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根創業:大學創業教育的新視角

2011-02-19 18:53胡海建
肇慶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草根農村大學生

胡海建

(肇慶學院 教育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草根創業:大學創業教育的新視角

胡海建

(肇慶學院 教育學院,廣東 肇慶 526061)

在我國就業形勢日趨嚴重的形勢下,大學創業教育應進一步貼近學生實踐,貼近中小企業與鄉鎮,貼近西部地區而開展,以此改變學生就業觀念,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多學習草根創業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自強不息、自立成才,這就是當代大學畢業生的草根創業教育模式。這種創業教育模式具有本土性、實用性與創新性等特征。草根創業教育模式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生創業教育之路。

大學生;草根;創業教育

“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币虼?,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1],就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

為此,在我國就業形勢日趨嚴重的形勢下積極鼓勵大學生草根創業,摸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生創業之路,不僅有利于大學畢業生自身的成長與發展,使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發揮自身的優勢,創造寶貴的財富;而且又能很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提升區域生產力水平和區域經濟的科技知識含量。

一、何謂草根創業教育

(一)草根創業教育的概念

草根創業教育模式就是大學創業教育以培養未來的實業家的創業精神與創業素質為目標,貼近學生實踐、貼近中小企業與鄉鎮、貼近西部地區等開展的改變學生就業觀念,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提高學生創業能力,掌握草根創業的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找準自身落腳點、尋求發展突破點、占領信息制高點”,促進學生自強不息、自立成才,提高地方經濟的知識含量,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業教育模式。

(二)草根創業教育是成功創業教育的借鑒

其實,草根創業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由來已久。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成熟的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創業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美國草根創業教育為世界各國大學的創業教育樹立了典范,19世紀60年代美國《贈地法》頒布后興辦起來的工農大學的創業教育,尤其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成功創業教育經驗將對我國創業教育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學習與借鑒。

威斯康星大學校長查爾斯范海斯校長1904年提出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具體內容為:一是大學把全州作為教學場所,參與州的一系列具體社會事務;二是大學堅持服務政府的辦學思想,教授們廣泛的參政、議政。如范海斯校長就擔任五個政府職務,這開創了大學服務政府的先河。三是堅持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威斯康星大學在全州開展技術推廣和函授教育。以1904年為例,威斯康星州人口250萬,而在威斯康星大學學習的人就達到五六千人,每年如此。威斯康星大學既有全日制的學生,也有短期課程班,為工農開設實用課程,農民甚至可以學習到養馬、養牛、喂豬和種植南瓜等技術?!巴箍敌撬枷搿钡耐菩惺雇箍敌侵莸慕洕玫娇焖侔l展,特別是牛奶業更為迅速??梢赃@樣說:“奶牛是高等教育的許多副產品之一。因為大學挽救了牛奶工業,大大提高其效率?!盵2]四是堅持“學術自由”的辦學思想。查爾斯范海斯校長以“服務成為大學的唯一理想”為辦學宗旨,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對威斯康星大學的教學和威斯康星州的經濟社會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從本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出發,大學大力傳播、推廣實用知識、技術的創舉為全州人民帶來希望與福音,為全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強大的知識支撐與技術引擎。

(三)草根創業教育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1.草根創業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西部、農村和基層建設發展中人才匱乏的狀況。長期以來,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農村人才外流和短缺。當今的考試制度讓大批農家學子跳出“農門”,涌入城市;而征兵、勞務輸出又使一大批有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致使中國農村和基層建設中遭遇“人才荒”。據統計,目前我國70萬行政村中,大部分村干部只有初中文化程度,還有少數文盲、半文盲,農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全國92%的文盲、半文盲在農村。[3]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西部人才緊缺。據統計,目前西部地區每萬名勞動者中擁有中專以上學歷及初級以上職稱的人員僅92人,不足東部地區的十分之一。[4]而且愿意到西部、農村和基層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的狀況又非常不樂觀。據統計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單位時,對單位地處經濟發達地區非常重視(36%)和比較重視(52.6%)的高達88.6%,對就業單位經濟效益非常重視 (41.6%)和比較重視(51.4%)的高達93%。[4]西部、農村和基層人才極度匱乏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文化水平的限制,必然導致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新的思想、理念等接受程度有偏差。新農村建設、西部大開發大力呼喚各類留得住、沉得下的實用型人才去創業。

