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丁對語篇語義的研究

2010-04-05 11:15王振華張大群張先剛
當代外語研究 2010年10期
關鍵詞:馬丁語篇語義

王振華 張大群 張先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200240)

1. 引言

自從Z. Harris 1952年在Language上發表第一篇以“Discourse Analysis”為題的論文算起,語篇分析研究迄今已有近60年的歷史。60年來,她從步履蹣跚的嬰兒期步入步履穩健的壯年期,從起初只關注句子內部的分析走向了如今的不僅關注句內、更關注句際乃至大語篇的分析;從開始的形式主義分析為主走向了如今的功能主義、認知主義乃至不同主義交叉融合分析;從原來的單一學科分析為主走向了如今的交叉或/和跨學科分析為主。在這一歷程中,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不斷發展和繁榮,涌現了許多我國外語界語篇分析學者耳熟能詳的學者,諸如Brown,Chafe,Chilton,Coulthard,De Beaugrande,Dressler,Fairlough,Flowerdew,Fowler,Gee,Grice,Halliday,Harris,Hoey,Hyland,Labov,Martin,O’Halloran,Schiffrin,Scollon,Sinclair,Stubbs,Toolan,Van Dijk,Widdowson,Wodak,Yule等。他們的學術思想或/和理論在不同的時期引領著或/和影響著語篇分析的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如何分析語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Halliday(1994)認為,語篇分析應以語法為基礎,沒有語法的語篇分析不能算是語篇分析。但是,僅借助于語法的語篇分析不能解決語篇所表達的所有意義,因為語法主要關注的是結構意義,而語篇分析還要需上升到語篇語義的層面進行研究。

從語篇語義學的角度上講,我們認為語篇本身是一個系統,它包括語篇的“生產者”、“文本/話語”及語篇的“消費者”三個要件。語篇語義學要研究的內容就是這三個要件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王振華2008)。研究語篇語義的路徑可以有多種,我們認為要比較全面地揭示語篇意義,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和系統科學的研究路徑是一種方法論上的嘗試,這個路徑指“一個范式、兩個脈絡、三種功能、四種語義、五個視角”(王振華2009)。這個研究路徑是受馬丁(James R. Martin)的語篇語義思想的影響,它不僅涉及語法分析,更涉及語義分析,不僅涉及語言本身的規律,更涉及語言外的因素。

馬丁屬悉尼學派,其語篇語義思想和理論受Gleason和Halliday兩位大師的影響。他的語篇語義研究在系統功能語言學范式下展開,運用系統理論和功能理論研究語篇的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并在系統功能思想的基礎上發展了Halliday的語域理論和語類理論,提出了語言評價理論、語篇格律理論和積極性話語分析理論。他的這些思想和理論散見于他已發表的論文中。本文將綜述馬丁從1977年至2008年間撰寫的相關論文中精選出來的14篇論文,然后總結馬丁在語篇語義研究方面的貢獻。

2. 馬丁的語篇語義研究

2.1 指稱的藝術:說話者用名詞短語指導聽話者

“The Art of Referring:The Speaker’s Use of Noun Phrases to Instruct the Listener”由馬丁與S. R. Rochester合寫而成,是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言語研究的成果,編入R. O. Freedle主編的DiscourseComprehensionandProduction一書中,1977年由Norwood出版社出版。從標題使用的“Noun Phrases”可以看出,馬丁當時還沒有完全皈依系統功能語言學,因為phrase和group兩詞在系統功能語言學中是有嚴格區分的(參看Halliday 1994:F47,215fn.)。馬丁當時任教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受語言學家Gleason的影響很大。該文是在Gleason語篇語義層級思想基礎上所寫的第一篇關于銜接的論文。

該文研究指稱藝術的一個方面,即說話者如何用照應性名詞詞組所指來指導聽話者。所謂“指稱的藝術”就是Halliday和Hasan(1976:4)所說的“照應性”(phoricity)。照應性給聽話者提供理解上的指導(instruction),讓聽話者從別處尋找理解短文的必要信息。馬丁將照應性用于對名詞短語的專門研究,他認為,一個具有照應性的名詞短語能給聽話者提供清晰的指導,即“要想理解我的意思,看看別處”(To interpret me,see elsewhere),諸如thatoldsnail,him,thestrongerbond等;一個不具照應性的名詞短語無需額外信息即可理解,所提供的指導是“要想理解我的意思,專注此處”(To interpret me,stay here),諸如asnail,astrongerbond等。

本論文的立論是,指稱的藝術僅靠照應性不能完全解釋,還需借助特指性名詞詞組在話語中的處所。該立論已由Herb Clark及其同事(Clark 1973;Clark & Haviland 1974;Haviland & Clark 1974)的研究證明,他們認為指稱的藝術不僅由照應性決定,而且由話語語境中所指的確切處所決定。但馬丁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是從說話者而不是從聽話者的角度出發。

馬丁及其合作者描述了說話者對照應性名詞詞組的使用,并設置三種語境,從顯性和隱性指稱的角度考察了特指性名詞詞組在話語中的處所。另外,還探討了說話者對照應性名詞詞組的使用以及特指性名詞詞組的所指是否與說話者的技巧有關。

馬丁及其合作者假定,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那些思維混亂(thought-disordered,TD)的說話者在使用照應性名詞詞組和處置名詞詞組所指時與非思維混亂(nonthought-disordered,NTD)的說話者不同。他們把對TD、NTD和正常人的采訪轉寫后進行比對發現,思維混亂說話者的語言比起非思維混亂說話者和正常人的語言來,要難理解的多。

研究得出,說話者指導聽話者的指稱藝術是說話者根據不同的語境決定使用何種名詞短語。如該短語在話語語境中能明示,說話者就使用特指照應性名詞詞組,聽話者只關注話語語境就能達至理解。如果該短語與文化語境有關,說話者就使用泛指照應性名詞詞組,聽話者從“文化記憶”中尋找信息推知短語意思。如果說話者使用非照應性名詞詞組,聽話者不必參考任何語境就能理解。

該文為實現研究目標設置了不同語境,并根據不同語境采集真實語料,然后對語料進行統計分析和理論探討,這種方法值得借鑒。

2.2 幾種言語行為?

