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當代詩歌鑒賞的“四步走”

2009-06-01 09:27李忠剛
學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關鍵詞:四步走詩眼誦讀

李忠剛

摘要:詩歌難以解讀,詩歌高度個性化的語言和深奧的涵義導致學生對詩歌“愛并畏懼著”。文章試從重誦讀、尋詩眼、抓意象、品意境等方面,對現當代詩歌鑒賞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現當代詩歌;誦讀;詩眼;意象;意境

詩歌難以解讀,首先是由于它高度個性化的語言,其次是由于它經常打破語法規律的語言和含蓄朦朧的涵義?;谶@兩點原因,學生讀詩歌往往讀不出詩意,領悟不到內涵,鑒賞無從談起,最終導致學生對詩歌是“愛并畏懼著”。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現當代詩歌鑒賞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 咀嚼涵詠,品味語言之美

古代詩人很講究在“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現代詩人很重視詩歌的音樂美。詩歌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領悟詩歌語言的音樂美。課堂上教師要做好重音、停頓、變調等朗讀技巧的引導,并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誦讀,使學生真正讀出詩歌的美。例如朗讀《再別康橋》時,就要注意節奏與節拍: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滿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在朗讀《錯誤》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時,要重讀“美麗”、“錯誤”、“不是”、“過客”,并以沉緩、深情的語調讀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的效果。再如《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每小節末尾的“祖國啊”,每句的讀法都不能相同,應該由深沉憂慮到逐漸昂揚鏗鏘,充滿希望與信心。

二、 把握旨趣,品味情感之美

詩的第一要素是感情,無情即無詩。鑒賞現當代詩歌必須首先知人論世,找準文眼。詩眼往往是詩歌中集中表達作者情感、理趣的詞句。抓住了詩眼,就抓住了詩的靈魂。例如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標題中的“愛”字就是詩眼。詩中“嘶啞”地叫著的“鳥”是詩人的化身,是全中國人民的化身。他們夜以繼日地、拼盡氣力吶喊,喉嚨嘶啞了仍然歌唱,這不正是對土地強烈、執著、深沉的愛嗎?詩人甘愿為自己無比眷戀的土地獻身,“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不正是詩人“愛”的宣言嗎?再如穆旦的《贊美》,“一個民族已經起來”一句在詩中反復出現了多次,就是詩眼。

三、 透析形神,品味意象之美

詩是形象的藝術?!凹词乖谝皇锥淘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高爾基語)”,艾青筆下的那一塊“礁石”,臧克家筆下的那一匹“老馬”,曾卓筆下的那一棵“懸崖邊的樹”,都以其生動感人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說來,意象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獨創的出現于某一場合的象征形象,一類是含有歷史文化積淀并為社會所普遍接受、廣泛使用的象征形象。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具體意象中體會其隱性意義,洞察詩人的獨特情懷。例如舒婷的《致橡樹》以橡樹和木棉象征陽剛與陰柔的具體形象,又對應地象征愛情雙方的獨立人格和真摯愛情,使哲理在親切可感的形象中生發、詩化。再如讀艾青的《我愛這土地》,詩中“土地”是繁衍生長了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的象征,“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間無比溫柔的黎明”則是充滿生機的解放區的象征?!顿澝馈分械摹稗r夫”是千萬中國人民的縮影,甚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四、 物意契合,品味意境之美

所謂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意和客觀景物的完美融合。只有進入詩歌意境,才能切實領悟詩意,獲得美感。體會意境的方法就是根據詩句中描寫的景物通過想象再現畫面,解讀詩人獨具的匠心。例如《再別康橋》第五節末作者寫道“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而在第六節開頭“但我不能放歌”,情感由極度的快樂驟然轉為傷感、無奈。而這出人意料的過渡,更好地表達了詩人離別的傷感?!扒那氖请x別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是詩人的離情感染了夏蟲、纏裹了笙簫,還是康橋的夏蟲、笙簫有了靈性,自甘沉默?詩人因別離康橋而不舍,康橋因詩人的別離而沉默。

詩歌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提高審美情趣的最好媒介。有方向、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鑒賞現當代詩歌,必然有助于對其他文學樣式更深切的理解。解剖詩歌,把準詩歌的情感脈搏,觸摸詩歌鮮活的靈魂,讓詩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盡情綻放。

參考文獻:

[1]《中國現當代詩歌賞析——普通高校通識教育叢書》.浙江大學出版社

[2] 胡開杰.《詩藝·中國現當代詩歌賞析》

[3] 周嘯天.《詩詞鑒賞方法——欣托居鑒賞四書》

[4] 王桂榮.《20世紀中國詩歌創作的現代化探尋》

[5] 詩歌鑒賞方法論.《懷化師專學報》,1999.6

猜你喜歡
四步走詩眼誦讀
詩眼
緊扣詩眼深化小學古詩教學的有效策略探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