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學術出版工作中的倫理訴求

2009-10-24 05:49謝翠蓉
科技與出版 2009年10期

謝翠蓉

摘 要 和諧出版是當代出版的前進方向。從倫理學層面看,作者、編者和讀者的道德缺失或責任缺 失是影響和諧出版的緣由。其中,作者的學術腐敗阻礙了和諧出版的實現,編者的道德素質 不高制約了和諧出版的實現,讀者的閱讀修養不夠隔斷了和諧出版的實現。因此,加強作者 的學術道德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源頭;加強編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關 鍵;加強讀者的閱讀修養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補充。作者的努力,編輯的認真,讀者的 提升,共同組成了和諧出版的倫理動力,也是學術出版工作的倫理訴求。

關鍵詞 和諧出版; 出版工作; 倫理訴求

《現代漢語詞典》對“和諧”作了這樣的解釋:“配合得適當”,同時,它對“出 版”的解 釋是“把書刊、圖畫、音像制品等編印或制作出來,向公眾發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著作 權法》第五十七條指出:“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指作品的復制、發行?!本C合起來看, 和諧出版是指作者、編者和讀者共同構成了出版發行的主體,進而推動出版事業的健康、全 面、協調發展。和諧出版是當代出版的前進方向。從倫理學層面看,它要求作者遵守學術道 德的各種要求,努力寫出符合時代精神的作品;它要求編者遵守職業道德的各種規范,認真 編輯符合時代潮流的作品;它要求讀者遵守社會道德的各種規則,仔細閱讀符合時代價值的 作品。作者的努力,編輯的認真,讀者的仔細,共同組成了和諧出版的倫理動力。[1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從倫理的視角來審視當下的出版是否為和諧出版,卻發現還存在 著較大差距。

一、 影響和諧出版的緣由:作者、編者和讀者的道德缺失或責任

缺失在學術出版領域,作者、編者和讀者構成了和諧出版的三駕“馬車”,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 的原因,也由于經濟和政治的因素,這三駕“馬車”存在著一些道德缺失或責任缺失,影響 了和諧出版的實現。

1. 作者:學術腐敗阻礙了和諧出版的實現

先是“浙江大學院士課題組涉嫌論文造假”令輿論震驚;后是工程院院士因“抄襲剽竊”被 六教授聯名聲討而公開致歉。近一段時間,接連爆出的學術不端事件令神圣的學術殿堂籠罩 在灰暗的陰影下,學術腐敗再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 學倪維斗院士在闡述當前不良學術風氣及行為產生的根源時坦言:“這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科技評價體制的導向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其主要原因?!薄拔覈幱谏鐣D型時期,我們 在各方面體制、機制還不是很完善的時候迎來了市場經濟大潮,社會上急功近利、浮躁之風 盛行。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科研隊伍難免受其影響?!睆偷┐髮W校長楊玉良則從對世界范圍 內學術發展史的追溯中找尋學術失范行為的淵源。他說;“伴隨學術研究職業化而產生的一 個嚴重的負面效應就是對‘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的解構。時至今日,‘學術不僅可 以換取榮譽和金錢,謀取官位,還可為學術機構帶來榮譽和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學術成績就 和學術機構、學者個人的利益形成了復雜、緊密的聯系,從而構成了形形色色的‘學術失范 行為溫床?!?/p>

不論產生學術腐敗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學術腐敗卻成了制約和諧出版的核心原因。它首先 造成了作者對待編者不公平。編者向作者的約稿必須是公平基礎上的合約?,F在的問題是, 由于作者的學術腐敗,他所提供給編輯的作品有很大部分或者全部已經是出版過的作品,而 且是別人的作品,在編輯方面來說,該作者完全欺騙了編者,在倫理層面來講,就是作者對 待編者不公平。其次,作者的學術腐敗問題還造成了作者對待讀者不公平。讀者現在閱讀的 作者作品是別人的成果,而不是該作者的“原創”,不能因為一般的讀者沒有鑒別學術腐敗 的能力就被動地接受了這樣的“學術腐敗”作品,其結果已經在事實上形成了作者 和編者對 讀者的共同欺騙,對讀者來說,這樣的結果顯失公平。鑒于作者對待編者,作者對待讀者的 雙重不公平,要談和諧出版,只能是自欺┢廴恕