該文(“How Many Speech Acts?”)(1981)主要討論英語的言語功能,或者說語氣系統的語義。在語用學里,奧斯汀(Austin 1962/2000)的言語行為理論包括以言表意、以言行事和以言取效三種行為。塞爾(Searle 1969/2001)在此基礎上把言語行為分為發話行為、命題行為、以言行事行為和以言取效行為等四種;后來他(Searle 1979/2001)又發展了奧斯汀的以言行事行為,根據以言行事行為語力(illocutionary force)和言語行為合適條件(felicity conditions)把以言行事行為分為五類,即斷言行為、指令行為、承諾行為、表情行為和宣告行為。而馬丁所說的言語行為是功能語法中語氣系統成分(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等)所表達的言語行為,與Halliday(1994)提出的言語功能和言語角色有直接聯系。

其他系統功能語法學者從功能語法視角出發,對言語行為已有研究。Sinclair和Coulthard(1975)在研究教學語篇時得出22種言語行為。Dore和McDermott(1975)在研究兒童會話時得出30種言語行為。Wells(1975)研究兒童語篇,結果發現了137種。馬丁通過研究相鄰語對的語法結構以及封閉式系統網絡項(closed system items)得出17種言語行為,并為劃分相鄰語對提供了合理的標準。馬丁的這一研究不僅是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貢獻,同時也為語用學研究言語行為提供了理論上的借鑒。

該文與上一篇論文都研究口語語篇,不同的是,它完全按照Halliday的功能語法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另外,它關注的對象是口語中的相鄰語對。該文共10節,第1節和第10節分別是引言和結語,第2-9節是論文主要內容,分別是“英語中的語氣系統”、“言語功能”、“言語行為次類”、“具體語域分析”、“具體情境意義”、“再思考”、“與其他分析方法的對比”和“層級問題”。

該論文最大貢獻是馬丁建構的兩個系統網絡。第一個系統網絡是在Huddleston(1965)和Halliday(1976)的基礎上建構的語法系統。馬丁增加了極性系統和呼語系統,擴大了小句的以言行事的潛勢(illocutionary potential)。這個系統網絡包含13個子系統:極性系統、語氣系統、主要語氣系統、直陳語氣系統、陳述語氣系統、疑問語氣系統、情態化直陳語氣系統、呼語系統、特殊疑問語氣系統、省略式特殊疑問語氣系統、次要語氣系統、剩余部分省略系統和主語限定成分不明系統。第二個系統網絡是馬丁在Halliday(1980)的基礎上建構的言語功能系統,但增加了4項言語功能:確認、回復確認、確認要求、回復確認要求。這個系統網絡由7個系統組成:與人說話、自我表述;信息傳遞、注意傳遞;啟話、應答;招呼、寒暄;給予、索取;內容確認、言語角色傳遞;貨物-服務、信息。這7個系統根據系統間的析取與和取的邏輯關系可生成17種言語行為。該系統網絡厘清了言語功能的信息級階(message rank)、人際元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語義層級(semantic stratum)。

另外,馬丁在第7節里指出了前人沒有很好解決的三個問題,即言語功能的識別標準問題,什么樣的單位是相鄰語對的問題和“省略的”言語行為問題。在第8節,馬丁指出他所建構的言語功能系統網絡與Dore和McDermott(1975)提供的言語功能清單有三個方面的差異:前者以人際系統為基礎,后者以概念和語篇系統為基礎;在言語功能分類問題上,前者采取超越句子結構的方式在系統間交叉分類,而后者只考慮從結構的角度分類;在對待語言的方式上,前者把英語看作整體,后者只處理英語的具體問題。在第9節中,馬丁認為Fawcett(1975)等語言學家把系統網絡看作單一層級并不妥當,事實上英語的語法和語義需要多層級系統來分析和解釋。

2.3 聯接:英語文本中的邏輯

“Conjunction:The Logic of English Text”(1983)主要從橫組合和縱聚合兩種關系研究英語中限定性從屬外部聯接(finite subordinating external conjunctions)。整篇論文分兩部分、七個小節。第一部分從縱聚合關系的維度研究英語中的聯接,第二部分從橫組合關系的維度研究英語中的聯接。

有關英語的聯接研究,語言學界之前已有較成熟的成果,系統功能語言學界的研究當數Halliday與Hasan(1976)的研究成果最受關注。馬丁亦從系統功能語法的視角研究聯接現象,不同的是他的研究側重從屬性語言現象中的小句的外部鏈接和限定性聯接。英語中的聯接邏輯關系主要有四種,即時空序列關系、因果關系、比較關系及加和關系。馬丁后來把這四種關系發展為聯接系統網絡,用于研究大語篇中事件之間邏輯關系(參見Martin & Rose 2003/2007:Chapter 4)。

