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愷:在美國“醫?!睋P起拼搏的風帆

2010-11-11 07:54文圖嚴世華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28期
關鍵詞:門診醫生病人

文圖/特約記者 嚴世華

夏愷:在美國“醫?!睋P起拼搏的風帆

文圖/特約記者 嚴世華

編者按:今年,是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穩步推進的一個重要年份,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位華裔女博士也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名為 “泰勒”的大型醫療系統,全面開展了整個系統的醫療創新改革,并大見成效。她的成功經驗,也許能為我國正在推行的“新醫改”提供寶貴的明鏡之鑒……

凡到過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大型醫療系統就診過的華人,都無不爭相傳頌這家全美榜上有名、擁有120萬人口的患區和4000多名醫護人員的大型醫療體系,尤其是它的消化肝膽病系,其醫療技術之高,服務品質之優,管理水準之強,已在美國德州名聲鵲起。那么,一個僅僅用5年時間即騰龍而起的醫療體系的奧妙何在?

要解開這些“玄機”,我們就不得不提及一位醫學女博士——夏愷。她祖籍中國云南大理,出生于內蒙古大草原,后來又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有誰會知道,她在此期間歷經了什么樣的漫漫求索之路?

過五關斬六將,人生能有幾回搏

說到夏愷,就不得不先談談筆者與她之間的淵源。

幾十年前的那個火紅的年代,我們的父輩唱著“祖國的好兒女志在四方”,從大江南北奔赴內蒙古包頭市參與建設當時亞洲最大的兵工基地。我們從小在一塊兒長大,共同在那片“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熱土上,度過了青少年時代。正是那茫茫無際的大草原開拓了我們寬廣遼闊的胸襟,同時也煉就了我們堅忍不拔的性格。后來,我們各奔東西,去追求各自的人生理想與目標。這一別,就是30年。再見面時,她已不再是我腦海中那個少年時的夏愷了,已經不再是那個身體羸弱、眼睛大大的、怯生生的小姑娘了……

那么,她是如何“華麗轉身”,完成從一個草原小姑娘到醫學博士、從臨床醫生向醫療機構管理者的轉型呢?她又是怎樣度過那段 “過五關斬六將”的歲月呢?

當初,夏愷留學美國,以優異的成績一舉被哈佛大學醫學院錄取,攻讀醫學和生命科學雙博士學位,并很快成為中國大陸考入該校的一名佼佼者?;厥啄嵌瓮?,夏愷常存感恩之心。她念念不忘曾經遇到的一位人生路上的“貴人”——由于發現 “逆轉致癌基因的細胞起源”而獲得1989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的Michael Bishop教授。因為哈佛醫學院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地方,別說外國人,就連美國人都很難考進去。Michael Bishop教授卻激勵夏愷說,正是沒有先例,才應當去刷新這個歷史記錄。人生能有幾回搏?!于是,夏愷一邊在哈佛醫學院做實驗員打工掙錢復習,一邊參加嚴格的筆試和由六位教授、兩名高年級學長組成的評委會的驚心動魄的面試,隨后就是度日如年地等待“判決”……

喜訊總是在不經意間從天而降!一天,夏愷踏雪來到學校,剛走進實驗室,便看到自己桌子上放著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當時的激動心情無法用語言表達,她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場,然后對著天空,向大洋彼岸的爸爸媽媽訴說起來,她要讓在地球另一端的父母知道:您的女兒經過艱苦努力,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夙愿……

夏愷清晰地記得,第一年剛進哈佛時,英語就是“攔路虎”,與當地土生土長說著母語的人相比,夏愷要困難得多,但她堅信勤能補拙。夏愷專門買了個小錄音機,把上課時跟不上、聽不懂的專業術語錄下來,回來后再反反復復仔細聽,把課堂上的知識弄懂;在別人去做運動、去玩、去看電影時,她卻在爭分奪秒地學習、補課。就這樣,經過兩三年含辛茹苦的學習,她慢慢趕上了美國同窗的步伐,也慢慢學會了他們的思維和交流方式。在那段日子里,夏愷說她“別無旁顧”?,F在看來,正是她這種專注于學習的“單一性”,才確保了她學業有成。

