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人本化管理的理性思考

2009-10-14 08:52楊素梅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人本化師生關系班級

楊素梅

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班級管理直接關系到學校管理的成敗,對學校的校風、學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班級管理的認識與實踐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地注入新的理念、內容與方法。傳統化的班級管理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行為,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是主動與受動的關系?,F代化的班級管理,并不排斥這種關系,而更注重的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教師與學生既是互為管理的對象,又是互為管理的主體。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班級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一、班級人本化管理的實質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是確立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從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實現組織目標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切管理活動。著名管理學家陳怡安教授把人本管理的精髓和最高準則提煉為三句話:點亮人性的光輝,回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班級人本管理的涵義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依靠人——全新的班級管理理念;尊重人——班級行為的最低標準;凝聚人——班級管理有效運轉的重要保證;發展人——班級管理的最終目標。

班級人本化管理的實質可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從班級學生本體來說,首先在于學生對自身“人”的發現,對人性的自我喚醒,學生把自己視作管理的主體,努力改變“受動者”的角色,因此,其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是“人性化”的一個方面;二是人本管理高度重視“人”的作用,將“人”的因素放在管理各因素之首,從班級外部層面來說“人本化”是外部管理因素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肯定程度?!叭吮净钡陌嗉壒芾?就是以“人本”的手段,實踐“人本”的理念,實現“人本”的目的。

二、班級人本化管理的策略

1.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是情感交流,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是班級人本化管理的首要策略,是做好班級一切工作的基礎。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決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浮于表面的交流,而是以心換心的溝通,教師只有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學習動機和發展需求,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情感溝通的效果。

關注學生的需要是情感溝通的基礎。美國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需要由低到高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學生這五種需要是否得到滿足,主要取決于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精神待遇的高低。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對精神待遇的滿意度。

尊重與欣賞學生是情感溝通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寬容、欣賞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內容,也是精神需求的內容?!白鹬亍北徽J為是人的一種基本需求,人的這種渴望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寬容學生的過失,欣賞學生的進步,讓每一名學生擁有歸屬安全感。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情感溝通的關鍵。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最重要的是情感投入,最基本的環節是信任。如果信任出現問題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努力構建以信任為本的師生關系,讓每一名學生享受到真誠的溫暖與和諧,進而激發其強大的學習熱情,為班級的發展增添生機與活力。

2.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

所謂班級文化是教師與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所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態度和行為準則。良好的班級文化需要管理者的長期積累,其中教師的榜樣和導向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班級文化能使每一位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充滿憧憬,對學習富有責任感和積極性,教師與學生、生生之間能自由暢通交流溝通的渠道,師生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時能齊心協力,學生能愉快地接受老師布置的任務??梢哉f,班級文化對學生的管理既是無形的,又是有力的,學生融入其中,一言一行都是班級文化的折射。應該說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能激發班級成員的進取精神,弘揚班級的正氣,使班級人本化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教師要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一是可以通過制定班歌,形成班級的主流精神導向,使學生產生對班級文化價值的認同和歸屬感。二是創造條件形成班級“寬容和接納”的精神氛圍。班級中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有文化,在班級管理中,要尊重不同的學生文化,要創造條件在認同班集體精神文化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學生個性文化的自由張揚,并使所有學生能形成寬容、接納不同思想和人格的胸襟氣度。

3.學生自主管理——班級人本化管理的一種選擇

所謂自主是個體通過意識與能力表現出來的認識、支配自身與認識、支配外界環境的主體狀態。自主管理是自主意識與能力內化為自導自控行為,達到自我理性成長的活動過程,是人本化管理的一種方法。

學習型組織理論認為,“自主管理”是使組織成員能邊工作邊學習并使工作和學習緊密結合的方法。通過自主管理,組織成員可以自己發現問題,自己選擇組成團隊,自己選定進取的目標,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對策,自己組織實施,自己檢查效果,自己評價自己。團隊成員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能形成共同愿景,能以開放的心態互相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進行創新,從而增強組織創造未來的能力。

學生要實現自主管理,主要把握以下兩點,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自信是自主管理的關鍵,學生需要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有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自我評價、自我調節的自信,使自主管理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二是具有三元意識,掌握自主管理的思維要素。自主管理并不是隨心所欲,沒有方向,沒有計劃,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時時考慮三個基本問題,即三元意識,做什么——自定任務,目標意識;怎么做——自我計劃,實現意識;做得怎樣——自我檢查,總結意識。通過學生的自主管理,無疑會使學生個人得以自我教育及自我更新。

猜你喜歡
人本化師生關系班級
班級“無課日”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學校高效運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
論國家主權維護與投資者保護的適當平衡
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學管理中的思考與實踐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測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