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與“演”的嘗試

2011-04-15 02:11劉向東楊玉鳳
科教新時代 2011年4期
關鍵詞:主體同學課堂教學

劉向東 楊玉鳳

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進一步挖掘課堂教學質量,重點是重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主動發展”。多年來,我們將“兩主”課堂教學作為一次大規模、長時間的教研活動來開展。

活動中我們先是采取了一些相應的措施:一是加大“兩主”理論學習的力度,迅速提高干部、教師的思想認識;二是在全校范圍內營造“兩主”教學活動的濃厚氛圍;三是組織以校長為組長,教務處、教研組長為成員的聽課小組,廣泛開展“兩主”課堂教學競賽活動,讓全體教師參與聽課活動,通過聽、評、比,促進“兩主”教學的深入開展;四是加大生、理、化實驗室和音響備課中心及多媒體教室的資金投入,使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及教學直觀性在“兩主”教學中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是徹底更新課堂教學的觀念。以往我們強調老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種種原因往往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擠占和代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打一個比方,課堂就像一部戲,教師作為“導演”把課備好,就應當指導學生和學生一起表演,而實際上是教師又充當了“演員”,學生卻僅僅是“觀眾”。結果呢,不管“演員”表演得如何精彩逼真,“觀眾”對角色的理解和體會是遠遠達不到“演員”的境地的。怎樣扭轉這種局面呢?我給師生提出這樣的建議,讓老師既做“導演”又當“演員”兼“觀眾”,也就是說教師除了按自己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之外,還要和學生一起參與“表演”,在學生盡情發揮“表演”時,教師則可以當一回輕松的“觀眾”;學生呢,當然是做“演員”兼“觀眾”,即自己有機會就盡展才華,大加“表演”,其余則當“觀眾”進行品評,這樣學生既有了做“演員”對角色的充分理解,又得到了做“觀眾”的體會;而教師,既起到當“導演”的點撥指導作用,又有做“演員”的盡情發揮,還有做“觀眾”的盡興欣賞的喜悅。

我們用這個形象的比喻與“兩主”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全校教師清楚地看到,讓學生當“演員”正是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演”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整體積極性,這正是學生主動發展的大好時機。

教師的觀念更新轉變了,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又出現課新的問題,也就是教師“導”好了學生卻“演”不好,甚至不敢“演”,也可是說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這個現象。我們對教師的要求是:第一步,不強求學生必須“演”好,而是敢“演”,敢“演”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第二步。就是要求學生逐漸“演”好角色,做一個好“演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教師“導”得熟練了,學生演的自然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提高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但教師強化了“學生主體”意識,學生也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是課堂的主體,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

比如語文教學中《棗核》這篇文章,學生初步接觸“以小見大”,教師課堂上引導學生,“本文圍繞‘棗核體現的游子情所選取了家庭瑣事表現了什么?”學生能回答出“愛國”、“思鄉”等等。然后引導學生討論明確什么是“以小見大”,有的學生能說出“從小處著眼,在大處落筆”,“以一個小小的事件,反映出深刻的大道理”等。再讓學生進一步討論,加深理解,用“以小見大”的方法說一段話,這時候就僵住了。如何“導”好且讓學生“演好”呢?教師課前想到這種情況,所以就拿出一小片碎紙扔在地上,啟發學生“現在地上有一小塊紙,同學們經過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邁過去了,一種是彎腰撿起來,同學們就這兩種情況談一下自己的意見?!贝藭r氣氛活躍了,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卻反映出一個人的衛生意識問題……”有的說:“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衛生意識,更反映出對我們的學習環境是否關心,對我們的集體利益是否維護……”等等。有的同學據此又說出“甲不小心把乙的文具盒碰到地上”,“某某走路無意識碰到了某某某”等,并就此展開了討論。結果絕大多數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以小見大”的寫法。

總之,“兩主”活動的開展,使教師在授課時更加輕松、流利,學生在接受知識時,更加主動、愉悅,學生的創造力得以充分的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猜你喜歡
主體同學課堂教學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