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劑學》系統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2011-04-07 07:49蘇永華楊延龍盛佳鈺辛海量張慧卿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1年10期
關鍵詞:方劑學方劑導師

蘇永華,楊延龍,盛佳鈺,辛海量,張慧卿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中醫系,上海 200433)

《方劑學》系統化教學模式的探索

蘇永華,楊延龍,盛佳鈺,辛海量,張慧卿*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中醫系,上海 200433)

鑒于中醫本科專業《方劑學》的教學現狀,從改進理論教學方法、加強實踐能力培養到建立多元化考評機制,探索一種“課堂教學-實踐促學-考核科學”的系統化教學模式,以期能夠提高《方劑學》的教學質量,改善中醫人才培養中的“醫藥分家”和實踐能力不足的現狀。

方劑學;教學模式;改革

《方劑學》是在歷代中醫藥學家廣泛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所形成的,是研究并闡明治法與方劑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是“理、法、方、藥”四大環節之一。涵括方劑制方原理、藥物配伍及臨床運用規律等內容。它既與前期的中醫基礎課一脈相承,又與后期的中醫臨床課密切相關,為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的橋梁學科。它是對基礎學科的進一步延伸、銜接、歸納和應用,也是為后期的臨床學科進行的鋪墊[1]。而方劑學同時又是一門貼近生活、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方劑的基本配伍規律,還要求學生在臨床實踐中,能根據具體情況,對方劑做出適當的加減調整,做到靈活應用[2]。由此可見方劑學在臨床醫學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方劑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出現了許多與高等中醫藥人才培養發展勢頭不相適應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學生理法方藥運用能力不足的現象。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國目前中醫專業的方劑理論課教學遠遠重于實踐教學,且教學方法單一,甚至很多中醫院校對中醫專業學生不開設方劑實踐教學,難以滿足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動手能力的中醫藥人才的需要;現行的方劑學教學往往在本科教學的第二學年進行,臨床實習往往安排在最后1年,兩者之間間距長達3年的時間,這種將理論和實踐割裂開的教學方式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因此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增加實踐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更好的發揮好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是方劑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3]。

近幾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案例教學等全新教學方法的運用,方劑學的教學得到了極大地豐富,不僅增強了中醫藥學科的時代氣息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方劑學的教學,大多還是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講授-接受”[4]模式,并未完全激發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學習效果受到極大影響。因此,我們鑒于《方劑學》的課程特點和學習目標,從新的歷史時期下社會對復合型中醫藥人才的需要著手,在具體教學實施中進行了系統的層次化設計,改革實施幾年來,取得了一些成績,現總結如下,供同道參考,并批評指正。

1 傳統理論知識的學習

在教學內容上,通過藥證結合、方藥結合,更加體現中醫的理法方藥的整體觀念。并以方劑學傳統君臣佐使配伍為學習主體,緊密聯系現代臨床用藥現狀,充實方劑臨床新用內容。此外,以方劑學課程為中心,放射性地與現代相關學科相融匯,以現代藥學理論知識印證傳統藥性功用,進一步充實教學內容;在教學手段上,借助現代多媒體PPT技術進行課堂講解,主要是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一級方劑100首,二級方劑50首。課后學生進行三級方劑的自學。在掌握課本的理論知識基礎上,進行方劑基本功訓練、臨床遣方用藥能力的培養和科研實踐能力提高的實踐學習,達到“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加深理解”的良性循環;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案例式教學法。在教學前期“學方”階段,主要是通過介紹名家名方臨床治療經驗或教師自己的臨床處方經驗,讓學生切實體會方劑的魅力,激發學習興趣,加深理解記憶。在“組方-用方”教學階段,則以臨床典型病例為教學案例,讓學生結合所學方劑按“理、法、方、藥”過程進行臨床模擬診療訓練,教師對結果進行點評,肯定、鼓勵學生正確的診療思路,指出學習中理論與臨床的差距,使學生提前進入醫生角色。

2 臨床用方能力的培養

案例式教學法盡管可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但是學生沒有親自接觸真實病例,仍屬于紙上談兵,缺乏感性認識,臨床實際動手能力不強。因此,我們以學校本科生導師制為依托對學生進行“早臨床、反復臨床”的帶教工作。中醫專業學生的導師全部是國家中醫執業醫師,均在長海醫院中醫科參加門診和病房臨床工作,具有較為豐富的中醫各科診療經驗,為學生的方劑學臨床帶教提供了條件。安排學生定期跟隨各自導師或有經驗的中醫專家進行門診隨診抄方,帶教老師進行臨床遣方用藥心得講解。鼓勵學生總結各類疾病的常用藥、帶教老師辯證思路及經驗用藥,使學生加深對原來方劑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領悟能力及臨床技能。在整個臨床實踐過程中,導師將學生的出勤率及臨床實踐表現等情況計入導師帶教手冊。

