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析與應對

2009-08-20 09:46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09年13期
關鍵詞:體育專業心理問題貧困生

周 園

摘要:文章通過分析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表現,從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和學校層面提出教育和引導策略,皆在實現貧困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并為教輔工作者在管理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專業;貧困生;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0-0191-03

隨著高校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轉變為大眾教育模式,招生規模擴大化,更多貧困生得以進入高校求學,同時,教育收費問題也加重了貧困生的經濟負擔,加劇原有的貧困狀況。經濟問題引發一系列的心理障礙也逐漸成為阻礙高校貧困生健康成長和順利就業的一大難題。體育專業學生是高校中特殊群體,兼有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教學技能培養的雙重任務,而體育專業的貧困大學生具有與普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心理健康問題。針對這一群體,分析體育專業貧困生心理問題和行為表現,探討緩解學生心理問題和提出有效的解決途徑,為做貧困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突顯的幾大心理問題

(一)自尊心很強

貧困生普遍有較強的自尊心,而體育專業的貧困生尤為明顯,爭強好勝、不甘落后正是他們的典型個性表現。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躍、興趣廣泛,接受外界新鮮事物和擴大交際范圍的需要日益明顯。他們進入高校后,為降低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帶來的影響和緩解周圍環境的壓力,希望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融入到學生集體中,并得到別人的尊重以此來擺脫“貧困生”稱呼的束縛。

(二)矛盾的挫折感

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體育專業的貧困生面對挫折問題有較強的耐受力,但是如果遇到很大的打擊往往不能自我調節,從困境中走出來。因為他們在各項競技運動中的訓練和競賽所形成的好動、好強、好勝的性格促使他們有一種凡事爭第一的觀念,這種強烈的競爭意識不允許自己犯錯誤。有調查表明,經濟條件較差的大學生在面臨生活中各種問題時,為擺脫內心沖突導致的不快和焦慮所采用的自我防御機制更多為抱怨和假性利他。經濟條件良好的和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則是理想化和交往傾向防御機制。

(三)情緒不穩定

體育專業學生是高校里最活躍、最敏感的群體,他們往往最先敏銳地感受到變化和沖擊,特別是其心理沖擊更為激烈和復雜。他們敢作敢為,骨子里有沖勁,但是有時候意氣用事,情緒不穩定,易沖動,遇事容易采取過激行為,不考慮后果。體育專業的貧困生除了有以上的特點外,更因生活與學習環境的艱難使其與外人往來較少,孤僻、偏激的心理較為明顯,遇到矛盾沖突則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排他性強烈。

二、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行為變化

(一)合群變為離群

體育運動分為集體項目和非集體項目2種。集體項目需要參加者遵守同樣的規則,相互協作才能使群體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體育專業的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室外技能訓練,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往往對集體活動很熱衷。有研究指出,就整個貧困生群體而言,他們參與集體體育活動的人數達51.3%,而不參加集體體育活動的僅占9.1%,這說明貧困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依然很強烈。他們當中產生不良情緒時,會從集體活動中脫離出來,減少與同學們的接觸和交流,熱衷于人際交往的開放性表現轉為自我封閉性問題顯現。

(二)外向變為內向

體育專業學生多屬外向型,即膽汁質。此類型的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內心外露,熱情果斷。由于偏遠地區教學條件受限,許多貧困生進入大學以后,相比經濟條件良好的同學其學習起點較低,在英語學習、計算機應用、體育技能掌握等方面較差。加之現代消費觀念的改變使學生之間的攀比心理日趨嚴重,貧困生囊中羞澀,由此性格變得孤僻沉默。

(三)理智變為失控

體育鍛煉能培養大學生較強的心理承受力,促進智育的發展,調節不良情緒。有文章表明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于非體育專業大學生主要原因是經常參與運動訓練。體育專業學生參與大量的體育教學和訓練活動,情緒隨著運動環境和運動狀態而變化,自我表現和情感宣泄在技能學習中得以釋放,有益于身心達到一種平和境地。而體育專業貧困生不僅要學好理論文化知識,還要提高體育運動專業技能,以及無法保障的經濟問題這三重壓力讓他們對周圍事物出現失控感。