草根創業教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鼓勵和引導大學畢業生到西部、鄉鎮和基層創業,用自已所學的實用知識、技術和創業技能建設西部、開發西部,建設農村、改造農村;解決如何培養更多留得住和致力于農村、西部建設的各類實用型人才;解決如何引進農村、西部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急需的各類緊缺人才。大學生到農村、西部自主創業是破解當前農村、西部和基層人才匱乏問題的重要策略和有效途徑。

2.草根創業教育有利于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草根創業教育鼓勵青年學生到城鄉基層,到中西部地區自主草根創業,創辦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吻合的小工廠、小農場、小公司、小商場等中小企業,從而實現創業帶動就業。如果按照美國大學生28%的創業比例,2010年630萬畢業生就有176萬自主創業;如果每個創辦的小企業平均吸納4人就業,就可解決705萬人的就業。大學生草根創業成功示范能很好地帶動就業,并形成創業光榮和創業是一個公民的責任的優良社會風氣,從而推動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3.草根創業教育有利于提高西部、農村的科技含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大學生到農村和西部創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開發西部,關鍵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人才智力的支撐。但是在農村和西部工作的科技人員嚴重匱乏。據統計,農村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僅占農業勞動力的0.71%,而其他各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占勞動力的17.26%,比農業部門高出23倍?,F在中國每7 000畝土地只有1名農業技術人員,每7 000頭牲畜只有1名獸醫人員,每萬畝森林僅有0.53個林業專業技術人員。[3]

大學生到農村和西部自主草根創業,一方面用自已所學的科學知識、技術和經營理念創辦經濟實體,有利于在農村、西部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實現農業、西部地區生產方式的變革與創新,促進農村、西部生產力的發展與提高,從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開發西部的力度;另一方面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給西部和農村帶去了新科技、新知識、新觀念,給農村、西部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同時通過自身的帶動與示范,促進西部居民和鄉鎮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力地推進和帶動懂科技、會經營管理的新型農民和企業管理人員的成長,進而改變農村和西部貧窮落后的面貌,實現全社會、全地域、全行業的科學發展。

二、草根創業教育的時代特征

草根創業教育具有鮮明的本土性、實用性與創新性,三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結合,共同構建草根創業教育的時代特征。

1.本土性。本土性是指中國高等教育的創業教育遵循“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鼓勵自主創業”的精神,在辦學思想上走一條類似威斯康星大學堅持教育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貼近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草根的創業教育,走教育與區域生產實際相結合之路。

大學生的草根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指導大學生畢業后的自主創業要在中國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的多元地域、多元氣候、多元物產、多元文化、多元經濟等方面尋找結合點、融合點、共生點,以創辦和服務地方的小工廠、小農場、小公司、小商場等中小企業為載體,開創大學生草根創業之路。開辦小企業非常符合大學生草根創業的實際,相對來說在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創立小企業比較容易,因為資金少、規模小,一個大學生或加盟幾個人就可以興辦一個小型企業。加之大學生都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創業精神和挑戰市場風險的勇氣,就完全可以成功創辦一個個小型企業。在美國,1982年每100萬人的技術創新數量,小企業為36.35個,大企業僅為31個[5],這就足以證明小企業成功的概率高于大企業,所以大學生的草根創業從小企業尋找突破口是理性的選擇。

因此高等學校要大力提倡、廣泛動員和熱情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個體或合伙興辦小企業,向生產一線,向促進工農業發展的小型企業進軍。研究表明,創辦小企業不僅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而且有利于活躍市場,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英國,小企業對技術創新的貢獻,1965—1969年為23%,1975—1979上升到29%,1980—1983年增加到38%。[5]在我國,小企業的發展對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在工業領域,小企業占全部工業企業戶數的99%以上,在就業人數中占75%左右,在工業產值中占68%左右,在實現利稅中占35%左右。[5]如果大學畢業生能面向城鄉基層,面向中西部地區創辦一批技術含量高的服務工農業生產的小型企業,這將是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最好的經濟增長點,對增加社會經濟總量,實現社會分配公平穩定,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將發揮無法估量的重要作用。

