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與宗教多元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010-03-14 02:37張鳳梅郭長剛
世界宗教研究 2010年6期
關鍵詞:猶太教世俗化基督教

張鳳梅 郭長剛

2010年8月16日-18日,由上海大學全球學研究中心策劃、并與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聯合主辦的“全球化與宗教多元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行。為充分體現“全球性”和“多元化”特色,尤其是為了使通常被“邊緣化”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不致處于“失語”狀態,本次會議特別邀請了來自阿根廷、烏拉圭、美國、埃及、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烏克蘭、德國、印度尼西亞、印度、日本、香港及中國大陸等15個國家與地區的近40位學者出席,在地域上覆蓋了北美、南美、非洲、東歐、西歐、東亞、南亞及東南亞,在宗教與文化上則涵蓋了基督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儒教、巴哈伊教以及一些新興的宗教崇拜形式。應邀做主題發言的知名學者包括:美國科學研究宗教學會前主席、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宗教系韋德·克拉克·魯夫(Wade Clark Roof)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系何光滬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維·拜勒(David Biale)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吳梓明教授等。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包括:1)宗教多元主義;2)新興宗教運動;3)宗教與政治問題;4)世俗化命題;5)文明沖突與身份認同問題等。

1、宗教多元主義問題

韋德·卡拉克·魯夫教授以“宗教與社會團結”為題,利用查爾斯·泰勒劃分的杜爾凱姆譜系分析了宗教與社會統一之間的關系:1)古典杜爾凱姆式(paleo-Dukeiheim),即把宗教作為社會團結的主要方式;2)新杜爾凱姆式(neo-Dukeiheim),是指面對社會動蕩與危機時依然尋求宗教來恢復社會秩序;3)后杜爾凱姆式(post-Dukeiheim),是指在現代世俗多元化背景下宗教已不再是維護社會團結的唯一手段。

印度加爾各答大學哲學系教授迪利普庫馬·莫漢塔在“印度的多元主義邏輯”中認為,多元主義的關鍵在于處理“我與他者”的邏輯關系。多元主義對話意味著各宗教間和諧共處,而不是把對方看作比自己低劣。吳梓明認為指望在神學世界解決宗教差異與沖突問題不是現實的,只有把目光從神學世界拉回“此世”,即共同關注“人類生命實體”(reality of hmuan life),共同關心人類所面臨的環境保護、艾滋病流行、恐怖主義威脅等問題,才能實現宗教間融合共處、“和而不同”的愿望。

2、新興宗教運動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教授霍艾昆·阿爾格蘭迪教授以“全球化、巨型教會與政治”為題,分析了巨型教會的結構模式及其政治含義。自下而上建構出金字塔式的由少數精英分子構成的領導核心,不僅有利于教會的統一,更有利于表達信徒的政治訴求,使教會領袖在公共領域擁有更多的權力,發揮更大作用,從而也會造成更大的社會與政治張力。烏克蘭葉夫·多狄那教授在“烏克蘭獨立二十年后的新興宗教運動”中指出,新興宗教運動往往會受到社會的排斥,與主流或傳統信仰形式形成張力。斯洛伐克盧西亞·格雷斯科瓦教授分析,新興宗教運動也常被與暴力和社會安全等聯系在一起,作為一種道德恐慌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3、宗教與政治問題

何光滬教授以“龍”與“鴿子”作為象征,分析了中國社會背景下世俗政權與基督教之間的互動關系。他認為,自西周時期以降中國社會就逐漸形成王權高于一切,國家利益高于公民利益的思想傳統?!皣鴻嘀髁x”(statism),以“龍”作為其象征符號。與強大的國權主義相反,基督教在中國的命運就像只“鴿子”。自唐代景教開始,基督教在中國的三起三落都與國權主義密切相關,兩者此消彼長呈現負相關關系。當國權主義強盛時,基督教就要遭受厄運;當國權主義的實際影響力衰落時,基督教就迅速發展。華東師范大學李向平教授在分析佛教與基督教在中國社會發展的不同軌跡時也認為,佛教在中國興盛,一方面是歷史原因,一方面是與政府合作的結果;而基督教是體制性很強的宗教,具有封閉性的組織特征,信仰認同感強,其與世俗政治發生沖突是很容易理解的。

埃及開羅大學帕金納·厄爾·薩爾克韋教授在“埃及的伊斯蘭一世俗關系”中指出,把伊斯蘭世界簡單劃分成世俗的或伊斯蘭的這種二元對立的分析模式不合時宜,亦不能反映后現代時代全球化過程所激起的神圣與世俗交融互動的復雜現實。實際上,使用世俗/伊斯蘭綜合治理模式(hybrid models of governance)已成為伊斯蘭國家政治控制的基本手段。