馬丁在研究兩個維度的聯接邏輯關系時建構的系統網絡,這些網絡包含的內容很全面,掌握這些系統網絡,對全面考察大語篇的聯接邏輯關系很有幫助。另外,馬丁認為,小句外部和小句內部聯接邏輯關系,只有整合小句外部和內部的聯接關系,才能全面考察一個語篇所有聯接邏輯關系。

2.4 主位,推進方法和存在性,也談回應的代價

“Theme,Method of Development and Existentiality:The Price of Reply”(1992a)是針對Huddleston(1988)而寫。Huddleston(1988)批評Halliday(1985)著作中的“主位”概念,Halliday認為“句首性(initial position)”、“信息出發點(point of departure)”和“關涉性(aboutness)”在主位概念中是同時存在的。Huddleston對Halliday這一觀點提出了質疑。在這篇論文里,馬丁成功地捍衛了Halliday的主位觀,認為Huddleston關于主位的理解并不妥當,其觀點站不住腳。

馬丁從兩個方面引導我們進入Halliday的主位世界:主位的實現和主位的意義。主位是小句中首先出現的成分,也就是說英語語言是依靠次序(sequence)來實現主位的,“句首性”可作為英語語言的主位識別標準。主位的意義集中表現為“信息出發點”。馬丁特別強調,信息出發點不僅僅意味著句首位置。他以Fries(1981/1983)為基礎,指出主位的選擇取決于語篇的整體發展。主位的句首性實際建構的是一種對語篇主題的特定闡釋視角,該視角與語篇組織的其他方面共同作用。因此,英語小句句首成分的選擇并不是任意的,它直接影響語篇的發展方法。Halliday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將主位界定為“信息出發點”。為了更深層次地挖掘主位作為“信息出發點”的語篇意義,馬丁提出了語篇層面的超主位、宏觀主位等概念,宏觀主位預示超主位,超主位預示主位,主位的層級性由此形成。

馬丁還探討了存在句的主位問題。Huddleston拒絕將存在句句首成分there看作主位,認為there并非小句所“關涉”。馬丁認為,Huddleston將Halliday的主位概念從其語境中剝離出來,直接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主題概念。這種片面的理解會產生四個問題:(1)主位的元功能限制,按照Huddleston的理解,主位只有主題主位,沒有Halliday所說的人際主位和語篇主位;(2)主位的參與者限制,Huddleston的主位等同主題的做法將主位限制在名詞短語;(3)主位結構和信息結構的混同;(4)拒絕無標記主位。馬丁認為,there充當主位的功能就在于表示“存在(existence)”,也正是該功能使得存在句特別適合構建語篇的發展方式,具體表現在:there作為無標記主位,具有預示力,預示小句末尾的新參與成分;而該新參與者又可以預示其后的超主位或主位,如There are many species of whales...。其次,馬丁不僅將小句層面的主位概念發展至語篇層面,對小句層面的新信息概念也做了類似擴展,提出超新信息、宏觀新信息等概念。二者的綜合形成語篇的“三明治”結構。因此,同時考察主位與新信息這兩個概念時,主位的語篇功能更加得以彰顯。這些都為馬丁和Rose(2003)篇章格律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在文章最后,馬丁談及為澄清Huddleston(1988)關于Halliday(1985)的一系列誤解而作出回復所需要的代價。除了要耗去大量時間糾正Huddleston的一個個錯誤觀點,還要占用學術期刊的大量版面。馬丁還從意識形態層面出發,探討了此類回復的代價。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他們之間的爭論對我們全面深入了解功能語言學的理念和思想是有好處的。讀者不妨繼續閱讀圍繞Huddleston(1988)所展開的系列爭論:Matthiessen和Martin(1991),Huddleston(1991),Martin和Matthiessen(1992),Huddleston(1992)以及Martin(1995)。

2.5 讀解立場/定位讀者:英語語言的判斷系統

“Reading Positions/Positioning Readers:Judgement in English”(1995)主要從評價系統的判斷子系統考查讀解立場,選取的是歷史語篇,關注判斷資源的顯性和隱性實現方式以及順從式(compliant)、抵抗式(resistant)、策略式(tactical)三種讀解模式。作者開篇以自己6歲女兒和4歲兒子對同一句子的不同理解為例,說明理解差異源于不同讀解的立場。接著介紹了情感、判斷和鑒賞三個評價資源。文章主體部分圍繞一個歷史語篇展開,集中探討評價資源實現方式的不同所引發的閱讀定位的不同。顯性判斷較概念意義激發的隱性判斷更易引發順從式解讀。馬丁最后指出,語篇判斷資源的闡釋表明語篇作為一種意義潛勢的解讀取決于文化的不同主觀性。

2.6 過失與寬恕:是否一無所得?

