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道情的歷史淵源及發展階段

2011-04-08 06:49李劍峰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道情宮廷道教

李劍峰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系,山西晉城 048026)

論道情的歷史淵源及發展階段

李劍峰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系,山西晉城 048026)

道情是我國目前尚存的最為古老、最為龐雜的民間藝術之一,是道教思想文化和民間音樂曲藝長期融合、衍變的產物。道情的發展歷程可分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和地域道情三個階段,道情一千多年的發展流傳歷經了從宮廷到民間、從廟宇到鄉野的傳承與創新,體現了我國民間藝術發展的曲折延綿和深厚底蘊,展現了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地域道情;歷史淵源

道情藝術在我國民間流傳的歷史可與道教比肩。道情在發展過程中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即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和地域道情。

一、法曲道情

法曲,初期又名法樂,最早見于東晉時期《法顯傳》,因用于佛教法會而得名。法曲有很強的外來音樂元素,一般認為在一千八百年前由西域各國傳入,它與漢族清商樂相融合,隋朝時候逐漸演變成成熟的法曲。唐代和道曲一起發展到鼎盛。道情淵源于道教的道觀音樂,是用于宣傳教義及募化的一種藝術工具。北魏時期,嵩山道士寇謙之撰寫《云中音誦》,初步確定了道教音樂的音韻法則。后有道士陸修靜編撰齋戒儀范一百余卷,進一步規范了道教音樂在宗教儀式和場合中的應用法則。到了唐代,道教音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道歌、道曲、道調豐富了道情的音韻和意蘊,并和宮廷音樂、佛教音樂相融合。

唐玄宗李隆基及其貴族文人對法曲道情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唐初,“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歷象、文學”的玄宗,親自傳授和創作道情,使之成為宮廷生活中一種重要的音樂藝術和娛樂樣式。據《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朝鼎盛時,隸屬宮廷樂舞機構太常寺和鼓吹署的樂人、音聲人、太常樂戶子弟等樂工舞伎總數達數萬人。開元二年,唐玄宗設立內教坊,又在長安、洛陽兩地設置了四處外教坊。唐初法曲的典型作品是《霓裳羽衣曲》,它的出現對唐代的道情藝術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唐玄宗根據《婆羅門曲》,并吸取了一些西域樂曲的音樂元素,苦心孤詣創制《霓裳羽衣曲》,為體驗道教境界,唐玄宗曾親登三鄉驛,遙望女兒山,苦思冥想,為之癡狂。在帝王的引領下,士族文人們紛紛追隨,上行下效,創作了大量的道情作品。這些作品內容大都變幻離奇,神秘莫測,仙樂飄飄,舞姿婆娑,老莊思想充斥其間。

法曲道情作品在唐代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了廣泛深入的影響。白居易曾說:“法曲雖似失雅音,蓋諸夏之聲也,故歷朝行焉?!彼?道情藝術在唐代已經為社會各階層所接受。道情藝術作品,也深深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鞍彩分畞y”后,法曲道情隨唐王朝由盛轉衰而迅速走向衰落。法曲道情產生于宮廷,興盛于宮廷,也衰敗于宮廷。到了宋代,雖然一度在宮廷中得到恢復,但平淡無常,無甚新意。

二、俗曲道情

俗曲道情在民間得到延續傳承。道情因李唐王朝的推崇而登上大雅之堂,也因上層社會的摯愛而引起各階層的關注。作為藝術,特別是和道教結合在一起的道曲藝術,很容易在民間生根生長。唐宋之際,道情的繁榮由宮廷走向民間,由道觀走進鄉野,一方面朝政更迭、分裂對峙、戰亂頻仍的動蕩社會使得大量道情藝人的活動場所由宮廷轉移到民間,另一方面應門道士在社會底層宣講道教經典,或直接講唱八仙故事,唱生死、論功名、勸善行,在民間產生廣泛的影響。這些說唱故事,夾雜著神仙老莊思想和道教教規教義,采用歌、樂、白、曲相結合的表現手法,題材廣泛,宣道度人,受到民間的廣泛歡迎,成為有別于法曲道情的俗曲道情。

宋元明清時期,道情與民間音樂藝術表演加速融匯交流。宋代城市繁榮,市民階層壯大,稱為“瓦肆伎藝”的道情說唱深受歡迎,漁鼓開始成為道情重要的演奏樂器,簡板也成為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金元時期由于全真教的興起,加上進身無門,許多文人隱逸逐流思想漸行,遂由儒入道,從而創制了大量散曲道情。明清時期道情進一步由宗教走入世俗,受到民間廣泛歡迎。

