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經濟發展與本科層次職業型人才的培養

2010-04-04 01:52李福英
城市學刊 2010年4期
關鍵詞:集群院校人才

劉 耘,李福英

(長沙大學,長沙 410003)

LIU Yun, LI Fu-ying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3, China)

社會經濟發展與本科層次職業型人才的培養

劉 耘,李福英

(長沙大學,長沙 410003)

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高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的轉型的經驗表明: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類型多樣化、合理化的共同趨勢。在這一背景下,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學習能力、創業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職業型人才理應成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產業結構;產業集群化

經過2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培養已經得到長足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結構的轉型,迫切需要培養本科層次職業型人才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人才結構與人才層次改變的需要。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配置的新要求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高等教育與經濟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經濟是影響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不但為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保障,同時,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對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類型、層次與規格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適應并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培養所需要的勞動力去推動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一)產業結構的調整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以適應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發展的趨勢,我國著力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近20多年的整體發展趨勢是:產業結構從低價值型向高價值型升級,三大產業之間的比例關系有了明顯改善。第一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同時內部結構逐步得到改善。第二產業內部結構得到升級,一般加工制造業的比重有所下降,以電子及通信制造業為中心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增長,并為其他行業和領域提供了先進的技術、裝備,且將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未來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向更高級別的轉變,將通過以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協調發展來完成。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僅是提高產業發展技術裝備水平,為知識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的需要,而且是為改造傳統產業提供技術保證。

從宏觀上而言,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與優化對人才的層次與類別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各層次的學術型(理論型)人才,又需要更多的各層次的職業型(應用型)人才,且人才的層次和類型要形成一個適當的結構和梯度,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從微觀上而言,據調查,用人單位急需的不是學術型人才,而是面向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職業型人才,不僅需求量大,而且在層次上需求多樣化,既需要中、??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還需要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也需要研究生層次的職業型人才。當前,由于我國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力發展,本科層次的學術型人才趨于飽和狀態。然而,針對職業型人才而言,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系統出現了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的斷層,從而導致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嚴重短缺。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職業崗位的能級和層次結構處于上升趨勢,現有??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較難適應新的要求。因此,隨著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以及新興產業的出現與崛起,同時考慮到教育的發展具有先導性、超前性以及對人才資源儲備的必要性等,迫切需要突破現有職業教育體系主要培養中專、??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的局限性,提升更高層次的職業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即大量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以適應并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與優化。

(二)產業集群化發展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不僅在發達國家體現得非常明顯,而且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優勢形成過程中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也出現了產業相對集中的趨勢。比如,以服裝行業為主的浙江寧波、溫州地區,以紡織業為主的江蘇環太湖地區,以家用電器為主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以電子信息產品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關村更是著名的高科技園區。進入21世紀,我國產業集群發展更加迅速,其中知識資源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群發展更快,全國已經有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區。

產業集群若要保持長期的發展態勢,就必須尋找合適的路徑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并進一步提升為核心能力。在知識經濟社會條件下,最佳的路徑便是在高度分工的基礎上,加強知識的協同與交匯,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及集群內企業的合作,更好的實現信息、知識、技術等在內的隱性知識資源的共享。產業集群中這些共享性知識是集群內部各主體集體學習的產物,是“嵌入于本地化區域的內部知識與外部知識、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混合知識體系,它構成了集群中勞動力的技能與經歷,以及針對外部環境改進產品及生產流程的特殊技能”。無論是傳統產業集群還是知識資源密集型高新技術產業群,都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其一,在高度分工基礎上的集群。其二,注重共享性知識,且新知識的產生和有效利用的速度很快。[1]

