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儒學復興運動的發展與前景

2010-04-11 12:55梁承武
關鍵詞:儒學國學研討會

梁承武

(韓國中央大學校,韓國 首爾 156756)

21世紀儒學研究

中國儒學復興運動的發展與前景

梁承武

(韓國中央大學校,韓國 首爾 156756)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儒學開始走上復興的道路。從1978年到2008年間,共召開了204次學術研討會研究探討歷代儒學思想,取得了可觀的學術成果;國際儒聯開展了儒學普及運動與儒學高峰論壇等活動;從2004年開始,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紛紛成立,推動了普及漢語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儒藏》編輯工程開始啟動,歷代儒家經典和大儒全集紛紛出版;中國各高校紛紛成立國學講壇,開設國學培訓班課程;各地區的儒學學術活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未來,中國儒學復興運動將走向體系化、現代化、大眾化、信息化、制度化。

儒學;復興運動;學術活動;普及

一 序 言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從1978年10月山東大學主辦的“文科理論研討會”起,開始了中國學術界討論孔孟思想、漢代董仲舒、宋明理學、清代哲學,以及進一步討論近代哲學、當代新儒學思想的歷程。根據蔡方鹿教授所收集的資料[1](PP.1-38)以及中國儒學年鑒資料[2](PP.227-230),從1978年到2008年間,共召開了204次學術研討會,研究探討、重新評價了中國歷代儒學思想,并成立了不少有關孔子和儒學的學術團體。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特別是90年代到21世紀00年代,在中國學術文化界盛行的所謂“文化熱”或“儒學熱”“國學熱”期間,集中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學思想,獲得了可觀的學術成果。

由于中國政府及其領導人的關注和支持,1994年10月由10個常任會員團體和15個國家儒學團體在北京成立了“國際儒學聯合會”。2003年成立了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始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的工作。21世紀面臨多元化社會的轉變,需要提倡“和諧”思想來適應“和平”“發展”的世界秩序;以“貴和”“重生”思想作為當代社會核心價值的內容加以傳播和利用*國際儒學聯合會“中西文化中的‘和諧’思想比較專家座談會”(2007,4)。。當代中國各項儒學研究推廣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在不斷推動著當代中國儒學的復興,為中國與世界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二 中國儒學熱的學術活動情況*從蔡方鹿及諸位編輯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召開儒學學術會議情況》中抽出整理重要會議資料,參考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年鑒》(2009)所記2007-2008年間召開的有關儒學會議資料來補充。

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歷年來研究儒學的學術活動廣泛開展,研究探討、重新評價儒家思想,并由此取得了許多學術成果,成立了相當多的儒學學術團體。所舉辦的學術會議,計1970年代2次,1980年代34次,1990年代72次,2001-2008年間97次,現按年度擇要整理如下:

(一)20世紀70年代

1978年10月在山東大學召開的“文科理論研討會”,有70多位學者參加,這是中國內地此后一系列儒學學術會議的開端,也是重新評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首次較大型會議。1979年10月在山西太原召開的“中國哲學史方法論問題討論會”,有170余名專家出席,成立了“中國哲學史學會”,討論了蘇聯領導人日丹諾夫對哲學史的定義對中國哲學研究的影響。

(二)20世紀80年代

1981年10月在杭州舉行了建國以來首次“宋明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269位學者參加,共提交了185篇論文,討論了宋明理學對中國后期社會的政治、文化影響,宋明理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及意義及其倫理思想評價。1984年9月在曲阜召開了“全國孔子學術討論會”,紀念孔子誕辰2535年,成立了“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孔子研究籌備會”,研討孔學在歷史上產生的重大影響,將儒學研究逐漸發展為國際性學術活動,使中國儒學研究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1985年12月在湖北黃岡召開了“紀念熊十力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討論會”,共有100多人出席,討論了熊十力哲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熊十力思想的重心和特點、熊十力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1986年10月在寧波召開了“國際黃宗羲學術討論會”,有6個國家137名學者參加,提交了95篇論文,研討了黃宗羲生平地位、思想淵源、著作情況、思想性質及黃宗羲思想研究方法論。

