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

2011-08-15 00:54汪秀云盧紅霞陳先軍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1年6期
關鍵詞:負面影響道德青少年

汪秀云,盧紅霞,陳先軍

11郴州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21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31郴州湘南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論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

汪秀云1,盧紅霞2,陳先軍3

11郴州湘南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21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31郴州湘南中學,湖南 郴州 423000)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社會、學校和家庭為青少年提供了便捷的上網環境,網絡已成為他們交往、獲取信息和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本文重點闡述了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進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有針對性地做好防范工作,使青少年健康成長.

互聯網;青少年;負面影響;對策

互聯網為現代人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它以快捷、互動、超時空的傳遞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存空間和生活方式,成為人們交流、娛樂、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互聯網以驚人的發展速度進入了千家萬戶,其中的生力軍主要是活躍的青少年,成為青少年生活、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給青少年帶來豐富知識、信息和娛樂休閑的同時,也對青少年的思想、行為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不良后果.為了減少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我們必須有針對性的做好各項防范工作,使青少年能夠健康成長.

1 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1.1 道德意識的弱化

在網絡無中心、無限制、無最終的管理者條件下,使人們具有更大的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自由,有充分的話語權.但通過字符來傳遞情感的方式具有間接性、難感知的特點,使傳統道德的調節手段——社會輿論,因網絡交往主體身份的虛擬性而失去作用.在網上,人們可以擺脫傳統道德的束縛而盡情地宣泄,言語粗俗,謊話連篇,甚至黃色下流,到處是誘人的陷阱.網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垃圾場,網絡上各種信息良莠不齊,成為青少年選擇有用信息的“噪音”,影響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使用度,不利于青少年對知識的正常吸收,長期沉迷于網絡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那些色情、暴力信息以及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轉向盲目追求享樂、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專家所指出的:“我們不能無視已經在青少年身上發生的一系列網絡問題,更不能容忍這些網絡社會問題而日漸引發的青少年道德失范問題,因為網上的道德失范會影響現實人格的健康發展.”網絡的隱蔽性、上網的隨機性,使青少年的人生價值觀發生取向偏離,影響理想道德人格的形成.網絡的隨意性、隱蔽性等使青少年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程度上喪失真實感,并形成放縱感和迷惑感,很難使青少年培養出深刻的道德認知、深厚的道德情感和堅定的道德行為.

1.2 思維方式的僵化

電腦以它驚人的“記憶力”、快捷的運算速度、精確的邏輯判斷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過人類的部分思維能力.正由于此,青少年就把許多問題交給計算機來解答,什么事情都依賴網絡.久而久之,青少年的對網絡的依賴性日益加強,致使青少年寫不出漂亮的字,寫出的文章也是病句連篇.這不僅影響青少年的知識結構,也破壞了他們的文字能力.由于網絡的抽象性和符號化,青少年的思維方式相對僵化.集中注意的時間過短,加上網絡的超形象化、超綜合性特征,使青少年形成“放棄思考、不究本質”的思維方式,誘導青少年用“看”的思維方式來認知世界,而排斥“想”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嚴謹的探究態度,制約了其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青少年思維能力的培養受到冷落.長期以往,容易使青少年的思維方式僵化.

1.3 性格的孤僻化

頻率過高地接觸互聯網,過多地進行非正當學習行為,比如聊天、游戲等,極容易使學生產生內向、急躁的性格.在網絡上,他們很容易找到許多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使人易產生趨同感、親切感和歸屬感,并因此而逐漸對網絡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同時對現實社會逐漸冷淡和疏遠.網絡的人際交往大部分是通過人機對話來進行的,與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相比,它省略了許多豐富的內容:眼神、表情、肢體語言、語調等非語言符號,容易導致情感的缺失等.如:在網上很多時候人們無法體驗到現實中的直接交流所帶來的愉悅,人的個性發展和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滿足.因而,長期在網上交流,會使人逐漸失去對現實生活的掌控力,從而害怕與周圍的人交往,甚至有意識的逃避現實社會交往,使青少年不愿與現實中的人進行溝通,無法面對真實社會,社會適應能力降低等.

1.4 身體素質的降低

青少年階段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有部分青少年把鍛煉身體及休息的時間都花在了網上.特別是情節有趣、新鮮刺激、畫面漂亮、聲音優美、能夠互動的網絡游戲更是吸引了大量青少年.有一部分青少年曾通宵上網,更嚴重的是還有少數的青少年經常通宵上網.正因為上網時間過長,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參加體育鍛煉,造成身體素質下降,由于長時間全神貫注,身體始終處于一種姿態,眼睛長時間注視顯示屏,會導致視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適應能力降低、脖子酸痛、頭暈眼花等.