3 強化方劑歌訣的背誦

背誦方歌是方劑學學習過程中的中藥環節,方劑學的學習強調必須記憶一定數量的臨床常用基本方,這不僅是學習方劑學的基本功,也是以后臨床的基礎。孤立、機械地背誦方劑的每一味藥物組成、功效、主治等內容,不僅花費時間多,而且效果差。而將方劑的組成、功效和主治等編寫成的方歌,韻律感強,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由誦到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可以選擇背誦《方劑學》教材或《湯頭歌訣》中的方歌。教師采取課前提問或默寫方歌、課后測驗、方歌記憶比賽等多種方式督促學生不斷反復背誦,強化記憶。

4 方劑實驗課程的開展

增設方劑學相關實驗課程,促進學生理解方劑學理論知識,增強學習、運用方劑的興趣和自覺性。如開設“常用方劑劑型制備及應用”的實驗課,讓學生參觀中藥制藥企業,熟悉膏、丹、丸、散、湯等不同劑型制備過程,進一步深入了解不同劑型的應用范圍及特點,為臨床處方提供依據。此外,安排一定學時的中藥房實踐課程,讓學生參觀配藥和煎藥流程,對中藥房配藥、煎藥規程有初步的了解,并通過對處方配藥的審查,培養學生在臨床工作中處方的規范與嚴謹。

5 科研實踐能力的提高

將學校開展的本科生導師制與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讓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從自己的興趣角度出發,由導師幫助學生選擇一個小的方劑學研究項目或者承擔導師課題的一部分,積極申報學校的大學生創新基金課題。學生們接受從查閱文獻-寫綜述-立題-設計實驗-完成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撰寫論文全過程進行完整的科研能力的訓練。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導師或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教授相關知識及技術,例如維普、Pubmed等文獻數據庫的檢索方法,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毒性實驗及相關機理研究等等。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觀察、準確記錄,寫出實驗報告。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導師帶教手冊上做出相應記錄。

6 多元化綜合考評機制

改變以前單一的重知識、輕能力的課程理論筆試考核模式,建立基于理論筆試、方劑歌訣背誦和臨床實踐評分為一體的綜合考評模式。其中以理論閉卷考試為主(70%),試卷由試題庫統一、隨機命題,實行教考分離制度;方劑歌訣背誦考試,采取隨機選方的方式,考核學生的方歌記憶情況(10%);根據學生的導師帶教手冊上的相關臨床帶教考評記錄和學生撰寫的臨床實踐心得判定臨床實踐分數(20%)。此外,對于在學習和科研實踐過程中發表論文的學生可有相應的加分,起到正面、積極地鼓勵作用。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2009年對我國中醫院??疾煺{研過程中指出:“中醫藥學是實踐性強的科學,要理論和實踐結合;教學、科研、醫療結合;中醫院校要體現中醫藥特色,堅持以中醫藥專業為主體,按照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施教,強化中醫藥基礎理論教學和基本實踐技能培養”[5]。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下,不僅要培養中醫專業學生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臨床技能,更培養他們不斷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論文撰寫技能,將他們培養成全面發展適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中醫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

[1]鄧中甲.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方劑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1.

[2]劉 玲,馮維希.應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方劑學教學有效課堂[J].科教文匯,2010,15:48-49.

[3]楊延龍,張慧卿,蘇永華.《方劑學》教學中應突出的幾個問題[J].中醫藥導報, 2009,15(9):84-85.

[4]劉 堅.論經典學習理論對“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9,11(4):187-190.

[5]王國強.人才培養是制約中醫藥發展的瓶頸[E B/O L].(2009-05-15)[2009-11-08]. http://info.pharmacy.hc360.com/2009/05/15115480656.shtml.

Research on Systematical Teaching Mode of 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

SU Yong-hua, YANG Yan-long, SHENG Jia-yu, XIN Hai-liang, ZHANG Hui-qing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hai Hospit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Systematical teaching mode;Research

R289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1.10.024.061.03

〔Absrract〕To overcome deficiency in teaching of 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 for under graduate, to improv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with deficiency of no effective linkage between medicine and clinical skill, and of weak ability of clinical skill, we have dedicated to establish a systematical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at classroom, promoting through practice, reasonable evaluating’,which includes such aspects as reasonable teaching,strengthening training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multivariant evaluating mechanism

2011-05-17

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學人才培養計劃。

蘇永華(1973-),女,山東人,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中醫藥教學、科學與臨床工作。

*張慧卿,講師、主治醫師,Emial:newdew628@yahoo.com.cn。

馬宏宇)

猜你喜歡
方劑學方劑導師
《中藥學》與《方劑學》教材課程體系比較
執著創新 堅毅豁達——追憶我的導師郭景坤先生
中藥方劑在治療黃褐斑中的應用
《金匱要略》黃芪類方劑探析
V eraW an g
論方劑的配伍環境
導師榜
甘草在方劑中的作用及配伍規律
愛情導師
如何提高學生方劑學的學習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