1987年8月在曲阜召開了“第一屆儒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有13個國家120余學者參加,以“儒學及其演變和影響”為主題,討論了儒學內容及評價、儒學演變及歷代儒家學派和代表人物、儒學與現代化。1987年9月在安徽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性“現代新儒家思潮學術討論會”,討論了現代新儒家的定義、思想特征、學術貢獻、代表人物、形成原因、發展階段以及研究方法。1987年12月在廈門召開了“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共有107名學者出席,弄清了朱子學的源流,擴大了朱子學的研究領域,深化了朱子學研究課題,并更新了朱子學研究方法。1987年12月在山東大學主辦的“國際周易學術討論會”,有100多名學者參加,討論了周易與哲學思想、周易與傳統文化、易學發展史。1987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現代哲學史首屆全國學術討論會”,界定“現代新儒家”為以接續儒家道統、復興儒學為己任,以服膺宋明儒學、特別是儒家心性之學為特征,力圖吸納、融合、會通西學,以謀求現代化的學術思想和文化哲學。1988年4月在洛陽召開的“洛學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討論了二程洛學的基本特征、二程思想的異同、二程洛學在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1989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了“第11屆退溪學國際學術會議”,共有7個國家85名學者出席,主題是“退溪學在儒學中的地位”。1989年10月在北京·曲阜召開了“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有25個國家300余名學者出席,主題是“孔子、儒家的歷史地位和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在開幕式上宣布會議開幕;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谷牧致詞;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會見了部分與會學者并發表講話。

(三)20世紀90年代

1990年10月在山東臨沂召開的“荀子學術思想研討會”,討論了荀子的學術地位及其學術思想。1990年10月在福州、武夷山召開了“紀念朱子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有200余學者參加,討論了朱子及其學派在哲學、經學、歷史學、倫理學、文學、教育、文化領域的成就;探討了其學術思想內涵、本質、價值、效用和影響。1990年12月在中山大學召開了國家“七五”重點項目“現代新儒學思潮研究”課題的“現代新儒學與當代中國學術討論會”,討論了新儒學與中國近代思潮、新儒學發展的未來導向、現代新儒學的定位。1991年10月在曲阜舉行了“海峽兩岸首次儒學學術討論會”,這是在中國內地第一次舉行兩岸學者間的儒學交流,對共同提高儒學研究水平和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共識起了重要作用。1992年6月在四川德陽召開了“儒學及其現代意義國際學術研討會”,各國共214名學者出席,收到了140篇論文,討論了儒學與精神文明建設、儒學與東亞經濟的發展、儒學的現代意義及其教育、倫理思想。1992年7月在西安召開的“儒學與當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討論了儒學的內在矛盾及群體本位、儒學關于“人的價值”學說。1992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紀念賀麟先生90壽辰“賀麟學術思想討論會”,有200多學者出席,討論了賀麟先生的哲學體系、學術貢獻、治學方法、品格風范、人生道路、與現代新儒學的關系。1993年8月在威海召開了中、韓、日、越“孔孟荀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這是“儒學文化圈”國家學者的盛會,越南學者的出席給會議帶來了越南儒學研究的資訊。1993年11月在開封召開的“中原孔子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了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孔子的忠信仁愛思想、教育思想、義利觀、道德觀以及孔子對中國社會的巨大影響。1994年5月在山東鄒城召開的“孟子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討論了孟子思想的歷史價值、孟子及其思想在儒學中的地位、孟子思想與現代經濟文化建設。1994年8月在曲阜由人民日報和東亞日報共同召開了“孔子思想與21世紀”國際學術討論會,中韓兩國學者共60余人參加,指出了兩國學者研究儒學對21世紀發展的貢獻,非常有意義。1994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孔子誕辰254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成立大會”,共有20個國家300多學者出席慶典,以“歷史的回顧與21世紀儒學的瞻望”為主題,分15個專題,進行了3天的討論。中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李瑞環出席了開幕式宣布會議開幕,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致詞;會議還成立了“國際儒學聯合會”,召開了第一屆會員大會,選出了谷牧為國際儒聯名譽會長、韓國成均館長崔根德為理事長、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為名譽理事長。1995年8月在四川宜賓召開了紀念現代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第二屆唐君毅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有100多名學者出席,深入研討了其學術思想、生平及其在海內外的影響。1995年8月在武漢召開的“徐復觀思想與現代新儒學發展學術討論會”,討論了徐復觀學術成就的總體評價、徐復觀學術思想的多方研究。1995年10月在浙江余姚召開了紀念黃宗羲逝世300周年的“國際黃宗羲學術研討會”,探討了黃宗羲學術思想的特色及影響。1995年10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14屆國際退溪學會議”,以“儒學·退溪學與未來社會”為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1995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中西哲學與文化的融合與創新——紀念馮友蘭先生誕辰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有150名學者出席,評價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研究的重要貢獻,探討了其融合中西思想而創造的思想理論體系。1995年12月在北京召開的“馬克思主義與儒學學術研討會”,討論了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批判地繼承儒學,如何總結五四以來批判儒學的經驗教訓等問題。1996年1月在成都召開的“儒學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討會”,討論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儒學,儒學有益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儒學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等問題。1996年7月在貴陽召開了“中國貴州王陽明國際學術討論會”,討論了發掘陽明心學資源、陽明心學的影響和再評價、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6年7月在青島召開的“康有為與中國近代化學術討論會”,討論了康有為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與貢獻。1998年9月在濟南召開了“牟宗三與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第五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有海峽兩岸及新、韓、美、德等國90多位學者出席,提交了60余篇論文和專著。1998年10月在河南孟州召開了“韓愈國際學術討論會”,有58名學者出席,提交了40多篇論文。1998年10月在開封召開了“第五屆東亞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50名學者參加,提交了40多篇論文。1999年3月在紹興召開的“紀念王陽明逝世4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陽明學說的近代意義、王陽明思想內質的拓展。1999年4月在江西金溪召開的“紀念陸九淵先生誕辰860周年學術研討會”,有120多位學者參加,收到40篇論文。1999年9月在上海召開了“儒學面向當代和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中國當代的社會與文化轉型、儒家學說與中國現代化的關系、現代新儒學與中國現代化。1999年10月在北京、山東召開了“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共有20個國家300余學者參加,以“儒學與21世紀人類社會的和平與發展”為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并選出了谷牧為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二屆會長、新加坡企業家唐裕為理事長、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為名譽理事長;中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李瑞環會見部分與會學者并發表了講話。1999年10月在陜西眉縣召開的“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張載實學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主要特點、張載實學思想對宋元明清實學思潮的影響。1999年10月在武漢召開了“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從文字考釋、文本復原到思想詮釋,對郭店楚簡進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四)21世紀的學術活動

