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理分科不宜輕言廢棄

2009-08-22 07:35
湖北招生考試·理論 2009年4期
關鍵詞:高考改革利弊高中教育

陸 安

[摘要] 文理分科,在當前環境中有現實的合理性與可行性。造成綜合素質偏低、創新能力不足、大師越來越少等危機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不能進行單一歸因,試圖通過文理不分科來解決這些問題,只能是一廂情愿。

[關鍵詞] 高中教育;文理分科;利弊;高考改革

[中圖分類號] G40-0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004X(2009)08-024-05

文理分科作為中國特色高中教育的一個顯著表征,已經實行了多年,且在人才培養和選拔方面發揮了不容抹殺的積極作用,不能輕言廢棄。

在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過程中,走群眾路線、廣泛征求各界意見,無疑是實現決策民主化、透明化和科學化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值得肯定。在《綱要》征求意見的過程中,關于文理分科的問題,一時間引起了廣泛關注,成為輿論矚目的焦點。見仁見智、難分伯仲的兩派意見,幾乎旗鼓相當。據統計,目前有54%的人贊成文理不分科,有46%的人贊成文理分科,耐人尋味的是,85%的高中生贊成文理分科,反對改變現狀[1]。贊成文理不分科者認為,文理分科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中國國民創新能力缺失、沒有造就學貫中西、文理兼修的大師乃至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原罪”;贊成文理分科者的理由主要是,擔心文理不分科會加重學生原本已經不堪承受的學業負擔與心理負擔。筆者屬于后者,或許處于少數派的劣勢,但堅信真理未必就一定掌握在多數人手中,用簡單的數量多少論英雄,從來就不是科學研究所應該秉持的態度。

之所以贊同文理分科,主要是因為筆者以為贊同文理不分科者的立論依據有問題,也就是說,文理不分科就一定會帶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國民創造潛力釋放、大師輩出、諾貝爾獎的桂冠落到我們的國土之上的理想成果嗎?答案顯然是不確定的。這樣一來,文理分科的合理性與可行性,無形中便凸顯了出來?;謴透呖家詠?文理分科逐漸成為我國高中教育實踐中的主流模式,且與高考文理分科的選材機制相輔相成,深入人心,為大眾所認同和接受。在現階段的中國,文理分科雖然不盡完美,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憾與不足,但其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機制與功能卻日臻成熟,打破這一態勢,看起來或許很美,一旦真正實行起來一定相當困難。

第一,兩利相較取其重,文理分科與文理不分科,孰優孰劣,不僅要看專家理想化的論證,更要看社會的受納與群眾的需求,實踐證明,凡與社會受納和群眾需求相“擰巴”的決策,其生命力都是有限的。

應當承認,文理分科與否,各有利弊。從長遠角度、從教育規律角度、從與國際接軌的普適的教育價值體系角度來看,文理的確應當不分科。文理分科只能算是現實性的權宜之計。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維持現狀往往是最佳的選擇。更何況,在維持文理分科的基本前提下,并非就沒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生長點了。筆者感到納悶和不解的是:為什么要在原本并非重要的文理分科問題上大動干戈、大做文章呢?

隨著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漸次]進,人類的知識信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增長和擴充著,加工、處理、利用知識的科學技術事業在高度分化的基礎上不斷趨向綜合,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造就盡可能多的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領軍人才,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的主要目標,成為衡量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指標。緊迫感與危機感交織,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和反思我們的教育、科學、文化乃至整個社會。

相比較而言,教育變革觸及的領域既不深也不敏感,所以,人們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教育身上。然而,卻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教育不可能獨善其身,孤立存在,它勢必要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約,沒有深層次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學的相互銜接與相互配套的系統改革,教育改革往往很難推進,即使推進了,那也是淺嘗輒止,徘徊在淺水區尚可,一旦進入深水區,后果便很難預料。

