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后一支騎兵

2009-12-01 08:44
章回小說·中旬刊 2009年10期
關鍵詞:軍刀騎兵方隊

騎兵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兵種已退出歷史舞臺,成為了神秘與傳奇的象征。騎兵在我軍歷史上曾創造了輝煌的戰績,建國后的國慶大閱兵中,騎兵共受閱4次?!鞍偃f大裁軍”時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得以保留的內蒙古騎兵第1營被稱為“最后的騎兵”。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所舉行的歷次閱兵式中,騎兵共受閱4次,其中內蒙古騎兵部隊參加了3次。第一次是開國大典,華北軍區騎兵師參加了檢閱。第二次是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周年之際,內蒙古騎兵第2師接受檢閱,贏得了很高的聲譽。第三次是1953年國慶4周年時,內蒙古騎兵第5師中的一個團參加了檢閱。第四次是1954年,仍由內蒙古騎兵第5師某團參加。此后歷次國慶閱兵,騎兵隊伍再未出現。

漫長騎兵征戰史

人類圈養馬匹的歷史并不長,大約在5000~6000年前才開始大規模的馴服馬匹。隨著歷史的進步,人類的戰爭已經從部族爭斗發展到了國與國之間大規模的戰爭,為了提高戰斗力,人們開始考慮用馴服的動物作戰,以期在戰斗中獲勝。于是,人類冷兵器時代最強悍的戰爭機器——騎兵誕生了。

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騎兵出現在3000年前的亞述王國,我國的騎兵則最早出現于戰國時代,當時地處北疆的趙國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開始進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中國的騎兵就此走上了歷史舞臺。秦漢時期,中國的冶金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弓箭為首要武器的騎兵就開始變得不太重要。北魏時馬鐙出現,騎兵可以更輕松的在馬上做各種動作,人類戰爭史迎來了騎兵無敵的年代。后來,人們為了對抗騎兵的沖刺,對弓弩作了極大的改進并且用上了鋒利的鐵質箭頭,這對于騎兵脆弱的裝甲來說是致命傷害,騎兵開始走了下坡路。直到明末,騎兵又一次迎來了它的輝煌——蒙古騎兵的崛起。蒙古騎兵不論在個人生存能力還是集團作戰方面都堪稱冷兵器時代的強者。進入20世紀火槍技術使得步兵在遠距離殺傷上又一次走在了騎兵的前面,在高速的子彈面前,任何鎧甲都變得脆弱和可笑,士兵們基本上又回到了布衣防具時代??墒?就在大家認為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將要淡出歷史舞臺的時候,騎兵卻迎來了又一次的巔峰。因為當時的火槍發射以后,填彈時間比較長,留給了騎兵足夠的突擊時間,并且因為步兵都是布衣,騎兵高高舉起的馬刀一個回旋就能把頭割下來,這種殺戮的震撼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蘇聯紅軍的騎兵是這個時期的精英。隨著坦克的發明,騎兵走向真正的沒落。以馬背為生的騎兵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各國保留的騎兵部隊大多是為了儀仗檢閱之用。

騎兵的榮耀

在人民軍隊征戰史上,騎兵是一支能征善戰、功勛卓著的英雄部隊。我軍騎兵誕生于紅軍時期,抗日戰爭中迅速發展壯大,解放戰爭中達到鼎盛。英雄的騎兵部隊馳騁疆場,奮勇殺敵,高峰時期全軍共編有12個騎兵師。作戰時數十萬匹戰馬奔騰如海洋,方圓數千公里的西部草原上都是人馬營地,锃亮的馬刀高高舉起時,草原上豎起一片白色的森林。威震敵膽的鐵騎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勛。

1950年8月,剛剛洗去剿匪征塵的內蒙古騎兵第2師,光榮接受了參加國慶閱兵的任務,全師每個人的心,從那時就沸騰起來了。要接受自己領袖的檢閱,要在自己國都的柏油路上馳過,要同自己的兄弟部隊相會,這怎能不使人興奮歡騰呢!全師指戰員緊張地進行著出發前的準備。根據閱兵指揮部的安排,他們馳騁千里,從哲里木盟通遼市來到了北京郊區的清華園。到達駐地后,干部戰士不顧長途跋涉的疲勞,從9月1日起即正式轉入訓練。在訓練中,干部戰士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反復演練,一絲不茍。經過數星期的人馬訓練,隊列更加整齊,對馬一喊“立正”,它們便豎起耳朵,停立不動。大家也很認真,一排排的行列,從第一個人的側面看不見另一個人的臉。當地老鄉看著這樣的部隊,常豎起大拇指。為了使戰馬編隊更為美觀,全師按馬匹毛色分編成白、紅、黃、黑四色方隊。這樣從方隊的整體上看,就像一幅生動美麗的油畫一般。當年的《內蒙古日報》曾以《接受毛主席檢閱》為題作了這樣的報道:“在京郊的一條公路上,飛揚起煙霧般的塵土,騎兵們騎著駿馬,忽橫忽縱地變換隊形。北京的初秋,依舊是異常炎熱,準備受閱的戰士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累,反復練習動作,做得一回比一回好,但這些人并不滿足,還是一個勁地練下去……”

