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閱卷組專家,你們將把中學作文教學引向何方?

2010-06-09 09:41徐永生
新課程研究·作文教學 2010年2期
關鍵詞:專家組高考作文記敘文

徐永生

筆者從事語文教學近三十年,對當前的作文教學狀況,尤其是近幾年語文教師的審美偏好、學生的寫作傾向比較了解。當前學生應試作文的總體特征是:構思模式化,內容空洞化,情感虛假華,語言奢靡化,文風浮華化。而且此文風一時彌漫開來,幾成“時尚”……且愈演愈烈,越鬧越怪。有人將此文風的形成歸咎于語文教師,紛紛指責語文教師將學生作文引向一個極端。試問,那些普通的語文教師,如何能有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影從”的非凡號召力呢?

那么,究竟是誰首創了此風呢?

筆者有幸多次參加高考語文閱卷工作,對閱卷專家組關于高考作文的定位和審美偏好比較了解,也清楚地知道參與閱卷的老師是怎樣恪守專家組的嚴格要求認真閱卷的;筆者還參加過一個為期半年的語文培訓班,與會同仁在不同的省份都曾參加過高考語文閱卷工作,對閱卷現場都有深切感受。大家通過交流,探討當前高考作文的癥結及成因,一致感覺,各省高考閱卷組專家對于今日浮華文風難辭其咎。據報載,某省級考試語文閱卷組組長曾在閱卷工作會上說:“希望各位閱卷老師一定要放棄自己原有的‘小標準,思想全部統一到專家組的閱卷標準上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公平公正的閱卷。我們不僅要使閱卷統一標準,還要給全省的中學作文教學以明確導向,要讓廣大語文教師和學生明白什么是好作文,平常該如何訓練!”由此可見專家組的意見對中學作文教學影響之大。結合自身閱卷的感受和認識,參酌語文教育界同仁提供的材料,并利用各種報刊雜志和互聯網上搜索到的相關信息,對一些省份高考閱卷專家組關于高考作文的意見做了綜合分析,抽象出了一些共性的認識,現分述如下:

一、劍走奇招,偏愛詭譎怪異的構思模式

文思最忌平庸,追求新穎巧妙的構思這本來是為文之正道,但一旦被專家組反復宣揚夸大,就使這一作文藝術之道走向歧途,廣大考生都在力避平庸方面攪盡腦汁。古人是“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今天的考生是“胸中元本無丘壑,矯揉做作扮高深”。于是,學生的構思怪招迭出,花樣翻新,而且愈搞愈奇,愈鬧愈怪異。我們看每年全國各地被專家組推介的滿分作文,此類怪異的構思形式占了很大比重。筆者經過整理,發現以下構思形式最為“時髦”:(1)小標題式,也叫片段組合法,文章切分為幾大塊,每一塊都有一個小標題,或用數字表示;(2)題記式,在每篇文章之前加一個題記,以示與眾不同,但都這樣用了,此構思形式也就走向平庸;(3)戲劇式,也叫獨幕劇式,用戲劇性式表現文章內容;(4)問答式(對話式),文章在一問一答中展開,實際上已經改變了作文的本質,也有用記者采訪式來表現的;(5)討論式,以小組或集體討論的形式來表現,很枯燥乏味,也已改變了作文性質;(6)產品說明書式,以產品說明書的形式演繹作文題;(7)化學(物理)實驗法,以此種形式推演作文題;(8)數學推算法,以數學邏輯推理的形式形成文章;(9)醫療觀察法,以專業醫學術語,“觀察、醫療”作文題;(10)測試式,以考試(測試)試卷的形式來演繹表達文章內容,多是采取選擇和問答題的形式,形式怪異,已經遠離了作文的基本特點;(11)通訊報道式,以通訊報道的形式表現文章;(12)演繹歷史故事(人物)式;(13)名著續寫(改寫)式,通過對名著的人物、情節或局部事件的續寫或改寫,表達文章的內容和主題。當然還有很多,諸如,網絡作文式、超越時空式、舊囊裝新酒式、童話寓言式,等等,不一而足??傊?,一味的求新、求異,已經使高考作文偏離了常規的構思軌道。

