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疑問句的辨別和句法結構例析

2010-08-15 00:48張萍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0年1期
關鍵詞:感嘆句語意語氣

張萍

(南京大學 文學院,南京 210093)

對《論語》中的疑問句,前人已做過較多研究,有關于構成疑問句的重要疑問代詞或疑問語氣詞的研究,也有關于某一類型的疑問句如反問句的專題研究,也有全面統計考察的。在這些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把握不準語助詞的確切語氣而將疑問句與感嘆句、祈使句等句式混淆,或對疑問句分類不清;此外,對疑問句的句法分析不當也較突出。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試舉例論述。

一、《論語》疑問句與感嘆句、祈使句的辨別

就《論語》疑問句的已有研究來看,多有因不能準確判斷語助詞的性質,或對語境不加分析,而將疑問句與感嘆句、祈使句混淆,直接影響到對句意的理解,從而影響到對相關人物或事件的判斷評價。

(一)疑問句與感嘆句的辨別

疑問句中的特殊疑問句,如反問句、測度疑問句,甚至個別一般的詢問句,在表達語氣或所用語助詞上與感嘆句的特點有相同或類似之處,因而容易產生混淆。下面辨析之。

1.反問句與感嘆句的辨別

感嘆句與反問句都帶有強烈的語氣,感嘆句重在表達強烈的感情,反問句則以反詰突出語意的重點,語意的強調往往需以較強烈的語氣表達。在句子結構上,古漢語中感嘆句沒有詞序標志,也沒有標點符號,往往用表感嘆的助詞表示;反問句一般由疑問詞和語助詞構成。而對于一些缺乏疑問詞,僅由語助詞構成的反問句,就易與感嘆句混淆了。夏征農主編的《大辭?!ふZ言學卷》中定義反問句為:“無疑而問的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在所提問題的反面;用疑問語氣,句末用問號或嘆號?!盵1]131因此,表達語意明顯與句面意相反,且有表疑問的代詞或疑問語助詞的句子,即為反問句;而感嘆句則直接傳達語意所含情感,是語意的正向強化。

但是,當句中只有語助詞時,就要根據語意判斷究竟是疑問助詞還是感嘆助詞,語助詞的具體性質是由語意、語境決定的,不可將其絕對化。例如,“哉”在古漢語中通常表示感嘆的語氣,但并不是句末有語助詞“哉”就是感嘆句,也可能是反問句,關鍵要看語意,看前后語境。對比下列兩例:

(1)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ā蛾栘洝罚傥闹欣渚鲎浴妒涀⑹琛氛砦瘑T會整理《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ā额仠Y》)

句(1)中“哉”就是感嘆語助詞,表達的感嘆語氣純粹、強烈。結合后文孔夫子接著說的“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表明他認為就是玩玩擲采下棋的游戲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可見他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這種整天吃飽了飯什么也不干的行為是強烈否定的,“難矣”正是對這種行為表示否定,前后語意一致,“哉”則是以強烈的語氣對“難矣”進一步加以強化,因而是感嘆助詞。而句(2)中,因為“克己復禮為仁”,所以實踐仁德就是克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于禮,這全憑自己,并不在別人,語意實與表面之“由人”相反,因而“哉”實表反詰,強化的是“不由人”的語意,即強調為仁“由己”。這里我們還要注意的是“哉”前面的“乎”提示了“哉”的特殊性,“乎”字主要表示疑問語氣,這里與表感嘆的“哉”連用構成了反詰,單獨的一個“乎”并不能構成反詰語氣②據任愛偉考察《論語》中“乎”位于反問句末,前多有否定副詞或表反詰的語氣副詞與之相對應,如“不亦……乎”“豈……乎”等,并認為“如果缺少前面的照應成分,只有‘乎’,便不再是反問語氣,而只是一般的詢問”。參見任愛偉《淺析〈論語〉中的“乎”》,《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8年第9期,第25頁。,語氣詞連用,其重心在后一個語氣詞,整個句子的反詰語氣實際上已經由“哉”承擔了。任愛偉認為“一般來說,語氣詞連用重心是在后一個詞上。但‘乎哉’在《論語》中使用8次,表達的全是疑問語氣,重心在‘乎’字上,只是在疑問之外又帶有一點感嘆的意味”[2]25。該看法忽略了“乎”與“哉”組合構成的反詰語氣最終落在“哉”字上,使得通常表示感嘆語氣的“哉”變成了表達強烈反詰的語助詞,《論語》中“乎哉”連用均表反詰,并主要由“哉”承擔。反問句本是無疑而問,且感情強烈,故可標點為感嘆號,反問句屬疑問句范疇,自然也可用問號③楊伯峻先生在此就用的是問號,參見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23頁。。同樣,我們看下例:

