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戲劇《月出》中動作揭示的主人公心理變化

2011-08-15 00:48王麗娜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流浪歌同情心警官

王麗娜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哈爾濱 150080)

伊莎貝拉·奧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是偉大的愛爾蘭劇作家。原名伊莎貝拉·奧古斯塔·珀斯。1852年 3月 15日出生于戈爾韋郡一個地主家庭。1892年從事文學活動。1896年結識詩人和劇作家W.B.葉芝,投身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成為領導人之一。1899年與葉芝等人共同在都柏林建成愛爾蘭民族文學劇院,實驗演出三年,1902年組成愛爾蘭民族戲劇學會,1904年建立阿貝劇院,作為演出中心,上演愛爾蘭民族戲劇,培養了著名劇作家 J.M.辛格和 S.奧凱西。蕭伯納稱她為“當代最偉大的愛爾蘭婦女”[1]。

愛爾蘭劇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畢生致力于創建愛爾蘭民族戲劇。其作品大多表達了反抗外來統治、主張民族獨立的內涵。這部作于愛爾蘭爭取民族獨立運動的特殊歷史大背景下的獨幕劇《月出》,深刻地描寫了一名當時隸屬英國政府的愛爾蘭警官在碼頭識破假扮成流浪歌手的越獄者。而抓捕越獄者的官方職責與民族同情心、民族獨立意志發生沖突,警官最后放棄了逮捕。

按照行為心理學的理論,人的行為是人在意識指導下的、主動自覺的行為[2]。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從外在看來是獨特而穩定的行為模式,從內在看來是獨特而穩定的態度、思想、認知等。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通過對周圍人的細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在向其他人透露著信息,都在告訴別人表達著自己的喜好和個性。所以如果我們在戲劇里自己研讀和揣摩主人公的行為,也一定會得出更深刻的不同的觀點。

戲劇動作是戲劇藝術基本表現手段。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把動作作為戲劇的特殊表現手段,他指出:戲劇模仿的對象(內容)是行動,而模仿的方式則是動作。從表現的內容來說,戲劇是行動的藝術;從表現手段來說,戲劇是動作的藝術。戲劇就是用動作去模仿人的行動,或者說是模仿“行動中的人”,動作是支配戲劇的法律[3]。

一、敵對雙方的初次相遇

流浪歌手和警官在該劇的開頭部分遇見了。當流浪歌手上臺時,警官聽到聲響迅速地轉身。從這里可以看出,警官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人,他恪盡職守,想抓住逃犯,同時他防備心理很強,懷疑每一個經過的人。而流浪歌手則是小心翼翼地試探著。敵對雙方的優劣勢顯而易見。流浪歌手想博得同情,可警官“taking hi m by the shoulder and shoving hi m before hi m”、“rushing after him”、“drag him back”[4]此時的警官態度很強硬,語氣和動作都可以顯示出他很煩躁。他一方面想從流浪歌手這里得到逃犯的信息,另一方面,他又懷疑流浪歌手的身份。而一直小心翼翼的流浪歌手更是見機行事 ,他先是“slaps barrel1”后是“getting up on barrel”,可見其行事機敏。

二、在木桶上矛盾的緩和

顯而易見的是,在這個時候,兩個人靠近的不只是身體,更多得是心理上的靠近。盡管雙方都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想要更了解對方。但我們不得不說,隨著劇情的發展兩個人在感情上建立了某種共鳴。按照行為心理學的分析,兩個人肢體上的親密可以看出心理上的依賴和親近。而此時,坐在木桶上的警官“gets up beside hi m on barrel,facing right”。這是個顯而易見的變化?!皌hey sit back to back,looking differ2 entways”,雖然此時的警官還是心存疑慮,但在這里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他內心中的波瀾和思想的動搖。隨后警官和流浪歌手點起了煙,坐在木桶上靜靜地抽著。此時如果我們不知道流浪歌手和警官的身份,我們或許會以為他們是多年的好朋友,這也是該劇中最為和諧的一幕。兩個人此時內心波瀾起伏,我們從他們安靜的吸煙動作就可見一斑。此時,機敏的流浪歌手開始唱歌,而他也成功地用歌聲突破了警官的心理防線,警官的民族同情心和民族獨立意識也處在萌芽階段。

