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廣雅疏證·自序》中的訓詁思想

2011-08-15 00:49曹森琳
關鍵詞:訓詁學古義自序

曹森琳

試論《廣雅疏證·自序》中的訓詁思想

曹森琳

闡述了王念孫在《廣雅疏證·自序》中提出的“訓詁之旨,本於聲音”的思想主張和“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的訓詁方法。認為王念孫所總結的訓詁方法,可以解決訓詁學中的求語源、明通假、考方言等許多問題。

訓詁學;王念孫;《廣雅疏證》;聲同字異;因聲求義

訓詁專書中的訓詁方法和訓詁內容體現著著者的訓詁思想?!稄V雅疏證》標志著傳統漢語研究進入鼎盛時期,是王念孫借《廣雅》一書暢述其文字、音韻、訓詁之學識的集大成之作,是清代語言學史上成就較高的小學要籍,標志著中國語言學史上的一大轉折。本文主要探討王念孫在 《廣雅疏證·自序》(以下稱 《自序》)中闡述的訓詁學思想。

一、訓詁的產生

王念孫在《自序》中提出,訓詁產生的原因之一是為了研讀經書,他說“周公制禮作樂爰著《爾雅》”。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語言也有所發展,人們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提高,古今語發生變化,方言、書面語與口語出現差異。名物繁多,使得一詞多義現象普遍,促使訓詁學開始萌芽。他說:“蓋周秦兩漢古義之存者,可據以證其得失;其散逸不傳者,可籍以窺其端緒?!蓖ㄟ^匯集辭書中的古書注釋,綜合出義項來進行訓詁,即使有散逸丟失的也可以從中找到一些頭緒。也就是說,利用詞語所賴以存在的語言環境來謀求某個詞的具體意義,將工具書和古注中的資料進行排比歸納,利用語法規律、修辭方法、??钡仁侄芜M行訓詁。

二、“訓詁之旨,本于聲音”

王念孫在《自序》中指出:“訓詁之旨,本于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雖或類聚群分,實亦同條共貫。譬如振裘必提其領,舉網必挈其綱?!边@是訓詁堅持的最主要原則,將“因聲求義”作為訓詁綱領,以聲音貫穿訓詁,探討語言內部的規律。例如《廣雅疏證·釋詁》“大也”條:“佳者,善之大也……故善謂之佳,亦謂之介,大謂之介,亦謂之佳,佳、介,語之轉耳……封、墳語之轉,故大謂之封,亦謂之墳,冢謂之墳,亦謂之封。 冢亦大也。 ”[1]

以聲訓詁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如《周易·說卦》對卦名的解釋:“乾,健也;坤,順也?!鼻?,健,上古聲類,韻部相同;坤,順,上古韻部相同。這就是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來作解釋。在漢代,因聲求義這種方法得到了廣泛運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東漢末年劉熙的《釋名》。劉熙的《釋名》對語音和語義的關系作了有益的探討,后來陸續有學者對這種方法進行研究與使用。五代末期的徐鍇,就從諧聲字的聲旁入手,著眼于詞的音近音同關系,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明末方以智提出了“欲通古義,先通古音”的觀點。使因聲求義的理論和原則更為科學并系統論述詞的音義關系的是清代樸學大師戴震,他提出“義由聲出”,認為“音聲相表里”,語音語義關系密切,意義和聲音是約定俗成的,通過一方可以驗證另一方。王念孫是戴震的學生,他繼承和發展了戴震的學說。

王念孫認為“聲同字異,聲近義同”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世間的萬事萬物,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又有千變萬化,但任何語言中具有區別意義的音有限,所以會出現用同一個音來表示不同事物及其變化的現象?!奥曂之?,聲近義同”反映了語言的音義存在關系。有時候,兩個詞不僅音近或音同,彼此還意義相關。例如 《廣雅疏證·釋詁》“短也”條:“……梁上短柱謂之棳,又謂之侏儒,又謂之棳儒。蜘蛛謂之蝃,又謂之蝃蝥,又謂之侏儒?!稜栄拧罚骸荷祥褐畻?;《釋文》:‘棳,本或作棁’;《雜記》:‘山節而藻棁’。鄭注云:‘棁,侏儒柱也’?!夺屆吩疲骸畻?,梁上短柱也’。棳儒,猶侏儒,短,故以名之也?!斗窖浴吩疲骸~鼄,鼄蝥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鼄蝥,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鼅鼄,或謂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語之轉也’。注云:‘今江東呼蝃蝥,音棳’?!队衿吩疲骸[,蜘蛛也’。蓋凡物形之短者,其命名即相似,故屢變其物而不易其名也?!保?]侏儒、棳儒、蠾蝓、蝃蝥、棁、棳等等都有共同的義項:短。它們表示的梁上短柱、蜘蛛都包含短這個義項,因此可以用一個“侏儒”來代替。但是由于時間、空間、個人喜好的不同,就有用不同的字來表示這個詞(兩個音節),形成了形體不同但是同音意義相關的詞?!耙艚x同”以同根詞為前提。同根詞是指直接或間接由同一語根派生出的詞,是同一詞族的詞[2]。同根詞不僅音近或音同,彼此還意義相關。王念孫運用這一方法解決了古書中的許多問題,并且糾正了前人存在的問題。