2000年4月在張家界召開的“儒商精神與21世紀中國及東亞經濟發展國際學術討論會”,討論了儒商的定義、現代儒商的特征、儒商精神及其與市場經濟的關系。2000年8月在青島召開的“儒家傳統與人權、民主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傳統儒學與現代民主、人權的關系,中國儒學對西方近代人權思想的產生和形成的影響,儒家傳統如何實現向現代人權、民主思想轉換等問題。2000年10月在上海召開的“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朱熹全書》新書發布會”,討論了朱熹思想、朱熹著作以及朱熹歷史地位的評價。2000年10月在濟南召開的“百年易學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20世紀易學研究的特征、易學著作和人物研究、20世紀易學的詮釋方法等問題。2001年8月在黃山召開“2001國際儒學研討會”,討論了儒學與“以德治國”、儒學與新文化運動、儒學與儒教、朱子學與徽州儒學、戴震與儒學、徽商與儒商研究、新儒家方東美研究。2001年10月在新加坡召開的“儒學與新世紀的人類社會國際學術會議”,有100多名學者出席,討論了儒學與新世紀人類社會發展前景。2001年12月在昌平召開的“儒學與家庭倫理學術研討會”,討論了現代家庭倫理現狀,市場經濟與社會轉型對家庭倫理的影響,現代青年人的婚姻觀、生育觀、朋友觀,家庭倫理與社會倫理,以及儒家倫理在現家庭倫理關系的作用。