2.實用性。實用性是指大學創業教育的內容緊密結合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征。緊密結合開辦中小企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而進行的創業教育,最大特征是具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并能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斯坦福大學之所以能對美國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就是因為開創了一條實用辦學之路。斯坦福大學的辦學宗旨鮮明地指出:“使所學的東西都對學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盵6]學校的培養目標也同樣強調:“造就有文化教養的、有實用價值的公民,這些人在校期間必須為今后各自選擇的職業做好準備?!盵7]

與國外比較,我國高等院校創業教育起步較晚。2000年,西北工業大學在本科生中開設了創業學,是國內最早的創業教育課程。2002年教育部確定了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8所高校率先進行創業教育的試點工作[8]。這些高校在進行創業教育的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幾種比較典型的創業教育模式: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的課堂式創業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的實踐式創業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的綜合式創業教育模式[9]

但是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還處于后工業時代,依靠科技產業園區自主創業受到局限。而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211重點大學的教學經驗也只能解決少數重點大學畢業生的創業問題;中國絕大部分的畢業生還集中在地方院校和高職院校。如何引導這支數量多、區域廣的畢業生草根創業,走自我提升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之路是中國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我國大學的創業教育要開設與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的工業、農業、畜牧業、種植業、漁業、園藝業等高度吻合的實用課程。因為這些課程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經濟的科技含量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具有巨大的經濟潛能,使高等教育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3.創新性。草根創業教育的精神實質就是創新精神。對大學生而言創業是指他們要從事一種過去從未從事過的事業,所以大學創業教育必須培養他們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認為,企業家的基本職能是創新,企業家敢冒創新的風險,勇于承擔失敗的風險。

所以我國大學的創業課程,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新或冒險精神,因為創新和冒險精神正是當代大學生所稀缺的,這種創業精神是創業成敗的關鍵。筆者對統一前的東德和西德每百萬人中擁有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作了對比分析,發現到1989年前東德每百萬人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為7 819人,每百萬人中的技師為4 149人,分別比前西德的2 882人和1 966人高出1.71倍和1.11倍。[6]前東德的人力資源素質遠高于前西德,但經濟增長的結果卻相差很大,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前東德缺少具有創新精神的真正企業家。正如KlaasHavenga認為,前西德具有充足的企業家,而前東德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實際上就是區域經濟增長中缺乏了必須的企業家人才,使經濟難以得到快速發展。[9]

大學生草根創業教育的精神實質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具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就是要培養青年大學生富于創新、敢于承擔風險、善于把握機遇等優秀品質;就是要挖掘和弘揚青年學生身上的創業和創新潛質;就是要啟迪和吸引更多的青年學生投身到創業行列,開創成功的創業人生。我們也應該深刻認識到具有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大學生的成功創業對于鼓勵自主創業,緩解就業壓力,激活人力資源,發揮智力優勢,促進社會科學發展,推動時代和諧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10]

三、草根創業的實踐探索

(一)草根創業成功范例的特性研究

筆者對30位大學生創辦的19個企業做了調查研究,總結了草根創業成功范例的特性。

1.創業的區域集中體現出本土性。30位大學生都來自廣東各地,創業地點都在廣東,大多都選擇回家鄉創業。30位大學生的19個創業點分布如下:離開家鄉到深圳和廣州等發達地區創業的有3位,占19個創業點的15.8%,留在粵東、粵西和肇慶等家鄉創業的占84.2%。創業者的成功告訴我們,立足本土、立足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是創業者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2.創業行業集中體現了實用性。30位大學生的19個創業行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占15家,所占比例為79%;制造業4家,占21%。15家服務業中教育類占3家,藝術類占3家,涉農商業類占2家,印刷業 1家,餐飲業1家,食品業 1家,電訊1家,電腦服務1家,物業管理1家,律師業1家。從創業行業來看,創業領域緊密圍繞方便人民群眾所急需的具有鄉土特色的行業而展開,創業行業的選擇注重實用性、實際性,這是30位大學生草根創業成功的第二個原因。正如斯坦福大學創辦后指出的一樣:“請記住,生活歸根到底是指向實用的,你們到此應該是為了為自己謀求一個有用的職業?!盵6]

3.創業思想集中體現了創業與創新精神??疾?0位大學生草根創業者的思想后得出成功的創業應該具備兩種精神:一是創業精神,二是創新或冒險精神。30位大學生創辦19個企業的創業歷程,說明創業精神是創業成功的基礎動力,創新與冒險精神是創業成功的基本動力,二者有機結合,才能集中體現出一個草根創業家的創業精神。

