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農村產業集群推進城鎮化的路徑選擇

2009-06-13 06:26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2期
關鍵詞:城鎮化

張 莉

摘要:產業集群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的主流之一,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型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從發展農村產業集群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現階段我國有代表性的幾種城鎮化模式,結合寶雞市的產業實際,針對面臨的問題,從產業發展和政策扶持兩大方面進行論述,提出寶雞市基于農村產業集群推進城鎮化的路徑。

關鍵詞:農村產業集群;城鎮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F30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8631(2009)12-0036-02

產業集群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的主流之一,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型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推進城鎮化進程,培育農村產業集群無疑是正確的戰略選擇。

一、農村城鎮化發展要求培育農村產業集群

城鎮化的本質就是資源和經濟要素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城鎮化進程就是資源和經濟要素的優化配置。而產業集群就是某一產業的相關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培育農村產業集群,轉變農村經濟產業結構,不僅可以集聚資源要素,優化資源配置,還可以提升農村產業競爭優勢,帶動農村經濟增長,進而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培育農村產業集群,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動力。一是產業集群為推進農村城鎮化要素集聚奠定了基礎。國內外的經驗都表明,城鎮化的發展要走集約化道路,它要求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高度集中。同時,產業集聚也進一步推動交通、餐飲等服務行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使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大批轉移,增強了城鎮的吸引力和承載力。二是產業集群為城鎮化提供了物質支撐。推進城鎮化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財源作后盾,這在客觀上就需要運用聚集經濟規律,通過產業相互吸引,加快產業集聚,發揮集聚效應,加快城鎮化步伐。三是產業集群為城鎮化拓展了地理空間。通過實施鄉鎮企業、招商項目向城鎮工業園區集中,在促進產業規模集聚的同時,拓展了城鎮發展空間。四是產業集群為城鎮化降低了成本。培育產業集群是降低城鎮化成本的有效途徑,不但能夠節約大量土地,提高資源利用率,還能有效降低行政管理費用。五是產業集群增強了城鎮功能。產業集群有效推動了城鎮生產與生活功能的分離,提高了城鎮的規劃科學性、布局和理性、設施共享性。毫無疑問,要加快城鎮化發展進程,首先應依托產業集群,夯實基礎。

(二)培育農村產業集群,是推動集群內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培育產業集群,可以降低每家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其利潤率或獲利幾率。一是降低基礎設施投資成本。一企業在某一地點單獨建廠,需要自己單獨建立供電、供水、供氣、供暖、排水、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若是眾多具有內在聯系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上述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二是降低原材料或產品的運輸費用。具有內在聯系的企業,其上游企業的產品是下游企業產品的原料,布局在一起,可以節約運輸時間和相關的運輸費用。三是降低市場銷售成本,生產相同產品的企業布局在同一城鎮工業園區內,可以共同建立產品銷售網絡,共同開拓市場,節約單位產品銷售成本。同時,由于在同一園區生產同一產品的企業較多,能把更多的客商吸引到園區直接購貨。四是降低勞動力選擇成本。眾多的企業在工業園區聚集,會吸引更多的人才或勞動力來此擇業,不僅可以節約部分招聘費用,而且選擇空間大,能選聘到更多更稱職的企業員工。五是降低學習技術和管理經驗成本。眾多的企業布局在同一園區內,遇到技術和管理問題就可以就近請教、學習、參觀,遇到共性的問題可以就近召開研討會共同研究解決,免去了外出學習調研的費用。

總之,產業集群是農村城鎮化的基本動力所在。只有集聚的產業越多、規模越大,對農村城鎮化的推動力就越大;生產要素通過集中化、規?;?達到經濟上的規模效應,而產業集群正是集聚效益最好的載體,可以說,只有產業發展作為媒介,農村城鎮化才能順利進行,所以農村城鎮化必須以產業集群為根本的推動力量。

二、我國有代表性的幾種城鎮化模式

改革開放促進了農村商品經濟的興起和農村人口的流動,加快了農村二、三產業和鄉鎮企業的發展步伐,也為農村小城鎮的孕育、成長創造了必要的機會和條件,使全國各地的小城鎮大多都依托行政鄉鎮建制和區域地理優勢而興起,。以帶動小城鎮興起和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歸類,可分為工業主導型、商貿流通型、旅游開發型、交通樞紐型,等等。近些年各地都在進行著積極的實踐探索,形成了具有代表意義的三大模式。

1、“廣東模式”。廣東及包括部分東部沿海地區的三資企業、外向型工業企業的發展速度快,規模大,密度高,多數三資企業有布局分散,當地居民非農業化形式是離土不離鄉,就地市民化,同時,當地政府在三資企業相對密集的區域對交通、通訊、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進行了規劃與建設,從而構建起了小城鎮的骨架。

2、“蘇南模式”。江蘇省長江以南的一些地方,近些年來,以村集體企業為主體的鄉鎮企業發展迅猛,許多鄉鎮企業規模的擴張和數量的增多,集鎮規模和居住人口也隨之增大,并逐步建成具有城市功能的農村城鎮區域單位。