2002年2月在中國社科院召開的“儒家與宗教學術研討會”,探討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及其在現當代社會中的定位、儒家思想中“學”與“教”的關系、儒教是否是宗教、當代儒教之爭的焦點與問題等問題。2002年8月在洛陽召開的“二程洛學與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了二程洛學與實學的關系、二程洛學思想的特征。2002年8月在青島召開的“儒學與全球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儒學與全球化的關系、儒學傳統與現代文明。2002年10月在四川都江堰召開的“儒家德治思想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討論了儒學德治思想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現代社會“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相互關系。2002年11月在衡陽召開的“2002中國王船山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船山學與現代文明”為主題,有90多名學者出席,提交了8部專著和90篇論文。2003年11月在武夷山召開了“《朱子全書》與朱子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朱子全書》收錄了朱熹各類著作28種,總計約1 500萬字,為全面深化朱子學的研究,推動其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3月北京召開的“儒教與東亞的近代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了儒教在東亞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儒教與東亞近代化的關系、儒教與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等問題。2004年4月在杭州召開的“當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來自6個國家的120多名學者出席,以“儒學的當代發展與理論前瞻”為主題,探討了當代儒學研究與評價、當代儒學新形態、儒學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問題。2004年8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了“第一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200多名學者參加,以“忠恕之道促進世界和平”為主題,討論了古今融會的專題研究、“繼往開來”的歷史研究。2004年10月在北京·山東召開了“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會員大會”,共有25個國家300多學者出席慶典,以“儒學與當代文明”為主題,進行了分組討論。中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賈慶林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并召開了第三屆會員大會和理事大會,原中國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葉選平當選為會長,新加坡企業家唐裕連任理事長,谷牧會長被推戴為名譽會長,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和臺灣孔孟學會理事長李煥為名譽理事長。2005年9月在武漢大學召開的“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以“儒學、當代新儒學與當代世界”為主題,共有10個國家140位學者出席會議,提交了120余篇論文。2005年9月在香港孔教學院召開了“第二屆儒學國際研討會”,200多名學者出席,提交論文160余篇,以“儒教、儒學與儒商對人類的貢獻”為主題進行了討論。2005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2005國際儒學高峰論壇”,研討了如何弘揚儒學思想中的優秀文化和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儒學的新作用。2005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經學學術研討會”,以“儒家經典研究”為主題,討論了五經等儒家經典的文本研究及研究方法、研究趨勢。2005年11月在四川宜賓召開的“儒家倫理與東亞地區公民道德教育論壇”,討論了儒家倫理的歷史命運及中華民族共同價值觀的構建、儒家倫理的基本德目在現代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功能與價值。2006年4月在山東鄒城召開的“2006儒學全球論壇——孟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有100多位學者出席,研討了孟子的心性學說、孟子思想的時代價值、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學詮釋方法。2006年8月在四川德陽召開的“國學現代化與構建和諧社會國際論壇”,共有9個國家100多名學者出席,討論了國學與儒學的關系,國學現代化、國學中的和諧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2006年9月在澳門舉行的“第三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儒家文化的價值觀與現代意義”為主題,討論了“從文化自覺與根源意識看對話文明”及“以儒學帶動世界文明”。2006年9月在衢州召開的“2006中國衢州國際孔子文化節暨國際儒學論壇”,以“和諧社會與儒家文化”為主題,研討了儒家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南孔文化對浙江文化乃至江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2007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2007年國際易學論壇·現代易學”,探討了周易的“和諧”理念、易學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及如何建設現代易學文化。2007年6月在武漢大學召開的“第15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共有15個國家200多名學者參加,以“21世紀中國哲學與全球文明對話”為主題,討論了東方哲學與現代倫理重建、中西哲學比較與對話、中國宗教哲學與世界宗教文化傳統的對話等問題。2007年8月在山東臨沂舉行的“儒學全球論壇——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10個國家100多名學者參加,探討了荀子思想的當代價值,涉及民本思想、和諧觀、富民強國、隆禮重法、尚賢使能。2007年9月在河南安陽舉行了“第18屆周易與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暨首屆傳統文化促科技創新國際論壇”,有320多名學者出席,收到了100篇論文,探討了周易與傳統文化及哲學、周易與中醫學、周易與養生、周易象數。2007年10月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學舉行的“2007中國現代哲學學會年會暨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關系學術研討會”,有80余位學者參加,提交了40余篇論文。2007年10月在湖南岳麓書院召開了“東亞書院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有50余位學者出席,探討了書院與儒學的關系;對韓國書院研究的三個方面展開了學術交流,書院制度也傳到朝、日,成為儒學在東亞地區傳播的重要載體。2007年11月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了“儒學與21世紀中國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共有60余位學者參加,討論了孔子及儒學的核心價值、儒學與中國當代文化建設。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學召開的“儒學與當代社會學術研討會”,有60余名學者參加,探討了“儒學與當代社會”的社會熱點問題,就儒家和諧思想與公民社會、“國學熱”“讀經熱”與當代社會、儒學現代性的文化分析、儒學道德理想的現代評價、儒家倫理規范與現代社會轉型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2008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儒學與海峽兩岸文化根基學術研討會”,有30多名學者參加,討論了儒學與兩岸關系、儒學內涵與特性等。2008年6月在廣州召開的“第二次儒學普及工作座談會”,對各地儒學普及工作的經驗進行了交流,討論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批判與繼承、傳統與現代、普及與提高等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2008年8月在武夷山召開的“朱子學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有5個國家100多學者參加,討論了朱子理學思想的內涵及其教化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與書院建設、朱熹的生態倫理思想等問題。2008年9月在曲阜舉行的“第一屆世界儒學大會”,共有10多個國家136位學者參加,以“儒學的當代使命”為主題進行了討論。2008年9月在浙江衢州召開的“2008中國·衢州國際儒學論壇”,共有10個國家40余學者參加,以“儒家文化與當代道德建設”為主題,研討了儒家文化在當今社會道德建設中的現實意義。2008年10月在中央黨校召開的“2008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高層論壇”,討論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儒學的關系、儒學的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儒學與和諧社會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儒學。2008年11月在中國社科院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儒學文化論壇”,以“最近中國與韓國儒學研究成果分析”為主題進行了討論。2008年11月在人民大學召開的“國際儒學論壇·2008國際儒學研討會”,共有150多位學者參加,以“儒家仁愛思想的現代價值”為主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2008年11月在廣州召開的“漢唐盛世與漢唐哲學精神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哲學史學會2008年年會”,有80多位學者參加。2008年11月在杭州·上虞召開了“紀念馬一浮先生誕辰125周年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有90多位學者參加,收到60多篇論文,以當代大儒馬一浮的“六藝學”思想為中心進行了研討。2008年11月在江門召開的“紀念陳白沙誕辰580周年大會暨陳白沙與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有100多位學者參加了會議。2008年12月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召開的“國學與當代文明建設學術研討會”,有100多位學者參加,討論了國學在當代文明建設中的思想資源發掘、國學熱的理論反思、國學的教育及未來走向。