然而,或許夏愷也沒有料到,正如一句佛語所說的:“往前走,好事壞事一塊兒來?!毕膼鹪谶@場拼搏與超越的賽跑路上可謂“悲喜交集”——先是一次在商店里買東西時,碰到了一個剛回國歸來的同學說:“聽說你媽媽去世了,很多人都去參加了追悼會?!彼牬嗽?,頓覺天崩地裂;隨后,在她準備博士論文答辯的最關鍵時刻,姐姐出了車禍遭受重傷;隨后,又聞爸爸病危!她不得不這邊要照顧姐姐,那邊還要飛回包頭探望父親,同時又要緊張地備考??嘤诜稚頍o術的夏愷,只得利用夜深人靜之時,犧牲睡覺時間而挑燈夜戰,為答辯做準備……

在漫長的八年寒窗歲月里,至親帶給她的三重打擊,她硬是挺了過來,真可謂“八年辛苦不尋?!?!

最終,夏愷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和生命科學論文答辯,并被授予特殊的高級榮譽學位,以表彰她在攻讀學位期間對醫學和生命科學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她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著名的《科學》雜志上。當時和夏愷一起通過答辯的同學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不是出身于醫學世家,就是有著顯赫的社會地位,唯有她是從中國內蒙古一個小小的邊遠城市,只身越洋參與競爭并贏得這一切的。夏愷說,她當時在精裝版的論文扉頁上寫道:“獻給我已故的爸爸媽媽,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睂懴逻@句話時,她說她就如同我們的體育健兒在奧運會頒獎臺上的感受,看著國旗緩緩升起而熱淚盈眶……

奮斗無窮期。拿到學位后,夏愷又決定申請去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做住院醫生,結果她被這所在全美名列前茅、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威望的醫院錄用了。緊接著,一個6年住院醫生的“大沖刺”又在等著她,又一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磨礪要她去經歷。期間,她在附屬醫院做過內科實習醫生和消化肝膽??茖嵙曖t生。由于實習期間的突出表現,她在未畢業前就被哈佛醫學院破格提升為講師。在那段時間,她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值班時24個小時甚至36個小時不能睡覺是常事。這對于一個有著很強的體力和堅強的精神抗壓能力的人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更何況像夏愷這樣身材矮小的纖弱女子?

對于這些,如果你了解了夏愷那段“赤腳醫生”歲月,也許就不會感到驚詫了——當年她到最貧困的農村下鄉,在那個缺油少菜的環境下,做完飯后,爬滿蒼蠅的鍋蓋一掀開,它們就像雨點般地掉到鍋里……她卻能在那樣艱辛的生存環境中,靠著“一把草藥一根針”,專心致志地給當地患者解除病痛。有了此番經歷,夏愷到美國之后的這些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一項調查表明,即便是最具才華的人物,也要有10年左右才能達到一流境界,研究人員稱之為“10年法則”。因為成功就是高水平的重復。從夏愷的成功之路,我們不難看出:她這6年,不就和高爾夫的頂尖高手揮桿兒一樣,看似一氣呵成,其實是由多個動作組成的嗎?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獨秀別樣紅。就這樣,夏愷一步一個腳印地以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邁向了醫學的巔峰——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為此授予夏愷 “年青科研學者和臨床醫生”獎……

“舍與得”,不得不面對的艱難抉擇

夏愷告訴筆者,如果5年前不是因為一場偶然的人生變故,或許她現在還在波士頓的哈佛大學附屬醫院繼續做醫生和研究員。那次變故的緣由,是夏愷的丈夫蘇維加因工作需要,要調到美國南部的德克薩斯州去,而她則要隨夫而遷。這就意味著她必須要放棄哈佛大學醫學院,同時也意味著她又要在另一個地方從頭開始……

人的一生,往往要做出各種選擇,經常不得不面臨一個個“舍與得”的關口,有時候這種抉擇甚至是很痛苦的。對夏愷而言,她的痛苦在于——自己已經在哈佛大學整整奮斗了將近20個年頭!但是眼下她又必須做出“去與留”的取舍,就像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那樣。

幾經痛苦的抉擇,夏愷最終將砝碼壓在丈夫這邊。因為她忘不了20多年前與蘇維加高中同學時,在學習上你追我趕、一比高低的青春往事,忘不了兩人后來為出國留學而相互激勵、共同奮斗、心心相印的通宵拼搏,忘不了丈夫拿到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后的十多年來、為支持自己的事業連孩子都沒要的歉疚。夏愷說,她的成功,離不開丈夫的傾力幫助與最無私的理解。這么多年,他們是在風雨兼程與相濡以沫中走過來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夏愷最終決定也要以同樣的奉獻來報答丈夫對自己的一片真心和癡情!