3、“溫州模式”。浙江溫州市是改革開放后我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較為活躍的地區之一。在國家大力支持私營經濟政策的引導下,溫州人瞄準市場需求,以個體、私營以及股份合作形式在交通便利的集市及家庭庭院建市場,上加工項目,逐步形成了快速發展的產業集中區,近而形成了獨特的小城鎮發展模式。

三、寶雞市基于農村經濟產業集群推動城鎮化的模式選擇及對策建議

廣東模式的城鎮化主要是依托外資形成的,蘇南地區則是基于鄉鎮工業的城鎮化模式,而溫州的城鎮化則源于內生的個體私營經濟逐步發展成產業集群而來。由于寶雞市地處西北地區,與沿海城市的招商引資條件無可比擬。而蘇南地區這種基于鄉鎮工業的城鎮化模式雖然帶來了工業產值的增加,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的負面效應,如耕地大量減少,環境污染,許多失地農民處于游離狀態,資源浪費,產業結構趨同,同時,鄉鎮工業的發展自身也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如過于分散,規模過小,生存條件脆弱,市場不穩定,缺乏基礎設施條件,交通運輸和通訊條件差等,面對鄉鎮工業“低、弱、散”的格局,類似于溫州模式的基于產業集群的城鎮化模式,寶雞可以選擇參考。但是,基于產業集群形成城鎮化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本文認為,不宜照搬某一的模式,而應通過引導和扶持區域內已經具有的產業集聚基礎或者可能形成的產業集群,積極創建適合本地產業實際的產業集群,以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首先,要通過創建農村經濟產業集群來推動農村城鎮化,必須清楚寶雞市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對產業集群的認識滯后。產業集群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方式之一,一些領導決策者對產業集群還不甚了解,在抓經濟工作時,注重了招商引資,卻忽視了農村經濟也可以運用產業集群這種先進的生產方式。

二是資源要素的制約。發展農村產業集群,要求各種資源要素高度集中,而寶雞卻在土地、資金、能源、水、電、通訊、信息、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這些資源要素的制約成為農村經濟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障礙。

三是現有產業規模小,協作配套能力差。寶雞的一些鄉鎮企業只是簡單的初步集聚,未形成真正的集群。普遍是企業規模小,管理能力不強,生產能力相對較弱,各企業之間協作配套能力差,專業化產業鏈條短,缺乏有強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因此,集群內部相互配套、相互協作能力差,不能成長為真正的產業集群。

四是產業要素服務體系尚未形成。寶雞的大多數企業仍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特別是農業專業市場發展緩慢。許多區域優勢產業都未形成相適應的專業市場。大多集群內的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如信息交流中心、物流貿易中心、價格調節中心、技術服務中心、檢測中心和標準制定中心等都比較落后,甚至空白。

五是政策扶持不到位。迄今,寶雞及大多數地區在土地合理調劑、財政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等方面支持產業集群發展的力度還很薄弱。在支持產業集群共性技術平臺、質量檢測平臺、信息服務平臺、信用平臺建設,特別是農業專業市場建設和區域優勢品牌上與全國先進地區相比還有明顯差距。

其次,要通過培育農村產業集群來推動城鎮化,必須結合我市的產業實際,針對存在的問題,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育農村產業集群,需要合理的城鎮規劃。一是各個農村城鎮的功能和規模定位應科學、務實、留有余地。應根據其區位條件、資源狀況、經濟社會基礎、未來的發展潛力、區位經濟的發展趨勢及對該城鎮的發展要求等等來定位農村城鎮的功能和規模的規劃,如農產品加工型、工商貿易型、風景區旅游型、礦產聚落型、交通型等;二是科學地制定農村城鎮的發展目標。農村的城鎮化建設要以近期規劃為依據和目標,制定措施認真實施;把遠期目標作為奮斗目標,創造條件力爭實現;三是農村城鎮的工業區、生活區要布局合理,既要互不妨礙,又要布局緊湊,方便生產生活,既要滿足近期建設的要求,又要為未來的建設和發展留有充足的余地。同時農村城鎮建設的規劃還要因地制宜,突出每個農村城鎮自身的特色。

(二)培育農村產業集群,需要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組織化程度。寶雞的農業生產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生產鏈條松散,甚至斷裂,并由此引發許多農產品質量不高、新技術難以推廣、化肥農藥殘留超標、市場信息不靈、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問題。重新整合、優化配置農業相關資源,提高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組織化程度,是寶雞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的起點,因此,政府應該通過政策手段將具有產業關聯性的分散企業向城鎮集中,并引入產業發展所必需的支撐機構,以推進其健康快速發展。