三 中國儒學復興運動的展開

(一)儒學普及運動與儒學高峰論壇以及東亞公民道德學術活動

具體可參照國際儒學聯合會“每期工作報告以及學術研討會資料”(2002-2008),茲不復述。

(二)孔子學院的成立與推動普及漢語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

1.從2004年11月韓國首爾成立第1家孔子學院開始,到2009年3月為止,已在81個國家設立了316所孔子學院。在韓國已成立了十幾所孔子學院,目前正積極進行漢語教育,并主辦“漢語水平考試”(HSK)。2010年全球可望建成500所孔子學院。

2.孔子學院首先推廣普及漢語教育,然后進一步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即書法、茶道、中國畫、功夫、圍棋、古典講讀等項目。

3.孔子學院目前計劃推動以五種世界語言翻譯《五經》,將利用最普遍使用的語言來翻譯,出版平易近人的儒家經典翻譯本。

(三)《儒藏》編纂工程事業的推動

1.2002年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開始著手選編儒家經典文獻的善本,現已出版《儒藏》180多冊影印本。同年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孔子研究院,次年開始進行東亞地區的儒藏編纂工作。

2.2004年6月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主持的《儒藏》編纂工程,其主要目標是對曾在中國以及東亞傳統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文獻做一次全面整理,編纂成一個獨立性的文獻體系?!度宀亍饭こ逃媱澫染幘A本、后編大全本。精華編收錄中國的儒學文獻450余種和韓、日、越等國儒學著作50種,共2億字,將在近年出版。大全本共6000種,12億字,計劃在2020年出版。

(四)國學百家講壇以及國學培訓班課程

1.北京大學中國國學百家講壇*參考北京大學繼續教育部國學大講堂網以及淘寶網、百度網的國學大講堂、國學培訓班資料,2009年9月。,針對國內外各部門的優秀管理者先后開設了中國管理哲學系列課程、中國管理思想系列課程、中國國學系列課程以及游學中國系列課程。還以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為主,開設了國學大講堂、國學百家講堂等15個國學教育項目。學院先后培養了包括臺灣和香港在內的近3000名學員。學院以弘揚國學、共創和諧為宗旨,面向當代企業家,試圖以國學思想啟迪智慧,以國學素養修養身心,以國學因緣結緣學友,以國學情懷拓展胸懷,以國學智慧成就企業,以國學精神實現完美人生。講壇的主辦單位有歷史系、光華管理學院、長江商學院、經濟學院、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所、考古文博學院、藝術學院等。

2.200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文化書院與乾元國學合作,以“返本開新、轉識成智、崇德廣業、明體達用”為宗旨,創辦了“北京大學乾元國學教室”,開設了“管理哲學與企業文化董事長班”“國學精讀班”“西學精讀班”等課程。課程是三年學制,希望幫助學員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企業文化培訓中的作用和價值?!肮芾碚軐W與企業文化董事長班”:開設了中國文化概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易經、孫子兵法、佛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美學、西方哲學、文化論壇等專題課程?!皣鴮W精讀班”:一年級包含的課程有國學概論、史料學——經典介紹、四書精讀、道德經精讀、莊子內篇精讀、商君書精讀;二年級包含的課程有儒家與詩經、名士與玄學、佛教與佛經、史學與史記、兵家與孫子兵法、唐宋詩詞賞析、紅樓夢哲學解讀;三年級包含的課程有儒家與禮記、三傳之左傳、宋明儒家——理學二派、明清與近代思想家、本土宗教——道教、古典文學名著賞析、中國美學。經過8年歷程,以國學為標志的培訓課程受到了普遍重視,已畢業的學生共1900人。