三、訓詁方法:因聲求義

王念孫在《自序》中說:“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币砸羟罅x,以義證音,這是王念孫提出的訓詁方法。在疏證時將聲近的字都聚集在一起,將單個字推廣到同義詞的綜合分析,將詞義系統化。王念孫在訓《廣雅》中的字詞時引用了大量的書證,范圍涉及經、史、子、集各個方面,從形音義相互之間引申,不僅僅限于形體,通過多方求證,最后才下結論。例如《說文·爪部》:“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 下腹爲母猴形。 王育曰:‘爪,象形也。 ’”[3]曾經有人望文生義,將母猴解釋為雌性的猴子。王念孫在《廣雅·釋獸》的“猱狙,獼猴也”條指出:“獼聲轉而為母?!墩f文》:‘爲,母猴也?!洲D而為沐?!稘h書·項籍傳》:‘人謂楚人沐猴而冠’。張晏注云:‘沐猴,獼猴也?!边@里,“母猴”、“沐猴”、“獼猴”形體不同,但通過相近的聲音將它們聯系在一起?!耙暧|類”還有一種情況是據義系聯。例如《廣雅疏證·釋言》“漂潎也”條:“漂、潎、洴、澼一聲之轉。漂之言摽,潎之言撆,洴之言拼,澼之言擗,皆謂擊也?!庇秩纭稄V雅疏證·釋親》“子也”條:“凡物之小者謂之倪,嬰兒謂之婗,鹿子謂之麑,小蟬謂之蜺,老人齒落更生細齒謂之齯齒,義并同也?!保?]將音近義通的同源詞進行系聯,對研究漢語詞匯形成的歷史很有幫助。

四、因聲求義的作用

王念孫以“聲同字異,聲近義同”為原則,以“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為方法,解決了訓詁學的許多問題,如求語源、明通假、考方言、求命名之源等。以明通假為例,王念孫曾云:“訓詁之旨,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掬為病矣?!崩纭稄V雅疏證·釋詁》“盡也”條:“《玉篇》、《廣韻》并云:‘遒,盡也。 ’《廣韻》‘湫、遒,并即由切。 ’《爾雅》:‘酋,終也。 ’《大雅·卷阿篇》:‘似先公酋矣?!睹珎鳌吩疲骸?,終也。 ’《正義》作‘遒’,《楚辭·九辯》‘歲忽忽而遒盡兮’,《淮南子·俶真》訓云:‘精有湫盡而神無窮極,并字異而義同?!保?]《廣韻·尤韻》“酋,長也”;《說文·酋部》“酋,繹酒也,《禮》有大酋,掌酒官也”;《說文·水部》“湫,隘,下也”[3]。若按酋和湫的本義去解釋原文 “似先公酋矣”,“精有湫盡而神無窮極”,句中所表達的意思迂曲難懂,讓人無法正確領會作者的原意。經過“就古音以求古義”的考證:遒、湫,《廣韻》并即由切,古音清母幽部,二者音同通假。酋,《廣韻》自秋切,古音從母幽部。遒與酋韻部相同,且為旁紐雙聲,故得通假。得出酋與湫是借字,本字是遒?!稄V韻·尤韻》“遒,盡也”。這樣,用本字的意思解釋句子,句子的原意就完全呈現出來,讓人有渙然冰釋之感。

王念孫在《廣雅疏證·自序》中明確地表達了他的訓詁學思想,“訓詁之旨,本於聲音”。他以自己的古韻二十一部(晚年改為二十二部)為基礎,因聲求義,以聲音通訓詁,引伸觸類,以大量文獻為佐證,寫出了考釋《廣雅》的《廣雅疏證》,為訓詁學開啟了新紀元。通過古聲以求古義,打破了傳統訓詁學所謂文字是一種表意符號的概念。這部書雖然僅是對《廣雅》進行疏通考釋,但是文中體現的訓詁原則以及大量的例證對后世的語言學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謂“其書之為功與訓詁也大矣”。

[1]王念孫.廣雅疏證[M].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2]陸宗達,王寧.訓詁方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3]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H131.4

A

1673-1999(2011)23-0093-02

曹森琳(1986-),女,山東泰安人,蘭州大學(甘肅蘭州730000)文學院2009級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語音與詞匯。

2011-10-02

猜你喜歡
訓詁學古義自序
論中國訓詁學與經典闡釋的確定性
冬之光
訓詁術語的比較分析
課內文言文復習之《〈論語〉十二章》
可以聽,可以讀,可以彈——舒澤池自序
“反訓”之說不可信
讀《經義述聞?爾雅》札記三則
發皇古義 融會新知
《我在何方:一分為三論》再版自序
杭州印刷出版史自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