(3)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陽貨》)

周滿偉認為句(3)“表達的是疑問語氣,其承載者是‘與’,‘哉’只是使句子附帶一點感嘆的意味?!盵3]70盡管確有疑問語氣,但筆者以為,并非疑問語助詞“與(歟)”所表達的純粹詢問或揣測語氣,語意顯然是“鄙夫不可與事君”,該句實為反問,“哉”正表達了反問語氣,“哉”比“與”對于語意、語氣的準確傳達更重要,若缺少“與”,整個句子的反問語氣不減,但若缺少“哉”,而以“也與”結束,則純粹傳疑,與語境不符,孔子對此顯然是無疑的。

由上可知,通常表示感嘆語氣的“哉”出現在句末時,并非都是感嘆句;當其前有“乎”、“與(歟)”等疑問語氣詞時,兩者連用構成反詰語氣,該語氣最終落在句末“哉”上,我們要根據語意、語境辨別出語助詞被賦予的特殊性質。

“乎”是《論語》中重要的虛詞,其主要功能是位于疑問句末表真性的詢問[2],在某些語境中,為表達相反的語意,它承載的語氣則是反詰。例如:

(4)有能以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

《論語注疏》“孔曰:‘言人無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見欲為仁而力不足者?!盵4]49顯然,這里“乎”的作用在表反問,孔子表達的語意是沒有“能以一日用其力于仁”的人。作為反問句,實際語意與句面意思相反,這點最重要。

劉曉南認為“乎”字“在早期主要表感嘆語氣,在西周末春秋初才引申出疑問語氣來并成為主要用法”。[5]76這種表感嘆的“乎”在《論語》中還有保留,需注意區別,例如:

(5)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保ā蹲雍薄罚?/p>

任愛偉認為“‘惜乎’是前置的謂語,在這種變式句中,句子本身往往帶有很強的語勢,感嘆語氣的表達是通過句子結構的變化實現的”,而與“乎”無多大關系[2]25。筆者認為這里“惜乎”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感嘆句,與后面的內容并不構成主謂倒裝,后句只是補充說明為何而嘆。

分清反問句與感嘆句,對于句中語助詞的功能須有準確的把握。語助詞位于句末時表達一定的語氣,但句中語助詞一般僅起停頓的作用。例如:

(6)於予與何誅?(《公冶長》)

劉冠才、劉佳秋認為:“與”作感嘆語氣詞,位于專有名詞(此句中即“予”)之后,并將“於予與何誅”標點為感嘆號。[6]83把句子所帶感嘆語氣附著于語助詞“與”上,這種理解是錯誤的。該句中的“與”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中的“與”,性質是一致的,都僅表示停頓。此句為反問句,反詰語氣是由疑問代詞“何”與事實上的無疑對照構成的。

2.測度問句與感嘆句的辨別

測度問句并不都需要回答來確定,有時說話人有明確的態度,卻以測度問句來表達,以求語氣委婉的效果。因說話人語意及態度實際上是明確的,句子就可能傳達出感嘆的意味,這時應該注重句中的標志性語氣副詞或助詞。例如:

(7)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保ā缎l靈公》)

《論語正義》①文中所引《論語正義》內容均為《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所載。曰:“魯大夫臧文仲知賢不舉,偷安于位,故曰竊位?!盵4]212孔子表達的語意就是臧文仲是個“竊位者”,句末語助詞“與(歟)”,實則并非傳疑,故多將其看作感嘆句。然而,考慮句中的語氣副詞“其”,楊伯峻注:“表不肯定的推測和擬議,殆,怕莫,句尾一般有疑問語氣詞‘乎’或‘與’?!盵7]248同此例,“孝弟(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學而》)中的“與”,如楊先生注“同‘歟’,語氣詞,表疑問”[7]292,故句(7)為測度問句,但不需要回答來確定,說話人對所述判斷已經是確定的了。譯作“臧文仲大概是個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賢良,卻不給他官位”[7]165,語氣上不是感嘆,也不是真的疑問,但顯然是一種委婉的語氣。用這種測度的語氣緩和地表達自己帶有確定情感的語意,這也是說話的一種藝術,某種程度上流露出說話人的涵養。

與此同類的例子還有:

(8)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

周滿偉認為該句中的“矣乎”表感嘆語氣[3]69,《論語譯注》中譯為“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經是長久地缺乏它了”[7]64,并無明顯的感嘆語氣。這里需要考慮“其”對語氣產生的影響?!爸杏怪疄榈乱病币颉爸比∠渥营毩⑿远蔀檎麄€句子的主語,“其至矣乎”是謂語部分?!爸痢?,達到極點,謂語動詞?!捌洹痹凇爸痢鼻懊媸钦Z氣副詞作狀語,表“大概”的測度語氣。如此,對中庸之德為至高的肯定不至于太強烈,而是更顯深沉,與下句孔子對人們長久失去中庸之德而感到遺憾和淡淡的哀傷,前后語氣一致相貫。

3.詢問句與感嘆句的辨別

前文提及《論語》中“乎”可表疑問也可表感嘆,究竟是詢問句還是感嘆句,則需考察語意、探究說話者的態度。例如:

(9)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憲問》)

劉冠才、劉佳秋將“信乎”之后標點為感嘆號,認為“信乎”之“乎”作感嘆語氣詞。[6]82然而,明明是“子問”公明賈的話,如《論語正義》曰:“孔子舊聞文子有此三行,疑而未信,故問于公明賈曰:‘信實乎?’”[4]189“夫子不言不笑不取”是“信乎”的主語,謂語前置,且在主語后加“乎”,兩種方式都突出疑問之深。結合公明賈的回答“以告者過也”,說明不可信,這是直接針對“信乎”回答的,如果“信乎”表示感嘆,則已確定是真實的,與下一句質疑矛盾。顯然,這里兩個“乎”字都是表示疑問的。

(二)疑問句與祈使句的辨別

《論語》中疑問句與祈使句的混淆,主要關系到“乎”的用法?!昂酢碑a生表示疑問語氣的主要功能之后,又引申出表祈使語氣的功能[5]76?!墩撜Z》中表示祈使語氣的“乎”如:“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②意為孔子(對子思)說:“不要推辭(給你的小米),把它們給你的鄉親們吧?!保ā队阂病罚┮灿幸蓡?、祈使不易辨的情況,典型的例子如:

(10)“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罚?/p>

“誨女知之乎”究竟是疑問句還是祈使句,關鍵要弄清其語意。此句雖簡單,但句法分析卻頗復雜?!墩撜Z譯注》譯為“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7]19楊先生認為“乎”在這里表示商榷,相當于今天的“罷”。[7]227意譯的“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實際上來自于對后文的概括(即楊先生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教導的對待知或不知的態度),但就“誨女知之乎”本身而言,這種意譯卻無處附著,即句法結構上解不通,“知之”是動賓詞組,不可作“誨”的直接賓語,意譯更有牽強之意。俞樾《群經平議·論語一》:“此知字當讀為志?!晕医裾d女,女其謹志之也?!盵8]俞氏又引《荀子·子道》中的異文佐證:“子路趨而出,改服而入,蓋猶若也??鬃釉唬骸?,志之,吾語女。奮於言者華,奮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眳⒄铡盾髯印分械挠涊d,我們認為俞氏所見為是,“由,誨女,知之乎”即“由,志之,吾語女”。此章記夫子將要教導仲由什么是“知”,因仲由不夠謙遜踏實,故先囑其注意,“之”指代的即為下面教導的內容?!艾F在告訴你,你給我記住吧!”所以,“誨女”之后實則應讀開,“知”,破讀,即“志”,記住,這里“知之乎”是命令的語氣,當為祈使句。

另有一種理解,把“乎”作為疑問語氣詞。劉冠才、劉佳秋把該句引為“乎”字作疑問語氣詞用于是非問句中的典型例子[6]81,這樣譯作“教給你的,知道了嗎?”則“之”指代已教過的內容,而緊接的“知之為知之,……”是針對子路好以不知為知的性格附加提醒一下,要求他實事求是回答。這種看法看似合理,仔細推敲卻不成立。一來“誨女”是動賓結構,其前無“所”字,后無“者”字,故不可轉指“教給的知識”①“轉指”的概念由朱德熙提出,謂詞性的成分名詞化后與原來的謂詞性成分所指不同,稱為“轉指”,與謂詞性成分名詞化后的名詞性成分仍與原謂詞性成分所指相同的“自指”相對。參見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頁。;二來結合孔子對仲由的評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進篇》),可見,孔子對仲由的態度是直接而嚴厲的,因此這里使用帶祈使意味的語氣更符合孔子對仲由的態度。故此句應解為:“教導你,記住吧!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做法?!?/p>

二、《論語》疑問句分類辨別

陳志明《〈論語〉疑問句考察》指出《論語》中共有326句疑問句,并將其分為詢問句、反問句、測度問句三大類。[9]但分析三類疑問句時卻有混淆,這也是其他涉及《論語》疑問句分類的研究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詢問句與反問句、測度問句與反問句之間的混淆。