(三)培育農村產業集群,需要調整農村工業結構,發展新型工業。與傳統工業相比,新型工業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利用,其處于產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或形成期。而傳統產業一般處于產業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或成熟期,產業技術已被社會上絕大多數業內人員掌握,產品利潤空間小,經濟效益不佳,消耗資源多,對生態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農村工業在調整產業結構時,也應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既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又要大力發展新型工業,有選擇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四)培育農村產業集群,需要扶持壯大龍頭企業。農村工業企業普遍存在規模小、集中度低、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創新能力弱、名牌產品少、抵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輻射范圍有限等問題。采取多種措施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骨干企業,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龍頭企業在產業集群的產業鏈中起主導作用,它的企業規模大,科技實力雄厚,輻射帶動能力強。一般情況下,農村一定范圍內一個企業的成功,它的示范作用影響巨大,會帶動許多人加入到該行業或該企業,從而在當地形成初級的較低層次的產業集群。

(五)培育農村產業集群,需要建設具有特色的工業園區。產業集群所依托的有效載體是各類特色工業園區,通過這些工業園區,提高“塊狀特色經濟”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水平,按照現代化產業發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產業園區配套完善的基礎設施,發揮聚集效應,把產業鏈緊密聯系的企業匯集到工業園區,以便于統一生產調度,監控質量,規模集約化生產,共享市場信息,進而提高農村工業的規模效益和競爭力。因此,應該圍繞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建立設施完善、服務到位的現代化工業園區,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到園區內投資建廠,起到產業吸引、產業集聚的效果。

四、寶雞加快農村經濟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城鎮化的政策措施

目前,在經濟市場化、一體化和全球化條件下,地區之間的競爭不但是單個企業、單個產業之間的競爭,而且是

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因此,應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培育具有國家級、甚至全球競爭優勢的農村產業集群,實施產業集群導向的農村城鎮化戰略。而在這過程中,政策措施的保障必不可少。

一是制定優惠政策,引導農村經濟產業向城鎮集中。努力解決建設用地緊張矛盾,培育產業集群發展新機制,化解產業集聚過程中存在的資源障礙、體制障礙、管理障礙等問題。重點招商引進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通過產業鏈的延伸,積極鼓勵其他企業就地配套生產,或從外地吸引企業到本地辦配套廠,或直接與本地企業建立配套擴散關系。對于外地到本地辦配套企業可在廠房用地上給予優惠;對與本地企業建立配套關系的,其配套企業可同等享受外商優惠。對現在已有一定雛形的產業集群給予政府特殊扶持,加以分類培養,形成一批產業鏈聯系緊密的企業群體,以壯大農村產業經濟。

二是制定財政政策,扶持資金向農村經濟產業集群傾斜。各級財政的技改項目貼息資金、院校合作工作資金、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專項資金、企業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等財政政策都應該扶持產業資金向重點農村經濟產業集群傾斜。應由市中小企業局確定農村經濟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組織提出相應的項目,并協商推薦給各專項資金主管部門。在條件成熟時,還可以設立產業集群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農村經濟產業集群的成長。

三是打破行政壁壘,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產業集聚。目前,一些地方的產業集群與城鎮化進程仍受現行體制的不合理制約,有的產業集聚區成了行政對壘的“陣地”,劃界布局,相互吸引對方的企業,爭奪對方資源,攔截本地區資源和要素的外流。因此,應打破市場壁壘,整合寶雞整個區域內的要素市場,尤其是土地、資本市場,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不斷擴大寶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規模和范圍,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生產要素選擇面和更廣闊的產品市場,利用市場力量促進產業成長。廣泛開放各類市場,促進城鎮和區域間的交流、分工、協作及專業化產業集群的形成。

四是創建服務平臺,營造產業集群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合作平臺,鼓勵農戶之間、農戶與農產品加工企業之間的對話、協作和分工。加大整體宣傳力度,及時準確的提供市場信息,促進區域集體營銷。按照農產品無公害標準化要求,加大技術指導力度,確保農產品從生產、采摘、加工、包裝、儲運等環節的質量和衛生安全,形成專業化規?;a,提升區域品牌的競爭優勢。同時,政府還應加大信用建設力度,設立相應的監督、約束、獎懲制度,并將扶持優惠政策與企業信用度掛鉤,逐步形成集群內守規矩、重信用的氛圍,奠定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1] 蔡艷芝.《西部新農村建設的城鎮化之路》《西部發展論壇》2006年3-4期.

[2] 彭有祥.《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戰略選擇》《城市經濟區域經濟》2006年2期.

[3] 張永良,劉科偉,張之峰.《試析產業發展與小城鎮企業聚集》《城市經濟 區域經濟》2006年3期.

[4] 劉峰.《對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的理性思考》《城市經濟 區域經濟》2006年1期.

作者簡介:張莉,現就職于寶雞市社科研究所。

猜你喜歡
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新疆城鎮化與農村居民收入實證分析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任遠:未來中國的城鎮化道路探索
“逆城鎮化”值得關注但切莫誤判
新型城鎮化的區域差異分析
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在發力
新型城鎮化建設應以人為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