建國以后,我們的教育改革是一浪高過一浪,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僅課程改革就搞了8次,雖然也談繼承與創新的辯證關系,但一旦實行起來,中國人固有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慣性總是趁機作祟,往往另起爐灶,在新的起點上重新發展。通過前幾年的實踐,我國高中新課程改革已處于深化與攻堅階段,繼續下去,越往縱深地帶延伸,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就越多,阻力也就越大,問題和困難實在不可小視。至于素質教育,雖然口號喊得價天響,但到頭來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其間,所謂的典型,總結推出了不少經驗,而且迅速躥紅,但也都只是曇花一現,最終銷聲匿跡。

綜觀教育改革,成功的例證不是沒有,但卻少得可憐。究其原因,不外有二: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二是專家關起門來空想,制定出臺的東西缺乏生命力。前者,最有力的例證就是高考改革貌似在教育,實則根子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非教育領域,這些非教育領域不進行深層次的改革與改造,單純指望教育單槍匹馬來改革,無異于堂吉柯德筆下的騎士一般,可憐且可悲;后者,最有力的例證莫過于屢禁不止的有償家教,從中央到地方,絞盡腦汁,三令五申,卻始終沒有得到根治,另外,全世界都行得通、科學價值得到公認的高考標準分,在中國就是行不通,難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導致其壽終正寢,說明在中國特色的社會、文化結構中,理論上講得通的東西,未必在實踐中行得通;專家論證得頭頭是道的東西,未必能讓老百姓心悅誠服地接受,這就是一個怪圈。

置身在這樣一個怪圈之中,能否讓老百姓接受,似乎更能決定一項決策的最終命運。當實行了多年的文理分科格局,在一夜之間面臨被打破的命運時,已經熟悉、習慣了這種格局的老百姓會心甘情愿地接受嗎?他們會冒讓子女加重負擔的風險去選擇文理不分科嗎?畢竟,文理不分科的前景和后果,誰都難以未卜先知。85%的高中生作為“當事人”,反對文理不分科,是發自草根階層的強烈呼聲,與大多數專家等“局外人”的意見相悖,很能說明問題。一個理想化的愿景,即使贏得專家們的滿堂喝彩,然而一旦與老百姓的需求“擰巴”起來,其命運可想而知。

第二,在高考改革不充分的情況下,搞什么文理不分科,只能是舍本逐末、沒有意義的噱頭,其最終結果就是“折騰”。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這是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任何改革舉措的出臺,都需要瞻前顧后、廣泛論證、周密研究,否則,稍有不慎,用不了多長時間,就需要對這樣的“改革”進行改革了。教育改革關系到人才的培養,牽涉到千家萬戶的利益,更需要慎之又慎。有些領導“拍腦袋”、專家“胡論證”出來的改革舉措,壽命很短,就很能說明問題。僅就高考改革來看,近年來,這類“折騰”的事例實在不少。某省高考10年4變化5方案,就極具典型。這不是“折騰”又是什么呢?

高考科目的改革,其實早已開始關注文理不分科的問題。從單科考試、“3+小綜合”到“3+大綜合+1”,折射出來的無不都是對文理分科的淡化與改造,對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追求與引導。尤其是“3+大綜合+1”的科目設置方案,“大綜合”包含政、史、地、理、化、生6個科目,實際上就是文理不分科,曾一度令人激動和垂青,似乎文理分科的難題可以由此破解。結果,實行了一段時間,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激起了一片反對之聲后,只好草草收兵。目前,在文理分科的“小綜合”與文理不分科的“大綜合”的較量中,“大綜合”的敗北,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

不否認,文理不分科之“大綜合”有其先進性、優越性、科學性和合理性,然而,我們卻要問:理論上先進的東西一定能成為實踐中的主流嗎?先期的實踐顯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高考機制問題與文理分科問題相比,前者更上位,屬于形而上的范疇,難度更大;后者則下位,屬于形而下的范疇,難度相對較小。在高考改革不配套、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追求形式上的文理不分科,那是舍本逐末的不智之舉,到頭來只能是“折騰”。從表面上看,解決文理不分科的問題,靠行政命令可以推行,但實行的后果難以預料,“大綜合”的一敗涂地,殷鑒不遠,值得吸取。