2. 編者:道德素質不高制約了和諧出版的┦迪

編輯的職業道德可以簡稱為“編德”,它雖然沒有法律的強制作用,但是編德如何卻關系到 和諧出版的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和諧出版實現的基本原因。就一般而言,編輯應 嚴格以質選稿。問題是在現實中,有的編輯不具備這樣的基本道德素質,造成了書稿的濫竽 充數,論文的“垃圾現象”。讀者在閱讀時,感到沒有“亮點”,讀完以后沒有留下什么印 象;感到沒有“興奮點”,讀完以后覺得似曾相識。更有甚者,某些編輯的職業道德素質低 下,把自己凌駕于作者和讀者之上,視自己為作者的“上帝”、讀者的“施主”。[2 ]例如,有 的編輯喜歡濫用權利,將自己的喜好強加給作者,亂改亂換,按照自己的意志,要求作者修 改。自認為選擇和出版“大權”在握,因此一意孤行:你想出版嗎?那就得按照我的要求來 做 。這既是編輯武斷的表現,更是其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體現。作者和編者的平等權利在這種 編輯這里被完全破壞,和諧出版也更無從談起。再如,有的編輯由于專業受限制, 又不喜歡 鉆研業務,總認為編輯的工作是改正幾個病句,糾正幾個錯別字,再看看有沒有政治方向的 問題,他們沒有認為編輯的工作是再創造的勞動。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作者把書稿或論文的 電子版本發過來,編輯交給印制,再交給發行就完事了。這樣的編輯是不負責任的,也是道 德素質低下的表現。還比如,個別出版社和期刊社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一味采用收取書號費 和版面費的辦法進行出版,而完全放松了對作品的要求,對編者的道德要求就更低了。據 報道,有一家刊物為了斂財,將原來的雙月刊改成了半月刊,頁碼也增加到了300多頁,每 版收費400~500元,如此巨大的容量和利潤空間,使得編輯的主要工作就是發錄用通知和收 費通知,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催請作者按時把費用交過來??梢韵胂?這樣的出版社和編輯 部對書稿和論文質量會有什么要求?他們出版的東西對讀者又會造成什么傷害?當然,由于 編者的道德素質低下,給和諧出版帶來的“硬傷”并不只是上面所說的幾個方面??傮w來說 ,部分編者的編德素質問題嚴重阻礙了和諧出版的實現。

3. 讀者:閱讀修養不夠隔斷了和諧出版的┦迪

和諧出版得以實現,不能離開讀者這個環節。有人認為,出版只與作者和編者有關系,與讀 者無關。這是認識上的誤區。所有的出版物都要到讀者的手上,讀者認可,才能說是完成了 一次出版的全過程。換句話說,讀者不閱讀出版物,出版就沒有成功。因此,和諧 出版的實 現歸根結底少不了讀者的參與。然而現實的情況有些令人憂慮,讀者也存在著道德缺失,他 們的閱讀修養不高,隔斷了和諧出版的實現。[3]他們中有的人看到出版物的問題 不提出意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們的不關心阻礙了和諧出版的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 ,由于他們的漠視,看到問題不提出,已經隔斷了和諧出版的實現,間接使得許多出版物的 問題越來越多,有的出版物再版以后還是沒能糾正原來的錯誤等。

二、 和諧出版:出版工作的倫理訴求

既然作者、編者和讀者構成了和諧出版的三駕“馬車”,因此,指出他們存在的道德缺失或 責任缺失,加強他們的道德建設,就能很好地推動和諧出版的實現??梢赃@樣說,出版工作 的倫理訴求就是和諧出版。