產業的這種集群化發展趨勢對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以適應集群內不斷擴展的知識資源邊界,包括集群內的各主體的知識資源的產生、共享、擴展的橫向關聯和縱向聯系。因此,高校培養的人才規格要重視寬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強調“通”,還要重視其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只有這樣規格的人才,才可能通過特定的網絡關系而建立不斷擴展的共享資源,并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與掌握集群內共享的知識,促進整個產業集群的優化和發展。無疑,??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關注的是掌握職業崗位技能和技術的操作性要求的應用性知識,以及定性強的技能模塊,在理論知識和通識知識方面只要求“夠用”就可以了。顯然,??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不適合產業集群的發展與要求。另一方面,產業集群的發展對高校提出了另外的要求,即針對產業集群中某一個行業的崗位或職業群來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所培養的人才強調“?!?,具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以適應并促進在高度分工基礎上的集群的發展。無疑,本科層次的學術型人才,也不適合產業集群的發展與要求。綜合以上兩個方面,由于本科層次的學術型人才和??茖哟蔚穆殬I型人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校需要培養既具有寬厚的系統的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通”、“?!苯Y合的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才能滿足產業集群的發展。

二、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轉型的經驗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職業技術教育產生強烈影響。發達國家在經濟與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也出現了分工,有的側重技術科學的研究和新技術的設計,這類人才由學術型或研究型大學培養。有的側重于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這種側重技術開發與應用的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業創新能力,并成為一類獨立的人才群體,并逐步形成培養這類人才的課程體系,實施這類課程體系的教育后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技術教育”(相當于我國的職業教育)。正如美國學者B. R. Shoemaker在其《論技術教育的發展和設施》所言:“……技術革命的變化帶來了工程和其他職業的變化。工程師在理論領域不斷深入,迫使他們丟下一些原先要做的工作……在商業、工業和農業中,出現了一種新水平的職業去填補由于工程專家升級而造成的真空,而且在教育上出現一個新的水平去培養這種人才,這種新水平的教育稱為技術教育”。[2]

隨著社會與技術的進步,技術人才隊伍的需求越來越大,進一步促進了技術教育的發展,技術教育的層次逐步向上延伸,從而出現了技術人才的不同層次。早在1981年, H .W .French指出:當代技術型人才已經有“技術員”(technician)和 “技術工程師”(technical engineer)或“技術師”(technologist)兩個層次。其中“技術員”一般由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初級階段培養,“技術師”由本科教育培養。[2]即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

事實上,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廣泛進入生產領域,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引起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變革,世界高等教育出現了第二次發展高潮。打破了原有較單一的學術型高等教育,發展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成為世界高等教育類型多樣化、合理化的共同趨勢。應該說,經濟發達國家在原有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分化出“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這種新的教育類型,培養較高層次的技術型人才,這恰恰與世界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同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上發布的《關于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提供了大量的數據,證明世界高等教育的“結構與形式的多樣化”趨勢,該《文件》特別指出:“創造高質量的工作有賴于高質量的勞動大軍,而高質量的勞動大軍的培養正是由高等教育與‘技術和職業教育’一起來完成的”。[2]

這里以美國為例,來探討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轉型的有益經驗。美國從1945年開始培養技術員,當時主要通過兩年制的技術學院和社區學院培養中級水平的技術員。20世紀60年代后期,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開始創辦本科水平的技術教育,培養技術師(technologist)。隨著知識產業比重的增長,美國知識勞動者的比重逐年增加,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發展迅速。1960年,全美四年制技術教育畢業生2 858人,1982年有8 325人,到1990年全國約有技術師20萬人。80年代以后??频脑鲩L幅度減小,四年制技術教育迅速發展。目前,二年制技術教育和四年制技術教育并存,如在伊利諾州的密爾瓦基地區的技術學院中二年制和四年制同時存在。[3]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美國屬于聯邦國家,很重視政策在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轉型之間的引導與促進作用。例如,《國家在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強教育與經濟的聯系,以加快高等教育的結構調整和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的培養。

