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災區,記錄汶川奇跡

2010-09-06 09:35
當代貴州 2010年20期
關鍵詞:汶川災區

■ 文/全國黨刊記者聯合采訪團

走進災區,記錄汶川奇跡

■ 文/全國黨刊記者聯合采訪團

10多萬援建大軍、3000萬干部群眾,在這個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建筑工地上,800多個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讓災區大地脫胎換骨,浴火重生,“兩年跨越二十年”,鑄就著汶川奇跡、四川奇跡、中國奇跡。

一個個復活與新生的美麗村鎮,如顆顆璀璨珍珠,鑲嵌在綿延300公里的龍門山地震帶上

從都江堰出發,汽車行駛在都汶高速路上,平坦的黑色路面,潔白的交通標志線,翠綠的綠化隔離帶,令人欣慰。透過車窗望去,在岷江兩岸的崇山峻嶺上,那些曾經被地震撕裂的大地,已經開始披綠。而僅僅兩年前,這段行程的大半被崩塌的山體完全覆蓋。為了打通通往震中映秀的生命線,中央牽掛,全國揪心。多少救災官兵和施工隊伍冒著生命危險,日夜奮戰?,F在,車行20分鐘,在經過四個長隧道后,再過岷江,震中映秀映入眼簾。

映秀四面環山,是去九寨溝、黃龍的必經之地。在地震中,映秀鎮中心區被夷為平地,全鎮80%以上的人口遇難,95%以上的房屋倒塌。而現在,除了漩口中學幾棟歪倒的房子在向人們訴說慘痛外,你已經很難想像當時地震的慘烈景象了。

白墻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墻灰頂的羌寨石閣,粉墻金瓦的藏式小樓,映秀人的新家,竟是如此溫馨美麗。群山環抱,林木葳蕤,郁郁蔥蔥,茶馬古道,隱約山間。岷江從遠處而來,穿鎮而過;在鎮中心,漁子溪河加入合唱。今年5月,在恢復重建現場會上,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面對新生的映秀,激動地對在場的干部群眾說,什么是奇跡,這就是奇跡,映秀就是奇跡!

從映秀到水磨,只有30分鐘車程。據鎮長羅繼華介紹,遠在唐朝,這里就有羌寨。在蘇軾和張大千的筆下,這里是“世外桃源”,當地人稱之為“香巴拉”,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為了讓震前飽受工業污染、震后一片廢墟的名鎮復活,建設者們確立了“汶川生態新城,西羌文化名鎮”的目標;“用畫畫的方式建設城市形象,用倒推的邏輯確定產業出路,用實用的標準確定設施功能”;“工業外遷,騰籠換鳥”;科學規劃,整體重建?,F在,一座有著濃郁羌族風情、美如詩畫的小鎮展現在我們眼前。

青山綠水掩映間,黃色的羌族碉樓時隱時現,中國結、燈籠、牌坊點綴其中,這融合了羌、藏、漢民族風情的建筑,傾注著水磨人所有關于家園的追憶和夢想。凡是來過水磨的人,無不對這座藏于群山懷抱中的美麗小鎮驚嘆不已,全球人居論壇授予其“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榮譽稱號。

行走在災區,一個個嶄新而美麗的城鎮和村莊,山水田園風光爭輝,民族地域特色突出。在綿延300公里的汶川地震帶上,虹口、天馬、龍門山、壽陽泉、漢旺、曉壩……那些曾經撕裂人心的名字,100多個涅槃重生的小鎮,如顆顆璀璨的珍珠。

在新北川,出自著名雕塑大師葉毓山之手、一尊高21米的巨型紀念碑,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碑體從羌族傳統建筑碉樓抽象而來,正面男子展示力量之美,前方羌族婦女深情凝望,旁邊孩子穩健邁步……好一幅美麗的畫卷,生動地詮釋著地震災區的復活與新生。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人民”

這是一組特別的數字,令人難忘——

震后一年內,四川災區355萬戶震損住房修復加固完成;震后一年半,150萬戶農房重建完成;震后兩年,25萬戶城鎮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截至2010年9月13日,學校已完工2655所,醫療衛生機構已完工1542個……這些數字的背后有著怎樣的人、怎樣的事?有著怎樣生動的民生詮釋?

初秋的青城山朦朧幽靜,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不時見到一棟棟依山而建、精巧別致的鄉間別墅,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成片的銀杏樹在晨暉的映照下格外炫目。

我們來到“聯建第一房”——茶坪村民王全的新家。這是一幢上下兩層披檐閣樓、青瓦白墻的鄉村別墅。還未走進樓里,鮮紅的對聯映入眼簾。上聯:大地震,毀家園,黨的政策來解難;下聯:小別墅,標準間,茶坪百姓好喜歡。橫批:震后新生。走進室內,塑鋼門窗、實木地板、現代家具、一應俱全的家電……王全利用當地生態優勢,引入社會資金,將自己的宅基地轉讓給聯建方建設“鄉村酒店”,自己不花一分錢就得到了一套別墅。他自己的別墅可以自己經營,也可以租賃給公司,用于發展“鄉村連鎖客?!?。