當他們離開哈佛大學那天,100多位師生與同事難舍難分,一直把他們送到大門外。那個場面,對他們來說就好像電視劇《走西口》中的鏡頭,讓他們三步一回頭……

此后不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泰勒大型醫療系統,出現了一位“小不點”的華裔女博士醫官,她就是夏愷!

初到德克薩斯州,僅憑著哈佛大學醫學院醫學和生命科學雙博士的頭銜和醫學界久負盛名的聲譽,夏愷很快就成了這個州排名前幾位的幾個大學與醫院爭搶的對象,但她最終卻選擇了一家名氣較低的機構,而且一上任就一鳴驚人!

醫療就是服務業,創新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

夏愷新供職的這家位于德州東部較偏僻的醫療系統,當時有3000多名職工,管理層的主要負責人一半都是由醫生出身的人擔任,這正是她最看重的一點。夏愷認為,臨床經驗對一個醫生兼管理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 “病人不會按照教科書去生病”。她以醫生的身份到這里來,不僅可以成為一名看病的好醫生,而且這里尚是一張白紙,可以讓自己描繪更多的圖畫,還有機會發展成為這個系統的領導人之一。這樣的話,既有利于個人事業的發展,對整個系統的發展也能做出更大的貢獻;特別是夏愷以往在哈佛大學從事過醫學研究和教育以及做過組織社區與預防醫學有關的工作經歷,更會使她在這方面的發展如虎添翼。如此一來,夏愷便可以達到“一箭雙雕”——作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型管理者,她可以積極探索和創新醫院管理模式,緊密結合實際,大膽創新,促進醫院穩健發展;作為一名具有臨床經驗的專家型管理者,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從醫生的角度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從而實現“管理靠制度,操作按程序,辦事依規章”的管理模式。緣于此,一上任,夏愷就梳理出了一個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的跨越式發展思路。

所謂從“大處著眼”,就是對這個大型醫療系統在戰略發展方向上,重新進行全方位的市場定位。她首先提出:“醫療行業是一項高尚的服務行業,它是直接服務于人的?!边@一觀點,是完全吻合于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因為當今西方發達國家已全面進入服務型經濟時代,也可以說已屬于服務型社會。服務行業,是國家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而且服務增加值大都超過了國民總產值一半以上的比例。僅在美國,就已達到70%以上,即有3/4的國民財富是由服務活動創造的,這充分說明了做好服務為何能獲競爭優勢的原因。

遠見成就偉業,思路決定出路。既然將醫療系統定位在服務行業,夏愷就開始考慮怎樣以服務為先導,在充分滿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開展一系列讓患者滿意的、具有差異化的服務營銷和創造新品牌的活動。上任伊始,她必須要了解自己哪一點勝過別人,然后毫無保留地聚力于此項優勢上,即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也就是說,不能做同質化的“紅?!敝?,而要做人家沒有的、或比人家做得更好的 “藍?!?。

隨后,夏愷首先了解了一下這個系統里現在有多少名病人就診,是不是每個醫生都很忙。因為醫生看的病人越多,為醫院創造的價值和利益也就越大;然后再考察在全地區什么服務項目是最需要的,由此考慮醫院還需要開發什么新的設施和項目??紤]到自己是搞胃腸和肝膽系統方面的專家,夏愷率先從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了一個自我分析。自己幾年前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做住院醫生時,是工作時間最長和壓力最大的“苦熬期”,也正是這種“壓榨式”的工作方式,保證了自己的快速成長。她當時師從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鏡下手術大師、前美國消化和窺鏡協會會長David Carr-Locke教授。記得這位1.9米高的教授曾開玩笑地對她說:“你的個子還沒有腸鏡的長度長,你怎么用腸鏡做手術呢?”她回答說,這種類型的手術不是需要你的身長,而是需要你的能力和手上的技巧。這句話頓時把那位大師說樂了,并一下子喜歡上了她,主動要當她的導師。那段時間,夏愷在做窺鏡手術方面,無論技術、技巧,還是對肝膽系統和胃腸系統的醫療認識都突飛猛進。自己有此之長,為什么不先拓展這方面的業務?于是,她決定首先創立肝病門診,擴大消化系的服務項目,并將內窺鏡中心現有的設備全部更新——這個舉措,可以說是 “小處落筆”!