在“Sin and Grace:Nought for Naughts?”(2000a)一文中,馬丁介紹了功能語言學的兩個重要概念:實例化和實現化。實例化指概括的程度,涉及人們對靜態與動態采取的態度。Halliday把靜態和動態類比為氣候和天氣,氣候相對穩定,天氣則變化無常。氣候是對天氣模式的概括,而天氣是氣候走勢的實際例子。在實例化層次關系的最頂端是具有概括意義潛勢的系統,其次是語域、文本類型、文本,最末端是具有主觀性的閱讀。實現化指抽象的程度,語言的抽象層次包括音系字系系統、詞匯語法系統和語篇語義系統。這三個系統層次是實現關系,即語篇語義由詞匯語法實現,詞匯語法由音系字系實現。實例化和實現化是互補的,因此我們可以在任何語言的抽象層次上考慮系統(system)實例化為過程(process)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Robert指出應利用語料庫語言學,特別是其在搭配和類連接上的自動優勢。馬丁結合語篇實例分析對此提出質疑,同時也期望更好的標注系統的出現,由此實現功能結構和語篇語義的自動標注。文章結尾處,馬丁提醒:1)不要掉入自動化的陷阱,否則我們就只是在執行機器的命令;2)不要被那些萬能的語法學家所迷惑,這些人號稱可以提供超級語法,其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這使得語篇分析沒有必要。馬丁建議語篇分析家必須同語法學家和軟件程序員達成共識。若沒有共識,將一無所得。

如何解讀論文的題目?這也許會給很多讀者帶來困難。Sin and Grace是馬丁分析時所選語篇例子末尾的詞組。其在語篇中的意義如何解讀?馬丁的解讀工具是識別系統、連接系統等(Martin 1992b)。完全求助語法學家和軟件程序員可能一無所得。

2.7 交換之外:英語中的評價系統

學界普遍認為“Beyond Exchange: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2000b)是評價理論的奠基之作,因而在語篇評價研究的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小句層面的人際意義研究關注語氣和情態,將對話看成是物品、服務和信息的交換,忽視了語言表達中的態度資源。馬丁發現了功能語法的這一不足,并創建了評價系統。評價(appraisal)是指在情感、判斷和價值三方面的磋商。評價系統網絡包括態度、介入和級差。作者重點探討了態度系統中的三個子系統:情感、判斷和鑒賞(參看Martin & Rose 2003;Martin & White 2005)。Thompson和Hunston(2000:176)將馬丁的評價等同于Hunston的語篇自主層面的評價。

情感是情緒性的,是對行為的反應;判斷是倫理性的,是對行為的評價;鑒賞則是美學性的,是對現象的評價。三者之中,情感是基礎,判斷和鑒賞則是制度化的(institutionalized)情感。判斷是對“建議”(proposal)中的情感的再加工,而鑒賞是對“命題”(proposition)中情感的再加工。在情感一節中,馬丁指出了劃分情感需要考慮的六個因素:1)極性,是正面情感還是負面情感;2)情感的實現是同時伴有外在動作還是單純的內在狀態?語法上表現為行為過程和心理或關系過程的對立;3)是否具有針對性;4)情感強度;5)是主觀意圖,還是被動反應;6)是幸福/不幸福,安全/不安全,還是滿意/不滿意。在判斷一節中,馬丁將判斷分成兩類:社會尊重和社會約束。社會尊重是從規范、才干和韌性三個角度對人的品格及行為作出判斷。社會約束則是從誠實和正當性兩個角度對人的品格及行為作出判斷。在鑒賞一節中,馬丁認為鑒賞可以從三個角度研究:對事物的反應、事物的構成、事物的價值。因此,鑒賞可以分成反應、構成和價值三類。文章最后結合語篇實例探究了評價資源在磋商團結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8 析出交換:結構類型

在“Factoring out Exchange:Types of Structure”(2000c)一文中,馬丁首先介紹了分別對應于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的三種結構類型:粒子結構、韻律結構和格律結構。其中,概念意義形成的粒子結構又可劃分為經驗意義對應的軌道(單核)結構和邏輯意義對應的序列(多核)結構。馬丁在本文中指出,交換可以被分解出來,作為軌道結構、序列結構、韻律結構和格律結構的層級疊加,且疊加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典型的相鄰對(adjacency pair)就是先將單一的話步(move)疊加到話輪(turn)上,再將起初的信息波峰疊加到韻律的源頭上。其中,話步是軌道結構,話輪轉換是序列結構。馬丁進而指出,結構類型及其間的相關性研究有助于探究不同對話語域的本質。

文章用了較多的篇幅從人際主旨(interpersonal telos)角度來探討交換結構,主要和韻律結構相關。人際主旨可分為語氣主旨和評價主旨。語氣能夠決定交換的范圍,是繼續原來的磋商還是引發新一輪的磋商。如果是后者,先前的交換其韻律結構會被新的語氣主旨所取代。因此,語氣主旨關注交換的終點。評價主旨則期待交換的擴展,關注磋商中的態度。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語氣主旨可以看作是評價主旨的語法顯現,評價主旨可以看作是語氣主旨的詞匯顯現。Halliday(1961)提出“語法家之夢”的概念,認為詞匯和語法是同一個連續統(continuum)的兩端,那么語氣和評價之間也存在一個連續統的問題。以上研究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將語言理解為磋商社會關系的一種資源。

閱讀該文時我們會接觸到一些關于會話語篇的術語,可參閱以Sinclair和Coulthard為代表的英國伯明翰學派關于口語語篇研究的相關論文,如Sinclair和Coulthard(1975)以及Coulthard和Brazil(1992)。