(一)一般詢問句與反問句的辨別

將反問句從一般疑問句中區別開來,通常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反問句一是無疑而問,二是語氣相應較強,但也有難辨之例。例如:

(11)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保ā缎l靈公》)

陳志明認為兩個“與”都是疑問語氣詞表反問[9]118。我們先看第一個“與”,照應后面的“對曰”,可知前面的問是需要回答的,盡管能看出孔子已經猜測到子貢認為他是“多學而識之”的,但他并沒有確定,更未對此有所感慨,否則不需要子貢作答,而是孔子緊接著就會道出“非也,予一以貫之”。因此,這個“與”表達的是詢問,而不是反問。對于子貢所說的“非與”,乍看上去像反問句,既然以“然”肯定了,那就是無疑了,但“非與”的判斷對象是孔子是否“多學而識之”,如果說子貢原本是確信的,但經孔子一問,他就開始懷疑是否究竟如此,這樣“非與”所帶的語氣不是強烈的肯定,而是不確定的詢問,由此下面才有孔子的回答“非也”。所以第二個“與”也不表反問,仍是表詢問。句(11)中兩個“與”側重不確定需證實的疑問語氣,并且有明確的答復,不表反問。

(二)測度問句與反問句的辨別

陳志明認為:“測度問句,用問句的形式或者表示問話人對問題沒有充分的把握,或者表示謙虛和委婉的語氣。因為是說話人的推測,所以測度問句一般不需要回答,這點和反問句類似,因而有的語法書將這類問句也歸入反問句?!盵9]118該表述對測度問句的詮釋基本正確,但測度疑問句和反問句并不能混并,兩者在語氣上有明顯的區別,測度問句是不確定的、委婉的、比較平和的語氣,而反問句則是強調肯定或否定,語氣一般比較強烈。例如:

(12)無乃爾是過與?(《季氏》)

《論語譯注》譯為:“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把該句看作了反問句。陳志明也認為這是“與”與其他副詞配合使用的反問句[9]118。雖然從下文看出孔子因冉求作為季氏的家臣卻沒有力勸季氏放棄攻打顓臾而感到生氣,但孔子并未一下子就對冉求強烈責備,“無乃”在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10]199,高小方主編的《古代漢語》譯作“這恐怕要責備你吧”[11]27?!盁o乃……與(歟)”的語氣為測度,雖然不需要回答,但并非強烈的反問,其意思為“恐怕……吧”,即使表示責備也是較為委婉的語氣。故不可將測度疑問句與反問句混同。

三、《論語》疑問句句法結構例析

在理解疑問句的句意時,首先要剖析句子結構,進行句法分析。疑問代詞“何”在疑問句中有多種功能,對其句法地位的判斷直接影響到對句子把握的準確性。下面以《論語》中易致理解失誤的三個例子來說明。

(13)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淵》)

張聞玉《試論“何有”“何P之有”》認為:“何憂何懼”即“豈憂豈懼”,“只要不看成疑問句,視為感嘆句,則‘何’便無作賓語的理由”。[12]30盡管“何憂何懼”在語意甚至語氣上與“豈憂豈懼”類似,但據此就把兩者完全等同,進而分析其句法結構,未免過于主觀化。實際上“何”是動詞“憂”“懼”的前置賓語,此句的意思是“內省不疚,則無所憂無所懼”,以反問形式表達,而不是感嘆句。正如筆者在《古漢語“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中所總結的,當“何”字后面的動詞為及物動詞,并且該動詞不帶其他賓語時,則首先考慮“何”為疑問代詞作前置賓語[13]80。將“何”一律規定作動詞前狀語是不合語言規律的,這里“何”與“豈”的地位不同,“豈”是疑問副詞,作狀語,表反詰;“豈憂豈懼”意為“哪里還憂慮懼怕”,“何憂何懼”譯為“憂慮懼怕什么”,兩者語意雖相似,但表達方式是不同的。

與此相似,“于予與何誅”(《公冶長》)之“何”也是動詞“誅”的前置賓語,即“對于宰予這個人還責備什么呢”,意在表“不值得責備”,實是更為深刻的責備;不能將其理解成“豈誅”,否則可能理解為“不必誅”,這樣就錯了。

(14)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微子》)

