實施中長期教育規劃、推動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一年。全省教育工作要以研究制定中長期教育規劃為契機,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改革創新、謀劃發展,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猜你喜歡
建設發展教育
寒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師發展
教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