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現“四百八十寺” 建造金陵佛都勝景

2010-04-16 08:24——訪棲霞方丈隆相
市場周刊 2010年3期
關鍵詞:佛教文化信眾少林寺

重現“四百八十寺”建造金陵佛都勝景——訪棲霞方丈隆相

南京市東北22公里處的棲霞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南齊永明七年(489)的千年古剎棲霞寺,寺前是一片開闊的綠色草坪,有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是蔥郁的樹木花草,遠處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氣清新,景色幽靜秀麗。寺內主要建筑有山門,彌勒佛殿、毗盧寶殿、法堂、念佛堂,藏經樓,過海大師紀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巖等眾多名勝。棲霞寺歷史上幾易其名。最初稱棲霞精舍,唐時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國時改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為普云寺,棲霞寺,崇報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復稱棲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與清兵作戰時,棲霞寺毀于戰火。1919年重建?,F在,棲霞寺是南京香火極旺盛的一座寺廟,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們絡繹不絕前來朝拜禮佛,祈求平安康泰,千年古剎往往一時間香火裊裊、人潮涌動。

南京是歷史悠久的佛教之都,漢傳佛教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其中法眼宗,源于南京的清涼山;三論宗的祖庭,在南京郊區的棲霞寺,牛頭宗的發祥地,是南京雨花臺外的牛首山:天臺宗的創始也與南京息息相關。

棲霞寺作為南京佛教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佛教學院棲霞山分院也于1984年在此設立。因此棲霞寺在南京打造佛教之都的進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日,我們前去拜見棲霞寺的方丈隆相法師,傾聽他對于南京打造佛教之都以及佛教文化發展的想法。初見隆相法師是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我們透過廟宇回廊見到法師正在晾曬冬衣,一縷初春的陽光斜照在隆相法師身后,投下斑駁的影像。

早在南北朝時期,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況所描述的就是南京當時的佛教勝景?,F在的城南一帶,在南北朝時期曾經寺廟遍布,香火極盛。隆相法師告訴記者,現在歷經時代的變遷,“四百八十寺”的盛況早已不復存在,現在南京市留存的寺廟已經不足六十座了,若想要恢復當年的景況,并不是建造一兩個大型佛教產業園區,或者興修幾個有代表性的廟宇就能夠做到的。南京在歷史上曾經是整個江南地區乃至全中國的佛教中心,歷史上的輝煌程度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但這僅僅是一種歷史的積淀,并不能代表現在南京佛教發展的狀況,光從寺廟的數量上來說,南京現存佛教寺廟的數量和無錫、蘇州等地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如何進一步弘揚南京的佛教文化,就要靠這一代人乃至后代更多的人去建設營造,并且光有硬件設施是遠遠不夠的,佛教文化所宣揚的宗教思想的光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才能夠達到一個“佛教之都”應該有的地位。

有人質疑南京在打造佛教之都的進程中是否會影響寺院僧侶的清修,進而從根本上影響佛教的正常發展。隆相作為香火旺盛的棲霞寺方丈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在新中國開明的宗教政策指導下,佛教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南京提出的這樣一個思路他們是十分歡迎的,至于是否會影響寺院僧侶的正常修行生活,隆相法師認為這不用擔心。他認為寺院已經從山林走向社會了,寺僧們開始接觸社會,不再是以前躲進寺廟只管修行與現實社會脫節的一群人,現實社會五光十色的誘惑對他們而言是一次更好的考驗,檢驗僧侶們對佛教文化的體味與理解,同時寺院本身也有區域劃分,東西跨院,前后徑,都將信眾參拜與僧侶活動分隔開,各自相對獨立,并不會互相影響。

提到佛教的發展,我們自然不能回避時下炒得最熱的“少林寺上市”風波,除了少林寺這座寺廟本身,圍繞著它的武術學校,少林秘藥等都是整個“少林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F在如果去登封市,甚至不用走到嵩山腳下就能看見遍地打著“少林”旗號的武術學校和各種各樣號稱出售少林秘藥的商店,不能不說,少林寺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座寺廟了。少林寺的產業化運作在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的佛教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將少林寺當做一個產業來運作是否合理,甚至利用少林的百年積淀來掙錢,這是否是對佛教的一種曲解,都是業內爭論頗多的問題。就此,隆相法師表示,少林寺作為佛教文化中的一個代表,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寺廟,也不僅僅是一個人們參拜禮佛的勝地,它是屬于所有人的一種佛教文化,如何將這種文化發揚光大,并非一個人或者一方政府能夠決定的。雖然佛教中強調“籌善款,做善事”,但是絕非只要是用于佛教發展的資金就都可以歸納為“籌善款”。一個大型的寺廟,運用管理企業的方式處理日常事宜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也是大型寺廟要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寺廟畢竟不是企業,運用企業運作的理念來經營自然就會發生很多問題,“少林寺上市”風波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當人們過分注重寺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卻降低了信眾甚至廣大人民對于佛教文化內涵本身的解讀需求時,佛教寺廟究竟如何發展的問題就會日益凸顯。

佛教在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開明的宗教政策指導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海外仍然存在很多對于我國佛教發展的質疑之聲,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問題就是信眾進入寺廟參拜禮佛需要購買門票,甚至有激進的宗教人士表示,難道信仰也需要花錢才能擁有7這無疑是對信教群眾的一種傷害。隆相法師對此也表示十分無奈。購票八廟這一傳統在我國事實上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很多寺廟都被破壞殆盡,僧徒也紛紛被迫還俗,更不要提信眾基礎了。改革開放之后,寺廟想要恢復舊觀,光是修繕殿堂,重塑佛像就需要一大批資金,在信眾基礎薄弱的當時,依靠善款的捐贈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此時的國家發展可謂是百廢待興,財政上的投入也極其有限,那么寺廟出售門票也就成為了寺僧自養的一種無奈之舉。同時,我國大多數寺廟都位于景區之內,人們入廟參拜,必將先進入景區,那么景區的門票在很多時候也就將寺廟囊括其中。但是隆相法師表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信眾基礎的不斷提高,寺廟的自養問題目前已經基本得到解決,而很多身處景區之中的寺廟,首先都廢除了進廟二次購票的做法,接下來就要期待各大景區的免費開放來為信徒們開辟一條更加純凈的禮佛之路。

佛教作為流傳至今的一種古老宗教,有人質疑,那些教義,那些信條,那些戒律都是在千年之前制定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內容都不再和當今社會相適應了。針對這一看法,隆相法師做出了堅決的否認,這些教義,戒律、信條都是佛所制定的,究竟是否和當今社會相符合這是一個仁者見人智者見智的問題,并非某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提出這樣疑問的人本身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就存在著一定的偏頗。同時,佛制定的這些內容能夠流傳千年,本身就說明了這些教義,信條是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果戒律,并非經過時間流轉而應該改動的。事實上,在打造佛教之都的進程中,更應該注重的正是這些流傳千年的文化內涵,佛教所宣揚的慈悲,求真求善等觀點正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發揚光大的德行。

猜你喜歡
佛教文化信眾少林寺
編輯部的故事
《少林寺2》立項拍攝
不該舉手時別舉手
印度“神廟”:保佑美簽
貴定縣城鎮建設與陽寶山佛教文化的發展初探
佛教與中華文化發展淵源
營銷視角下的佛教旅游產品開發研究
營銷視角下的佛教旅游產品開發研究
試論儒家孝道思想對佛教文化的影響
少林寺與政治的千年恩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