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廊坊市農民科學素養提升研究

2011-08-15 00:47張萬花
河北職業教育 2011年5期
關鍵詞:廊坊市科學素養科普

張萬花

(廊坊師范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新形勢下廊坊市農民科學素養提升研究

張萬花

(廊坊師范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大批科學素養較高的農民。通過對當前廊坊市農民科學素養現狀進行分析,了解造成廊坊市農民科學素養低的因素,進而對提高廊坊市農民科學素養提出可行性建議。

廊坊市;新農村建設:農民科學素養

一、新形勢下農民應具備的科學素養

隨著科技進步、先進文化發展,對農民的科學素養的要求和內涵也將隨之提高,其主要包括:1.科學知識。不是僅局限于簡單的農業科學知識,還應包括生活科學知識、法律知識、民主科學和信息科學知識等。2.科學精神。我國農民應該具備的科學精神,主要有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創新進取精神、寬容精神、貢獻精神等。3.科學與社會關系。新形勢下的農民在促進農業發展、管理鄉村、重構鄉風時應當充分利用當今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優秀成果。因此,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融農民、科技、經濟與社會為一體的綜合工程,對農民科學素養要求的提高迫在眉睫。4.運用科學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雖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它是一種智能型因素,而不是實體性的要素,只有當科學技術被勞動者所掌握,并與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相結合其才能將它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也才能帶來農村、農業的發展。

二、當前廊坊市農民的科學素養現狀

1.農民的文化素質偏低。據《廊坊市第二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我市農民中文化程度為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專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3.24%、33.47%、62.85%、4.81%和0.21%??梢钥闯鲛r民大多為小學和初中文化,這既是我市農民科學素養低的最主要原因,同時是也導致農村出現許多不和諧因素的重要原因。如土地資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農業技術水平落后、社會治安差、迷信賭博等不安定因素。

2.農民的科技素質不高。由于廊坊市的農民受教育年限普遍較少,相應地農業技術人員也是很少的。據統計到2006年末,全市共有農業技術人員2279人,其中,在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中從業的有1224人。而高、中、初級農業技術人員在全市農業從業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別是0.13%、0.05%和0.02%。又由于廊坊市的農業職業技術教育普及率又很低,截止到2006年末,全市只有14.3%的鄉(鎮)有職業技術學校,因而使很多農民不能得到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術和技能培訓。這種現況不僅影響農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影響他們脫貧致富,同時也阻礙了我市新農村的發展進程。

3.農民經營管理素質較差。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與小農經濟的影響,加之農民的科學素養較低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農村勞動者的市場意識還比較淡薄,經營管理素質較差。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來源非常有限,同時對信息的分析與反饋能力都比較差,這就制約了他們適應和參與市場的經濟能力。

三、導致我市農民科學素養低的因素分析

1.農村的教育狀況差。由于現行國家教學目標的要求,長期以來廊坊市的農村教育從小學到高中,都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和教師的唯一標準,這就使教育中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培養目標的單一應試性和離農性,使農村學生在校期間又不能學到相關的農業生產知識和管理技術知識,導致他們的所學和所用大相背離,很難使學生的所學在實際的生活中得到運用和發揮。事實上,大多數的農村學生不可能都進入高等學校繼續深造,而必須留在農村,為農村的發展服務,但現行的農村教育體系并沒有為農村擴大就業等提供合適的職業技術教育和崗前培訓服務等。其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農民思想保守,因循守舊,科學技術文化知識低下,不愿或不能使用新的農業科技成果。

2.農民經濟收入水平低。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廊坊市農村外出從業勞動力18.70萬人。其中,男勞動力13.35萬人,占71.4%;女勞動力5.35萬人,占28.6%。外出從業勞動力中,文盲占0.4%;小學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8.9%;高中文化程度占8.3%;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8%。外出務工農民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也比較低,反過來又制約著他們收入的增長。

3.農村社會環境差。由于受到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再加之有些地方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經濟意識強化而其他意識淡化。一些農民把個人利益與他人、集體、社會利益對立起來,只關心自己眼前利益,甚至為了個人私利和滿足個人欲望,連最起碼的社會道德規范都予以拋棄,喪失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出現了扒鐵路、割電線、偷油田等行為。除此外農民的法制觀念也較差,不習慣用法律手段處理社會矛盾或糾紛,很多農民用投毒、放火等方式來發泄對干部的不滿;也常常使農村發生偷牛盜馬、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行為。這些行為造成農村的社會治安比較混亂,同時也對農村穩定和發展構成嚴重障礙。

4.農民思想觀念陳舊。當前很多農民都只重視增加家庭收入,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些農民認為自己沒有多少文化不能教育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了學校,只想著外出打工通過各種辦法多掙些錢,而將孩子留在家里讓老人或者其他親戚代為看管,也使這些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有效的管理。由于在當前大學生找工作難的大環境下,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普遍對孩子的學習也就抱一種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多數存在學習無用論認識,把孩子留在家鄉的學校完成義務教育帶出打工。正是由于外流家庭的重商觀念以及各種原因導致對家鄉基礎教育的漠視進而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一種漠視的態度,這也對提升孩子科學素養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響。