第三,即使文理不分科,創造力、大師、諾貝爾獎,對于國人來說,也依然是遙不可及的期盼,因為文理不分科是導致問題的根源,卻絕對不是唯一根源,甚至連重要根源都談不上。

文理不分科是否一定會帶來我們期盼已久的創造力、大師、諾貝爾獎呢?未必。這些與我們的國度、我們的國民絕緣已久的“奢侈品”,并非只有文理不分科一個因素可以呼喚得來的。

如果我們缺乏一種醍醐灌頂的徹底的思想解放運動,如果我們不能高舉五四前輩們所高舉過的“德先生”、“賽先生”的偉大旗幟,如果我們的社會對“人格之獨立、思想之自由、精神之強健”缺乏應有的寬容,如果我們的文化氛圍缺乏對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大力張揚,如果我們的知識分子不能自覺地擔負起應有的匡扶正義、追求真理的責任感,在追名逐利、仰人鼻息的犬儒化泥潭中不能自拔,如果我們本應以提供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管理為己任的公權力,依然在科教領域追求“GDP”、以極低級的數量相加來評鑒學術成就、炫耀不健康的政績,如果我們的教師眼睛只盯著學生的成績,把學校當作博取利益的工具,那么諸如創造力、大師、諾貝爾獎之類,對我們來說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依然“奢侈”,說不定,在知識經濟時代,國力競爭日益加劇的態勢下,這些東西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可能越來越遠。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文理是否分科,而在于我們的高考機制只提供了分數簡單相加這樣單一化、機械化的選錄渠道,在于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過于重視學歷與校歷,在于我們的文化越來越倡導“學而優則仕”的價值趨向。與彌漫于整個社會之中的浮躁、浮夸、功利、逐利心態相呼應,對人才的選錄、培養、使用等采取了一種極為近視、短視的態度,以至于社會競爭愈]愈烈,身份競爭愈]愈烈,學歷競爭也愈]愈烈,所有這些競爭高度濃縮到教育上,才導致了高考競爭熱度不減,高考改革舉步維艱。本來,擴招政策是為了減輕高考競爭的壓力,也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就學需求,以“大眾化”逐漸取代不合時宜的“精英化”,但最終卻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導致了一般性競爭向結構性競爭的蔓延,“考大學”不成問題之后,“考好大學”則成了眾人趨之若鶩的焦點,因為我們的用人機制已經由重學歷向重校歷傾斜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有限的矛盾前所未有地突出了,且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有效地緩解。國家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在這種不容樂觀的外部環境下,高考改革豈能置之度外,只能適應,高考改革難就難在這里。

邏輯順序不能倒置。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根源之因素不去反思、不去解決,單純期望高考改革是不可能的。高考的系統變革尚未進行,先行改變文理分科的格局,是前后的顛倒,更是因果的錯亂。

第四,通才與偏才,各有所長,任何時候,都不能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搞僵化的“一刀切”。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自古以來,學貫中西、文理兼修的通才,固然可嘉,但學有專長、造詣很深的偏才與專才,一樣難能可貴。社會發展程度越高,社會分工就越細,所謂“通才”產生的幾率必然越來越小。歷史上很多大師自身的發展并不均衡,但這并沒有成為他們成才的障礙。如果不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和渠道,像他們這樣的人可能無緣進入大學深造,更談不上今后的發展和對人類的貢獻了?!叭藗兂3=蚪驑返喇斈赍X鐘書數學只考15分、吳晗數學只考6分,卻被破格錄取進清華大學外文系和歷史系”[2]的事實證明,大量嚴重偏科的大師,他們的名字一樣光彩照人,彪炳青史。