這一綜合治理模式的理論認知框架在于:在后現代時代,將公共/私人領域、政治/道德、世俗/宗教截然分開的做法在現實世界是行不通的。并且,這種貌似中立的立場以及將宗教從公共領域排除的做法也忽略了歷史上宗教對公共事務所做出的貢獻。在人類聯系愈來愈緊密的全球化時代,“后世俗意識”認為公共領域包括世俗與宗教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且相互轉化。因此“綜合治理模式”與“混合公共領域”的概念應運而生。伊斯蘭世界普遍采取半世俗/半伊斯蘭(partial secularism/partial Isiam)的治理模式,即政治上是世俗的,在社會、文化、個體層面則是伊斯蘭的。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帕拉瑪蒂納大學蘇拉諾博士認為采取暴力恐怖手段譴責、襲擊非伊斯蘭團體,危害民主進程。進步主義伊斯蘭團體試圖遏制這股潮流,推行反暴力、宗教多元主義與宗教間對話的主張。這些組織主要是伊斯蘭非政府組織,他們主張把伊斯蘭看作一整套價值觀,而不是全國化的政治信條,因而致力于促進伊斯蘭與民主、人權、多元主義、思想自由、性別平等、進步等現代觀念的融合。上海大學劉義博士則從理論高度概述了全球宗教與政治間的邏輯關系,認為政教關系主要是認同、權力與暴力三者之間的關系,認同是基礎,暴力是表現,權力是將二者聯系起來的中間邏輯。這三者構成一個有機的連續體,影響政治的變遷。

4、世俗化命題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拜勒教授在“并非在天堂:猶太人世俗觀探源”認為,猶太教世俗化的動力其實來自猶太教內部。在過去三百年間,斯賓諾莎、海涅、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世俗思想家開創的世俗思想傳統,其實是盜用猶太教中的“上帝、摩西五書、以色列”這三個傳統范疇并賦予新含義的結果。比如,在斯賓諾莎筆下,上帝擺脫了超驗性變成自然,摩西五書被剝奪了神啟地位變成純粹的歷史、文化文本;以色列也變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大衛·彼卡斯教授卻不認可這一觀點,他認為猶太教的世俗化主要來自對外部世界的反應。在他看來,“愛猶主義”(philosemitism)是導致猶太教世俗化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表現出親密、友愛而欣然接納彼此的不同時,猶太教便開始世俗化了。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_爾·貝克霍斯教授著眼于分析當今世界猶太教的狀況,她指出,盡管美國猶太教中現出了像西歐基督教一樣嚴重世俗化的景象,但是多數猶太人仍然以各種方式堅持自己的宗教認同。南京大學徐新教授認為猶太教世俗化并非是壞事,這是猶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適當調整,改革派的出現是為適應現代主流社會生活,極端正統派的出現則可以使改革派不至于走得太遠。兩者相互制衡保證了猶太教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

5、文明沖突與身份認同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院黃維珊博士、杰奧爾杰塔·那札斯卡教授分別以紐約華裔移民和保加利亞伊斯蘭移民為例,分析了主流基督教信仰與移民信仰之間的張力。反觀中國,明清之際耶穌會士人華亦引發了主流儒教文明與外來的基督教文明的碰撞,在那次碰撞中,儒教不幸被剝奪了宗教性。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在“儒學的宗教性”指出,把儒學判定為不具有宗教性始于禮儀之爭期間的耶穌會士,他們從西方中心主義出發,故意把儒學說成只是一種世俗學說,并不是真正的宗教,這樣就無形中反抬高了天主教的地位。此后的中西方哲學家如黑格爾、韋伯、馮友蘭、李澤厚、張岱年等人都沿襲了這一說法,把儒學打人世俗學說范疇。小原克博教授以日本宗教和伊斯蘭教為例,對基督教神學多元模式進行了批判。復旦大學吳正選博士探討了巴哈伊教在聯合國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湖南師大歐理慧博士分析了19世紀美國巴特勒法案對福音派新教流行所起的推動作用;華東師大陳赟博士以一個中國鄉村基督教會信徒葬禮儀式為例分析了基督徒身份與當代文化傳統之間的張力,廣州大學黎志敏教授分析了儒教作為世俗宗教的典型特征。

總之,本次研討會充分討論了全球化背景下宗教研究領域的一些熱門話題,也為國內外學者搭建了溝通、理解、互動、交流的平臺。

猜你喜歡
猶太教世俗化基督教
王碩小說的消費主義特征
枕槍而眠
海涅作品中的猶太性
論高科技時代的佛教
論佛教的與時俱進
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映射
試析多神教學者眼中的“叛教者”皇帝拜占庭皇帝朱利安研究系列論文之三
兩個K
淺談古希臘藝術,基督教藝術與文藝復興藝術間的關聯
藝術鑒賞話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