都江堰虹口鄉,用資源換資金,把住房重建和發展旅游產業結合起來,建起游客接待中心、熊貓驛站、光榮村安置房、高原村獼猴桃觀光道、瓦子坪安置小區、山水麗苑農家樂、憶江南鄉村酒店……藏在大山里的這一切是如此的新鮮、規范、美麗,讓我們由衷地佩服建設者們的智慧和創造力。

同樣是在都江堰,天馬鎮把重建同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實現農民集中居住,變土地指標為土地資本,不僅解決了重建資金難題,整理后的耕地還為規模經營、產業化發展騰出了巨大的空間。溫家寶總理高興地在這里寫下“欣欣向榮”四個大字。

在災區采訪參觀,那一棟棟農家新樓常常讓我們流連忘返。從汶川、北川的羌式小樓,到都江堰、綿竹的川西民居,到彭州寶山村的別墅洋房,重建自救讓民族風情、傳統詩意全面回歸??梢哉f,新民居將這本就山清水秀的川西,點綴成一幅幅意境深遠的中國畫。

除了住房的重建,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等民生訴求,同樣是重建的重點。

走進北京對口援建的什邡職業中專學校,現代化的教學樓旁,一塊黃綠相間的足球場格外“打眼”。橘紅色的塑膠跑道上,學生們正在跑步鍛煉。這所學校投資近兩億元,專業車間、階梯教室、計算機教室,現代化的設施應有盡有。

來到平武平通新場鎮,中心小學、衛生院、綜合文化站等一批公共設施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山區特色集鎮已經在昔日的廢墟上拔地而起。

“最好的房子在災區,最好的設施在災區?!蓖ㄟ^災后重建,學校、醫院這些農村以往的“短板”得到修復。學校全新的塑膠跑道,衛生院現代化的醫療設施,這些過去在農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提前在災區農村亮相并發揮功能?,F在,走進災區,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你會發現:“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吧蠈W國家包,看病能報銷,養老靠農?!?。災區恢復重建,“最滿意的是人民”,這一點也不夸張。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產業發展領跑,四川化危為機,邁出了從重建到跨越的嶄新步伐

坐上“和諧號”動車組,半個小時就從繁華的成都來到了世界雙遺產——青城山腳下。這是四川災后恢復重建的第一個重大鐵路項目,250公里的時速正契合著四川基礎設施重建的速度。

地震后,全川480多個交通項目完全損毀,171座35千伏以上變電站受損,2700多條電網線路停運,164條高壓線路完全損毀;災區水系被破壞,上百個受災鄉鎮群眾飲水困難……大地震摧毀了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道路、橋梁、電站、水廠等基礎設施,上萬億元的社會財富瞬間湮滅。

重建為四川的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嶄新的機遇。距離汶川特大地震僅僅800多天,一條條嶄新的道路在災區延伸,一座座電站修復發電,一個個飲水工程讓受災群眾在自家的廚房里直接取用干凈衛生的自來水。截至目前,四川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已開工1366個,占重建任務的99.64%。11條高速公路全部開工建設,88條國省干道和重要干線已完工45條,恢復修建農村公路近3萬多公里。23個鐵路項目開工建設,四川鐵路正與東部地區同步邁入高速時代。

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提速,為災區的產業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支撐。青川縣經濟和商務局局長徐富榮形象地說,住房和基礎設施建設要搞,后續的產業跟進也很重要,不然老百姓就會“住著別墅吃紅薯”。

“住著別墅吃紅薯”,一句話點到了災后青川的要害,也點到了整個災區的要害。災區都把產業重建提到特別重要的位置。

在北川新縣城內,北川—山東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為什么將工業園區放在新縣城里面?規劃人員介紹:“新縣城內,將要安置失地農民近3萬人,必須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如果工業園區在城外,他們怎么去上班?”產業園預計今年年底竣工投產,這將為未來北川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在青川縣一所空出的板房學校,房間內整整齊齊碼放著的菇袋里,已經冒出了一株株白菇。在浙江衢州的援建下,這片原本需拆除的板房掛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園區”的牌子。

在汶川,依托氣候、地理環境,已經發展起甜櫻桃、獼猴桃、茶葉、蔬菜、花卉等特色基地5萬余畝,扶持發展起一大批種植專業大戶。

在綿竹,沿山一帶建成了萬畝玫瑰園,組建了玫瑰種植專業合作社,玫瑰種植、玫瑰香精加工、玫瑰園生態游等產業協調發展……

淘汰“小、劣、差”,引進“大、優、強”。四川災區產業發展正在走出一條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重生之路,實現著從“起立”到“起跳”的跨越。

猜你喜歡
汶川災區
云上遠眺新汶川
利用簡單幾何原理 制造可作為災區緊急避難所的帳篷
十年汶川祭(組詩)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記(上篇)
??(汶川)??? 10?? ???
“世界汶川,水墨桃源”散文詩筆會歡迎辭
古稀老人情系災區孩子
中華兒慈會為玉樹地震災區提供100 萬元緊急捐助
汶川櫻桃熟了
災區笑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