2.9 銜接與語篇織體

“Cohesion and Texture”(2001a)一文將銜接分析置于語篇分析的理論框架之下,建立了語篇組織的模塊說(modular perspective)。文章回顧了以往銜接分析的研究成果,以及銜接研究的定位與內容,即句子層面以上的非結構關系(Halliday 1973:141)。文中指出,韓禮德認為這種關系涵蓋指稱、省略、替代、連接及詞匯銜接等方面的內容(Halliday & Hasan:1976),而有些學者還將語法并列也納入了銜接的研究范圍(Gutwinski 1976:57)。馬丁在此基礎上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為理論框架,將銜接納入語篇語義的研究范疇;進而對語篇織體這一概念進行了述評,意在引導讀者關注語篇語義、詞匯語法和音位系統之間的互動關系。在詳述了銜接、連貫和語篇織體等一系列概念之后,作者以一篇兒童故事為例,演示了語篇銜接的分析模式。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從社會語境角度切入,討論了語篇連貫。馬丁認為,語篇織體取決于語域變量,即語旨、語式和語場;這些語域變量共同體現語類特征。語篇織體、語域與語類共同作用于語篇,定位讀者立場。

從文章的標題可以看出,本文的重點是對基本概念及其關系的闡釋。因此,把握文章中的幾個基本概念是理解本文的關鍵。這些基本概念包括銜接、語篇織體、連貫、銜接和諧和銜接紐帶。作者承繼韓氏銜接觀,將銜接定義為“將意義植于具有可讀性的語篇之中的過程”;語篇織體是指語篇為讀者進行閱讀定位的過程;連貫是指連接語篇中話語意義的關系。銜接是語篇織體研究的一個方面,語篇織體又是連貫研究的一個方面。除非語篇極短,并經過刻意篩選,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存在沒有銜接手段而具有語篇織體的語篇,同樣也不存在不具語篇織體的連貫語篇。銜接和諧的概念涉及銜接鏈之間的交互作用,用于分析語篇的銜接和連貫性。但是,銜接和諧分析不等同于銜接分析。盡管銜接和諧分析是量化語篇連貫性的有效手段,但對語篇織體的分析而言,銜接和諧分析具有不完備性,缺乏對連接、協商、語篇推進方法的分析。另外一個重要概念就是銜接紐帶。語篇中某兩個成分在意義解釋上存在依賴關系,其中一個成分預設另一成分,兩者由銜接紐帶建立銜接關系。受層次語法學家的影響,馬丁(1992)從語篇語義的角度將語篇紐帶重新定義為語篇語義結構。通過這種重新定義,用于分析銜接關系的分級語義資源可與元功能形成對應關系。

2.10 公平交易:多模式語篇中意義的協商

“Fair Trade:Negotiating Meaning in Multimodal Texts”(2001b)一文將人際意義投射于多模式研究。文章首先引入評價理論的態度系統。馬丁指出,態度本質上具有韻律特征,能起到渲染語篇相(phase)的作用,為后文論述評價組篇埋下伏筆。為了分析需要,馬丁還對態度系統的三個子系統(情感、判斷、鑒賞)進行了例示,并圖示了它們之間的關系。馬丁認為,三種評價資源以“情感”為核心,其本身是與生俱來的。在具體語境中,情感參照社會行為規范制度化為判斷,參照社會價值觀念制度化為鑒賞。接下來文章探討了評價組篇。馬丁首先拓展了韓禮德在分析小句功能時用到的主位/述位和舊信息/新信息的概念。將其發展到語篇語義層,創造了超主位、超新信息等概念。然后,馬丁將這些概念應用于評價分析。研究表明,在多數語域中,評價資源位于超主位的新信息中,繼而復現在超新信息的主位中,使上下文形成銜接關系;在敘述類語篇中,故事的開端與結尾通常運用評價資源;另一些語域中,形象化描述與超新信息相關聯,產生評價意義。由此引出本文的核心命題,即圖片和形象化描述一樣能在語篇中產生評價意義。文章通過對插圖版《通向自由的漫漫路》(LongWalkingFreedom)的分析展示了語篇中圖片與文字是如何共同表達態度意義的。馬丁指出,圖片置于主位位置,等同于人際主位,用于統領隨后出現的文字的評價意義。除了圖片位置外,馬丁還分析了圖片中的人物眼神、表情、姿態、拍攝角度及其評價意義和象征意義。文章的結論指出,在多模式語篇中,圖片具有類似于形象化描述的功能,那就是協同文字產生的態度意義。從人際意義的角度來看,相對于情態意義而言,文字與圖片關系揭示更多的評價意義。

2.11 跨越小句的意義:系統功能語言視角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SFL Perspectives”(2002)開篇指出系統功能學者對語篇分析的興趣由來已久。倫敦學派的奠基人J. R. Firth(Halliday的老師)早在1957年就論及語境和語言功能的問題,而Mitchell(1957)也就市場買賣中的交際場景進行了分析。Halliday(1967)通過研究主位-述位(Theme/Rheme)和新舊信息(New/Given information)來研究語篇功能。在其后續研究中,對語篇的研究涉及語篇銜接、語域研究、語類分析等。文章討論了語篇的銜接手段,并將語篇銜接納入語篇語義的范疇與語言功能相關聯,進而明晰了語言層級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之后又綜述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在不同語言、不同交際模態、不同領域的語篇分析應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系統功能語言學語篇分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體現在音位與語法等諸方面的研究。此外,計算機輔助分析也是當時研究的一大熱點。在語篇語義方面,人際意義的研究取得較大進展,評價理論的產生標志著人際意義的研究焦點從“際”轉向了“人”。值得注意的是,韓禮德在概念語義方面的研究涉足認知領域(Halliday & Mathiessen 1999)。文中對語域與語類研究的回顧側重于對主要文獻的述評。關于語類分析,文中提及類型學(typology)與拓撲學(topology)兩種研究視角。