3.2003年清華大學設立了中國國學大講堂總裁研修班、國學智慧與卓越總裁高級研修班、國學管理研究生課程、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高級研修班、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總裁(CEO)班等21個課程。其中,中國國學大講堂總裁研修班的宗旨是:(1)恢復“經史合參”的人文傳統,以經解史,以史證經,讓歷史現身說法,以史實中偉大磅礴的人物與事跡,真正與經典的智慧結合起來作深度研修,彰顯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精神。(2)儒、釋、道三家皆尊,旨在闡揚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推古陳新,立足于中華文化之整體智慧,通向儒、道、佛的思想殿堂。(3)倡導知行合一,可廣泛了解國學的思想精華,以求觸類旁通;又可隨興趣愛好而一門深入,實地修證體驗知行合一的經世妙用。

4.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昌大學、長春大學、西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鄭州大學嵩陽書院、長沙岳麓書院等校的國學班,北京師大國學博士課程班,以及各省市政府機構或社會團體主辦的國學班,大部分都開設了儒學與傳統文化以及現代經營管理學結合的各種培訓課程,參加學習的學員以企業和政府機關的最高管理者(CEO)以及高級干部為主,通過學習,學員一方面提高了個人修養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領悟到了中國管理思想的精華。另外,還開設了少兒國學班,經過“弟子規”等國學基礎教育,從小開始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文修養,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礎。如濟寧英才國學培訓學校、南京師大新思達少兒國學班、華東師大少兒國學啟蒙誦讀班、紹興孔子禮儀文化學校幼兒教師培訓班等等。

(五)各地區的各種儒學學術活動

中國全國各大學的有關儒學研究機構和各省市以及各社會團體的有關儒學學術團體機構,從改革開放以來,克服種種困難,從事儒學研究,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在此無法一一介紹研究,將來會進一步收集資料,把學術成果介紹給國際學術界。

1984年9月在曲阜為紀念孔子誕辰2535年周年而成立的“中國孔子基金會”、1996年9月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曲阜“孔子研究院”、2008年成立的“尼山圣源書院”等學術機構的學術活動,將在曲阜孔子文化節的“世界儒學大會”上發表,在此從略。

還有自2000年以來在上海、四川、浙江、湖北、貴州、吉林、山東、山西、廣東、陜西、河南、福建等省市成立的省市級儒學學會或研究會,以及由其主辦主編的《中華文化研究集刊》《儒學天地》《陽明學刊》《朱子文化》等公開發行或內部發行的學術刊物,對儒學的研究與普及推廣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六)歷代儒家經典與大儒全集的整理出版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出版社中,只有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少數出版社組織力量整理出版儒家文獻。但自80年代以來,很多省市都建立古籍出版社或書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理、編纂歷代儒家的經典文獻與大儒全集,除出版四書五經標點本、諸子百家標點本之外,如《朱子文集》《朱子語類》《王陽明全集》《劉宗周全集》《黃宗羲全集》《王船山全書》《熊十力全集》《馬一浮集》等,是其中佼佼者。這項文獻整理出版工作,目前在中國可謂碩果累累、方興未艾。

四 中國儒學復興運動的未來展望

(一)儒學復興運動的體系化

1 進行儒學的體系化工作 在中央及各省市的大學研究所、學術團體等研究機構召開的各種儒學學術研討會上討論得出的學術成果,將在繼續不斷的評價過程中積累起來。

2 推行中國政府支持的《儒藏》編纂工程 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對國家未來科研學術項目的研究及其體系化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國教育部支持的《儒藏》編纂是對中國儒學經典文獻的收集整理,通過對版本的選擇與精確的??焙蜆它c工作等,使整個編纂過程按照國際標準運作。這也是一項為未來的儒學研究提供基礎的重要體系化工作。

3 今后儒學的發展方向 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已有30年了。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下,在國家領導人提出“以人為本”“以德治國”與“和諧社會”的氛圍下,中國儒學的體系化將以何種形態持續下去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1)我們要明確認識到,在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下,儒學是不會成為主導型的政治綱領或指導思想的。(2)現在流行的各種“國學熱”和“儒學熱”會使中國人民對傳統文化展開新的認識,給確立人格尊嚴和民族特性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儒學復興運動 相信未來中國的儒學將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儒家化的形式而發展。這項課題在中國學術界已經成為熱烈討論的主題,但未能馬上得出結論,需要很長時間來討論。就像佛教傳入中國時必然經歷中國化的過程一樣,馬克思主義要想在中國扎根,也一定要經歷漫長的中國化過程。未來的趨勢可能是“馬克思主義的人學思想:人類的全面發展、全面解放→走向民主人文思想的發展”,與中國傳統的儒家人文精神相互補充和融合,使其向與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吻合的方向而發展。并且儒家文化會吸納社會主義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思想精華,向與其他文化共存并進、多元和諧的民主仁學方向發展。*參見吳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回顧與展望(論綱)》,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2009年9月。