俗曲道情的發展經歷了“一經、二詞、三道情”的發展階段?!耙唤洝?即講唱教義經典階段。即宣傳道教經義、勸善懲惡、歌吟心志、高蹈物表、警醒世人?!岸~”即唱詞階段。民間道情發展過程中曾遭遇責難和攻擊,有人認為在道觀廟宇吟唱有礙道家的清凈和肅穆,講唱教義是對道仙的不敬。于是道教教義之外的民間傳說、得道成仙的人物和經歷被藝人們整編講唱,場所也開始遠離道觀,跑到了信教群眾聚集的地方“居士林”,并且鼓勵居士學唱,作為吟經的功課。居士門在學唱的過程中大量吸收地方詞曲和民歌的音調,豐富和改進道情的唱法,甚至引進和添加了說唱的樂器?!叭狼椤?這一時期的道情長于敘事、說理,用一曲連續歌之,歌白相間,又唱又說,戲曲化傾向明顯。

三、地域道情

道情藝人、游方道士及戰亂等因素推動了道情的加快傳播。由于地域阻隔和交通制約,俗曲道情起初只在關中一帶流行。宋元以來北方地區連年的戰爭,使廣大百姓流離失所,一些道情藝人和云游道士也四處漂泊流浪,被迫賣藝為生,客觀上促進了道情藝術的發展和傳播。一些重大社會事件比如金貴族入侵中原、宋王朝舉國南遷、全真教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奉旨赴燕京傳道、元代漢族文人進身無望流落社會下層等事件,也促進了俗曲說唱道情的傳播。隨著道教的起伏演變,道情靈活多樣的藝術形式,通過無數道情藝人的雙腳,逐漸傳播到大江南北,和百姓生活密不可分。

道情與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民間歌謠俗曲相結合,催生出風格各異的地方道情樣式。生長在不同風土人情中的道情藝術,同當地民間歌謠相結合,逐步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曲藝形式,形成了個性紛呈的眾多道情劇種。這些道情劇種宗教音樂特色濃郁,但更多的是鄉土氣息、大眾化的語言表達和民間器樂的融入。它們往往故事情節簡單易懂,語言清新活潑,動作多、表演性強、人物個性化明顯,伴奏樂器得到改進,獨唱、合唱、對唱形式多樣,更加貼近社會底層生活。明清以后地域道情逐漸分流為南北兩大不同的體系,北方的曲牌體和南方的詩贊體。它們大都汲取了地方小調和戲曲的元素,又融入了民俗表演內容,風格迥異,劇目多樣,地域色彩十分明顯。

四、結束語

道情是我國道教思想文化和民間音樂曲藝長期融合、衍生的產物,歷經法曲道情、俗曲道情和地域道情三個階段,從宮廷到民間,從關中一帶到流布全國,與民間信仰、民間曲藝、民間審美、民間音樂相結合,詮釋和宣揚了道教教規教義和道教故事傳說,豐富了民間信仰生活,充分體現了我國民間藝術發展的曲折延綿和深厚底蘊,展現了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1]張燕麗.晉北道情劇種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3.

[2]孫福軒.“道情”考釋[J].中國道教,2005,(2).

[3]溫燕.陜北道情的初步研究[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0,(1).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of Tao Tsing

LI Jianfeng
(Teachers Education Department,Jin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cheng,Shanxi 048026,China)

Tao Tsing isone of the oldest and the most jumbled folk art forms existing in China today,which is the product of long-term integ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aoism culture and folk music.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court-song Tao Tsing,folk-song Tao Tsing and regional-song Tao Tsing.Through the thousand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Tao Tsing experienced the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from court to civilian as well as from temple to the country.It reflects the tortuous stretches and deep heri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art in China,displaying the everlasting charm of national culture.

court-song Tao Tsing;folk-song Tao Tsing;regional-song Tao Tsing;historical origins

J820.9

A

1008-469X(2011)06-0053-02

2011-09-16

李劍峰(1975-),男,山西沁水人,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戲曲、地方戲和民俗研究。

猜你喜歡
道情宮廷道教
明代宮廷隊舞考論
歲朝圖 帝王宮廷篇
歷史回音壁
——藍田上許村道情演唱
西夏道教補議
法學視域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
——以陜北道情為例
“道情窩”里的演唱家
——陜北道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白明理訪談錄
浪漫宮廷
宮廷古法白米飯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堅質浩氣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學思想及其書藝試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