其他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發展歷程也表現出一致的發展軌跡。在工業經濟發展的早期,廣泛需要的是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職業技術人才,而工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對受過中學后教育的專業和準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單有學術性的本科高等教育不能滿足這種需要,于是非學術性??茖哟蔚母叩嚷殬I教育應運而生。經濟發展和中等教育的普及,既對高職發展提出要求,也為高職發展準備了條件。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職業教育層次必然進一步高移,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早已發展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因此,大量培養具有寬厚的理論與技術基礎的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適應并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新定位

無論在我國還是在發達國家,教育與社會之間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教育的結構與規模、人才培養目標與類型、招生與畢業生就業、課程與教學等,都要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實現了在規模和數量上的歷史跨越,但高等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質量還需進一步轉型和優化。單就1998年以來由高職高專院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截至2008年,已達到208所。這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多限于在辦學類型、層次等結構形態的定位,甚至形成了一定的表達模式,而在體現學校個性,尤其是人才培養方面,其內涵與實質的定位不明確,從而使新建本科院校的辦學與人才培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趨同化,缺乏各自的特點。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陷入一種“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與“老牌本科院?!毕啾?,處于弱勢地位。因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底子,無論在辦學條件和學術水平上都存在明顯差距,所培養的人才的學術水平低于“老牌本科院?!?。另一方面,與高職高專院校相比,自認為是普通本科院校,丟棄了原來高職高專時期形成的傳統和優勢,所培養的人才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職業能力等遜于高職高專。為實現與“老牌本科院?!焙透呗毟邔T盒5腻e位競爭,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提出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應用型人才”作為其培養目標。

然而,目前幾乎所有的高等院校,無論是高職高專,還是新建本科院校,還是老牌本科院校,都提出要培養應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對人才需求市場進行細分的基礎上準確定位,培養適應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便是關系到新建本科院??煞癯掷m發展的關鍵因素。那么,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到底如何正確解析應用型人才的含義,如何在對“應用型人才”這一籠統的人才市場進一步細分的情況下,尋找適合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形成自身的人才培養特色,避免與其他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趨同,便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例如長沙學院,自2004年升本以來,一直探索怎樣在原來高職高專院校辦學與人才培養的經驗、歷史傳統和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本科層次的辦學與本科層次人才培養?;谶@樣的實踐平臺,以及在 2008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新建本科院校辦學特色培育的研究與實踐”的理論平臺上,通過對長沙地區經濟發展以及同類型本科院校、臨近地區高職高專院校進行了調研與實證研究,根據長沙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集群化發展趨勢對本科層次職業型人才的需求,根據同類型本科院校、臨近地區高職高專院校的差異化戰略,以及學校培養技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傳統和優勢,結合國內外培養職業型人才的經驗,逐步明確了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學習能力、創業創新能力和職業素質,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的職業型人才。近一兩年來,長沙學院以該目標為引領,在辦學理念,學科、專業、課程建設,實踐教學環節,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等各個方面進行了系統改革,逐漸形成了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職業素養的養成的人才培養特色和辦學特色,為同類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及其培育辦學特色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和實踐范式。

[1] 李丹. 基于產業集群的知識協同行為及管理機制研究[M].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9.

[2] 張智榮. 關于本科學院辦好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芻議[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4(4):44-46.

[3] 楊金土. 我國本科教育層次的職業教育問題[J]. 職教論壇,2003(1):20-24.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ndergraduate of Professional Talent Nursed

LIU Yun, LI Fu-ying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3, China)

Abstract:To nurs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the level of undergraduates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eadjustion of the industries structure and the hi-tech industries in groups.The experience of the soi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higher learning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dicated that to nurse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n the level of undergraduate is the common trend of talent diversity. It is,therefore, that to culture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is the social duty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professional talent on undergraduate; industrous structure; industralization in groups

(責任編校:易永卿)

G 640

A

1672–1942(2010)04–0099–04

2010-06-11

劉耘(1957-),男,浙江興化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歡
集群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海上小型無人機集群的反制裝備需求與應對之策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一種無人機集群發射回收裝置的控制系統設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Python與Spark集群在收費數據分析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