(二)草根創業面臨的現實困難

30位大學生草根創業者的實踐告訴我們,草根創業面臨著來自傳統文化、創業環境、創業知識能力和融資與理財等方面的制約,這是他們創業中面臨的現實困難。

1.傳統文化的制約。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深受儒學“學而優則仕”的影響,官本位的意識深刻影響著中國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才觀,這種意識在價值觀上表現為追求平均主義的財富分配,在世界觀上表現為求穩和不愿創新與冒險,在人才觀上表現為進入行政事業單位工作和追求一官半職。如果大學生畢業后回鄉自主創業可能會受到來自家庭、社會、親戚、朋友、同學等多方面的制約,這是一個草根創業者面臨的傳統文化制約的困難。

2.創業環境的制約。由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大學生草根創業環境受到多方制約,既包括城鄉人事戶籍管理制度、創業政策制度、稅收制度等政策制度的制約,又包括基礎設施滯后、生活條件較差等物質環境的制約,還包括農民素質不高、風水、迷信等文化環境的制約。由于制度制約,大學生回鄉草根創業的福利待遇與城市創業者比較,差距明顯加大。物質環境的制約使回鄉草根創業者的創業收入、醫療、子女受教育、住房等也明顯不如城市創業者;文化環境的制約使草根創業者在征地、建廠房、青苗補償等方面也可能遭受地方風俗文化的影響。

3.創業知識能力的制約。大學生回鄉草根創業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如果能和地方經濟相匹配是成功創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但當前草根創業者普遍受到來自創業知識能力方面的制約。一是專業基礎不牢固。當前大部分大學生進入高校前填報志愿的依據不是根據家鄉的經濟特征、產業類別與實用務實而選擇,而是依據社會的一般需求選擇,這必然導致學非所用的結果出現。二是大學的專業課程設置沒有針對性?,F在高校專業設置注重理論性,忽視實踐性;注重單一性,忽視綜合性;注重必修課,忽視選修課,從而導致課程設置專業性、實際操作性和應用性不強等現象的出現,導致學生所學知識與實踐創業相脫離。

4.融資與理財的制約。融資與理財是每一個大學生草根創業者都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當前融資的途徑主要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向親戚朋友籌集和民間私人借貸等形式。但作為一個大學生草根創業者沒有財力支撐和社會關系支持,盡管所選項目市場潛力巨大,融資仍有困難,加之有的創業者又沒有理財的專門知識,這對大學生草根創業者是難上加難。所以草根創業者創業之初最好選擇回報快、成長快速的項目,這樣可以規避風險,又有利于融資,更能培養自已的理財能力。

總之,面對“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的現狀,在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鼓勵自主創業”的背景下,當代中國大學生應肩負年輕一代的使命感、責任感,掌握創業的知識和技能,自覺改變就業觀念,自覺投身到火熱的經濟建設中,艱苦創業,勇于創新,走草根創業之路,從而實現創業成才、自立成才的夢想,以自己的草根創業,為中國大學開創一條以創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以創業帶動共同致富,以創業構建和諧社會的創業模式。

[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R].北京:國務院辦公廳.2009:3.

[2] 王英杰.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3.

[3] 呂軍書.大學生農村創業與新農村建設[J].農業經濟,2008(7):28-31.

[4]尹書魁,李萍.大學生西部開發創業教育的緊迫性——論大學生西部開發創業教育[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46-50.

[5] 楊宜勇.以小企業的發展拉動就業增長[J].求是,2002(18):15-22.

[6] 趙淑梅.斯坦福大學的創業教育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科學,2004(6):34-36.

[7] 張迎春,李萍.企業家創新能力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以遼寧省為例[J].財經問題研究,2006(9):66-71.

[8] 蔡慧.高校創業教育三種模式[N].文匯報,2003-09-02.

[9] 劉帆,徐林,劉川.中國創業教育的興起發展和挑戰[J].中國青年研究,2007(9):12-15.

[10]李頌國.不做白領,做首領——三十名大學生草根創業紀實序一[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2.

(責任編輯:杜云南)

G646

A

1009-8445(2011)01-0073-04

2010-12-18

胡海建(1964-),男,湖南寧鄉人,肇慶學院教育學院教授,博士后。

猜你喜歡
草根農村大學生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校園“三劍客”
大學生之歌
草根藝術家
草根
草根論調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