三、身體接觸建立信任感

經過兩人短暫的相處,警官覺得流浪歌手是一個充滿正義愛國感的年輕人,而他對流浪歌手態度的改變也很明顯。根據行為心理學理論,如果我們對一個認得態度有所好轉,表明某種意義上我們認同對方的思想或做法。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警官同情流浪歌手的遭遇,也認同他處世為人的方式。進而他內心中也在思考著自己的處世之道,民族同情心與民族獨立意志達到最高點。當流浪歌手半開玩笑地說自己受打擊了,他“rubs his heart”,而警官“patting him on the shoulder”,這時我們有理由相信,警官內心中已經排除了流浪歌手是逃犯的可能性,而且把他當成了朋友。此時的警官會用心地去感受流浪歌手歌聲里的含義,去挑出歌詞的錯誤。警官的“防線”在一點點松懈,他會對流浪歌手談及自己的工作思想和家庭,會把流浪歌手當成傾聽者,說出自己的尷尬處境和思想的波動。警官會在聽到異常聲響的時候第一時間“gasps”、“grasps man’s ar m”。此時流浪歌手知道他已經反客為主,成功地控制了局面。所以此時的流浪歌手從容應對,動作沒有了本劇剛開始的小心翼翼。

四、矛盾在激化中化解

盡管警官被喚起了民族同情心,但現在的他還肩負著追捕越獄者的官方職責,他還是努力地去完成這一職責。警官“gets off barrel”、“looks round”、“goes to the steps and looks down”,機敏地尋找著目標,想擺脫流浪歌手對他的影響。先前我們看到的兩個人靜靜地抽煙、一點點地傾訴心聲的和諧場面一去不復返。對自己職責和民族同情心、民族獨立意識是兩位主人公交鋒的關鍵。最終警官被勇敢機智的流浪歌手勸服,深明大義地作出了正確的選擇——為愛爾蘭的民族獨立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官方職責、上司壓力和民族獨立面前,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后者。身為愛爾蘭人,警官順應了自己的內心,順應了一個人應有的愛國情懷。從警官放走流浪歌手后的行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如今他的內心深刻的愛國情懷和抗爭意識已經覺醒,而這都是一個爭取國家獨立的過程中最為寶貴的要素。

整個矛盾在短暫的獨幕劇中得以淋漓盡致地表達,完成了矛盾產生發展和解決的劇情脈絡。當然,該劇也完美地表達了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即要喚起民眾內心沉睡的民族同情心和民族獨立意識,完成民族獨立的偉業。也告訴無數觀眾,在爭取民族獨立的大業中,渺小的我們可能就像月亮一樣,不能做出什么豐功偉績,但我們依然可以發光,依然為民族的未來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在民族大義面前,我們沒有任何等級職位的差別,都是民族的一分子,默默地為了民族在犧牲和付出。

這部經典的獨幕劇中,聰明的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動作的深刻內涵。而格雷戈里運用的動作也符合常人對于新事物的心態,即從初見時的排除到態度緩和,到交心,最后達到矛盾的頂點。在矛盾的解決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主人公的動作更準確地體會其豐富的內心變化,更深刻地了解到劇作家想傳達給我們的信息。戲劇正是借助動作這種手段,將人物的行動、事件以及矛盾沖突的發展直觀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戲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本身是非直觀的,各種動作方式正是非直觀的心理內容的外觀方式,正是這種直觀的和非直觀的表達方式的完美結合才使這部戲劇如此的成功。

[1]約翰·格羅斯,丁信善.一個被遺忘了的愛爾蘭文藝復興時期的女作家——評《格雷戈里夫人傳》[J].世界文化,1986,(6).

[2]馮紹群.行為心理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8.

[3]亞里士多德.詩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

[4]Lady Gregory.The Rising of theMoon.

猜你喜歡
流浪歌同情心警官
貓警官抓小偷
濫施同情心
兔子警官抓小偷
警官當老板非法獲利被判刑
機器人讓人們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布克警官的一天
一只貓的流浪
不是我選擇了此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