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性:大學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2010-08-15 00:44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大學本科普通本科學術性

葉 芃

(黃岡師范學院學校辦公室,湖北黃岡 438000)

學術性:大學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葉 芃

(黃岡師范學院學校辦公室,湖北黃岡 438000)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本科教育仍然必須堅持其固有的學術性價值取向。承載著大眾教育職能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在保持學術性和實用性價值張力的基礎上,統籌教學與科研、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關系,以保障、促進自身的科學定位和持續發展。

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學術性

無論是基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還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踐進程,在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系統內,大學本科教育與高職高專是兩種不同層次的辦學形式,而區別這兩種教育層次的根本點,即在于大學本科教育堅持以學術性作為其基本的價值取向和內涵特征。盡管在知識經濟、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本科教育的學術性特征受到了挑戰,但是,在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實踐中堅持學術性的根本價值取向不能動搖。當然,我們同時又必須認真地研究和應對堅持本科教育學術性所面臨的新的情況和問題,以保障和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科學、持續發展。

學術性原本就是大學教育的基本特征。在西方,從古代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近代的亨利·紐曼、威廉·馮·洪堡等,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把學術的探究,亦即對于人與自然的探究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項基本內涵與功能。然而,在事實上,人們對于大學教育的學術性及其功能的理解和認識是存在分歧的。美國當代著名高等教育哲學家約翰·S·布魯貝克 1978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哲學》,提出了現代大學教育兩種哲學即認識論與政治論并存與沖突的命題。布魯貝克在著述中明確指出,強調認識論的人,“趨向于把‘閑逸的好奇’精神作為追求知識的目的。他們力求了解他們生存的世界,就像做一件好奇的事情一樣”。[1](P12)而政治論則認為,“人們探討深奧的知識不僅出于閑逸的好奇,而且還因為它對國家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學院和大學,那么,想理解我們復雜社會的復雜問題就幾乎是不可能了,更不用說解決問題了。過去,根據經驗就可以解決的政府、企業、農業、勞動、原料、國際關系、教育、衛生等等問題,現在則需要極深奧的知識才能解決。而獲得解決這些問題所需要的知識和人才的最好場所是高等學府?!保?](P15)研究者普遍認為,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建立在對“高深學問”價值研究的基點上的。然而,關于高等教育對“高深學問”的探求,認識論是從作為主體的人對生命本質的價值追求這一特定的視角去加以理解的。而所謂高等教育政治論哲學,則更加關注高等教育對于社會發展現實需要的服務與服從的功能和價值,因而在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本位和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政治論哲學雖然并不排斥大學教育的學術性,但這種哲學理論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傾向,常常會在一定的意義上消解大學教育的學術性。

傳統的大學教育,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學術價值理念居于主導地位。然而,在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系統內部在教育的內涵和價值取向上開始發生分化,大學教育的學術性價值取向與特征受到了挑戰。高等教育大眾化標志著高等教育從整體上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種處于新的發展階段的高等教育區別于傳統的大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就在于其教育內涵和價值取向開始由單一、純粹的學術性向學術性與實用性、功利性并重轉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高等教育系統內部,一方面,以高職高專為代表的典型的大眾教育,突出強調實踐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教育特色,在一定意義上揚棄了傳統大學教育的學術性價值取向。另一方面,在大學本科教育的層面上,傳統的大學教育的學術價值取向和內涵特征,也開始承受著來自多方面的沖擊與挑戰,其固有的地位與表現形態也在悄然地發生改變。

在大眾化的背景下,傳統的大學本科教育的學術性價值取向與特征所面臨的沖擊與挑戰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打破了傳統的大學本科教育學術性價值取向的一統天下,傳統大學教育所固有的那種純粹的學術價值追求被改變,大學教育中的學術研究活動通常被賦予了更多的市場性、實用性和功利性的特征和目的。第二,大學本科教育層次出現了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兩種教育體系的分化,承擔著大眾教育職能的本科教育,實現其學術性的價值追求正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困境。潘懋元先生在論述我國高校分類定位問題時曾經說過:“作為精英教育的學術性研究型大學和作為大眾化主力的實用性職業技術型的高職高專,各自向不同方向發展。如果分類指導明確,政策措施得宜 (如制訂不同的評估體系,給予公平的對待),兩類高校,較易定位,至少在理論上不難說清楚。但在研究型大學與高職高專之間,還存在大量的專業性高等教育機構,即工農醫師等本科與碩士生層次。它們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它們既不能走學術性研究型的獨木橋,也不應都辦成職業技術型的高職高專?!保?]區別于學術性研究型大學的普通本科院校,不應都辦成職業技術型的高職高專,這是說這類學校依然還須堅持學術性的教育特征和價值取向,但是,對于這類學校來說,傳統的、純學術研究的路又不能繼續走下去了。在學術性和應用性、實用性的選擇上,普通本科院校正陷入一種兩難困境。

在大眾化的背景下,傳統的大學本科教育的學術性價值取向與特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但是,大學本科教育的學術性特征并沒有因此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甚至被放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應當基于新的高等教育及社會發展形勢,在教學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自覺堅持學術性的價值理念和原則,積極研究和應對堅持本科教育學術性所面臨的新的情況和問題,努力探索建立一種更加符合自身辦學定位實際的學術發展的思想理念與路徑。

