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提高臨床醫學專業《流行病學》教學效果①

2011-08-15 00:51龐雅琴李陽
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學時流行病學病例

龐雅琴,李陽

(右江民族醫學院預防醫學系,廣西 百色 533000 E-mail:pangyaqin@126.com)

臨床醫學是醫學科學中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各專業學科的總稱,因此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歷來是各醫學院校招生人數中占比重最大的,也是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主體,除了承擔著疾病的診治外,在疾病防控工作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世界上的疾病譜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心腦血管疾病和抑郁病等病癥已位居疾病譜榜首,一些傳染病(如肺結核等)死灰復燃,許多新傳染病(如禽流感等)不斷出現,以及嚴峻的艾滋病疫情等,仍然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使人類面臨著新的挑戰。流行病學是疾病預防控制的主干學科和主要技術支撐學科,其應用廣泛,幾乎涉及醫學科學的各學科。如何針對高等醫學院校不同專業開展流行病學的教學改革和創新,為社會培養出能適應當前新形勢、新任務的合格的衛生技術人才,是廣大流行病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筆者就加強臨床醫學本科流行病學教學改革,應對新形勢下人類健康面臨的新挑戰,談幾點體會,供參考。

1 統籌安排理論課教學內容,實行導讀和自學相結合方式開展理論教學

目前我校用的教材是《流行病學》第七版,概括起來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1],一是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如疾病分布、病因與病因推斷、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如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等)等,這是流行病學的核心內容;二是流行病學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分支學科,如傳染病流行病學、醫院感染流行病學、藥物不良反應流行病學等,這是流行病學研究的拓展;三是臨床流行病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循證醫學及系統綜述,這是臨床流行病學和現代信息學與臨床醫學結合的典范。但在教學中我們面臨著突出矛盾:一是教學內容多與授課學時少。該課程共設22個學時,其中16個學時為理論課。二是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連貫性和邏輯性強與部分內容重復的矛盾。如“傳染病流行病學”這一章的內容有相當部分在傳染病學中已提及,本書中“傳染病流行病學”與“疾病預防與控制”這兩章內容有重復,“醫學文獻的閱讀與評價”這一章的內容有相當部分在選修課《文獻檢索》中已提及。完全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課時不允許且沒有必要;完全省略以往學過或重復的內容,只選擇純流行病學的內容,又顯突兀且讓學生難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顯得極為重要。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一方面是對流行病學教學內容作統籌合理安排,保證教學內容覆蓋并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另一方面是改革教學方法,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對第一部分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宜進行系統而詳細地講解;對第二部分的流行病學的各種分支學科,教師只列出導讀提綱(即由教師在課堂開始后用15~20min簡單介紹教學章節內容,并就學生必須掌握和熟悉的內容設計好一系列的問題),然后由學生根據提綱進行自學,自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請教教師,最后在課堂結束前由教師安排好時間進行點評和總結,使學生掌握和熟悉相應的內容。對第三部分的循證醫學及系統綜述等內容,因該內容屬醫學領域近十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它強調臨床實踐等一切醫療衛生活動的決策都應遵循現有最好的科學研究證據。對它的學習涉及循證醫學的概念和方法、實踐的原則和步驟,涉及如何得到有用的證據,包括文獻檢索的具體方法,涉及循證醫學實踐中采用的Meta-分析的各種統計方法、步驟以及系統綜述的撰寫等。這部分內容利用課堂授課課時不允許,且課堂上學生也無法利用計算機進行文獻檢驗和Meta-分析軟件進行操作練習,難以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該內容宜以專題講座或培訓(如系統綜述和循證醫學培訓)的形式開展教學。