夏愷隨后又通過周密的市場調查進行驗證,反饋信息印證了她的決定。因為德州是美國南部最大的州,而且有很多肥胖病人,脂肪肝發病率很高;同時她還發現,在這片方圓一百英里的區域內,居然沒有一家真正的肝病專家門診!那么,如何才能讓這類病人來中心就診?夏愷先統計出了一些符合條件的肥胖病人,然后再篩查到底有多少肝功能不正常者。很快,這些數據出來了,她立即讓醫院的服務部門去通知這些病人,告訴他們 “我們系統成立了一個專門治療肝病的門診”,動員這些病人前來就診。然后,她以最快的速度全面了解各個部門的流程安排、調度程序,日漸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她從中培養了對各部門、醫務人員以及病患需求的洞察力。

商界有句名言:“營銷要看到三步以外?!毕膼鹕钪O此理。她將管理目標定位于 “把肝病門診朝著一個綜合性肝病醫學中心方向去發展”。為此,她要使醫院的服務系統像市場推廣那樣,從兩個方面開展對外宣傳來擴大門診的影響力:一是讓這個新建的門診家喻戶曉,并廣而告之這里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向較為高發的丙型肝炎和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炎地區的患者寄發宣傳材料,直達終端地告訴他們這里正在開展的服務項目……很快,就有了第一批幾百名患者來應診。二是這里采用了世界上先進的醫療診斷治療技術。同時,夏愷決定組織每年一度的地區性學術會議,把在全美最權威的一些學術專家請來,一方面增強醫護人員的醫學教育,另一方面讓所有的醫生都知道她這里不僅具有提供高質量服務的能力,而且非常注重提高醫療系統的綜合素質。首屆學術會議非常成功,這在該地區歷史上也是首次,就連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媒體NBC,ABC,FOX News等都到會采訪。一時間,夏愷的肝病門診的信譽度和知名度大大提高。

夏愷接著又發現,雖然這種營銷推廣很重要,但把醫療服務體系做好更為關鍵,因為當患者一旦慕名涌來,肝病門診的服務、質量、管理的優劣,就起決定性作用了。她注意到這一點后,就先從完善肝病門診的醫療服務體系入手。她認為,很多疾病如果能夠提前預防的話,總比發病時去診治要好得多,因而建立完善的預防服務體系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她還決定要建立醫院與城鄉基層合作醫療體系。她的肝病門診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與這個體系以周圍城鄉基層衛生機構為基礎有關。在美國,醫療和藥品是完全分開的。藥品由公立藥房或私人藥房銷售,具有一整套獨立完整的系統。醫生給病人開藥方,但藥品必須到外面的藥房去拿,醫生開藥是沒有提成的;另外,醫院內部的管理,一定要建立在一個互相監督的體制之下,如果沒有互相監督,就不知道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同時還要定期評價每一個人的工作和服務質量,并及時反饋問題。有了這樣的管理體制,就可以使工作和服務質量不好的行為在短時間內得以改善。

建立機制,設定流程。夏愷認為,管理即“管事理人”,且重在“理”,“管”為輔。管理者的職責,首先要將管理的“理”理得清楚、理得順暢、理得簡單,事情才能“管”得容易、“管”得輕松。那么,夏愷又是怎樣疏通這個“理”字的呢?

夏愷的做法又是從“小處落筆”,她是這樣來完善自己的醫療服務體系的——

首先,為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解決專家兼管理者“兩者兼顧”的問題,推出時間管理服務流程:門診派專人接電話,若病人來電話預約專家門診,可依據預約門診表,合理安排專家與患者的診治時間;當病人看完門診后,就可對這個病人回訪,即看看這個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是否需要加藥或減藥,并讓他們定期來門診復查;而第一次專家門診后,已把治療方案定好并實施,三個月后病人再來復診時,專家只要看其病情有無好轉即可;第六個月患者再來,就無需專家而是由助理處理即可。此時助理要根據專家提到的事項,一個個去跟患者核對,看他們是否好轉或惡化等。夏愷稱此方式為“接力棒”式作業程序,即從預約門診的第一個人為起始;第二個人就是護士助理,要把最基本的信息建立好;第三個人就是護士,她要更上一層樓,把藥品和病史準備好;第四個人就是醫生助理,他可以幫醫生處理簡單的病例;最后等他們把最基本工作做完后,才是專家、醫生的工作。這樣不僅效率高,給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并創造財富,而且從管理需求層面出發的流程系統也是非常有效的。

