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轉型期中國行政監督體制的路徑依賴

2010-09-02 06:16劉曉倩
文學與藝術 2010年4期
關鍵詞:路徑依賴突破

【摘要】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建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監督體系。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反而陷入路徑依賴的困境。監督滯后等一系列問題層出不窮。本文分析了我國行政監督的路徑依賴及產生原因,力圖打破這種依賴。

【關鍵詞】行政監督;路徑依賴;突破

一、我國行政監督體制概述

我國行政監督體系主要由主體體系和對象體系構成。主體體系分為同體監督和異體監督。同體監督主要指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群眾監督,異體監督主要指國家司法機關、權力機關,執政黨的監督。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以民主集中制為思想和制度基礎,中國共產黨是政治監督的領導,同體異體相結合進行監督。

從理論基礎上看,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比較完善,但也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監督主體多元化,但監督力量分布不均衡,主體的力量明顯強大,異體相對薄弱;監督缺乏獨立性,黨一方面作為執政黨,一方面又是監督的領導核心;任何一個行政管理相對人都是被監督的對象,但是部分行政管理相對人卻也肩負著監督其他人的身份和任務。

二、我國行政監督的弊端

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非常廣泛,每一個行政管理相對人都在接受監督。但盡管如此全面的監督,行政機關中仍然出現了各種不正之風,說明我國的行政監督問題仍很突出,主要表現在:

監督滯后,很多問題擴大之后才受到關注。第一手材料多出現在網絡上,少有事前或事中監督,事前和事中監督也顯得辦法較少。

監督缺位,許多監督只徒有虛名,得不到真正落實。即使在有法律保障的范圍內,監督合法不合理問題層出不窮。環保大區督察中心的出使得現制度缺位顯而易見。監督職責和權力上的界限模糊和混亂和監督盲點出現,造成監督空泛,真正的主體因缺乏權力無法履行職責,而其他主體也只能流于形式。

監督缺失,監督過程較為隱蔽。監督不是公開的,監督主體自身的公正性得不到有效保證。

監督手段單一,新的監督形式得不到有效利用,公民通過網絡的訴求經常被忽略。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發揮不充分,沒能給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和監督提供有效便捷的途徑。部分政府網站徒有虛名,未投入實際運用。

三、行政監督的路徑依賴

1、路徑依賴的含義

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好壞都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某一路徑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后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選擇。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把這種類似于物理學中慣性現象稱為“路徑依賴”。也就是說,早就存在的路徑狀態會影響后來的路徑選擇。

2、歷史沿革形成路徑依賴

我國古代行政監察制始于秦漢,發展于唐宋,強化于明清,建制完善,歷史悠久,不受行政官員的制約和干擾。歷代君王都非常重視監督體制,其強弱是封建集權的象征。

我國古代的行政監察體制在不斷變化中形成了以下特點:權力獨立于官權但附屬于皇權;“人治”與“法治”并存,法律存在,但皇權是無上的;神秘存在,皇權的神秘性,給法制化造成困難。

(3)路徑依賴導致監督制度弊端出現

沿著既定的路徑發展事情會變得簡單,但是路徑依賴會將原本的新制度轉化為舊制度的模式,或者在執行和傳達中摻雜舊制度的因素,新制度變成舊制度的變種。我國歷史悠久,路徑依賴不可避免,我國行政監督中出現的問題都存在路徑依賴的原因。

四、行政監督的路徑突破

“社會轉型”是指社會從一種類型到另一種類型的過渡過程。它指的是整個社會的結構和發展模式的整體變遷。作為一種社會變遷,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的制度和結構形式都應隨之變化,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更不例外。

1、 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制度保障

立法是執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監督立法是依法實行行政監督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立法明確監督者的身份和地位,明確具體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職責和任務,以法律監督完成對具有執行監督權的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制衡。

2、 提高監督主體效能

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提高人大監督力度。明確各主體不同的性質和分工,各自重點監督本身具有內在優勢的方面,保證監督工作的獨立性,提高監督部門的獨立地位,不同時受制于多個部門,保證發揮人民群眾的實際監督。

3、 增強行政透明度

建立監督反饋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了解政府的為,重視群眾的反饋和意見并及時處理。只有增強行政透明度,人民群眾才有事可監督,否則監督無從談起。

4、 建立多種監督方式,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

大眾傳媒是輿論監督的最主要渠道,政府要充分利用輿論監督媒介,尤其是網絡監督。網絡監督具有及時快捷方便以及抗干擾性強和立體直觀等特點。其特點具有無可比擬性。目前,我國電子政府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政府門戶網站粗糙、功能不完善,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來完善。而且網站上很多的信息反饋得不到有效的回復甚至被屏蔽。充分利用網絡監督能夠得到最真實的第一手材料,能夠發現更多的社會現實問題,有助于監督部門進行信息公開建設。

參考文獻

[1]管博佳.淺析我國行政監督體制問題及改革路徑選擇[J].大眾商務,Popular Business,2009年 06期

[2]賀佳.論我國現行行政監督的機制創新.學術交流[J],Academic Exchange,2006年 02期

[3]朱曉鳴,易承志.當代中國政治監督的基本特征、主要問題與路徑選擇[J].東南學術,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2008年 02期

作者簡介:

劉曉倩(1985-),女,河北秦皇島人,東北大學文法學院行政管理碩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歡
路徑依賴突破
政策變遷中的路徑依賴:我國養老公平問題審視
古詩詞教學中的“增刪調補”
課程改革背景下《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教學的困境與突破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