(二)儒學復興運動的現代化

1 高等教育機關和企業及政府機關的現代知識信息結合 在各大學里,按照領域類別開設培訓課程,由不同部門類別的專家學者,教授國學和現代企業管理學的專門知識,使國學講堂發展成為企業及機關高級管理者修習的產學結合的制度化模式。未來企業級機構和國學級儒學的合作關系將會持續下去,儒學復興運動也將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形式。

2 在各大學設立國學院與國學班幫助學生學習國學 在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的國學院和國學班里,針對在校學生開設國學專業。國際儒聯和中國政法大學合辦的國際儒學院碩士課程的開設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一件事,也是培養未來儒學研究人才的長期投資項目。

3 地方省市之儒學普及運動的成功實例 如廣州市天河區新元小學的道德教育成功實例,以及成都市開展的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鼓舞了今后小學和初高中的國學教育,為其注入了活力,讓我們得以期待現代國學教育的逐步實施。浙江省儒學學會與浙江省圖書館合作主辦了3年30多場“儒學·國學·浙學系列講座”的經驗也值得重視、推廣?,F在在各省市由民間社會團體、地方政府機構設立的國學講堂和國學班非?;钴S,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家長們的關心和支持。但是天價學費、不守誠信的國學培訓班問題是當下需要立即糾正的傾向。

(三)儒學復興運動的大眾化

1 投入長期的時間和熱誠的努力 儒學復興運動是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儒學復興運動存在諸多限制。我們仍需要投入長久的時間和耐心的努力,并且還會經歷很多磨難,所以不要期望在短時間內有很大成效。

2 推廣反映儒學思想基本內容的書籍、漫畫和DVD 中國孔子基金會按主題類別制作的“CCTV104集大型動畫《孔子》抓幀版系列叢書”,8本漫畫書和4張DVD作為優秀的兒童讀物和視聽物,在幫助孩子們理解孔子和學習孔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臺灣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制作的“臺北市孔廟2008年度、2009年度釋奠典禮特輯”DVD也是優秀的推廣儒學的資料,將會在理解釋奠典禮方面充當一定的角色。像這樣的書本畫冊和宣傳資料應制作得能夠引發大眾的興趣,并通俗易懂。

3 建立和普及現代社會禮儀 像婚喪禮儀等,對于各種家庭禮節、學校禮節、公司禮節、公共禮節(社會禮節)、國家禮節、國際禮節的內容和進行程序,應按照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社會相符合的方向予以解釋說明,并予以詳細規定。按照禮節類別制作各種視聽材料(Hand-book、Video、CD-ROM、DVD)。推廣各種禮節,讓人們容易理解禮節的意義,并把這些禮節真正地引入到生活中。

4 通過儒學經典講座、講演和論壇展開普及活動 對于想要學習儒學經典的大眾,應長期持續地為他們設立講座,以此來普及儒學思想。

5 通過儒學研究文獻的今注今譯整理資料 儒學研究的基礎是注釋古文儒學文獻,并將它翻譯成現代漢語。今注今譯工作應轉換為現代語言的解釋、注解,并把它活用為平易近人的基礎儒學資料。

(四)中國儒學復興的信息化

1 儒學研究資料的資料庫(DB)化工作 應盡早地把廣泛的儒學原始資料和研究成果積累起來,并把這些基礎資料活用在達成儒學體系化、現代化的過程中。

2 制作儒學研究資料的CD-ROM/DVD 把通過DB化而構造成的有關儒學的研究資料按照學派、人物、部門、或主題類別制作成CD-ROM/DVD,并把這些優質的學術信息提供給各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這不僅可以給專業研究人員,甚至是一般人的研究提供方便和良好的環境。

3 將已經過整理的儒學資料網絡化 及時把儒學研究資料整理到“中國儒學資料庫”(暫稱)網站上。通過提供網絡資源,使世界各地的儒學研究者可以很方便地利用這些信息。還應考慮把儒學資料提供給中國國內的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的電子圖書中心,使世界各機關及有關研究者都能方便地利用它們。