5.農村科技普及與科技教育嚴重不足。調查顯示,在我市的農村中很多地方都沒有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甚至沒有科普走廊或者宣傳欄。正是由于沒有這些相應的科普設施,導致農民獲取科學知識的途徑受到嚴重的限制,當前的農民主要是通過電視、廣播來獲取一些科技知識,這也嚴重地影響了農民科學素養的提升。

四、提升農民科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1.改善農村基礎教育狀況,通過基礎教育加強科學教育。美國學者J.D.米勒先生曾說過決定公眾科學素養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他(她)的受教育程度。針對當前我市農村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就必須要改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以切實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從而提高農民的科學素養。

2.加強農民職業技術教育,進行農民科技培訓。

在我市的農民中有很多農民的學歷較低,絕大多數農民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并且農民從正規的學校教育中所獲得的專業技能和科學知識極其有限,所以要加強農民的職業技術教育,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是提高農民科學素養的一種快捷有效的途徑與方法。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強農民的勞動技能,這也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同時,為了保障農民能夠了解最新科技動態,相關部門可以將科技培訓作為農民的終身教育。

3.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性,激發農民對科學技術的有效需要。讓農民看到和深切體會到科技的作用,從而自覺產生對科普及農業科技的有效需求。在此過程中應該認識到不同地域、不同層次、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民,有著不同的需求。在掌握農民共性情況的同時,對農民群體分得越細,對農民的需求了解得就越深刻、越全面,培育新農民的工作就越能貼近農民的實際,受到農民的歡迎。大量的農業科技成果最終要被農民所掌握,才能轉化成為現實生產力。

4.加大農村科技普及力度,變革普及方式。在農村建設和基本建設規劃中,政府應納入農民科普場所和設施等建設規劃,并加強對現有科普場所、設施的利用和改造、投入必要的資金,以保證新建科技館、科技活動中心等科普場所的正常運行,并免費向農民開放。同時應該通過減免稅收、資金引導和補助、適當市場化等手段鼓勵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加大對農民科普的投入,建立起多元化的農民科普投入機制。

同時鑒于農民文化水平較低、理解能力有限等實際情況,在加大農村科普力度的同時,還必須注重更新農村的科普形式,盡量加強農民對科學的感性認識。如建立農民科普實驗室,讓農民在農閑時期,參與實地模擬的簡易科學實驗過程,真實感受科學氛圍,了解科學研究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從而提高科學素養。當前以互聯網作為代表的新媒體在農村科技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移動通訊事業的發展,移動用戶數量已居世界前列,其中就有大量的農民用戶。因此,以“手機報”、“短信群發”等手機傳播的功能進行科技普及與傳播,并進行有益的傳播渠道的探索與拓展,都是值得肯定的。

5.加大財政投入,建設農民科技普及網絡。目前由于一方面縣鎮級財政非常緊張,導致科普方面的財政投入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縣鎮級財政雖然有科普經費的安排,但有效利用不夠。比如有些地方將專項科普經費用于外出考察科普工作,用于購置數碼相機等辦公用品,而直接投入到農村的用于農民的科普經費很少。而現代科普是一項高投入的事業,綜觀世界各國越是現代化的國家,其科普經費投入越大。因此我市的各級政府應當保障專門用于農村科普的經費投入,在本級財政預算支出中單列并及時劃撥使“??顚S谩辈⑻岣呃寐?。

在農村科普網絡建設上應該學習城市社區科普網絡建設的先進經驗,建立起政府科普網絡和群眾科普網絡相結合的農村基層科普網絡體系,逐步建立健全農村致富信息。建立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科學生活知識、農村生產生活物資服務、實驗示范基地區等相結合的綜合網絡體系。通過在信息、技術、資金上給予指導、支持等途徑,切實加強基層技術推廣服務指導站、衛生站等科普組織和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組織,建設強化科普功能拓展科普內容充分發揮其科技示范、科技普及、成果推廣、配套服務等作用,形成以政府科普網絡為綱、群眾科普網絡為絡的網絡體系。

當前我市正在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這一工程要想得以順利地完成就離不開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我市只有從多種途徑努力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從根本上轉變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價值觀念,才能造就出一大批具有一定專業技能、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學素養的新型農民。

[1] Jon D.Miller.Scientific literacy: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Daedalus,1983:112(2):29-48.

[2] 詹嘉放.農民科技素質的評價——兼論天津市農民科技素質與相關政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6,(2):37-40.

[3] 項家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論實踐依據及其現實意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5-17.

[4] 楊紅.關于我國農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幾點思考[J].成人教育,2008,(2):56-58.

[5] 楊叔子.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交融——兼論全面素質教育[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10):44-47.

2011-03-23

廊坊市科技局項目“新農村建設視角下的農民科學素養提升途徑研究”(201002315)作者簡介:張萬花(1975-),女,廊坊師范學院社會發展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廊坊市科學素養科普
中國人民銀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中國人民銀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普達人養成記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科普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