馬丁在結語中聲稱,這樣一個概述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文章指出,功能語言學的長處在于它對語類和功能語法的充分描述及其適用性。我們可以將其用于圖像、音樂、動畫等多種模態的分析。最后馬丁期望,以語料庫為基礎,發展在語篇與小句層面之間對語篇語義和語域的研究,這種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相關計算機軟件的開發。

2.12 意義與情感——評價組篇

“Sense and Sensibility:Texturing Evaluation”(2004)一文研究語篇中評價資源的組篇功能。馬丁首先引入分析語料BringThemHome,指出該語料中存在大量顯性評價資源、隱喻表達和圖片信息。在研究語篇中評價資源的組篇功能時,我們應當從整體的角度考慮,將文中的評價資源、形象化描述、圖片都納入分析范圍之內,因為它們共同作用于語篇對讀者產生的影響。確定了分析對象之后,作者提出對評價組篇功能分析,需要一個分析人際意義的理論框架。文中提及三種理論:協商理論、評價理論和參與理論。協商理論即情態系統,側重于人際交往,聚焦于人際的“際”;評價理論側重于個人情感表達,聚焦于人際的“人”;參與理論研究人際意義中不可分級的態度資源,如呼語、咒語等。馬丁認為,評價理論是分析評價組篇的首選。接下來作者通過分析語料中的評價資源,例示了評價系統,并以判斷系統的分類為基礎,分析了語篇中評價基調(appraisal key),由此引入評價組篇。馬丁指出,評價多與高層次的主位與新信息相關聯,例如,超主位預測主位,超主位中含有評價資源,則主位會有類似評價意義。在論及形象化描述與評價意義時,馬丁把實現態度意義的評價資源進行了分類,分為顯性態度和誘發態度,并將這一分類投射于情感(sensibility)資源的識解。

本文通過語篇分析,驗證了評價理論用于語篇分析的可操作性,證明評價理論不僅可用于人際意義的分析,對語篇意義也有一定的解釋力。文章啟發我們,語篇分析是多層面多視角的,理論的靈活應用可以使我們從語篇分析中揭示出更多的意義。

2.13 誘發態度——級差在評價語篇中的作用

“Invoking Attitude:The Play of Graduation in Appraising Discourse”(Hood & Martin 2007)重點論述了Hood通過對學術語篇的評價分析對級差系統的進一步完善。

文章從韓禮德對語言層次和語言功能的劃分入手,對語篇研究中人際意義的研究進行了定位。文章指出,上世紀80年代韓禮德的人際功能研究屬語法范疇,側重于“人際”的“際”;90年代的評價理論的人際意義研究屬語篇語義研究,側重于“人際”的“人”。評價理論把研究的焦點從商品/服務與信息的交易引向情感的協商。作者通過實例分析,展示了韓氏語法與評價理論在分析小句時關注焦點的不同,并概述評價系統。態度系統是評價理論的核心,但該系統并不包括不可分級的評價資源。這樣,文章過渡到了本文的核心部分即級差系統。在詳述級差系統之前,作者介紹了與級差相關的建構態度的顯性與隱性策略,為下文研究學術語篇中的態度作了鋪襯,意在說明學術語篇力圖客觀,但態度表達又在所難免,因而隱性的態度建構策略就成為學術語篇的首選。隱性態度可以通過表達概念意義的詞匯來誘發。概念意義可以通過分級詞誘發態度。此外,隱含程度的非核心詞也可誘發態度。再者,詞匯隱喻也可誘發態度。接下來,文章以大量學術語篇實例詳述級差系統兩個子系統:語勢系統與聚集系統,并對每個子系統從實現資源和表達意義兩方面進行細化,進一步完善了級差系統。

文章在結論中指出,學術語篇作者利用級差系統資源增減概念意義,達到表達態度目的的同時又不失學術規范要求的語篇客觀性。同時,在學術語篇中采用隱性態度表達方式可以避免主觀建立孤立的學術陣營,形成學術上的對立面,這樣,學術語篇作者既可以在學術領域內建立結盟關系又可以開辟自己的研究領域。

從研究方法上講,本文的可借鑒之處在于,既不是單純通過語料分析歸納理論,也不是純粹套用理論分析理論,而是將兩者有機結合,使文章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論高度,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

2.14 互不包容①與引以為榮:為“名物化”正名

“Incongruent and Proud:De-vilifying ‘Nominalization’”(2008)一文發表在2008年第6期的《語篇與社會》(DiscourseandSociety)上。同期發表的還有Teun A. Van Dijk(2008)的《批評語篇分析與名物化:問題還是假問題》(“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Nominalization:Problem or Pseudo-problem?”)和Michael Billig(2008)的《批評語篇分析的語言:關于名物化》(“The Languag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ase of Nominalization”)。該論文和Dijk的論文都是對Billing指責批評語篇過多甚至不當使用名物化的回應。