1. 加強作者的學術道德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源頭

作者的學術道德建設是推動和諧出版實現的源頭,也是和諧出版的基本倫理訴求?!皢柷?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加強學術道德建設要從作者的道德建設開始。據《中國教育 報》的消息,浙江大學藥學院于2008年10月16日收到反映賀海波學術不端的郵件,當天,該校 即在院、校兩個層面相繼組成調查組,著手調查此事?!百R海波事件”讓浙江大學在學風建 設中付出了沉痛的代價,近日,浙江大學向所有研究生導師發出“五不準”通告:即不準代通 訊作者投稿,不準擅入通訊作者的期刊賬戶和電郵,不準設立公共投稿賬戶,不準代簽版權轉 讓頁,不準泄露投稿聯絡信息等。此外,一系列強化學術道德建設的舉措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而 事實上,高校學風建設一直以來未曾松懈。近年來,教育部致力于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 先后印發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 意見》、《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成立 了學風建設指導機構。教育部社科委學風建設委員會去年底還起草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 學學術不端行為處理意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范指南》和《學術博客自律倡 議書》,為推進高校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提供了政策依據。教育部部長周濟要求高校對學術 不端行為像體育界反興奮劑一樣,像對待假冒偽劣產品一樣“零容忍”,實行“一票否決”, 并把學風表現作為教師考評的重要內容,把學風建設績效作為高校各級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 方面。高校對于作者的學風建設措施值得所有作者借鑒。作者在源頭上杜絕了學術 腐敗問 題的出現,以后的出版環節就難會有學術不端的現象。同時,不僅是作者的學術著作,還可 以延伸到所有出版物,包括作者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都 應該加強道德建設。杜絕抄襲、剽竊、侵吞他人成果,篡改他人成果,偽造或者篡改數據、 文獻,捏造事實,偽造注釋;未參加創作,在他人成果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不當使用他 人署名,以及其他不端行為。要遵循客觀、公正、合法的原則,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 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對作品不端行為的懲 處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處理辦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加強編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關鍵

編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是推動和諧出版實現的關鍵,也是和諧出版的主要倫理訴求。因為編者 是作者和讀者的橋梁和中介,作者的作品通過編者的辛勤勞動,通過科學的出版發行渠道到 達讀者的手上,編者的工作好壞決定了和諧出版能否實現。一般而言,編者要尊重作者,同 時要真正履行責任編輯的權利。一是要正確行使編輯的修改權利。對于自己有疑問的地方, 要先與作者商量,要不要修改,怎樣修改,在征求作者意見的基礎上再作判斷;如果自己把 握不準,作者也不能提出意見的地方,應該征求同行專家的意見,武斷是不行的。二是編輯 要認識到保持作者作品完整性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在保持原有作品完整基礎上的修改是一種 創造性的勞動。因此,編輯應該是一個多面手,要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向專家的方向 靠近,這是現代編輯應有的素質。三是編輯要做學風建設的把關人,讓那些不正的學風在編 輯這里“見光死”。編輯要對作品的各個環節進行嚴肅認真的把關,對于抄襲、侵 占等不良 問題要有“火眼金睛”,而不能以“文責自負”為由進行敷衍。這些過程包括對作品的觀點 ,參考文獻的引用和注釋的出處,甚至標點符號這樣的小問題也不能放過。

3. 加強讀者的閱讀修養建設,是實現和諧出版的補充

讀者的閱讀修養建設是推動和諧出版實現的補充,也是和諧出版的重要倫理訴求。讀者的閱 讀修養既是和諧出版實現的最后保障,又是和諧出版實現的重要動力。作為讀者,不能把自 己放到出版的外圍,而要積極參與到出版中來。對自己拿到的出版物進行評析,這不能理解 為對出版物的“挑毛病”,而是把自己納入到和諧出版體系中來的積極表現。一是讀者要學 會怎樣閱讀,加強自己的閱讀素養。其實,讀者對出版物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就是 自己閱讀 修養不足的表現?,F在有很多的出版物之所以很“火”,絕對沒有離開讀者的參與。例如《 讀者》等,它們就有很多的作品是讀者直接推薦或者寫作的,這種讀者主人翁地位的發 揮,使得它們的發行量很大,出版界對此現象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二是讀者要學會怎樣發 現出版物的問題并善意地向出版單位提出。有很多出版單位在自己的出版物上邀請讀者參與 發現出版問題,這當然是出版單位對讀者的尊重,但它更是讀者參與到和諧出版體系中來的 機會。發現出版物的問題并善意向他們提出完全是出于對出版物的愛護,這種倫理訴求有利 于提升讀者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對于和諧出版的實現意義很大。

參考文獻

[1] 俞濤,等. 出版生態系統進化論.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141144.

[2] 楊曉鳴,蔣保緯. 論網絡出版的倫理道德問題. 編輯學報,2001(5):256258.

[3] 趙東曉. 網絡出版對出版倫理的解構與重建. 出版發行研究,2007(8):333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