首先,作為以發展科學技術、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己任的高等教育,區別于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即在于它以探尋和發展人文和自然科學理論及其應用技術作為一種基本的教育形態和價值追求。被稱為現代大學之父的威廉·馮·洪堡在詮釋大學這種教育機構的特性時明確地指出:“與傳授和學習既成知識的中學不同,大學的特征在于常常將學問看作是沒有解決的問題不斷地進行研究。因此在大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完全不同于中學,即大學的教師并不是因為學生而存在,教師和學生都為學問而存在?!保?]威廉·馮·洪堡還提出了大學“教學與科研相統一”的教育理念,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現代大學教育的內涵與功能。但是,在他看來,大學教育中的一切學術活動和科學研究與人們的功利主義的現實追求無關,相反,他認為“大學的真正成績應該在于它使學生有可能、或者說它迫使學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時間完全獻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學?!保?]在洪堡眼里,大學里的學術活動取決于大學組織的價值屬性與追求,它不僅體現在那些顯性的科學研究的活動中,同時也體現在學校的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的實踐過程中。學術研究活動是大學教學及人才培養的一種載體、方式和路徑,大學教學與科研是一種應然的、內在的和諧與統一。包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內的大學本科教育,應該從大學教育的內涵與規律的角度,深刻認識和把握大學教育的學術性及其價值屬性。

其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堅持教育內涵和價值取向的學術性,是大學本科教育區別于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標志。潘懋元先生說:“參考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的美國高等學校分類和聯合國教科文的國際教育分類,中國的高等學校應當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少量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培養創新拔尖的科學家 (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另一類是大量的專業性、應用型的大學或學院,培養有寬厚理論基礎的不同層次的工程師、經濟師、臨床醫師、律師、教師和各級干部;還有一類是更大量的職業性、技能型的高職院校,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術人員?!保?]以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術人員為目標的高職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職業性、技能性和應用性,學術性在這里則退居次要的地位,而本科教育,包括潘先生這里所說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和專業性、應用型的大學或學院,則始終都應自覺地把學術活動作為自身的教育內涵和價值追求。高等教育這種類別或層次的區分,是教育及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按照潘先生的說法,創新拔尖的科學家固然需要厚實的學術基礎,培養工程師、經濟師、臨床醫師、律師、教師和各級干部,同樣需要寬厚的學術理論的支持。這也就決定了那些區別于學術性、研究型大學的普通本科院校,在其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必須自覺地堅持學術性的教學內涵和價值追求,努力使學校培養的各類建設人才有著更為鮮明的職業特色和更為清晰的市場定位。

但是,如前所述,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本科教育層次出現了精英教育大眾教育的分化,承載著大眾教育職能,有別于學術性研究型大學的普通本科院校,其教育教學活動的學術性價值取向與特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當前,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普通本科院校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盡快地從傳統的高等教育精英模式中擺脫出來,以建立一種適應新的教育及社會發展形勢和自身辦學定位需要的教學及人才培養模式。在這一轉變、變革的過程中,教學活動、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性、適應性和應用性的原則和特征不斷在強化。特別是在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形勢極為嚴峻,人才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現實境況下,增強人才培養對于現實的人才市場的適應性正在成為普通本科院校教學工作探索實踐的重大課題。簡而言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基于教育和社會發展以及學校自身辦學定位的需要,普通本科院校必須確立鮮明的實踐性、適應性和應用性的教育理念和原則。這種實踐性、適應性和應用性的教育理念和原則,與大學教育所固有的學術性的價值理念和原則一道,共同構成了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教育的價值體系。承載著大眾教育職能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要在保持學術性和實用性價值張力的基礎上,統籌教學與科研、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關系,以保障、促進自身的科學定位和持續發展。

總之,當代大學本科教育依然必須堅持學術性這一基本的價值追求,只是在新的時代背景和教育形勢下,這種學術性的教育價值與內涵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特征。承載著大眾化教育職責和使命的本科院校,應該基于新的時代背景和教育規律,對本科教育的學術性價值與內涵進行重新認識,努力通過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實現傳統的學術性價值取向和內涵與知識經濟、市場經濟的時代要求以及大眾化教育的基本要求之間的契合與融合。

[1][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潘懋元,吳玫.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 [J].復旦教育論壇,2003,(3).

[3]胡建華.高等教育價值觀視野下的高等教育質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4]卡爾·伯克.聯邦德國的高等學校及其問題 [N].中國教育報,1984-09-01.

[5]潘懋元.大眾化階段的精英教育 [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G640

A

1003-8078(2010)05-112-03

2010-09-03

葉 芃 (1965-),男,湖北仙桃人,黃岡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 袁小鵬

猜你喜歡
大學本科普通本科學術性
記一次寫生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處見精彩
211高校與普通本科院校稅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比較研究——以四川、廣東和廣西三所高校為例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強化學術性和現實性并舉
SSE教學模式在普通本科-兒科專業后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思辨性與學術性:史學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然取向
國家創新體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的國際化思考
李玲慧作品
《軍事歷史》應以學術性為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