4 促進國內外的廣泛學術交流 應廣泛地促進和其他學科領域的交流,以及和國外學術團體及機構的學術交流。并把每次儒學研究的有關資料積累起來,積極發掘新的研究項目,促進國際聯合研究計劃。特別是促進中國各大學進行儒學研究的學術團體,以及臺灣、香港、韓國、日本、東南亞、美國、歐洲等地儒學學術團體的專家學者們進行學術交流。

(五)儒學復興運動的制度化

1 編制儒學道德倫理科目的教科課程 即使有十分優秀的教師和良好的教材,要發揮教育的持續性和效用性,不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也是不能維持課程的生命力的。只有通過正規學校教育里的編制課程,才能收到預測的效果。因此如果階段性地把包含最基本儒家傳統文化的簡單倫理道德編制到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共同科目中,會收到良好的社會教育效果。首先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實行這項制度,然后逐步地、階段性地擴大到初中、高中和大學。

2 逐漸推進儒學道德倫理科目教育 目前中國的教育政策和社會認識上還不能完全接受把儒家道德倫理課程編制到學校教育的正規課程里面,中央政府在實施這項制度時也將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這是一個不可拖延并十分重要的問題??上仍趲讉€示范地區選定實驗學校先施行,如果反映和預期效果良好,則漸漸擴大到省市,以至全國。

3 廣州市天河區新元小學的道德教育成功實例[3](PP.1363-1371) 2006年9月新元小學在借鑒臺灣學者蔡札旭先生推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經驗后,申報了德育科研課題——“傳統道德精華當代教育——以《弟子規》為教材”,結合社會實際,札實滲透中華傳統道德精華,提升師生、家長的道德素養。目前中國大部分家長非常愿意讓子女學習《弟子規》等儒家倫理道德課程。

培養子女的良好德行從《弟子規》落實做起,讓子女的道德意識通過不斷鍛煉、實踐而形成一種安定的道德習慣和道德教養。

4 四川成都教育局頒布實施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參考淘寶網、百度網的國學大講堂、國學培訓班資料,2009年9月。2008年底成都市教育局以頒布實施綱要的形式,要求全市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均要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學生集體誦讀時間每周不少于60分鐘,中考、各年級調研考試今后都將適當增加和滲透國學經典學習的內容。

五 結 語

中國儒學復興運動已經有了穩步的進展。從很久以前開始,專家學者們就通過中國國內的各種有關儒學的學術研討會,以當前的中國儒學普及和儒學復興運動為主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雖然在有些地方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在很多部分還是達成了共識的。所謂儒學復興,這個歷史性、時代性的大課題,筆者相信沒有人會認為它是朝夕可就的。這是需要投入長久的時間和巨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完成的。

從外部的視角來看,在當前意識形態體制下,主導儒學復興運動的學術團體以及人力與資源的配置仍然會受到限制。我們有必要以開放的角度來審視,并給予一定的理解。筆者相信,在時間流逝的同時歷史也在發生變化,在這種變化過程中,中國的儒學復興運動一定會更堅實地向著理想的方向發展,并且一定會獲得成功。我們期待著,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儒學復興運動的成功會給予日漸后退、停滯的韓國儒學的復興注入活力。

[1]蔡方鹿,趙恒偉,陳剛,李恒山,武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召開儒學學術會議情況[M].成都:四川大學政教學院,2007.

[2]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年鑒2009·儒學大事記[G].濟南:中國儒學年鑒社,2009.

[3]黃明同.儒學普及教育巡視與思考——儒學研究者的些許審視[C].北京: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2009.

(責任編輯:沈松華)

TheDevelopmentandProspectofChina’sRevivalMovementofConfucianism

YANG Sung-moo

(Chung-Ang University, Seoul 156756, Korea)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s started its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From 1978 to 2008, 204 conferences were held to discuss Confucian thoughts of the past, and considerable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re made. Furthermore,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fucianism launched the movement of spreading Confucian ideas and sponsored summit forums on Confucianism. Since 2004, many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have popularized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promoted cultural exchange; many Confucian classics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the project for the Confucian work collection,Ruzang, has started;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forums and training courses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areas also have enjoyed great succes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China’s revival movement of Confucianism will be a systematic, modern, popular, information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one.

Confucianism; revival movement; academic activity; popularization

2010-01-13

梁承武(1944-),男,韓國中央大學校教授,韓國儒學學會會長。

B26

A

1674-2338(2010)02-0010-09

猜你喜歡
儒學國學研討會
“垂”改成“掉”,好不好?
阿來長篇小說《云中記》研討會實錄
儒學交流在路上
王國欽《知時齋說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在齊越精神研討會上的發言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2016年國際云和可信計算研討會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