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高等教育的發展及啟示

2009-12-23 03:39洪希佳
教育前沿·綜合版 2009年10期
關鍵詞:印度人才發展

洪希佳

中國與印度均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其國情也基本相似。通過分析印度教育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對于探尋適合我國本土的教育發展模式具有啟示意義。

印度教育的發展與問題

1.印度教育的發展

通過中小學長期的教育,學生作為一個受教育者由稚嫩走向成熟,同時也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學習到各種能力。一個人學習到得東西越多,他的生產能力就越強。在盧卡斯的新經濟增長理論中,人力資本內生于經濟增長模型之中,人力資本積累是經濟增長的基礎,通過推動技術進步和資本收益率的提高,從而使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印度高等教育的發展充分反映了這一特點。

印度政府將高等教育投資視為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內在驅動力,將高等教育視為人力資本投入的核心。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印度政府所承擔的高等教育經費逐年增加,學院數、在校生人數逐年增加印度政府將高等教育投資視為其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因此對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逐年增加,如圖2-1所示。

伴隨著政府對于高等教育的大量投入,印度的大學數和學院數目均快速增長: 11951年印度僅有750所學院,到1971年發展到3604所,及至1998年印度已有學院10555所。于此同時,在校學生數也在不斷攀升,其增長最快的是1970-1971年,學生數平均增長率高達13.4%,與同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為4.7%,日本為5.5%,最高的瑞典為8.5[5%。目前,其整體高等教育規模僅次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使印度一度成為世界第三科技大國和人才大國。

2.印度教育的問題

印度高等教育發展迅猛,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基礎卻未給這些人力資本提供充足和適合人才技能發揮的工作崗位,換句話說,人力資本投資——收益——投資的“新陳代謝”不良,由此出現了很多的現實的問題。

1)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

獨立后的印度大學生的失業情況一直就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社會要發展,很多崗位需要高級專門人才。但是卻造成了教育與就業之間的惡性循環。人力資本的迅速“攝入”大大超過了社會經濟基礎的“消化”能力。如表2-1所示印度登記的求業人數,大學錄取生以及畢業生和研究生的求業人數增長速度很快,從50年代到80年代末一直保持快速上升的態勢。失業不僅造成人才浪費,而且使得大量優秀人才外流。因此印度學者奈克曾指出,“不幸的事實是,擴充是如此巨大,以致現在中學和大學畢業生的供應遠遠超過了人力需求和就業機會,受過教育的失業者與年俱增”。

2)人才外流嚴重

由于國內物質資源有限,就業機會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印度人才大量外流。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就有大量優秀的科技人員涌向美國、英國和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等一些經濟相對發達國家。印度科技人才外流情況如圖2-2所示,流失情況仍然處于上升階段。截至2005年底,印度外流的科技人才總數已近60萬人,幾乎38%的美國硅谷工作人員來自印度,而印度發展最快的IT產業的人才外流的問題最為嚴重。正如美國比較教育學家阿諾夫說“印度是一個向西方輸送高級人才的凈出口國”。

從人力資本的角度,除了大學生嚴重失業因素以外,筆者認為影響印度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規劃沒有與實際需求掛鉤

印度的教育投資一直存在著“投資饑渴癥”心理,竭盡全力的擴展高等教育的規模的并且出現了違背教育規律和實際社會需求,出現了很多學無所用的現象。也就是說,人力資本的知識結構完全沒有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那么也就不能有效的提高收益率,即更談不上經濟的快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收入工作條件、社會認同、政治前途的不同要求和喜好會使得求職者作出不同的選擇。特別是在印度獨特的種姓制度的文化背景之下,使得高等教育成為“脫胎換骨”的有效途徑之一。 此外,對發達國家文化的追捧以及本國和他國外收入的差距,也是導致這些人才流向國外的原因之一。

(2)政治體制因素限制人力資本增值

在印度由于官僚體系的多方面的管制,使得處于這一階層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多的福利和發展機遇,以至于各種專業技術人才對此趨之若鶩。這對于人才本身而言,學非所用,對國家更是一種極度的資源浪費。人力資本的增值需要的是平等自由的競爭人才市場和寬松靈活的制度。當然,還有按勞分配應有的收入,因為人力資本本身具有功利性,是其所有者用來謀取生活資料的一種手段。另外,印度很多官僚中就存在著對“人才外流”現象坐視不管或者對人才回流者漠不關心的態度,使得人才的自由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人力資本作用發揮缺乏一個良好公平的環境。

印度教育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1.統一規劃教育投入,形成人力資本的良性互動

在印度過分重視高等教育而輕視初等教育投入帶來的另一不良后果便是文盲人口。在印度,6-14歲的兒童只有四分之一完成初等教育,而我國的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到90%以上。古語有云:“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印度初高等教育之間的巨大落差,構成了制約印度教育發展的巨大瓶頸。

有關研究表明,近年來印度的初級教育人力資本投資加大,其對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而中國則不同,因為中國中小學義務教育已經普及,小學在校學生率是比較穩定的,與持續增長的相關系數小。由此可見,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并非是盲目的越多越好的,它需要依托社會整體的教育基礎和經濟發展狀況。在印度,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人力資本投入之間的巨大差別,將會使得教育這一人才“生產鏈”脫節?;A教育的給養不足,會導致高等教育的人才來源相對較少和基本素質的下滑,最終導致對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本的投入出現過剩的情況,導致資源浪費。要使得各個層級的教育形成良性互動,相互牽引,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速度和質量。

2.正視人才外流成因,積極采取措施吸引高層次人才回流

中印兩國都面臨著人才的大量外流的現象。分析其出國原因無外乎派遣國的排斥因素與接受國的吸引因素,調查表明中國留學人員對國內的排斥因素主要集中在知識分子社會地位、政治環境、工資待遇與生活條件、工作條件與展現才能等幾個方面,另外更有許多人天真地以為出國留學就是大學的國際化潮流,事實上,這構成這種交流的主體恰恰是單向的輸出。

人才外流意味著基礎教育階段所積聚的中國人力、物力和財力,被統統轉移到其他國家,被其他國家吸收。一方面是發達國家不斷“掠奪”精英人才,另一方是發展中國家辛辛苦苦積蓄力量培養這些人才的投入都付諸東流,這是一種赤裸裸的人才掠奪。在這一點上,印度和中國遭受著同樣的命運。有鑒于此,吸取印度人才外流的教訓,制定出合理的大學體制和推行大學科技政策,調動人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至關重要。

猜你喜歡
印度人才發展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如果可以去印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毛遂自薦
教師發展
最高警察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