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現代教育體制中的傳承

2010-01-20 09:26許文釗
廣播歌選 2010年8期
關鍵詞:木卡姆維吾爾新疆

許文釗

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在高校的學校教育體制中的傳承現狀。為此筆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范圍內選擇了已開展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教學的兩所高?!陆囆g學院和新疆師范大學作為調查對象。本文的方法與目的,是以實地調查為主要手段,以這兩所高校開辦木卡姆專業和開展木卡姆課程教學的經歷、經驗和教訓為切入點,對新疆地區維吾爾木卡姆從傳統的民間傳承,進入現代學校教育體制傳承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系統的觀察、描述、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維吾爾木卡姆學校教育傳承

維吾爾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術卡姆”,其保護與傳承正面臨著危機,尤其是在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如何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成了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令人堪憂的“維吾爾木卡姆”傳承現狀

木仁姆的傳統傳承方式,為民間“口傳心授”式的自然傳承;其中包括家庭傳承、社會民俗活動中的傳承、師傅帶徒弟的傳承等方式。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過去民間的自然傳承方式變得越來越脆弱,民間傳承的環鏈隨時都有斷裂的危險。正如周占先生所言:“人在則藝在,人去則藝亡?!笨梢哉f,如果傳承的環鏈一旦斷裂,譬如民間藝人一旦去世、放棄或退出,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就會隨著藝人的離開而消失。

2001年,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崔斌剮院長曾就木卡姆藝術對維吾爾族大學生進行過一個問卷式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大部分維吾爾族學生都聽說過維吾爾木卡姆,知道這是一部值得維吾爾人自豪的大型古典套曲,但坦承既不會唱也不會演奏木卡姆。究其原因是:過去人們的娛樂方式單一,每逢聚會或節慶等場合時,他們便吹、拉、彈、唱,載歌載舞,練就了能歌善舞的本領,因而本卡姆通過“麥西熱甫”等各種群眾性聚會,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得以傳承;而現在的娛樂方式增多了。承載木卡姆藝術文化的傳統民俗活動銳減,有的甚至已經廢棄,因此年青人就很少去學習演唱演奏木卡姆了。因而,如何適應現代社會,培養傳承人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

二、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教育傳承狀況調查與討論

在當代,歐洲模式的集約化學校教育已成為民眾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木卡姆的傳承不可完全游離于這個文化傳承的豐流渠道。2005年,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推出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第十條中,提出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五項保護措施;其中的“傳承”一項指出:“通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等途徑,使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后繼有人,能夠繼續作為活的文化傳統在相關社區尤其是青少年當中得以繼承發揚?!笨梢?,通過現代體制下的學校教育對年輕一代進行木卡姆傳承,應是一項重要手段。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目的明確,易于集中和大量地培養傳承人,對傳承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方面,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的木卡姆班和新疆師范大學的音樂學院,為全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的傳承作出了典范。

1951年在西安的西北藝術學院內,首次設立了新疆少數民族藝術系,招收音樂、舞蹈兩個專業,系主任是著名的舞蹈藝術家、后來的新疆藝術學院校長康巴爾汗。當時,少數民族藝術系開設一門特色課程——少數民族音樂。教授課程的教師是木沙江,他是現今在維吾爾族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和教學領域有名的大師之一,對維吾爾傳統音樂的研究功底非常深厚,無論是演唱還是樂器演奏方面。他開設的這一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對維吾爾木卡姆的片段學習,讓學生通過這一學習來了解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但是,盡管木卡姆教學一直以片段教授的方式持續進行,但由于當時(以及此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并沒有把木卡姆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因此無法提供系統的相關課程來對此課程予以支撐,也無法對木卡姆藝術進行系統的學校教授。直到1996年,新疆藝術學院在普通本科音樂表演專業開辦了木卡姆表演方向的課程后,木卡姆才被正式設立為一個專業,并通過多種課程開展系統教學。

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的木卡姆專業方向建立之初,其師資力量就相對強大。如艾捷克教師阿不都·克里木、熱瓦甫教師阿里木·卡的爾、彈撥爾教師米吉提、木卡姆演唱教師阿依?!す披?,音樂理論課教師蘇萊曼,學術顧問木沙江,客座教授周吉、周箐葆等,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都取得過很多的學術成果?,F在,新疆藝術學院木卡姆專業的主要師資,有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書記熱扎克,教研室主任米吉提副教授,艾捷克教師阿不都克里木副教授及阿不都許克爾,主任助理吾買爾博士,新疆藝術學院學報主編庫爾班江博士,聲樂教師艾買提江,維族揚琴(鏘)教師阿不都外力,維族笛子(乃伊)教師吾買爾江,彈布爾教師阿不都外力-沙它爾等。