2 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以往我院的流行病學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是教師每一次實驗課(共3學時)安排一個實驗內容(如病例對照研究或隊列研究等),每次實驗課前先講解實驗內容的理論知識(其實在理論課上講過),然后學生針對實習內容完成一些指標的計算或某一問題的簡單回答。如在隊列研究實驗教學中傳統做法是僅要求學生從已收集整理好的資料中計算各暴露水平的RR、AR、AR%值,并簡單回答這些指標的含義和意義。由于該課程僅安排2次即6個學時的實驗課,根本不可能在6個學時內完成病例對照研究、篩選方法的評價、藥物療效評價、流行病學研究中常見的錯誤分析、隊列研究等5個專題的實驗內容。因此,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無法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當然也不會太理想,而且這樣的實驗教學也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更不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對實驗課不必要求學生機械式的計算幾個指標和照抄課本上問題答案,而且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要求學生按照相關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如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等),利用課堂或課后時間去查閱文獻資料,自行設計一個相關的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然后教師實驗課堂上進行點評,作為實驗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以病例對照研究為例,設計一個病例對照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學生必須在掌握病例對照研究原理、目的和設計要求基礎上,首先確定研究對象,再次是進行樣本含量的估計,最后是研究因素的收集與測量。其中,研究對象的確定是關鍵,它包括病例和對照的選擇,病例的選擇涉及到疾病的診斷標準、病例的種類、病例其它特征的規定和病例的來源等,這些要求都影響到病例的納入和排除,而對照的選擇更為復雜和困難,關系到病例對照研究的成敗,需要根據研究目的而定,所以完成一個病例對照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的設計,不但需要學生懂得相關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在不斷對所要結果的選擇、否定、選擇中設計好自己的病例對照研究方案。通過學生自己設計研究方案的鍛煉和教師對方案的點評,這樣的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不僅能做到一次實驗課可完成多個實驗專題,解決實驗學時數不夠,無法完成教學大綱規定教學內容的問題,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3 結合新形勢,緊跟熱點,開展流行病學專題講座

結合當前疾病防治熱點內容,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活動給學生開展專題講座,不僅可以彌補課堂授課學時的不足,還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近幾年的教學中我們先后增加了SARS、禽流感、艾滋病防制等流行病學專題講座,使學生及時了解流行病學的研究熱點,以及掌握流行病學對疾病防控和治療的重要作用,同時使學生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及使命感。作為臨床流行病學和現代信息學與臨床醫學結合的典范——循證醫學及系統綜述,其所包括的活動是一切與醫療衛生服務有關的活動,而且它的內涵和外延還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2]。因此,將《流行病學》教材中這個既重要又豐富的章節安排到專題講座或培訓中對學生進行講授,能起到比課堂理論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依托社會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流行病學現場實踐教學活動

現場是流行病學知識和理論應用的主戰場[3]。因此,除了上述理論課、實驗課教學和專題講座外,流行病學現場實踐活動對于學生將來從事疾病防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利用社會醫療衛生機構掌握的現有資源,開展流行病學現場實踐活動,比如我院與百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百色市皮膚病防治院等以疾病防控為工作重心的單位為教學單位關系,合作關系密切,而且附院和市人民醫院的傳染科也是臨床醫學生的臨床見習科室。因此,在學生完成流行病學課堂學習任務后,就教材中“疾病的預防策略和疾病監測、醫院感染等內容輔助以現場教學,帶領學生參觀這些單位或醫院相關科室,了解地方醫療機構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所開展的工作,了解醫院相關科室如何利用流行病學知識開展傳染病的防治工作等,在適當條件下,可以派學生參與處置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等,能很好鍛煉學生對疾病的現場處置能力。通過現場實踐教學活動,一方面提高學生對將來所從事的工作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對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深化理論的認識,對提高學生掌握流行病學知識的能力大有裨益。

[1] 王建華.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7.

[2] 龐雅琴,周敏,李陽.在流行病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 2010,32(1):91-92.

[3] 蘇虹,葉冬青.流行病學理論與疾病控制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J].疾病控制雜志,2003,7(3):257-258.

猜你喜歡
學時流行病學病例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的調查
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下的學時發放標準的探索
——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為例
兒童醫院臨床分離多重耐藥菌的流行病學分析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
“病例”和“病歷”
本土現有確診病例降至10例以下
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時數調查研究
學習不是“刷學時”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兒甲狀腺腫大一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