人的成長遵循多向度發展的基本規律??鬃拥摹耙虿氖┙獭痹瓌t與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異曲同工,一脈相承,其尊重和弘揚的都是作為個體人的卓爾不群的個性與特質。強調統一規格,忽視個性特長,素來是我們教育生態中的一個致命傷。這其實就為教育改革規定了一個方向和路徑:朝向張揚人的個性、促進人的生命成長的方向努力。傳統的文理分科固然有弊端,但取消文理分科禍害會更大,因為這樣一來會讓原本就稀缺的個性資源面臨雪上加霜的厄運,進一步強化教育體系中原本就強勢存在、無孔不入的統一性與格式化,與綜合素質、創造能力等價值追求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文理不分科,忽視了學生在文化背景、認知傾向、思維模式、主觀情感諸多方面的差異性,折射的是工業經濟時代的“技術理性”,蠻橫無理地以技術手段強迫學生學習同樣的內容、接受同樣規格的教育,這樣做的潛臺詞就是,“只有所有學生都擁有完全相同的知識基礎,綜合素質和創造能力培養才能成為可能”。完全不同的學生有同樣的基礎與完全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基礎,這分明是保守與進步兩種教育價值觀的對決,其中的抉擇與權衡意義重大,直接影響著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價值判斷。

如果只是從知識的角度而不是從價值判斷的角度來審視文理分科問題,很容易產生誤讀與誤判。因為從知識的層面來看,文理分科會使學生在成長的關鍵時刻偏科發展,造成知識結構的失衡與缺憾;文理不分科則是讓原本只側重于“文”的學生加上“理”的學習內容,原本只側重于“理”的學生加上“文”的學習內容,純粹是只有加法、沒有減法的簡單思維。須知,教育是極其復雜的事務,需要運用復雜的思維力、敏銳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判斷力,如此才能從容應對。立足知識層面追求文理不分科,到頭來只能加重學生的負擔,給原本就困難重重的素質教育平添更多的障礙與變數。因此,有必要超越知識層面,上升到價值的層面來理性地分析文理分科的利弊得失,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首先,在研究文理分科與否的時候,需要高屋建瓴,客觀地審視高中教育教學的內容,梳理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基礎知識,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運用減法,大刀闊斧地減容量、降難度、騰空間,讓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問題切實得到解決。學習與考試的內容少了,難度降了,興趣有了,到那時,再推行文理不分科也不遲。因此,在當下還不具備這種條件的時候,一廂情愿地硬性推行文理不分科,似癡人說夢,毫無意義。

任何改革都需要審時度勢,實事求是,量力而行。歷史證明,任何超越客觀現實條件,脫離所處的時空環境,強制推行所謂“改革”,只能帶來不良的反應。

改革開放以來,高考改革一直沒有停步,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在這一改革大潮中高考改革具體到科目設置改革等,始終是個令人頭痛的話題。因為科目設置必須具有科學性、規律性與先進性,政治變革、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成果,總要或多或少地反映到高考科目設置當中來?,F在議論得熱火朝天的“文理分科”問題,根本就不是一個新鮮問題,只能算是老話題,一個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老話題而已。曾幾何時,單科考試之所以壽終正寢,就是因為被指斥為在學生綜合素質與創造能力培養方面不作為。取而代之的“小綜合”乃至“大綜合”,都是破解困局的嘗試。激進的“大綜合”敗給了相對保守的“小綜合”的事實,足以說明,橫跨文理的探索,至少在考試實踐中沒有成功,既然如此,那么這種改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又能走多遠呢?我們不能不持懷疑的態度。

最后具體到“小綜合”,雖然在考試實踐中為多數省區所保留,并不等于說它就是完美、完善的,只能說是百般無奈之中的一種將就。我們不妨翻開近年來各相關省區的“小綜合”高考試題,不管是文科綜合,還是理科綜合,純粹是在“綜合”幌子下的“拼盤”,那種期盼已久、十分理想的跨學科水乳交融、神魂交匯的綜合題目可遇而不可求,鳳毛麟角,至于在高中教育題海戰術中,那些與高考試題相比等而下之的各種檢測題、統考題,貌似“綜合”根本就不“綜合”的粗制濫造,更是比比皆是,讓人觸目驚心。

