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2009-09-10 04:43王婭麗
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 2009年8期
關鍵詞:自主創新探究

王婭麗

摘要:人類社會已邁入新紀元,步入知識經濟的發展階段。知識經濟是以創新為動力的經濟。因此在知識經濟發展的今天,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尋找新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能力,有利于適應現代社會和個性發展的需要,真正體現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的語文教育觀念。在語文創新教育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相當重要?!白灾魈骄繉W習”在語文教學中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以創設自主學習空間為載體,以學會自主探究學習為核心,以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體驗、自主發現、自我教育。

關鍵詞:自主 探究 創新

人類社會已邁入新紀元,步入知識經濟的發展階段。知識經濟是以創新為動力的經濟,可以說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動力。在知識經濟發展的今天,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尋找新的教育模式,推動教育的發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具有建設性和創新性的人才,全面推動社會的進步。

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背踔袑W生心理上有較強的自主性,但行為上對教師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一些初步的樸素的認識,有潛在的主動探究的動力,但由于學生的認識比較膚淺,學習方法還有待于進一步調整。因此,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應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陣地,改革課堂教學目標、結構、形式,改革課堂教學策略與評價標準,走“自主探究學習”之路,使課堂充滿朝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運用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通過學生能動的創造性學習的活動,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實現自主性發展,使自身素質優化。

“自主探究學習”以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為核心目標,它的教學理論建立在“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職責是組織、幫助和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之上。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是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轉化為“主動學習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徑。它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以創設學習空間為載體,以自主探究學習為核心,以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體驗、自我發現、自我選擇、自我教育。

一、創設問題空間,激發自主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和認識傾向,對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有定向、推動和激勵作用。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潑的心理傾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笨梢?,興趣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內驅力。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就會樂意去學習。并表現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銳的感知。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起點,但不能停留,自主探究的興趣應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生動鮮明的教學情境,多種激勵的機制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興趣。 而設計疑問,提出問題,即教師要結合新舊知識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獨具匠心地設計一些激疑性、探究性、遷移性、發散性問題,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完而未完,意味無窮”的教學境界,更能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或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為“自主探索學習”作充分的心理與智能準備。問題空間有多大,探究的空間就有多大,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就有多高。比如在教《綠色蟈蟈》時,我摒棄了傳統的由教師介紹作家作品的教法。課前,我設計了一項開放性的預習作業:“走進法布爾?!保?)法布爾是一個怎樣的人?(2)你了解法布爾的生活經歷嗎?(3)你從中能發現什么?這樣的巧妙設計,使作家作品的介紹,變老師講為學生主動地接近、了解。在查找資料,合作交流,接近、了解作家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就會不斷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課堂上,由學生介紹作家作品時,有的從《昆蟲記》談起,贊嘆法布爾對世界的杰出貢獻;有的敬仰他為了專心于昆蟲的研究,放棄了城市優越的生活,遷居鄉野小村,執著追求事業的精神;有的敬畏他視昆蟲如生命的崇高品格------主動探究,使同學們從心里熱愛、敬佩著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為下文的深入探究,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激發了自主探究的興趣。

二、營造朗讀氛圍,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朗讀是學生進入文本的橋梁,也是一種美好的學習氛圍。它是語文教學中得天獨厚的一朵奇葩。朗讀可以把教材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把文中靜止的感情變為真情實感,既能“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葉圣陶語),又能把課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現出來,躍出紙面,(下轉到p90頁)(接p88頁) 把自己帶進課文的情境中去,毫無障礙地接受課文內容的熏陶感染。因此,朗讀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是獲得情感體驗的主要途徑。比如教學《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我在引導學生找準本文的文眼“快樂”后,讓學生探究:盲孩子為什么這么快樂呢?文中哪些句段描寫了盲孩子的快樂呢?這些描寫盲孩子快樂的句段,你認為應該怎么讀呢?為什么要這樣?學生自讀、小組讀、齊讀、分角色讀,反反復復。在各種形式的朗讀中,學生通過形象思維,將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感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運用聯想和想象。再現逼真的情境,真切地體驗到盲孩子快樂的情感,同時,也體驗到自主探究的樂趣。像這樣朗讀,能帶領學生走進作品博大而精深的世界,從中發現與自己人生息息相關的地方,也能饒有興趣地讀出自己的感悟。

三、提供不同學習方法,創造自主探究的條件

在《春》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大家回憶一下,你最喜歡哪部分內容,你們用自己的方式獨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這部分內容匯報一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講一講;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春的美景;喜歡搜集資料的同學,可以交流課前查找有關春的圖片資料;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一讀。如果還有什么別的方法也可以。8分鐘后五個學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獲。有語言繪聲繪色描繪春花、春草的;有用畫的方式畫出五幅圖畫;有五名同學到前面表演孩子們的嬉戲。有同學到前面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課前收集的圖片和資料。每個學生的認知風格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學習方式。教師給了學生方法方面的自由選擇,這是尊重認知風格和學習方式的體現,為學生自主探究創造了條件。

四、尊重個性思考,促進自主探究的創新

在語文教學中,要將感受、領悟、欣賞、批評的權利交給閱讀的主體——學生,讓他們在發現、討論、申辯中張揚個性,發現自我,從而體驗創造的樂趣??稍O計適合個體學習需要的問題:你喜歡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說說你喜歡的原因。你覺得哪句詩有言外之意?蘊含怎樣的哲理?說說你對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點?文中的描寫,你能分別聯想到什么?你覺得這篇文章(或這首詩)應該怎么讀?請為文中介紹的風光編寫一篇導游詞,看哪一組同學編得最好等等。這樣的問題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閱讀的個性差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探究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這也是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五、搭建自我對話平臺,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生的閱讀活動,通過與作者的對話,達到對作者與自我的雙重“發現”,最終達到知識的傳遞與精神的升華,使自己的內在的生命本質獲得一種更高層次的新的形式。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撞擊,若因勢利導巧妙的給學生搭建與自我對話的平臺,就會促發他們心靈的火花,在類比聯想中,會出現頓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華。如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學中,學生品位了美的語言、美的情境,體驗到了盲孩子在影子、螢火蟲的關愛下快樂無比的情感后,面對作品中的形象,內心很不平靜,此時引導學生按“對著_____,我想說______”的句式,讓學生抒發內心的話、心中的情,就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與自我對話的過程,無疑使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自我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猜你喜歡
自主創新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實效性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讓學習在復習課中真正發生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