木卡姆專業課程設置的結構為三部分,一是木卡姆相關的知識體系構成課程;二是音樂專業本科生應達到的相關要求的課程(包括視唱練耳、樂理、中西音樂史等);三是國家規定的相關課程(包括文化課、漢語、政治理論等)。第一部分是具有木卡姆藝術特色的課程,包括木卡姆的音樂結構(蘇萊曼講授),木卡姆的詩詞、木卡姆的發展史(周箐葆講授)、木卡姆的音樂形態(周吉生前講授)、木卡姆的表演(聲樂部分阿依?!す帕?,器樂部分米吉提、阿不都·克里木、阿里木·卡的爾講授)。

木卡姆高校教育實踐中,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缺少系統教材。由于缺少木卡姆教材,教師們曾在木卡姆的旋律下方用拼音寫上歌詞,實驗性地記錄下了五部木卡姆,作為專門教學用的輔助教材。木卡姆的間奏曲樂譜,也是高校教學中重要的器樂教學教材?,F已出版的主要教材有《彈撥爾練習曲及曲目集》《熱瓦甫練習曲及曲目集》學院科研處還組織教師編寫了輔助性教材《木卡姆民樂練習曲》《木卡姆視唱練耳教程》等?!赌究犯耪摗贰赌究犯柙~》《木卡姆音樂史》的教材正在籌備資料,組織人員進行編寫中。在編寫的過程中,秉承著通俗易懂的原則,注重木卡姆藝術中基本的知識、常識性問題,以便讓學生們能夠領會。

培養木卡姆“種子”人才,有助于傳承的持續發展。新疆藝術學院的木卡姆班迄今已開辦6屆,培養出上百名木卡姆傳承人才。新疆師范大學曾破例聘用了五名第一屆木卡姆班的畢業生,其中有教授維族揚琴的奴爾復擔·艾力、教授彈撥爾的哈斯木江·賽米、教授艾捷克的古麗扎爾·哈力克、教授舞蹈的買爾哈巴·米吉提、教授手鼓的熱扎克。之后,又聘用了一名彈奏熱瓦普的樂手阿里木江·吾布力。聘用這6位青年教師的意義在于,在新疆師范大學又建立了一個新的木卡姆教育傳承平臺,搭建起在師范院校進行木卡姆傳承的母基。新疆藝術學院木卡姆班第一屆畢業的學生,大部分被招進了新疆木卡姆藝術團;第二、三屆的畢業生除少數分配到木卡姆藝術團、研究領域和傳媒領域等之外,大部分去了基層工作。這些學生被鼓勵去地方的文化館、站工作,到新疆各地中小學做教師,到新疆地方師范院校(包括中師)做教師,作為“種子”人才將木卡姆傳承下來并傳播出去。

為了更好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木卡姆音樂風格,新疆藝術學院創建了“木卡姆教學、科研、實踐新體系的構建”三位一體的木卡姆專業教育模式,該科研課題并獲得“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及“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好成績。這種教育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單純依靠樂譜為依據的舊的教學模式,聘請民間藝人進課堂,帶學生深入民間到吐魯番、麥蓋提、喀什、哈密、莎車縣等木卡姆發源地,去現場親身體驗學唱學奏木卡姆,同時在課堂與專業教師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并讓學生走上舞臺進行實踐。新疆藝術學院木卡姆樂團多次走出國門,先后出訪泰國、日本、伊朗、土庫曼斯坦等國;新疆師范大學在音樂學院整體的范圍內搭建了實踐的平臺和機構,組建木卡姆民族樂團。2009年到香港與擁有世界影響力的香港中樂團聯合舉辦了兩場高水平的晚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多元文化價值觀。過去國內藝術教學深受歐洲教育體系的影響,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規格等方面采用“歐洲中心”的單一模式,忽視了地域性的文化資源在教育中的利用。我們應提倡要把中國傳統音樂納入到學校的教育中來,正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建立自己的體系,培養出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率先在全國實行了“雙重樂感理論與實踐”的課題研究,在這樣一個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同時也領悟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三、結語

不可否認,新疆藝術學院術卡姆專業班、新疆師范大學音樂系木卡姆民族樂團對木卡姆的傳承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績,為聯合國“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進入高等學府進行有組織、有規模的教習做了有益探索。

猜你喜歡
木卡姆維吾爾新疆
探析維吾爾文學作品中的生態女性主義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在新時期的傳承發揚路徑探討
從樂律學特征談維吾爾木卡姆的文化屬性
新疆多怪
樂舞之魂木卡姆
木卡姆:琴弦上的家園
被木卡姆勾走“魂”的人們
新疆對外開放山峰
新疆對外開放一類口岸
新疆小巴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