如此管理的最大好處是,使專家只做專業性的關鍵事,讓助理去干輔助性的常規活。這樣在人力成本投入上也較為合理有效。如果要專家醫生花同樣的時間去處理簡單病例,他就無暇顧及那些疑難病人。在此流程中有一個環節至關重要,即病人打電話來預約門診時,護士一般會要求病人提前在網上或紙上填一個表,表中會告知他諸如體溫、體重、黃疸、血壓、藥的劑量等信息都填寫在檔案中。若病人病情較復雜,助理會去詳細了解一下,等到專家再看病人時,只需將已收集到的檔案信息看一遍,然后接診病人,這樣便會有效地去問一些必要的問題,就不會浪費時間了。等到專家會診時,把關鍵的問題再問、再綜合、再體檢一下,將化驗和影像方面的資料再分析,提出治療方案就行了。就這樣一環套一環,按照此流程去診治以及長期復查治療慢性病人,效果非常理想。

除為患者服務外,還要為服務患者的人服務

夏愷認為,醫療業要靠服務來贏利,它是一個高強度、滿負荷的服務行業。那么,怎么才能確保全體員工在此工作環境中,既不出醫療事故和保證穩定的服務質量,又能煥發出旺盛的服務熱情呢?唯有強化內部管理機制,才能持續發展;而管理工作如醫療質量管理、工作效率、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等,往往很難一蹴而就,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既要有所為,還要有所不為。作為管理者,夏愷把主要精力放在激活人員動力的兩大“高招”上——

第一招,實行“緊盯追問式”的目標管理制度。在美國的醫療服務業,多雇一個人就會花費很多,故每個人的工作要安排得恰到好處,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太多的話,他會跟其他人比,在這里太累了,就會跳槽。為了讓他們能在這里長期工作,管理者就要想方設法給員工搭建一個發展平臺,使他們有成長感。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投資,教他們最好的工作方法、教他們最好的知識去幫助患者,否則他們就會經常流動;而熟練員工的跳槽會給醫療服務質量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和經濟上的損失。夏愷為盡量避免人才流失,在工作安排上力求合理化。

第二招,采取“成功分享式”激勵措施。夏愷說,她主要是通過表揚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比如每隔一個或兩個月開一次表彰會,把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都提出來。到了年底,還把他們的收入和工作業績聯系起來:做得好的就獎勵,不好的扣除薪酬。這幾種方法同時進行,使同事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成功分享”目標,做得不好的話就有可能被解雇。夏愷的觀點是:“我們除了為患者服務外,還要為服務患者的人服務?!睘榇?,夏愷提出了她的用人標準,即你能否教育幫助下面的人,或是否能幫上級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說你若能給這個醫療體系帶來效益,才會把你留下來,并非所有的好醫生都適合這里。只有經過6個月到一年反反復復的測評,才能決定去留問題,這就是夏愷的用人理念,因為“好醫生都不是孤立的,背后都有一個相互支持的團隊”。

在夏愷的領導下,肝病門診成立一年后,患者就診數量大幅度增長。夏愷繼之又舉辦了一個地區性的,專為提高護士和醫生助理知識的學術會議,就這樣慢慢地把這個品牌給打造出來了。當品牌效應出來后,夏愷又有了憂患意識。因為醫院與其他的服務行業一樣,有很強的競爭性,如果做得不好,患者會選擇到別的醫院就診,所以必須考慮如何維系患者的忠誠度問題。為此夏愷提出,我們給患者提供的是“質量最高,費用最少,既安全又有效,物美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當她的肝病中心在本地聲名鵲起之后,夏愷心里清楚,患者之所以慕名盈門,完全是沖著這里肝病醫療水準和高超的鏡下操作等“核心項目”而來。要想保持這一核心競爭力,就要在增值服務上下功夫。于是,夏愷趁早著手,進一步向患者們提供“附加價值服務”,來營造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一,增設“貼近患者”服務項目。比如對一些住得很遠、不方便到醫院來的老年患者,就把醫療門診搬到他們居住地較近的地方去。