針對批評語篇中過度使用名物化的指責,馬丁首先評述了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名物化與語法隱喻理論,解釋了何謂名物化,名物化是如何產生的。馬丁指出,名物化(傳統意義上的派生)是語言資源在詞匯層面上的擴展,語法隱喻是名物化的體現手段。人們通過語法隱喻打破語法對語匯語義的限制,從而拓展語言的意義潛勢。馬丁承認批評語篇分析中的確大量使用名物化,但這不僅可行,而且是必要的。比利格(Billig)對批評語篇分析濫用名物化的指責只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閱讀偏見,極大地歪曲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對于語法隱喻的社會功能的說明。通過實例分析,包括對比利格本人的語篇分析,馬丁發現名物化與語法隱喻在書面語篇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三方面的積極作用:建構知識、組織語篇、產生評價。在建構知識方面,語法隱喻起到創建術語,關聯術語及解釋術語間因果關系的作用;在組織語篇方面,語法隱喻起到壓縮信息、凸顯信息的作用,使讀者對重要信息和新信息給予應有的關注;所謂產生評價,是說通過語法隱喻,各種語義表達都可以擺脫語法束縛,接受修飾,從而產生評價意義。文章的最后談及同行批評的道義問題,認為學術爭端不可避免會導致情感上的糾葛。讀者在閱讀時要學會去偽存真,判斷何為客觀,何為主觀。馬丁引用伯恩斯坦(Bernstein)的話指出,學科性質的不同導致研究語篇中客觀程度的迥異。自然科學最為客觀,社會科學次之,最后是人文科學。但無論是在人文還是社科語篇中,都存在引發爭端的話語。因此在語篇分析批評中產生誤解和曲解是不可避免的。

3. 結語

我們認為,馬丁之所以成為當今國際上頗具影響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家,主要是因為他的研究從以句子為主的語篇走向了超越句子的大語篇,從語法意義走向了語篇語義,并建構了一系列的系統網絡。具體到語篇語義研究,馬丁的主要貢獻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語類理論和語篇格律。語類是分階段有目的的社會過程。目的的實現主要通過語篇格律(periodicity)。語類和語篇格律是馬丁語篇語義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馬丁在韓禮德等語境理論、主位理論、銜接和連貫理論的基礎上,發展了語類理論和語篇格律理論。他提出的照應性、指稱藝術、四種聯接邏輯關系及系統網絡,將銜接納入語篇語義的研究范疇的語篇組織的模塊說,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的三種結構類型(粒子結構、韻律結構和格律結構),以及語篇層面的超主位、宏觀主位等對語篇的銜接與連貫理論都有很大的貢獻。

二、 評價理論。馬丁不僅建構評價系統網絡,并且研究了語篇格律中評價的處所,以及評價的組篇功能。評價理論的誕生把對人際意義系統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三、 對語用學的貢獻。馬丁通過研究相鄰語對的語法結構以及封閉式系統網絡項(closed system items)得出17種言語行為,以及給劃分相鄰語對提供的標準,給經典語用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同時,他的歷史語篇解讀的站位理論以及評價的組篇功能,也對語用學研究具有啟發意義。

四、 多模態研究。近幾年,馬丁基于語類理論和評價相結合對插圖版《通向自由的漫漫路》的研究,將圖片置于主位位置,等同于人際主位,用于統領隨后出現的文字的評價意義的觀點對多模態研究很有啟發意義。

五、 對名物化的發展。馬丁在其學術研究生涯中一直強調語法隱喻的重要性。名物化是語法隱喻的一個重要方面?!懊锘嬛R、組織語篇、產生評價”的提法是名物化研究的一大進步。

附注:

① 此處為雙關:一方面指垢病“名物化”者對“名物化”的不包容,另一方面是指語法隱喻中語法與語義之間的不一致。

Austin, J. L. 1962.HowtoDoThingswithWord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Billig, M. 2008. The languag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ase of nominalization [J].Discourse&Society19(6): 783.

Clark, H. H. 1973.Comprehensionandthegiven-newcontract[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n the Role of Grammar in Interdisciplinary Linguistic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ielefeld, Germany.

Clark, H. H., & Haviland, S. E. 1974.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s linguistic explanation[A]. In D. Cohen (ed.).ExplainingLinguisticPhenomena[C]. Washington, D. C.: Hemisphere Publishing: 91-124.

Coulthard, M., & Brazil, D. 1992. Exchange Structure[A]. In M. Coulthard (ed.).AdvancesinSpokenDiscourseAnalysis[C]. London: Routledge: 50-78.

Dore, J. & McDermott, R. P. 1975.LinguisticIndeterminacyandSocialContextinUtteranceInterpretation[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mimeo,1979.

Fawcett, R. Summary of “Some Issues Concerning Levels in Systemic Models of Language” [J].TheNottinghamLinguisticCircular4(1): 24-37.

Fries, P. H. 1981/1983. 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 arguments from discourse[J].ForumLinguisticum/MicroandMacroConnexityofTexts, 61/45: 1-38/116-152.

Gutwinski, W. 1976.CohesioninLiteraryTexts:AStudyofSomeGrammaticalandLexicalFeaturesofEnglishDiscourse[M]. The Hague: Mouton (Janua Linguarum Series Minor 204).

Halliday, M. A. K. 1961.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 [J].Word(17): 241-292.

Halliday, M. A. 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Parts 1 and 2 [J].JournalofLinguistics3(1): 37-81.

Halliday, M. A. K. 1973.ExplorationsintheFunctionsofLanguage[M].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1976.Halliday:SystemandFunctioninLanguage:SelectedPapersEditedbyGuntherKress[C].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0. Language as code and language as behaviour: a systemic-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and ontogenesis of dialogue[A]. In S. Lamb & A. Makkai (eds.).SemioticsinCultureandLanguage[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 1994.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CohesioninEnglish[M]. London: Longman.

