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的三種境界

2011-11-13 10:31楊儀連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教職工境界管理者

楊儀連

中國古代軍事名著《孫子兵法》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奔丛趹馉幹\略中,最高水平的是動搖敵人的軍心,使敵人軍心潰散,從而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次之是攻陷敵人的城池,取得勝利;再末是殺死敵人,獲得勝利。同樣在現代學校管理中也有著這樣類似的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有管無理:學校為管理而管理,管理流于形式,只管住了教職工的身,沒有管住教職工的心,學校內部資源(人、財、物等)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學校管理效率低、效果差。

第二種境界——有管有理:學校為理而管,因管而理,學校既管住了教職工的身,又管住了教職工的心,學校內部資源基本做到了有效利用。但學校是學校,教師是教師。教師只是把工作當成一種任務和職責,在有管的情況下學校教育教學活動能有理進行,但如果沒有了管理,就極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學校必須時時注重管理、加強管理,才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

第三種境界——無管有理:這是學校管理的至高境界。處在此種狀態的學校,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員與教師群體相處融洽,校園里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是管理者。教師的主人公意識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展示,教師的高度自我管理基本取代了學校管理。學校管理部門的職能重點由管轉向理和通,即主要起引導和協調的作用。學校的各科資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學校的管理成本也因此降低到了最低水平。這也是所有學校和管理者不斷追求的管理目標和境界。

學校管理從實質上說是對教職工和學生的管理,從根本上說是對人的管理,本質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因而在校管理中,必須“以心為本”,實施“心本管理”,從激發教師生存質量、生命價值等一系列的內部需要出發,著眼于培養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而穩妥地做好學校各項管理工作。

所謂“心本管理”就是把“心”作為根本來管理,即要由心出發;不僅要尊重人的內心感受,而且要善于影響人的心靈,從而由心靈的外在感動轉化為管理者與員工心靈內在的交流與自覺。

1以民主的工作作風溝通人心

在現代學校管理中,關心、愛護教職工是最起碼的要求,但僅有關心和愛護是遠遠不夠的,現代管理中越來越強調對教職工的尊重,對教師的尊重與信任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因此,要求學校管理者必須首先要學會尊重:尊重教師的人格、尊重教師的工作、尊重教師的合理需求,做到待人有情,容人之短,與教師交朋友,努力尋求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其次在管理中要積極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關注每一位教師的學習和發展,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形成民主、和諧、向上的氛圍,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營造一個互相尊重、彼此團結的學校整體環境,這是充分發揮“心本管理”作用的必要條件。在以權力與服從為主要管理方式的學校管理體制中,教師得不到心靈的理解和精神的尊重,工作只能是被動的服從關系,難以發揮教師個人的主動性,難以積極、高效地完成工作。反之,營造—個民主、平等、團結、尊重的學校氛圍,這對于教師的主體意識發揮和個人專業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以科學的管理制度規范人心

現代學校的管理,固然不能缺少各種規章制度,但我們也不能忘記: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如果拘泥于制度的約束,過分強調制度的嚴格,勢必造成人性的泯滅,出現人際關系緊張、工作氣氛壓抑的局面。因此,學校在制訂各項制度時,首先必須樹立起“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制訂規章制度的出發點不應是方便于管理者的需要,而應更多地考慮到教職員工的利益,使制度具有“人情味”;其次在制定學校各項制度過程中要充分發場民主,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意愿,講科學,講實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后科學管理要與時俱進,不斷致力于創新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學化、規范化、人性化的管理體系,真正實現以科學的制度約束人的目的。

3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著組織作用,它支配和組織著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情感力量是一種內在的,自律性的因素,猶如一只“看不見的手”,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從而有效地規范和引導人的行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經常不被人們重視,甚至也不為人們覺察,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師生必須面對的,困擾著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管理者只有從微小處著手,從解決教職工身邊的小事著手,使廣大教職工感受到管理者的真情真意,才能從內心涌起親切感,產生認同感,從而白覺維護學校規章制度,自覺遵守學校常規罩求,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樂于接受學校各種任務。

教育是對生命詩意的一種藝術演繹,管理是對細節文化一種深入闡述。在學校積極實現“心本管理”中,其關鍵在于“深入、到位”。所以“深入”就是“深入人心”、“挈合人性”,代表廣大教師的根本利益;所謂“到位”,就是激發教師由推動為調動,由被動為主動,由他動為自動從而達到無為管理的最高境界。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學生,學校管理的動力和核心是教師。學校管理的成功與失敗的標志是教師與學生素質的高低。因此,學校管理“以心為本”。教育管理“以人為本”,應該成為現代學校管理者努力追求的目標。

猜你喜歡
教職工境界管理者
南縣:舉辦跳繩比賽
窗口和鏡子
學習算法的“三種境界”
取得員工信任,靠什么?
新時期高校教職工先進文化建設長效機制探析
創新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徑研究
最高境界
管理授權的六大誤區
最高權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