關于句(14),前人多有不同看法,究竟是反問句、感嘆句,還是兩者兼有的“感嘆問句”,通過仔細剖析其句法結構,是可以下定論的。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把“鳳兮鳳兮,何德之衰”歸為“無語氣詞的感嘆句”一類,并說明感嘆句的形式標志之一為“有表示程度的副詞如‘誠、何、何其、一何……’等”。[14]900但這里的“何”位于主語“德”之前,并非表程度的副詞,故不是感嘆句?!豆艥h語疑問范疇辭典》則將該句歸為一種特殊疑問句“感嘆問句”:“就是帶有感嘆語氣的詢問,這種句子可以說是嘆疑兼半,也就是表達‘怎么那么’、‘為什么那樣’、‘怎樣’、‘何等’一類意思的?!盵15]481“鳳兮鳳兮,何德之衰!”譯為:“鳳啊鳳啊,怎么道德那么衰??!”這表明它是以疑問形式表感嘆,但又不是一般的反問句,因為它表達的語意并不與表面意思簡單相反,而是同向強化。這里疑問代詞“何”作狀語,意為“怎么”、“為什么”,而“那么”、“那樣”并不是“何”本身帶有的?!暗轮ァ敝小爸痹谥髦^之間,不是僅有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的純粹連詞。因為由連詞“之”連接主謂語所構成的“之”字結構通常只能包含在比它大的結構中,它的主要語法功能是主語、作判斷性謂語或賓語。[16]218但“德之衰”作為謂語卻不是判斷性的。主謂間連詞“之”由指示代詞“之”發展而來。[17]這里“之”仍帶有一定的指示性質,與疑問代詞“何”構成“何……之……”結構,表示“怎么……這么(那么)……”,起到強調作用,“之”相當于指示代詞“這么”。該句意為:“怎么道德這么衰??!”仍屬反問句的一種,表達楚狂接輿強烈的感慨,意含否定,表示不該如此。若看作感嘆句,則僅表示感慨,不含否定。

再看下例:

(15)子貢曰:“文、武之道,末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

在《古漢語“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一文中,筆者曾將“何常師之有”看作“何有常師”,其中“何”是謂詞“有”的狀語,表示“哪里”,用反問來否定“有常師”[13]80。根據進一步考察,古漢語中普遍存在“何……之V”句式,如:“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國語·周語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秦則無禮,何施之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在這些句子中疑問詞“何”與其后“德”、“罪”、“施”等構成疑問項,在反問句中,“發問人早知疑問詞所構成的疑問項的信息域是個空域,因而得出與字面義相反的表肯定/否定的陳述性含意”[18],從而達成反問意圖?!昂纬熤小币矊儆谶@類“何……之V”的句式,不可視作“何有常師”,當是“何”作定語,修飾“常師”,構成“何常師”這一疑問項,作為動詞“有”的前賓語,其實為“有何常師”,因疑問項信息域為“空域”,則“常師”之存在被否定,完成反問句機制。對“何”句法地位把握不準,則無法確定該反問句從何而來。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經典,其中疑問句對人物或事件的判斷、評價有重要價值。準確辨別和理解疑問句,關鍵是要能夠結合語意、立足語境來把握“哉”“乎”“與(歟)”等語助詞的性質;從句法層面來深入剖析句子結構、分析句法成分,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1]夏征農.大辭?!ふZ言學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2]任愛偉.淺析《論語》中的“乎”[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8(9).

[3]周滿偉.《論語》語氣詞的連用[J].德州學院學報,2004(1).

[4]《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5]劉曉南.先秦語氣詞的歷時多義現象[J].古漢語研究,1991(3).

[6]劉冠才,劉佳秋.《論語》中“乎”與“與”用法分析[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6).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8]王先謙.清經解續編[M].上海:上海書店,1988.

[9]陳志明.《論語》疑問句考察[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115-118.

[10]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1]高小方.古代漢語[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12]張聞玉.試論“何有”“何P之有”[J].古漢語研究,1996(3).

[13]張萍.古漢語“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7(11).

[14]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M].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15]王海棻.古漢語疑問范疇辭典[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16]唐子恒.文言語法結構通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17]方有國.先秦漢語“之”字的語法作用及其發展[M]//上古漢語語法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148-167.

[18]徐盛桓.疑問句探詢功能的遷移[J].中國語文,1999(1):3-11.

猜你喜歡
感嘆句語意語氣
明知故問,加強語氣
新編《小老鼠上燈臺》
語意巧連貫,舊“貌”換新“顏”——從“八省聯考”卷探析高考語意連貫題
感嘆句
直面中考題 感悟感嘆句
語氣不對
注意說話的語氣
運用思維導圖,做好提煉語意題
我有話要說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符號學語意——讀《符號學產品設計方法》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