二、語求華麗,崇尚奢靡浮華的語言風格

反對樸實、簡潔的語言,追求華麗、大氣、奢靡、浮華的語言風格,幾乎是當下閱卷組專家對優秀作文語言的一致認定。對那些樸素無華的文章,有些專家認為,“那是文學積淀貧弱的表征!”他們認定,高考優秀作文的語言標準應該是生動、幽默、華麗、大氣、文采斐然、意蘊豐富。因此,語言質樸無華、講究文從字順的作文倍受壓制,而奢靡浮華的語言倍受推崇。我們可以隨便看看全國各地的學生備考作文,都在語言的奢靡浮華上費盡心機;再看看各省閱卷組推選出的滿分作文,無不是在竭力追求詞采的華美。一位資深教師多次參加省級作文閱卷工作,深諳專家組在作文方面的藝術趣味,她在指導學生備考作文時,依據閱卷這一審美趣味,在語言上對學生提出了追求語言有文采的九種途徑,分別是:(1)必須有長句與短句、整句與散句的交錯運用;(2)必須有多種修辭格的綜合運用,尤其是要用上比喻、對偶和排比等辭格;(3)必須用上一些成語和典故;(4)必須用上一些名言警句;(5)要有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的適當運用;(6)一定要用上古典詩詞中的名句,講究將詩詞的語言散化運用;(7)適當運用流行歌詞;(8)要有精當的描寫、哲理性議論和抒情;(9)尤其重視在文章開首和結尾處鋪排文采,提倡運用排偶句、詩歌或議論、抒情的語言著意鋪排文采,以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該老師實施的這九條途徑,據說,屢試不爽,所教的學生在高考中,作文多次獲滿分。上述途徑,很多也切合為文之道,但一旦脫離實際表達的需要,虛情假意,竭力追求,就走上了一條唯形式主義的歧途,真真令人痛心!

三、材取歷史文化,倡導華而不實的內容

可能受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影響,時下,文化散文異常流行,并深深影響到當前的中學作文寫作。學生作文一般取材于歷史文化、歷史名人、文化大師、文學(文化)名著,目的是彰顯作者的學養,鋪排文章的文采,豐富文章的文化底蘊,以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從而獲得高分。這本來是文章取材的其中一個方面,但已經一些大家大力舉薦、并成為閱卷老師的閱卷的準則,就形成了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的畸形現象??忌淖魑目偸敲橹鲜鼍⑷宋锏乃枷牒托袨榇蜣D,諸如,屈原如何“人間直道窮”,陶潛怎樣“悠然見南山”,蘇軾如何“突出重圍”,李清照怎樣“凄凄慘慘戚戚”,魯迅如何論國民劣根性等。這些經典人物及其經典著作當然是寶貴的寫作資源??墒潜姸嗟纳鐣Y源,特別是那些底層草民的文化實踐和生命追求,卻被學生蠻橫地遺忘和遺棄。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重要的習作資源。學生如何都視而不見呢?記得某省一位高考閱卷組的專家在閱卷期間,接受某媒體記者采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一篇應試作文,沒有古代歷史文化元素的介入,沒有文化大師的精神和他們作品的精彩展示,沒有傳世名作魅力的顯現,就足以說明考生的學養和文學功底的嚴重缺失!”不得不承認,這種觀點鮮明、偏好凸現的閱卷指向和寫作指向,將中學生的寫作資源引向了逼仄的幾近干涸的孤絕的境地。

