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環境下的質量管理

2010-09-20 08:39■文/周
中國質量監管 2010年8期
關鍵詞:供應商供應鏈標準化

■文/周 葉

供應鏈環境下的質量管理

■文/周 葉

在供應鏈環境下,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運輸、分銷和售后服務都是由相應的供應鏈成員企業來共同完成,產品和服務質量是由分布在整個供應鏈范圍內的全體成員共同保證和實現的,而傳統的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主要關注企業自身內部的質量管理活動,對于上游供應商質量管理則缺乏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與策略。如何在供應鏈的環境下來對供應商的質量進行有效管理與控制呢?

質量文化

核心企業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主要包括招標、選擇、評估、現場考核、定級、試用、試用評估、正式試用、再評估、定期確認資格等環節。管理的目的歸根結底還是在于確保供應商自身的質量管理能力,這就要求供應商要有良好的質量管理能力,而質量管理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最底層是供應商自身所形成的質量管理文化,這種文化是企業質量管理價值觀的體現。優秀的質量文化將促使企業采用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約束和指導下,企業才能實施一系列標準化的質量管理流程和采取標準化的質量控制方法,并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從而生產出合格的中間產品與服務。

對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對其質量文化要有深刻認識,要分析自己的質量文化與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文化的異同點,尋找相互間的磨合點,增強彼此間的質量文化交流,使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質量管理文化相互間比較融合。

標準化體系

ISO9000系列標準是一套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運作體系,它將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概念、原則、方法和程序統一在國際標準的基礎之上。獲得ISO9000系列標準體系認證的供應商企業是對其質量管理能力的肯定,但最關鍵的還是企業要能按照這套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來進行質量監控、質量分析、質量測評和質量改進,而不是只把它作為“花瓶”。由于使用統一的質量術語,建立共享的質量管理文檔,采用相同的質量監控方法和標準,所以在統一的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下既能提高供應商自身的質量管理水平,又能有效增強核心企業對供應商質量管理的能力。

質量持續改進

僅僅擁有好的質量文化和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是不夠的,必須將它們融入到產品的生產和所提供的服務里面,持續有效地開展內部質量審核。這樣就需要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機構、質量標準、質量法規、質量保證體系及質量管理的其他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并將它們應用到企業的質量管理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通過這些手段來培養全員的質量管理意識,規范生產操作流程,規避質量風險,從源頭上來確保質量。

隨著核心企業對供應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供應商應該建立質量監控和信息反饋機制,明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捕捉新的質量變化要求,從而不斷地對其質量進行持續改進。

合格中間產品與服務

參照“質量環”模型,在供應商生產合格中間產品的過程中對質量有影響的主要活動有:營銷和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和開發、過程策劃和開發、采購、生產、產品出廠質量檢驗;所提供的服務過程中對質量有影響的主要活動有:包裝與倉儲、銷售和運輸、技術支持與售后服務、報廢產品的回收處理和再利用。這些活動質量的好壞是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的直接體現,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也就是對這些活動進行相應的質量管理,可以引導供應商向更高的質量管理水準邁進,使其提供核心企業所需要的合格中間產品和服務。

供應商質量管理的特點

供應鏈環境下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與單個企業內的質量管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應立足于供應鏈的高度,核心企業應該從整個供應鏈質量體系的高度來監控和保證供應商的質量,建立基于產品全壽命周期的質量信息管理系統,產品在不同的階段中應制定不同的質量監督和控制策略,確定有效的質量監督點和評審點。

2.供應商的質量是由供應商自身的中間產品和服務質量所決定的,供應商是質量管理的主體,核心企業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重點應該是對其產品質量形成的關鍵過程、關鍵環節、最終產品的整體質量和所提供的服務質量進行監控,而不是對所有質量形成過程進行監控。

3.供應商是主權獨立的實體,相互間沒有行政隸屬關系,是一種合同或戰略合作關系,相互間通過相應的質量協議與合同來規避質量問題,當出現質量糾紛時,主要通過協商、仲裁或者法律手段來解決。