國慶日清晨,騎士們出現在萬眾歡擁的北京東單大操場。朱德總司令乘檢閱車徐徐行駛在騎士們面前,并高喊“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口號,全師指戰員用民族語言回答著:“滿達!滿達!滿達!(萬歲的意思)”檢閱之后的分列式,騎兵師隨著坦克、摩托、步兵、炮兵部隊縱馬馳向天安門。連騎兵自己都沒有想到,騎兵方隊是最受歡迎的方隊,博得了觀禮者的一致贊揚。

1953年的國慶活動,騎兵受閱任務是由內蒙古騎兵第5師中的一個團擔任的。該團接受任務后,為了適應北京的氣候和環境,高標準地完成任務,他們于當年6月份就提前來到了京郊太平莊地區。當時的居住條件比較困難,一部分同志住在老鄉的空閑房子內,一部分同志則住在帳篷內,馬匹以排為單位飼養管理。由于北京的夏天非常炎熱,根據蘇聯顧問的要求,他們還給馬搭了席棚。為了使馬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和音響,師宣傳隊還派出幾位同志專門在訓練場上敲鑼打鼓,鳴放鞭炮,進行適應音響的訓練。戰士們除每日參加訓練外,還要飼養和洗刷馬匹,尤其是進入預演階段,不僅要求干部戰士著裝整潔,而且還要求每人騎乘的馬要刷洗得像綢緞那樣光亮,馬鬃、馬毛一般長,連馬蹄都不能有一點污漬,并要用光亮油擦亮。這樣繁重的工作,全體指戰員沒有任何怨言,他們總是用大量的休息時間完成。正因為大家為高標準完成任務付出了心血,第一次預演就受到了軍委領導的表揚。

1953年10月1日,受閱的騎兵部隊按照閱兵指揮部的要求,準時到達指定地點。為了使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保持清潔,受閱這天,部隊還專門把勤雜人員組織起來,各持掃帚、簸箕,準備在騎兵方隊站立和通過的地方掃清糞便。在軍事院校學員方隊和步兵方隊通過之后,內蒙古騎兵雄赳赳地緊跟行進。由黃色、棗紅色等不同顏色馬匹組成的騎兵方隊在旗手、指揮員率領下人馬整齊地快步前進。全體指戰員個個精神抖擻,各隊踏著《騎兵進行曲》的旋律英姿勃發地通過了主席臺,廣場上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受閱典禮結束后,閱兵總指揮部按照中央軍委首長的指示,特意給內蒙古騎兵部隊安排了參觀、游覽和文藝演出,每一個人都留下了永恒的、美好的記憶。

誰在躍馬揮刀

大規模戰爭結束后,人民軍隊開啟了現代化建設新發展時期,隨著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騎兵的戰斗功能逐漸為摩托化、機械化部隊替代,騎兵作為一個兵種退出了我軍序列,全軍僅象征性地保留了部分騎兵營隊,以適應西部邊防特殊自然環境的戍邊需要,擔負影視片拍攝和參加民族地區重大慶典禮儀等任務,向人們展示這一古老兵種的獨特風貌。

內蒙古騎兵第1營是得以保留的騎兵營隊之一,這些年來他們曾創造了非凡功績:1993年12月8日,黃河磴口段由于巨大冰凌連續撞擊出現了決口,騎兵營接到搶險命令后,發揮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全營僅用3個多小時就趕到100多公里外的黃河決口處,經過8個晝夜的奮戰,終于堵住了決口,受到上級的表彰;1996年6月,包頭地區發生地震,騎兵營長途機動趕赴災區搶險,被災民們譽為“鐵騎救星”;1996年秋季,北京軍區在內蒙古舉行“聯合戰役演習”,紅軍騎兵部隊在復雜地形上飛馳自如,斷了藍軍后路,使藍軍終成甕中之鱉。而目前騎兵營作為機動性最強的兵力,一直擔任巴彥淖爾軍分區的戰備值班分隊。

“面對敵方機槍的扇面掃射,他們高舉著馬刀,馬刀與身體是一條直線,同馬背形成45度夾角。蒙古馬在槍聲中永遠向前奔馳。他們的主人把馬鐙踏直,吶喊著往前沖。這是一種決死的狀態。當遇到敵人時,騎兵把馬刀向左晃一下,然后右劈,那個刀下鬼可能連頭帶肩膀全被劈下了……”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在散文《騎兵流韻》中的這段描寫,曾深深地刻在人們的腦海里。他說,“就殺人的方式而言,騎兵比步兵更直接也更令人戰顫?!眱让晒膨T兵營的戰士向記者介紹起騎兵的象征物——馬刀,正式的稱謂是騎兵軍刀。