三、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造成的影響

(一)學習目的不明確

從目前我國的招生制度看,高師院校體育專業學生升學考試中加試成績占60%,文化課占40%。由于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導致入學前體育生普遍對文化課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他們文化素質的提高。而且,體育生一旦進入了高校,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是3:7,由于專業學習的需要,自然而然在文化課的學習機會和總量上就大大減少。因此,同其他專業學生相比,體育專業學生文化素質相對偏低。這種偏低的文化素質自然會對他們思維能力造成不利的影響。尤其是部分貧困生的家長受教育程度較低,文化水平不高,在給予子女的教育以“擺脫貧困”為主,缺乏系統的指導。學生在成長的環境里某些高中老師也因對應試教育的過多重視忽略了基礎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不善與人交談。進入大學后,以前機械化的學習狀態已經不能適應目標多元化的學習,學習目標突然變得模糊,思想上也就產生了懈怠。

(二)對技能學習興趣低

貧困地區總體收入偏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入高校前未得到正常的體育訓練及健身運動,接觸的體育活動相對單一。進入高校后學院開設的很多項目都是以前未曾看到的,在技能學習上就落后于城里的學生,加之運動服裝及參加健身消費不小的支出更是削弱了貧困生對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同時,有些高校體育專業的現行教學手段停留在課程教學與考試上,缺乏對學生進行實際能力培養的課程,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學習技能的輔導,這種情況導致貧困生表現出被動局面,嚴重影響運動技能的學習。

(三)消費價值觀出現偏差

貧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是當地青年中的佼佼者,自尊與自卑相互存在影響著他們的心理。體育專業的學科特點要求了學生在參與體育訓練中要消耗一定的實物產品如運動服裝和運動鞋、運動器械和器材等,某些體育項目的特殊要求會提升消費檔次。這必然使得體育專業學生消費水平偏高。然而客觀存在的貧富差異形成了多層次的消費水平,給貧困生心理帶來消極影響。虛榮心作怪讓他們唯恐暴露自己的家庭貧困,欲通過物質上的攀比來取得與城里學生所謂的相同地位。

四、體育專業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應對策略

(一)教師層面

1.心理教育。加強大學生心理教育健康工作是高等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具有不同的層次,而貧困生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活困難,這是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孤僻、厭學等問題的根源。其實,高校貧困生具有其他學生沒有的一些特質,如自強自立精神、堅韌性好、耐挫力強等。在教育過程中采用多投入感情、多表揚的方法。具體操作上,一是在貧困生入學是進行摸底,建立貧困生檔案和心理健康測查資料。二是利用班會開展系列相關活動,為貧困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生活環境。三是照顧個性,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氣質、性格等進行個性輔導,多與他們談心。

2.學習指導。高校里的學習指導包括一切對學生進行的輔導活動,如:指導選課、補課、答疑、學習方法指導、學習興趣培養、管理逃課等現象。作為學生成長的指路人和引路人,學生管理工作者和教輔人員應該承擔起教育的職責,特別是針對體育專業貧困生這一特殊群體,更是要從專業特點和學習風格上加以指導。一是貧困生雖然存在自我封閉,不善言談現象,但是大多數體育專業的學生好動,樂于接受新事物,思維跳躍,可以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目的性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二是可以根據體育專業特點,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鼓勵貧困生參與,使學生不斷掌握書本知識,并將課堂學到的理論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強化體育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通過集體活動,讓貧困生有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從體育競賽中得到自身價值的體現和自我水平的發揮,更增進了與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3.生活關愛。學生工作的理念不能僅注重管理控制和思想教育,還要著眼于服務工作。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問題上,一方面老師多給予貧困生熱情、周到的關懷,通過引導他們實現學生身體健康的自我輔導;另一方面鼓勵貧困生遇到問題主動找老師或相關部門進行適當的咨詢,及時調節心理問題。