其二,實行“一站式掛號制”。在美國看病需要提前預約。為方便病人,她作了改進,讓患者同時可以把幾種病一起看,這樣就節省了他們的時間和交通成本,也讓患者感到很便利。

其三,采取“服務評估”衡量體系。站在患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不僅想到他們是否方便到門診來,還要考慮他們在門診候醫要等多長時間。為此,夏愷專門設定了很多相關的方法和措施。比如她采用了 “全員服務質量評估表”的方法,在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份,做一次每個人的評估。別人評估我,我也去評估鑒定別人,使大家都有了一個借鑒衡量,不足之處一起提高;若做得好,就把好經驗介紹給大家相互借鑒學習,進而把服務質量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其四,設立“安全檢查”常規制。對醫護人員定期檢查,要讓每個人在保證病人安全的基礎上進行高質量的服務。為此,她每隔幾個月便定期訓練自己的醫護人員,把本系統看病的安全系數和國家的安全系數做比較,找出差距,及時改進提升。

在以上基礎上,為滿足患者的需求、擴大服務范圍,這個醫療系統又派生出一些新的服務項目,像脊椎顯微手術、減肥手術、神經外科內科、影像中心,均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其中有一個體重控制中心,是個多學科的服務項目,它不僅會給整個醫療體系帶來相當可觀數量的病人,也有助于肥胖病的控制和預防。另外,對50歲以上人群進行直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普查,在這個過程中,檢查對象通常都是健康的人,但通過普查,其中的很多人就會變成這個系統的病人。這樣做既能提高普查對象的健康質量,同時也會給醫院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夏愷所在的醫療系統就這樣從小到大,以星火燎原之勢快速發展,短短15年時間,就從最早的幾十個醫生,發展到今天的擁有4000多名職工,270名醫生,4個醫院和37個門診,面向120多萬人口的醫療服務體系,成為全美100個大型綜合性醫療體系之一;尤其是從2006年至今的4年期間,這個新的肝病中心在當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這兒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同時,該中心又與美國西南醫科大學合作,增加了肝臟移植項目。夏愷和她的同事挽救了許多有嚴重疾病的生命,甚至使許多以前被“判了死刑”的患者重獲新生,得以返回工作崗位,和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夏愷也因此被美國西南醫科大學提升為臨床醫學副教授。

此外,在2007~2009年連續3年中,夏愷所在的醫療機構因向病人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被評為全美國100個綜合性醫療系統中連續3年榮獲高質量獎的醫療機構;2010年,又榮獲全美和德州優質獎。除此之外,還陸續獲得了許多有效的醫療服務和開創更新服務項目等獎項……

2009年年初,由于夏愷的領導能力和工作能力,為獎勵她幫助院方創建了很多以前沒有的設施和服務項目,她被德克薩斯州泰勒大型醫療系統聘任為董事會成員,成為系統高層核心成員之一,這在該醫療體系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當然,夏愷的名氣并不僅僅源自其管理水平高,同時還因她的醫術過硬的真功夫?;颊邔@個來自中國的女醫生,都親昵地稱之為妙手回春的“愷醫生”……

醫生的任何一個手術都是一件作品,不但留給病人也留給自己

夏愷常說:“醫生的任何一個手術都是一件作品,不但留給病人也留給自己?!钡龥]想到自己到德州后接手的最初幾位患者中,竟有一位很年輕的農業化學教授。他27歲時得了肝病,每況愈下,身體一天天弱下去,然后慢慢變成肝腹水、肝功能衰竭,他找了幾家醫院都沒診斷出病因。絕望之即,他聽別人說從哈佛大學醫學院來了一位華裔女醫生,要建一個肝病門診,就抱著一線希望來看一看。夏愷經過查詢問診,了解到他已病了3年,生活已不能自理,更別說繼續教書了。于是,夏愷就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又查了大量的文獻,還打電話給哈佛大學的導師,共同商討,就這樣用了兩個星期,終于搞清楚了這個疑難病人是因為機體銅代謝紊亂,使銅積累在肝臟里,從而造成肝臟損傷。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進行肝臟移植,結果手術很成功。術后一年不僅恢復得很快,還結婚生了一個孩子,又重返課堂教書。后來這名年輕教授上門感謝,并與夏愷合影。他到處跟人說,是這個“愷醫生”挽救了他的生命。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哈佛大學,并登載在哈佛大學的雜志上。其實對于夏愷而言,這只是她接診的無數病例中的一例而已。她一年差不多要看兩千多名病人、做兩千多個窺鏡手術,全年大概要服務四千多名病人;這名年輕的教授,僅僅是其中的四千分之一,可對他而言,卻是拯救了他的生命……