現在我軍騎兵使用的軍刀叫做65式騎兵軍刀,它是1965年由南京某軍工廠生產并列裝的。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騎兵大部分沿用繳獲侵華日軍騎兵的“三十二年式騎兵軍刀”,也許是用得太順手了,解放后我軍的制式騎兵軍刀就是在對這種戰利品進行借鑒的基礎上設計的。但是,騎兵營的大部分官兵更愿意相信,他們手里的軍刀為抗日名將彭雪楓所設計。據說1941年,新四軍第4師組建騎兵團時,戰術、技術都學習蘇聯紅軍騎兵,故被稱為“紅色哥薩克”。但自幼習武、精通刀術的師長彭雪楓卻沒有采用蘇軍的高加索式馬刀,而是博采眾長親自設計了一種馬刀。這種馬刀刀身頎長,刀背輕薄,鋒利異常,戰士們稱之為“雪楓刀”。在1942年洪澤湖地區沙山集一戰中,手持雪楓刀的騎兵團戰士僅用9分鐘就將300余名日軍砍倒大半,其余日軍因恐懼而投降。

騎兵們在選擇自己所佩的軍刀的時候,已經在內心強化著一種騎兵精神和傳統?,F役的65式軍刀刃長96厘米,精鋼打造,刀身鍍鉻。重1.85公斤的馬刀揮舞起來,缺少膂力是很容易傷著自己和軍馬的,所以只有那些資深騎兵的馬刀才會開刃,新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

在已經擁有隱形戰機和巡航導彈的時代,這支最后的騎兵每天仍然操練著傳統的騎兵科目:馬上斬劈、乘馬射擊、馬場馬術、乘馬越障、野外騎乘、騎兵閱兵式。雪亮的軍刀,烏黑的鋼槍,矯健的駿馬,威武的騎士,馬隊在古陰山腳下縱橫馳奔,卷起滾滾黃塵。午后的陽光下,刀光熠熠,馬蹄生風,沖在最前面的一名騎手手擎一面紅旗,旗上印著“騎兵第一營”五個金黃大字。

在開闊地上,150米的距離內豎著高低不同的7個人體目標,低的離地40厘米,模擬俯臥的敵兵;高的170厘米左右,仿佛站立的敵兵。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騎手策馬而來,在疾速奔馳中,從刀鞘中掣出馬刀舉過頭頂,接近低姿人體目標時,騎手身體傾向馬體右側,右臂揮刀砍下,模擬的“人頭”瞬間滾落塵埃。這些最令人震撼的斬劈功夫,最初卻是騎在墻頭上練出來的。由于新兵膂力不足、騎術欠精,如果直接上馬練習揮刀難免閃失,于是騎兵們創造性地發明了斬劈練習“三部曲”:先平地、再騎墻、最后上馬。騎兵營營房后面的圍墻低矮寬闊,猶如馬背,表面水泥早已被磨得光滑,這是一代代騎兵們騎墻揮刀的結果。

盡管騎兵已少到不足一個團,但全軍仍保留著甘肅山丹、內蒙紅山兩個軍馬場。每年八九月份,有數十匹新馬從那里被征接入伍,補入騎兵部隊。這些馬可能是蒙古馬、伊犁馬或者山河馬。最多的是蒙古馬,它們雖然體形不甚高大,但是奔跑如飛,且耐力極好。騎兵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就是圍繞著軍馬而展開的,飼喂軍馬、打掃馬廄、釘馬掌、調教軍馬、軍馬衛生和防病等。馬廄和馬場在距離兵舍不足百米的一個院落,里面有幾間小屋,常年住著一些勤勞而辛苦的騎兵,他們是馬廄值班員和馬廄值日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叫做馬勤務——為軍馬所進行的勤務。騎兵們把軍馬稱做“無言的戰友”,只有在騎兵部隊,才能體味騎手和軍馬這種神奇的關系和難以言表的感情。

當一代代騎兵們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生命融進了這個古老而光榮的職業,他們的價值早已超越了自身的存在。他們建立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騎兵的榮譽,它將永遠銘刻在人民解放軍的史冊上。

來源:西祠胡同論壇、人民網

猜你喜歡
軍刀騎兵方隊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騎兵之敗
值得回味的閱兵亮點
2009 國慶60周年閱兵
騎兵與綠手(大家拍世界)
受降過程中對日本軍刀的處置方式
舊日本帝國軍刀呈現(上)
勝利日大閱兵
軍刀的演變
美國軍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