四.意求深沉,苛求歷史人文內涵

近幾年,高考閱卷組的專家們在高考作文的主題方面對考生提出了很苛刻的思想內涵要求:思想含量高,有深邃的歷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能啟人深思,有助于深化文章內容。高考作文研究專家將閱卷組專家的觀點切分為以下六點:人文精神闡釋,生命的深層次探求,歷史的深邃思考,啟人深思的哲理性闡述,深厚的文化意蘊,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受此風氣的熏陶,我們乖巧的考生也很懂得專家組在“要有一點啟人深思的觀點”,“要有幾句哲理的論述”的要求,備考時是怎樣“搜盡奇峰打草稿”,考場上又是如何“為賦新詩強說愁”的;古人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在是“懷揣秘笈分自高”。我們看那些專家組精選出的優秀作文,讓人感覺,每一位考生都像一位歷經滄桑、飽經患難的老者,或悠悠然道出一段歷史的真相,或喟然長嘆一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或如泣如訴道出世間正道、人生的蒼涼,或扮做哲人道盡歷史演變的規律;或撫琴一曲,極盡人生的真諦。掩卷深思,其稚嫩、裝腔作勢以及故作深沉之舉仍清晰可見,令人憂心不已。

五、排斥詩歌和記敘文體,大搞文體歧視

因為連續十幾年擔任高三語文課,筆者每年都編纂一本高考滿分作文選給學生備考借鑒,文章來源主要是各省閱卷組向媒體推介的滿分作文。筆者對這幾年編纂的滿分作文進行了統計,結果是,屬于詩歌文體的作文1篇,屬于記敘文文體的作文僅8篇,其余的都是散文和議論文文體。這種情況讓人費解。專家卻一語道出玄機:“‘詩自古以來是一種高雅的文學樣式,非當前的中學生的素養所能為。我們不提倡學生高考作文寫詩歌,因為修為不到,能力不到。如果真寫了,那就按照詩歌的寫作要求,嚴格評分標準。我們的意見是,即使是文辭較精美、意境較高遠的作文,一般情況下,老師的評分在40分(滿分60分)上下?!蹦敲?,為什么散文、議論文容易得高分,記敘文很容易得低分呢?專家說:“議論文引經據典、縱論歷史文化,散文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亮點突出,文采容易外現。而記敘文則不然,前面鋪排過多,到結尾處突然‘閃亮,而記敘文的構思之妙,情感和主題之升華往往就在結尾處,可是教師閱卷時間一長,容易產生疲勞感,一篇記敘文往往看不完,教師的分數已經打好,哪里還有時間去反復體味文章構思之妙、主題情感之深刻呢?我們不搞文體歧視,但卻無法回避這一閱卷的現實!”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學詩和寫詩可以說是最能體現語文學科特點的,十七八歲的中學生正是寫作詩歌抒發情懷的年齡,但高考卻封殺詩歌,等于無情地扼殺了中學生的詩情,這背離了語文教學的根本,讓人憂心忡忡。同時,學會寫復雜的記敘文既是新課程在高中階段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要求,也是各省和全國高考語文考試說明中明確規定了的重點考查的一種寫作能力,更何況考試作文題中,均有明確提示語,文體不限,那么在高考閱卷中怎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真是匪夷所思!

所幸,這種虛假浮夸的文風已經引起一些有識之士的警覺,紛紛撰文痛斥此種現象,并從更深層次探討形成的原因,指出解決的途徑。例如,近兩年湖北語文高考作文閱卷開始下大力氣“糾偏”,“華而不實”的作文不再受寵,相反樸素實在的作文受到了青睞,閱卷點選出的滿分范文均是“有著實質內容的文章”。從該省2009年所選出的滿分作文來看,確實有許多清新質樸剛健的文章,讀來如清風拂面,令人振奮。

但是,一些省份的一些做法又好像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質樸無華的文章備受推崇,而稍見華麗的文章就打入冷宮。難道我們又要打著反動的旗幟,將作文風氣重新推向另外一個極端?優秀作文應不排斥辭采,不排斥精美的構思,不排斥文化,不排斥歷史,不排斥深邃的命意,不排斥深沉的情感……

但愿語文教育界能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鋪就一條健康的中學作文教學之道,為我國中學語文教育的健康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專家組高考作文記敘文
努力寫出“高像素”的記敘文
記敘文閱讀專練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輕人
高考作文沒有統一標準
詳略得當 凸顯中心——初中記敘文寫作之詳略安排教學指導
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磋商制度研究
聯合國制裁制度改革的歷程和對中國的啟示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大全
高考作文“踮起腳尖”升格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