4.生涯規劃。貧困大學生由于承受著經濟和生活的巨大壓力,沉重的思想包袱影響著他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于是大學校園里出現了經濟貧困和心理貧困的“雙困生”現象。此現象導致貧困大學生生活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也就直接關系到他們的生存和社會發展。而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則是解決貧困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有效途徑之一。針對體育專業貧困生的特點,可以從幾方面去指導:一是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消除自卑心理,使其意識到未來的發展需要必須克服心理恐懼,理智判斷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走出困境,積極和老師交流。二是指導學生明確奮斗目標,客觀評估自己適合和不適合做的工作,并利用就業指導課,集體輔導與個性指導相結合,增進他們生涯決策的能力,協助他們步入工作世界。三是對部分無法很好對自己進行生涯規劃的貧困生,及時建議這些學生向專業輔導機構尋求幫助,通過專業的生涯心理輔導促進他們的情感更健康,人格更完善。

(二)學生層面

1.班級干部進宿舍。學生宿舍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休息的重要場所,是學生行為養成的重要陣地,是發現貧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源頭。學生對學校、學院的管理,對學習、生活的想法僅靠輔導員老師的了解是不夠的,通過班級干部的了解會比較全面、深入和具體。畢竟,他們生活在學生中,分布較廣,信息較多。班級干部是學生集體中的先進代表,充分利用這支精良隊伍深入宿舍,以自身的經驗幫助貧困生適應環境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就可以從源頭上發現問題,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匯報給輔導員老師,以做出相應對策。

2.設立班級信息員。班干部有不同的工作職責,班級信息員能將任務專門化,一方面信息員通過與同學們相處隨時向老師或學院反映貧困生思想動態和傾向性問題,另一方面老師可以主動與信息員溝通,便于準確全面掌握貧困生信息,及時改進工作和處理問題,有利于各方面工作和諧開展。

3.學生黨員幫扶活動。大學生黨員作為高等學校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在推進和諧校園建設中能發揮一定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學生黨員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平時接觸最多的是周圍的同學,因此有責任、有義務為同學們服務,想同學之所想,急同學之所急,將信息及時傳遞與反饋。學生黨員可以聯系1到3位貧困生,主要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心理健康等方面對他們進行指導和幫助,為貧困生今后的大學生活點擊一個較為扎實的基礎。

(三)學校層面

1.提供經濟資助。迄今為止,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獎學金、學生貸款、勤工助學基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主的多元化經濟資助政策體系。有調查顯示,貧困生得意于資助體系的順序依次為:助學貸款(55.3%)、獎學金(31.4%)、學費減免(16%)、勤工助學(14.5%)、困難補助(14.3%)、社會資助(5.7%);學生對資助體系的支持率最高的為勤工助學(50%)和助學貸款(34%)。說明學生的自強自立精神不斷增強。學??梢砸浴白灾鸀橹?、他助為輔”的原則建立高校貧困生經濟資助運行機制。發揮貧困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參與自身發展、在學習活動中實現自己的本質力量,通過勞動來獲得相應的報酬,又可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

2.關注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精神鼓勵是改進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的心理輔導部門在研究高校貧困生的心理特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上,也舉行相對應的心理健康講座、團體輔導、個別面詢和心理訓練活動等。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大多由德育工作者擔當,部分人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存在片面性的理解,不能正確地了解體育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的引導方法失當、偏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逆反心理,教育的效果事倍功半。所以應結合的學生專業特點,有的放矢,通過各項活動強化心理意識、提高心理適應力,達到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洪朋.沈陽體育學院體育專業大學生心理防御機制特點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27(5).

[2]尚成,鄧小林.對高校貧困生課外體育活動與體育消費的調查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2).

[3]孫煥江,何鐵剛.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教育探索,2008,(5).

[4]劉英杰,孫永泰.體育專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原則選用[J].體育科學研究,2009,(1).

[5]崔景輝,付麗敏.體育專業與非體育專業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比較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6,(4).

作者簡介:周園(1981-),女(壯族),廣西南寧人,廣西民族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專職輔導員,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體育專業心理問題貧困生
關于體育本科專業理論課隱性逃課現象的分析
如何促進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課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關注學生的心靈花園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克力朩傾心捐助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