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命題的思考

2009-10-28 07:01周曉梅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課外命題案例

周曉梅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實施,陳舊的考試制度及形式所潛存的危害逐漸被人們認識并受到唾棄,相應的評價方式、命題也應進行改革。淡化考試形式成為時代的呼喚和必要。然而,考試畢竟是檢測學生在階段時間內取得哪些成績、得到多少收獲的一種重要手段??荚囀钦鎸嵡覒摯嬖诘?它左右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怎樣的命題才能貫徹新課標,符合新時代理念呢?

一、命題應力求“三貼近”

(一)貼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小學生生性活潑,喜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一成不變的命題形式會使學生厭倦。充滿情趣的命題最容易引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喚醒兒童的靈性。如,圖畫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命題中應盡可能地插入學生喜歡的動物植物以及富有情趣的畫面,使卷面賞心悅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具有親和力。

案例一(一年級):連線題。左邊一豎排出現漂亮的圖畫:汽車、蘋果、信件、蘿卜、衣服、小熊,右邊一豎排出現相應的音節詞語。

案例二(一年級):請你觀察圖畫,根據畫面將詞語填在句子中。(1)空中飄著________;(2)遠處有________;(3)草地上有________;(4)________和________在游泳;(5)________和________在快樂地跑著。

以上兩個案例的設計是一年級學生最喜愛的形式,圖文并茂。案例一改變了單調的默寫拼音的聲母、韻母。這樣的命題降低了難度,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案例二讓學生在直觀的圖畫中,理解了詞句,培養了語感。

(二)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因此,在命題設計中應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鍛煉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生活中處處皆語文。語言文字的訓練應該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鍛煉。

案例(2007年揚州市廣陵區小學畢業試題):習作。日常生活中,我們雖沒有那么多的大喜大悲,但平淡中處處有真愛(與前面出現的短文內容相關)。請選擇你身上的一個愛的故事,寫下來。

在生活中學習語言,積累詞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盁o心插柳柳成蔭”,這是一種由課內向課外知識的自覺補充和延伸,是“大語文”教學觀念的體現。

新課程規定,習作的命題教學應生活化,盡量讓學生個個有話可說,有情可表,這就要我們制定靈活、自由、寬泛的習作命題,盡可能地面向學生的學習實際、挖掘其生活積累。案例中的習作提示成為一個引子,誘發出學生豐富的生活閃回和情感記憶。

(三)貼近學生的情感意向

我們的命題設計可采用小學生喜歡的形式,如,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故事表演,檢驗口語交際能力;評選出朗讀能力強的學生,組成“小小專家組”,檢測朗讀水平;以家庭為單位,合辦“親子手抄報”,檢測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命題的形式多樣有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命題應做到“三重視”

(一)重視“基礎性”

“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闭Z文學科的基礎性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巧、基本能力、基本態度。命題應包括拼音、字、詞、句、段、篇以及聽說讀寫等各個知識點、能力點,以及基本的學習方法、習慣等。新課程要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但并不是不要基礎。當然這部分的命題應避免讓學生死記硬背。

案例(2007年揚州市廣陵區小學畢業試卷):填空。你的同伴總是沉迷于網絡游戲,不思進取,你可以用一個名句勸導他:________;當他抱怨學習太苦時,《三字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許能給他一些啟發。

往年檢測名人名言、成語等,經常讓學生默寫或補充半句,而這個案例,提供給學生運用環境。

(二)重視“靈活性”

所謂“靈活性”,即根據命題的需要、巧妙設置發散性題目,來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

案例(2007年揚州市廣陵區小學語文畢業試卷):第四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短文略)請你為這則通訊報道設計一個標題:________;讀了這則報道,請你設計一條公益廣告,倡導人們維護人與自然和諧關系:________。

此題設題靈活,很有創意,有極強的語文味。

(三)重視“綜合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課程。語文課程目標是綜合的,語文學習的內容是綜合的,學生的語文能力是綜合的,涉及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我們的試卷,要測試學生的多種能力。

案例(三年級):品味古詩。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詩仙”和“詩圣”的兩首古詩,我喜歡其中的《》,下面是我對這首詩的研究:(1)這首詩應該用________語氣來讀,它表達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2)我會默:________;(3)我會畫:________;(4)我還知道他寫過《 》、《 》。案例檢測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三、命題應注重“兩加強”

(一)加強“多元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是“學生個性行為”,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語文課程本身具有重情感體驗、重感悟的特點,自然學生對材料的反映也是多元的。所以,命題的設計也要具有相當的開放性,給學生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命題時,可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的題目內容。

案例(三年級):填空。你最愛讀的課文是________,因為________;課文中出現了不少人物,你最喜歡________,因為________。你最愛讀的課外書是________,因為________。

這些題目均為學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發表獨立見解的多元空間。

(二)加強“課內外的適度延伸”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課本內容適度延伸。作為命題,就要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把相關的知識向課外延伸,有效地指導課堂教學。

如,案例(二年級):課文中“烈日當空,連樹的葉子都曬蔫了”,這是對“驕陽似火”最好的解釋。生活中,“驕陽似火”還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等。再如,三年級練習中,學習了成語“刮骨療毒”, 可設計命題檢測學生是否了解這個成語典故,主人公是誰等。

命題內容延伸到了課外,使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將視野延伸到了課外。這就是“大語文”教學觀念的體現。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的命題應順應時代,與時俱進,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應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的作用,成為促進教學相長的良好載體。

猜你喜歡
課外命題案例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樣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設計
圓錐曲線的兩個孿生命題
淺談“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稿卷
否命題與命題的否定辨析
難以一致的統計結果
取經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