在我們的高校院系設置中文理大科區分明晰的情況下,在我們的“唯分數論”高考招生體制積重難返、沒有大的改觀與起色的條件下,在我們教書育人的教師遵循著文理分科的培養模式走向講臺的背景下,單純強調文理不分科,說易行難,難以真正推行。

第五,文理分科并非中國教育的癥結所在,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在更高的位置上、更寬的視閾中,把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契機。

文理分科與否,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一種現象,透過形式和現象看本質,才是解決教育問題應該秉持的立場。實事求是地講,我們的高中教育,從過程到結果都存在問題。高中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中腰,意義重大,中腰出了問題,勢必上掛下聯,影響到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因此,高中教育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從過程來看,高中教育,對于學生來講,難以尋覓到興趣、快樂、幸福及和諧的影子。學習內容繁難偏重,有一點化肥催熟的味道,大有不把大學課程甚至研究生課程的部分內容下放到高中勢不罷休之勢;至于學習方法死板僵化、單一機械,除了短平快、壓縮餅干式的記憶、模仿、訓練、題海戰術等等之外,好像再也找不到其他更為有效的方式與方法了。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理科學生不學政史地,缺少文化底蘊,淡薄人文情懷;文科學生不學理化生,缺少理性思維和科學精神,影響了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事實果真如此嗎?理科學生乃至理科背景的文化人在科學精神上占有強勢地位嗎?文科學生乃至文科背景的文化人在人文情懷方面享有優勢嗎?顯然,都不能一概而論。

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是純粹的課堂所能教出來的?,F在存在一種誤讀和誤判,認為理化生課程能教出科學精神,政史地課程能教出人文情懷,忽略了唯有持之以恒的文化濡染、實踐磨礪、自我感知才是造就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最佳的土壤。如果我們非要將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視為通過一兩節課可以教的東西,將其等同于知識,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傳遞,只能適得其反,給學生的高中生活抹上一層去興趣化的陰影。

從結果來看,高中教育的終端,就是高考。高考雖然名義上承擔著引導中學素質教育、檢測中學教育質量、為高校選拔人才等任務,但最終卻不得不淪落為分數至上、分數唯一的“甄別器”。盡管從理論上講現行高考不是最科學的選才方式,但在實際上卻難以提出實踐上行得通的對高考進行徹底改革的方案。高考關系到社會穩定,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存在著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角逐與博弈,只能穩中求變,需要深思熟慮,集思廣益,“想好了再做”,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原則。

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由“集權”走向“分權”,賦予高校招生主體地位,不斷擴大高校自主招生權,無疑是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目前,討論“分權”顯然比討論“分科”意義重大。只有高考改革有了大的起色,文理分科才不成其為問題。

文理不分科,先決條件必須具備:一是高考改革要到位,除了“分權”之外,綜合素質測評、學業水平測試等“非分數”評價手段要與高考實現“硬掛鉤”,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二是高中教育的內容必須大幅度變革,試卷之容量必須減下來,難度必須降下來,刁鉆試題必須排除掉;學生的學習必須活起來,興趣必須高起來?!叭绻_實要試行高考文理不分科,也要使報考文科和理科院系的考生,在史地與理化科目的分量與難度上有所區別”[2]。

總之,在現階段,文理分科利大于弊,文理不分科弊大于利。那種企圖通過文理不分科來解決深層次問題的草率做法,只能是事倍功半,無功而返。

[參考文獻]

[1]顧明遠.跳出框框看文理學科[N].中國教育報,2009-03-09.

[2]劉海峰.文理分科[N].中國教育報,2009-03-09.

[責任編輯:李敏]

猜你喜歡
高考改革利弊高中教育
中日文化詞匯在英語中的構詞體系對比及利弊分析
出國留學利弊談
基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為了學生好”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淺論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利弊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淺析多媒體教學的利弊
高考雙軌制改革的意義及難點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