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CAS與IFRS趨同中幾個深層次問題的思考

2011-04-15 02:11陳文軍張春雨
科教新時代 2011年4期
關鍵詞:策略

陳文軍 張春雨

【摘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各國之間經濟依存度越來越高,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和一切資本游戲起點的會計的重要性不斷增強,經濟全球化要求會計準則必須國際化。金融危機爆發以來,G20峰會領導人、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和國際社會更是提出了建立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的倡議。本文概述了CAS(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英語簡寫)與IFRS(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英語簡寫)趨同的必要性,客觀地指出CAS與IFRS趨同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并總結了推動CAS與IFRS進一步趨同的策略。

【關鍵詞】CAS;IFRS;趨同;策略

【Abstract】With the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ing increasingly,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ountries are arisen continuously.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which is an inter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of business and the origin of all capital games is being strengthened constantly.,points out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vergence objectively,and finally it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further convergence.

【Key words】CAS;IFRS;Convergence;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58.3【文章標識碼】A【文章編號】1326-3587(2011)04-0009-03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和全球資本市場飛速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迅猛發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必須融入到國際經濟浪潮中去,任何國家如果要脫離世界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而尋求自身的發展是很難實現的。同樣,由于世界各國都將加入到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生的經濟動蕩,也會影響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或地區。而會計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推進會計標準和會計實務的國際化,為全球經貿往來和資本流動減少或者消除成本和障礙,這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應用,為會計國際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并加速了會計的國際化進程。因此,在當今世界經濟加速發展和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會計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是不容回避的客觀現實。

一、CAS與IFRS趨同的必要性

會計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執行會計活動所應遵循的規范和標準,它也是對會計工作進行評價和鑒定的依據。會計準則國際化是指由于國際經濟發展的需要,客觀上要求各國在制定會計政策和處理會計實務中,逐步采用國際通行的會計慣例,以達到國際間會計行為的相互溝通、協調、規范和統一,即采用國際上公認的原則和方法來處理報告本國的經濟業務。當今世界,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日益加強和資本市場國際化的迅速發展,資本市場全球化以及會計準則國際化已成為各國面臨的重要問題。國際社會對會計準則國際化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會計準則的全球趨同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理論上,會計作為一門科學學科,也是不應該有國家界限的,而應該是世界商業的共同語言。所以,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是一種歷史趨勢。

(一)從內部因素看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必要性。

會計作為一門專門的技術方法,其主要任務就是將各種技術方法綜合運用,對相關數據進行合理的加工處理,最終生成對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正是由于會計有很強的技術性,因而使會計擁有大量的國際化本性。相應地,作為會計規范化的結果,會計準則是一種技術性規范,其規范對象主要是會計實務。會計準則是檢驗現行實務的標準和改良未來實務的指南,它是有序、系統、內在一致的,應能與可觀察的客觀事物相吻合。承認會計準則的技術性就意味著會計準則具有其協調的內在必然性。

(二)從外部因素看我國會計準則國際化的必要性。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對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化,提出了不容置疑的要求。這種必然要求體現在:

①跨國公司出現所引起的具體的對內、對外的會計問題,都與國際會計領域發生關系。對內的會計問題包括:結轉價格、外匯風險管理、預算和經營狀況評價等;對外的會計問題包括:外幣折算、通貨膨脹會計等。這些問題都面臨著跨國公司所涉及到的國家之間的差異,需要有具體的辦法來解決。因此表明,跨國公司的發展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權威性的世界公認的會計準則。

②國際投資活動的興起。在國際資本流動過程中,資本需求者和資本提供者要了解對方的財務狀況。為了使各資金需求者提供的財務報表有一個可比的基礎,有必要對據此編制財務報表的各國會計準則進行國際協調。從而盡力減少不必要的差異和分歧,增強彼此間的一致性。

③國際貿易的發展。在國際貿易交往中,購銷雙方都需要利用財務信息了解對方的財務狀況。如果財務信息是基于不同的會計準則提供的,則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加以協調。因為采用同一標準來提供的財務信息,不僅有利于雙方的了解和溝通,而且有助于雙方做出判斷與決策。

④世界資源配置的需要。眾所周知,市場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手段。在國際市場上,按照不同的會計準則可能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呈現很大的差異,從而影響公司的市場價值和股票價格,影響各投資者的利益。資源在世界范圍內配置,極其需要國際間會計準則的協調作為基礎。

二、CAS與IFRS趨同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CAS與IFRS趨同的進程中,我國缺少一套與國際會計準則基本一致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例如,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側重于規范損益表,而國際會計準則更關注資產負債表。這兩種在“要領框架”上不同的觀點,將直接導致對待具體會計事項時所遵循的會計原則的不同。

(二)CAS與IFRS在極少數問題上尚存差異。中國存在著一些特殊情況和環境下的一些會計問題,包括關聯方交易的披露、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公允價值計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主體合并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在這些問題上,中國可以在IASB尋求高質量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解決方案中提供非常有用的幫助。

(三)被動性趨同。在趨同過程中,都是中國會計準則單方面地向IFRS靠攏,而不是根據中國的利益需要積極參與IFRS的制定或要求IFRS在某些方面的準則規定向中國會計準則靠攏。中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被動性,往往使中國及中國企業的利益遭受損害。因為會計準則是一種調節經濟關系的規則,是具有經濟后果性的。同一種會計準則對于不同體制、文化、自然條件的國家及其企業,會顯示出不同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動情況的表現,從而會出現不同的企業價值、產品成本、融資能力、稅金負擔、競爭實力等。而這些指標的不同往往會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得到不同的利益或遭致不同的損失。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被動性也會使得CAS與IFRS亦步亦趨,增加準則變動與執行的成本,損害中國和中國企業的利益。

猜你喜歡
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計算教學中“算用結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區材料投放策略的實踐與探索
凸顯對比策略 促進數學思考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