1.5 對現實行為的誤導

青少年時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發展期,也是人生最脆弱和最危險的時期.一方面,青少年認知能力還不強,心理還不夠成熟.另一方面,青少年又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們渴望接觸更多的人、體驗各種新奇的感覺.但由于身心發育還未成熟,缺乏基本的對信息的分析、判斷、辨別能力,易受誘惑,并有意地模仿.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特別是含有色情、暴力、兇殺等內容的信息,容易誤導青少年的行為.據有關的專家調查,60%以上的青少年是無意中接觸到網上色情信息的,而接觸網上色情信息的青少年人90%以上有性犯罪行為和動機.近些年來,青少年強奸、賭博、傷害等犯罪的增加,與網上不良信息的大肆傳播不無關系,對于那些自控能力較弱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往往出于好奇或沖動心理又刻意尋找一些色情信息,使他們成為網絡色情的最大受害者.

2 減少互聯網對青少年負面影響的對策

2.1 加強互聯網規范管理和制度落實

目前,我國的網絡立法工作不斷完善,從 1996年開始,國務院、公安部等部門不斷修改、補充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青少年上網問題.2002年 5月,文化部又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管理的通知》,對規范“網吧”等互聯網服務營業場所,遏制有害信息的網絡傳播等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定.還對未成年人上網作出了特殊的說明:“未成年人只能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每日的 8時至 20時進入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并且上限時間不能超過 3小時.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進入,必須由其監護人陪伴.”此外,非法容留未成年人在非國家規定時間內進入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允許未成年人夜間上網的違法行為將受到嚴厲的查處.許多網絡法規的出臺與實現在規范網絡行為、保護網絡用戶、特別是青少年免受非法傷害方面有相當大的作用,但就目前來看,網絡立法在阻止網絡犯罪方面還顯得滯后,因此,要加強互聯網規范管理和制度落實.第一,應該而且必須繼續修改、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其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各相關部門應該相互合作又職責分明.當前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管理部門有通信、公安、公商、文化等,各部門職責要明確;第三,管理部門一定要嚴格執法.對那些明知故犯的“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老板”們,絕不手軟,真正做到“制度落實,管理過硬”.

2.2 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和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積極的道德品質,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教育者應該與時俱進,關注青少年的的網絡行為,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間和渠道,培養青少年正確的道德意識和強烈的道德責任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認知.德育工作應以德育的本質作為出發點,關注青少年自覺自愿行為的形成,并在原有德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價值觀的教育,以實現青少年判斷道德是非及自律能力的不斷提高.團中央、教育部發布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虛擬時空”.社會應大力宣傳和推廣這個公約,借鑒這些經驗,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提出和制定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網絡倫理規范.

2.3 建立優秀的青少年網站

目前,國內青少年網站的基本狀況是,數量少、水平低、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青少年用戶大都使用成人網站,經常使用專門為青少年設立的門戶網站的不超過 5%,此調查表明,當前真正能吸引學生的優秀的知識性網站十分缺乏.《2006年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應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網絡功能的使用上,45.05%的青少年表示上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消遣,其次是交友溝通(17.89%),第三是學習求知 (15.65%),受調查的未成年中,66.01%的人玩過網絡游戲,有 40.81%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學校存在網絡成癮者.青少年作為網民中的一大群體,他們迫切的需要有自己的網站,因而有針對性的建設青少年自己的網站是當務之急.第一,增強建設網站的針對性 1要組織專家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理、感情等進行深入研究,了解他們真正“需要什么樣的網站,想從網絡上知道什么,用網絡來干什么?”從而有的放矢;第二,要了解青少年各個特定群體的特點需要,通過學習輔導、就業咨詢、法律援助、交友熱線等形式為青少年服務.通過網絡這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教育青少年,使網絡最終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陣地.在改網和建網的過程中應注意將知識性、科學性與趣味性、生動性相結合,以吸引更多學生的眼球,進而使這些優秀的網站成為青少年網絡文明建設的主體.

2.4 形成多方良性互動,優化網絡環境

家長和老師要力爭做一個懂電腦的人,以便與青少年進行溝通與交流.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老師的指導與教誨,而網絡出現之后似乎加深了代溝現象.有的青少年更愿在網上交流,向網友傾訴,而不愿與父母、老師溝通.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教師應改變那種自己是觀點、知識、價值規范的權威而把青少年當作完全的受教育對象的觀念,與青少年交流、溝通應轉向平等的、交互式的教育方式.對于社會,應努力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整頓混亂的網吧市場,規范網吧等互聯網營業場所的經營,為青少年提供一種安全,健康的上網環境.

總之,網絡已經成為我國青少年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青少年是網絡社會的主力軍,它增強了青少年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系.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我們要認真研究網絡社會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最大程度的減少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這是擺在我國教育者乃至全社會的一個全新課題.

[1]李翠霞.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及其教育對策[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2)1

[2]付小平,張涉遙.互聯網對青少年心理行為的負面影響即對策研究 [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1,(1)1

[3]張春英.互聯網對青少年心理的負面影響即教育干預[J].教育探索,2002,(10)1

[4]李少群.互聯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4)1

[5]趙鵬.論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4,(5)1

[6]陳陸.論互聯網對青少年的沖擊[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2)1

[7]朱黎麗.論網絡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雙重作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1

C91315

A

1006-5342(2011)06-0119-02

2011-05-20

猜你喜歡
負面影響道德青少年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發明家
網絡暴力對大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及其治理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勞動報酬偏低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當代流行文化的負面影響
“微時代”對90后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