4.供應商地理位置可能比較分散,加大了對供應商質量進行有效監控的難度,彼此間的質量信息溝通主要依賴網絡通信技術和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同時也束縛了供應商與核心企業之間展開全面的質量合作,在同等服務質量水平下,增加了供應商的服務成本。

5.在供應鏈的動態環境下,隨著用戶需求、市場環境,以及核心企業的產品結構和生產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要求供應商必須不斷地適應它們所帶來的動態性的質量變化,從而建立動態、靈敏的質量管理體系。

改進策略

供應商提供的中間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核心企業的產品質量,因此,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是核心企業必須要認真處理的問題,但由于在供應鏈環境下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存在著上述特點,必須采用相應的策略來改進供應商的質量,主要的策略有下列幾種:

1.產品的協同設計與協同質量管理

產品的設計和開發是確保產品質量的極其重要一環,是進行協同質量管理的第一步,它決定了產品最終的質量。供應商的客戶是核心企業,因此,產品的設計和開發都必須要滿足核心企業的質量要求,這就要求核心企業必須與供應商進行產品的協同設計與開發,從而減少企業間協調的難度,提高產品的設計與開發效率。

協同質量管理給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營造了一種開放、合作、協同的新型企業質量關系,建立了“競爭——合作——協調”的質量管理運行機制,通過進行企業間的質量協同管理,及時共享質量信息與資源,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處理出現的質量問題,使其不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質量運作。

2.將物流服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作為供應商應把精力放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上,提高產品的質量水平,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一些相應的服務委托給專業化的物流企業來做,這樣對雙方都有利。一方面,物流企業能提供專業化及高質量的物流服務;另一方面,供應商可以降低相應的服務成本,使自己專心于自己的特長。當然,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要求它們必須要達到所需要的服務質量,也需要將其作為專業的服務供應商,采用相應的質量管理手段來確保服務質量。

3.建立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產品質量的信息對于質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對信息進行有效控制及進一步的信息挖掘,必須建立穩定、可靠、高效率的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它是實現信息存儲、信息加工及處理、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一個好的質量管理系統必須滿足兩個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提供公用的質量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企業間的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和知識集成。在質量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間的質量管理系統相互間可以遠程登入,實現質量信息的查詢和處理,并能夠及時將反饋的質量信息發布到質量管理信息管理平臺中,實現信息和知識共享;二是質量管理系統能夠支持產品協同設計開發、協作生產、售后服務等環節對質量信息的要求,滿足質量持續改進的要求。

4.實施統一的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

使用標準的質量術語,建立共享的質量管理文檔,采用相同的質量管理和監控方法,可以使上下游企業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規范化、系列化和程序化,在協同質量管理上更易于交流和溝通;使上下游企業達到統一要求的質量管理水平,便于核心企業對供應商展開質量管理的監控和相互間的質量協作。同時采用標準化的質量評價方法來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展開評價,發現供應商在質量管理方面與其他企業相比存在的問題,促使供應商改善質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

5.完善質量管理激勵約束機制

在供應鏈環境下,質量管理也存在著“木桶原理”現象,即產品的最終質量水平是由最差的元部件質量所決定的,因此,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必須對質量管理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重點監控。同時采取一系列約定的激勵約束機制來防止“偷工減料”所帶來的質量風險,約束供應商采用標準化的質量管理流程來運作,激勵其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這些機制主要包括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條例,如:《供應商質量管理責任制》、《質量風險抵押金制度》、《供應商質量索賠制度》和《供應商質量獎罰條例》等。要通過采用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來引導供應商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并在改進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質量管理約束機制,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猜你喜歡
供應商供應鏈標準化
標準化簡述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標準化是綜合交通運輸的保障——解讀《交通運輸標準化體系》
論汽車維修診斷標準化(上)
供應商匯總
供應商匯總
供應商匯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