還有一些病癥,是夏愷經過一段時間細心的觀察、分析和做檢驗,并經結腸鏡和胃鏡診斷出來的。夏愷介紹說,有一個82歲的老人,在當地很有影響,因他的家族是靠地產起家的,很富有,也很有愛心,給當地政府和教會捐獻過很多的錢,還去幫助當地的窮人,所以人們都很尊敬這個家族。而就是這個家族的掌門人卻得了病,他總是腹瀉,慢慢地消瘦下來,病因一直不明,后來他到夏愷這兒來就診,夏愷經診斷,發現患者患的是慢性腸炎,就按慢性腸炎給他治,病情大有好轉;但不幸的是,后來他又患了肺炎,生命垂危,發展到只能靠人工呼吸機維持生命。夏愷立即采用一切辦法搶救這名患者,因為他在這個地方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很多人都希望他能活下去,為社區的人們多做好事。后來他蘇醒了,醫生和護士跟他講:是“愷醫生”盡心盡力、沒日沒夜地照顧了您。當時他的家人和他都很感動。他醒過來后說,自己有三個女兒,說夏愷很像她們;說她對人真誠、醫療技術精湛;說如果她要是不嫌棄的話,他愿意認夏愷為女兒。就這樣,夏愷有了一個美國爸爸。

夏愷不僅有一個美國爸爸,還有一位美國媽媽呢!這個故事更有意思。據她回憶:“一位老太太來門診看病,她便血將近兩年,看過她的醫生們都說是痔瘡,讓她去看外科醫生,好把痔瘡切除。外科醫生建議她先做個腸鏡檢查,這樣她才來到我這兒做腸鏡。在做腸鏡前的準備工作時她給我講,她很熱愛中國,說自己曾去過西安、到過內蒙古;我就問她到過內蒙古什么地方,她說到過包頭,就這樣我們越說越近。這位老太太去過包頭二機廠,也去過五二研究所。她的先生原來是德州休斯頓大學的教授,曾于1982年在包頭給五二研究所辦過英語講座,她也是英語老師,就一起到中國去了。世界真是太小了!老太太說你能上哈佛大學醫學院太不可思議了!因為她知道包頭是個小地方。后來,我就開始給她做麻醉,開始做腸鏡,結果腸鏡沒做到一半時,我在她大腸的一個部位發現了一個腫瘤,正是這個腫瘤導致她便血的。病理檢查確診為腸癌,必須馬上做手術。我把腫瘤??漆t生和外科醫生請來會診,馬上去做手術。手術以后,經過化療,恢復得很好。老太太在當地報紙上撰寫文章,敘述是我怎樣挽救了她的生命。在文章中她說如果不是我發現了她的直腸癌,如果還是按照痔瘡來治的話,可能現在她就沒有活命了。正是這個偶然的事件,把我與她聯系在了一起;她有一個女兒在外州,于是她非要認我做在德州的女兒,因而她就是我在德州的媽媽?!本瓦@樣,雖然夏愷的親生父母逝去了多年,但通過與病人的相處,夏愷又找到了溫暖的親情。

如今,夏愷雖遠隔重洋,仍心系祖國。在夏愷的言談話語中,只要一提到中國的故鄉包頭,她就會興奮不已;而一旦在異國享譽業成,她就先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些年來,夏愷就像包頭的 “市樹”云杉一樣——誕生于南方,卻耐得嚴冬;似木筆書天,敢刺破長空;不懼寒冷摧,不畏冰霜凍……

猜你喜歡
門診醫生病人
門診支付之變
誰是病人
最美醫生
醫生
望著路,不想走
漢字小門診系列(四)
病人膏育
漢字小門診系列(九)
漢字小門診系列(八)
換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