Haviland, S. E. & Clark, H. H. 1974. Acquiring new information as a process in comprehension [J].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13(5): 512-521.

Hood, S. & J. R. Martin. 2007. Invoking attitude: the play of graduation in appraising discourse [A]. In R. Hasan, C. M. I. M. Matthiessen & J. Webster (eds.).ContinuingDiscourseonLanguage[C]. London: Equinox: 739-764.

Huddleston, R. 1988, Constituency, multi-functionalit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in Halliday’s functional grammar [J].JournalofLinguistics24(1): 137-174.

Huddleston, R. 1991. Further remarks on Halliday’s functional grammar: a reply to Matthiessen and Martin [J].OccasionalPapersinSystemicLinguistics(5): 75-129.

Huddleston, R. 1992. On Halliday’s functional grammar: a reply to Martin and Matthiessen [J].OccasionalPapersinSystemicLinguistics(6): 197-211.

Huddleston, R. D. 1965.AFragmentofaSystemicDescriptionofEnglish[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London.

Martin, J. R. & C. Matthiessen. 1992. A brief note on Huddleston’s reply to Matthiessen and Martin’s response to Huddleston’s review of Halliday’s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J].OccasionalPapersinSystemicLinguistics.

Martin, J. R. 1981. How many speech acts? [J].UniversityofEastAngliaPapersinLinguistics(14-15): 52-77.

Martin, J. R. 1983. Conjunction: the logic of English text[A]. In J S Pet?fi & E S?zer (eds.).MicroandMacroConnexityofTexts[C]. Hamburg: Helmut Buske (PapersinTextlinguistics) (45): 1-72.

Martin, J. R. 1992a. Theme, method of development and existentiality-the price of reply [J].OccasionalPapersinSystemicLinguistics(6): 147-184.

Martin, J. R. 1992b.EnglishText:SystemandStructure[M]. Amsterdam: Benjamins.

Martin, J. R. 1995.Reading positions/positioning readers: JUDGEMENT in English [J].Prospect:AJournalofAustralianTESOL10(2): 27-37.

Martin, J. R. 2000a. Sin and grace: nought for naughts?Text20(2): 227-238.

Martin, J. R. 2000b.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 [A]. In S. Hunston & G. Thompson (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2-175.

Martin, J. R. 2000c. Factoring out exchange: types of structure [A]. In M. Coulthard, J. Cotterill & F. Rock (eds.)WorkingwithDialogue[C]. Tubingen: Niemeyer: 19-40.

Martin, J. R. 2001a. Cohesion and texture [A].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 H. Hamilton (eds.)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M]. Oxford: Blackwell: 35-53.

Martin, J. R. 2001b. Fair trade: negotiating meaning in multimodal texts [A]. In Patrick Coppock (ed.).TheSemioticsofWriting:TransdisciplinaryPerspectivesontheTechnologyofWriting[C]. Brepols (Semiotic & Cognitive Studies X): 311-338.

Martin, J. R. 2002.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SFL perspectives [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22: 52-74.

Martin, J. R. 2004. Sense and sensibility: texturing evaluation [A]. In J. Foley (ed.).Language,EducationandDiscourse:FunctionalApproaches[C]. London: Continuum: 270-304.

Martin, J. R. 2008. Incongruent and proud: de/vilifying “nominalisation” [J].Discourse&Society19(6): 801-810.

Martin, J. R. & Rose, D. 2003/2007.WorkingwithDiscourse:MeaningbeyondtheClause[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2005.Thelanguageofevaluation:AppraisalinEnglish[M]. London/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atthiessen, C. & Martin, J. R. 1991. A response to Huddleston’s review of Halliday’s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J].OccasionalPapersinSystemicLinguistics(5): 5-74.

Rochester, S. & J. R. Martin. 1977. The art of referring: the speaker’s use of noun phrases to instruct the listener[A]. In R. O. Freedle (ed.).DiscourseComprehensionandProduction[C]. Norwood, N.J.: Ablex (Advances in Discourse Processes 1): 245-269.

Schiffrin, D. Tannen, D., & Hamilton, H. 2001.The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M]. Oxford: Blackwell.

Searle, J. R. 1969.ExpressionandMeaning:StudiesintheTheoryofSpeechAc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79.SpeechActs:AnEssayinthePhilosophyof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 M. H. & Coulthard, M. 1975.TowardsanAnalysisofDiscourse:TheEnglishUsedbyTeachersandPupi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G. & Hunston, S. 2000.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 [A]. In S. Hunston & G. Thompson (eds.).EvaluationinText:AuthorialStanceandtheConstructionofDiscourse[C]. Oxford: OUP: 1-27.

Van Dijk, T. 2008.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nominalization: problem or pseudo-problem? [J]Discourse&Society19(6): 821.

Wells, C. G. 1975.CodingManualfortheDescriptionofChildSpeech[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Bristol.

王振華.2008.作為系統的語篇[J].外語學刊(3):50-57.

王振華.2009.語篇語義的研究路徑——一個范式、兩個脈絡、三種功能、四種語義、五個視角[J].中國外語(6):26-38.

猜你喜歡
馬丁語篇語義
阿斯頓·馬丁Valkyrie Spider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神筆馬丁
語言與語義
小螞蟻馬丁的冬天
維馬丁的詩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